10分钟同步课堂专练-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9课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表为1928年和1932年苏联在农业春播中使用不同播种方式的情况。这反映出苏联

方式时间

手播(%)

马拉播种机(%)

拖拉机牵引播种机(%)

1928年

74.4

25.4

0.2

1932年

51.7

28.3

20.0



A.新经济政策对农业影响有限 B.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C.农业集体化基础相对薄弱 D.工业化发展阻力较大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56年日本政府制订了《经济自立五年计划》,1960年上台的池田勇人内阁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日本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这反映出日本经济政策的特点是
A. 大力发展国营经济
B. 侧重对经济的规划引导
C. 积极扩大政府开支
D. 利用市场规律发展经济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各国匆忙应对:

美国

英国

法国

1930年通过了《斯特特 ——霍利关税法案》,将2 万多种产品的进口关税大幅度提高,平均税率达53%

1931年颁布 《紧急进口税条例》,对进口货物征税50%

在提高关税的同时,率先在对外贸易中实行大规模进口配额制度


这些做法
A.践行了凯恩斯主义学说 B.扩大了对外商品输出
C.具有贸易保护主义色彩 D.一定程度缓和了危机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为新时期我国工业生产中各类经济成分占总产值比重变化的情况。该图内容反映出,我国


A. 国有经济呈现迅速衰退趋势
B. 计划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尚未改变
C. 国民经济发展活力日趋增强
D. 加入世贸组织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达成了“牙买加协议”,协议确定浮动汇率,成员国自行选择汇率制度,取消黄金官价,实现黄金非货币化,按照市价自由交易。该协议表明
A. 资本主义经济已摆脱滞胀
B. 凯恩斯主义的主导地位得到强化
C. 原有的货币体系已经崩溃
D. 资本主义各国采用贸易保护政策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经济学家认为,按照国际工业经济一般的衡量标准,中国从1953年到1991年,用38年时间就达到或接近了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水平。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在这一时期
A.经济建设不断推进 B.对外开放日益扩大
C.市场经济逐步完善 D.城乡差别显著缩小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表是2006一2008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如表可以说明

类别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发达国家

2.9

2.5

2.2

美国

2.9

1.9

1.9

发展中国家

9.8

8.8

中国

9.8

11.5

10.0

印度

8.9

8.4

拉美

5.0

4.3


A.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国力衰退 B.世界经济增长呈现出多元化局面
C.美国不再是世界第一大经济实体 D.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缩小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世界初级产品和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变化,从中可以推知


A. 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B. 国际组织促进世界贸易稳定增长
C. 初级产品占世界贸易的比重持续下降
D. 技术革命使国际贸易结构发生了变化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8年以来,特朗普政府大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以“美国优先”为口号打关税牌,对全球多个国家发起贸易战,并把主要矛头指向中国。反映
A. 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动摇
B. 全球化的大趋势出现逆转
C. 中国的发展已威胁到美国
D. 全球经贸规则面临新挑战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根据《世界银行发展报告》统计数据,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一直在恶化。如果以1990年为100,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指数1993年下降为90.5,而发达国家的贸易条件指数则上升为104.2,1995年上升为105。这表明
A.经济全球化进程陷人困境 B.国际经济旧秩序依然存在
C.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明显 D.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式微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是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中的一幅漫画,作者意在

A.批评全球化浪潮下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
B.强调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C.肯定中国经济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
D.嘲讽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被动发展
12.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国家职能发展历程中的关键环节。国家对经济的广泛干预,大大加强了国家的经济职能;制定《社会保障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等社会立法,标志着国家的社会职能从边缘提升到了中心。资本主义国家职能完成了从近代到现代的转型,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尽管西方国家之间依旧存在竞争与争夺,但是也加强了协调合作,形成了国际协调与国际干预的机制。特别是在经济方面的国际协调在战后获得了重大的实质性的拓展,一大批相关的国际组织应运而生,发展出多种有效的协调方式。……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在没有根本触动国家主权的前提下,部分国家主权不同程度地向超国家的国际组织“转移”,以适应国际垄断资本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1)阅读材料一,指出罗斯福“新政”期间国家职能的变化并结合“新政”措施加以说明。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西方国家是如何开展“国际经济协调”的?并简要分析其影响。
13.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3月4日,刚刚就任美国第32届总统的罗斯福要求国会授予他“一件惟一足以应付目前危机的武器,这就是,让我拥有足以对紧急事态发动一场大战的广泛行政权。”……3月8日,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凡2月1日以后向银行提取过黄金,而到下周一为限还不退回储存的,银行便公布其姓名。几小时之内,各地银行门前又排起了长龙,如上周争先提款的情景一般。3月9日晚,罗斯福签署《紧急银行法》。当晚国家印制局添雇375名职工,印钞机全部开工。不出一周,13500家银行复业,交易所又重新响起了电锣声。
——摘自〔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
材料二 1990-2000年美国经济数据(部分)

类别

年份

增长率或产值

备注

通货膨胀率

1990

4.3%

1999

1.1%

60年来最低

失业率

1991

6.8%

2000

4%左右

30年来最低

国内生产总值

1991


-0.2%

1991.3—2000.12持续高增长

2000

4.1%

互联网产业产值

1999

5070亿美元

超过其他传统产业,成为美国第一大产业



——选自〔美〕诺顿等《美国全史》、《历史》必修二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紧急银行法》的主要内容,概括指出罗斯福新政对战后美国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改革的影响。
(2)20世纪美国资本主义经济一直处于变与不变的状态之中。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运行的新变化。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美国经济一直没有改变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