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三语文(2015年上期)免费检测试卷

1.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国民精神的火光
焦垣生
①民为一切之本,戏曲艺术亦然。中国戏曲源于民间歌舞,其人民性是与生俱来的。
②中国戏曲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有着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戏剧不同的发展特点。西方的戏剧,随着社会发展,艺术分工越来越细,分化成歌剧、舞剧、话剧等艺术形式,走的是如蘸医分科般越来越细的路;而中国的戏曲则是随着社会发展,艺术综合性加强,融歌、舞、演、技等于一体,走的是如中医综合辩证般的路。为什么同属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的希腊悲喜剧和印度梵剧,现在都难有商业演出,而中国戏曲数以百计的剧种至今仍活跃在舞台上?中国戏曲内在的特质是合及和,并能不断吸收消化新的东西而化合成更高级的形态。自原始社会而来的民间歌舞,到奴隶社会与滑稽戏交会,到封建社会佛教传入后,与佛门弟子的说唱艺术交汇融合,并通过遍布市井民间的勾栏瓦肆争奇斗艳,终使中国戏曲生成并定型。
③中国戏曲的人民性还表现在它特别善于利用一切契机,使自身向前发展。元代蒙古族取得中原后,取消科举,许多文人落魄,戏曲得到最优秀的知识分子加入,立即由量变到质变,趋于成熟。到明代,因文人雅士多钟情戏曲,戏曲又抓住这一机遇,致使传奇剧本文辞典雅,舞台表演婀娜多姿。到清代,因为皇帝从顺治到光绪,无一例外都是戏曲爱好者,戏曲又利用了这个机缘,由“花雅之争”打磨出了能代表中国300多个剧种更高水平、把唱腔和演技都推到空前阶段的国剧——京剧。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成为举世公认的雅俗共赏的艺术。民国时期,京剧借助大众媒体报纸的平台,评选出“四大名旦”、“四大须生”,把国剧明星抬到天上又深入到国民的心里。电灯出现后,照明效果的改变把“听戏”变成真正的“看戏”,视觉艺术属性鲜明突出。没过多久,几乎所有剧种的角色行当都时尚而合情合理地男女演员齐登舞台,群星闪耀,观众赏心悦目。
④优秀的文化,还能抵御社会进化和社会存在对它进行的反辐射。富于人民性的戏曲积聚了历史积淀的足够的正能量,使它能不断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在社会转型、文化多元的商品经济时代,戏曲的继续存在和发展受到了空前的挑战。20年前有人说,“电视普及,电影都没市场了,遑论戏曲?”晚近十年,又有人说,“网络时代了,有空就玩手机,谁还去剧场?”
⑤“五四”时期,就有不少人认为方块文字应该取消,但拼音终没有取代汉字。计算机出现后,汉字依然没有像当初有人预料的那样“寿终正寝”,反而流行愈广,影响日深。方块字为什么没有消亡?重要的原因是14亿人在使用它,它具有非凡的人民性。优秀的文化遗产,有优秀的守护者,像计算机开发出了许多汉字软件一样,戏曲也上了电视,上了网络。广播电视上戏曲节目随处可见,不少省市电视台的戏曲节目,收视率都意外地高。最近几天,中央电视台直播的全国少儿京剧大赛,更引发了众人关注。戏曲移步不换形,变生存危机为发展契机,“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庶几可作对今日戏曲的寄语。
⑥虽戏曲的人民性与生俱来,但仍需我们精心守护和鼎力坚持。我们欣喜地看到,这些年,党和政府采取了不少措施,人民也一直关注着自己的艺术。五个“一”工程、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等一个接一个发力。戏曲院团改制寻求发展动力;戏曲院校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有的综合性大学还新设了戏剧学院。借鉴西方大学戏剧学院架构,培养中国戏剧人才。在村镇,在社区,甚至在公园,在田间,我们都能看到戏曲的各种身影。
⑦但其实对于戏曲人民性的呵护和坚持,还有不少方面需要引起注意。比如有些仍在上演的传统剧目,与时代格格不入。比如今天我们怎么处理《琵琶记》“一夫二妻”这样的大团圆结局?秦腔的代表性经典剧目《周仁回府》,其“义”的表现是设计动员他的妻子替朋友的妻子去死,这样的安排,不免使当代人毛骨悚然。有些新编的现代戏,也存在低俗、媚俗现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戏曲要不断适应并有前赡性地引领社会心理,使之成为鲁迅先生所说的“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
(2013年10月4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第②段列举“西方的戏剧”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中画线词“最优秀的知识分子”指的是( )
A.苏 轼 黄庭坚 秦 观 晁补之
B.关汉卿 郑光祖 白 朴 马致远
C.王 维 孟浩然 韦应物 柳宗元
D.关汉卿 张养浩 乔 吉 王实甫
【3】第④段画线词“反辐射”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⑤段引用“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5】下列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希腊悲喜剧和印度梵剧现在都难有商业演出,是因为缺少中国戏曲所有的“合及和”。
B.富于人民性的戏曲积聚历史积淀的足够的正能量,所以能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变化。
C.清朝出现了代表中国剧种最高水平的京剧,使历任皇帝无一例外地更加爱好戏曲。
D.戏曲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所以不能低俗媚俗。
【6】简述本文的论述思路。
2.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五月·托尔斯泰
杨光
(l)西北的五月,夏天已然开始。
(2)临窗望去,远远近近的绿,已经不再是东躲西藏的样子了,各种颜色的花朵次第开放,满足了人们眼睛的欲望,但大大小小的槐树仍旧沉浸在冬日的回忆里,铁杆锈枝,不动声色。雨不再是春天的贵客,进入五月,便一场接一场纷至沓来,空气变得潮润清新,天空显出明净的蓝,一尘不染,太阳在中午会无所顾忌的热烈,以至于爱美的女孩子穿上了吊带短裙。五月的光与色每天都是新鲜的,可是槐树还在矜持着自己那身装束,仿佛它在提醒人们,在五月的欣欣向荣里,不要轻易忘记不很遥远的冬季。于是,敲击键盘的手指,不觉就触摸到了一个风雪之夜,这个风雪之夜,使一个火车小站,在极短的时间里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3)就在不停的疑惑或者期待中,槐树绿了,鲜活的绿遮蔽了去冬凋零在枝头的一团团灰黑色叶子。正在想,你也该绿了,槐花便就一夜间绽放了,一簇簇一片片如云似彤。走在槐荫路上,淡黄的花瓣繁亮如星,洒落满地,似乎是要吻遍脚下每一寸土地。这时,人们在槐香的氤氲里频频仰望,直让人感到,一种久积的美丽欣然问世,不是扭扭捏捏,不是袅袅娜娜,而是义无反顾的倾情奉献和技压群芳的云蒸霞蔚。可是越是这样,越让人把它和冬季连在一起。那个夜晚,有风,有雪,有一个老人踽踽独行……伤痛由是在暗黑中缓缓泻流。
(4)托尔斯泰造访岁末的火车小站,本不应该惊奇,与社会底层的劳动者打成一片、生活其中,早就是他平常的举动。惊奇的是与妻子激烈吵架之后才有了这样一次出而不归的悲剧;仅仅会是意见不合,还是另有隐情?世人猜忌纷纭、言难尽哀。然而世人公认不讳的是,托尔斯泰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作家;他是用如椽之笔构建了俄罗斯文学大厦的巨人,《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忏悔录》、《复活》等作品,使世界现实主义杰作的行列辉光四射。毋庸置疑,他应该享有世界声誉,同时也应该享有家人不可忽视的尊重和悉心照顾。可是他不是在自己家里安然长逝,是在一个偏僻的火车小站——阿斯塔波瓦——巨星陨落。八十二岁,愤然弃家;夜色晦暗,风雪凄迷……当时是怎样一种情怀?谁能解析他思想深处的怆凉?他一生不倦地用笔热恋和亲吻俄罗斯,想必他知道自己大限将至,所以才决心以暮年之躯,彻底融进平民的行列?事实是,事实正是如此。
(5)灯下黑,是中国极具哲理的一句俗语。托尔斯泰的思想之光能为世人导航,却无法拨亮身旁亲人的眼睛。暮年的日子,他是否感到心灰意冷?抑或就是对钱财充满了极大的愤慨和仇恨?他要散尽千金,与民平等,障碍来自家庭,“战争”的硝烟与“和平”的橄榄枝很难统一。
(6)托尔斯泰生来就是地主,世传财富让他一生富有,可他卓尔不群,解放农奴,热衷教育,不仅参加了高加索和克里米亚两次战争,而且在挣脱纸醉金迷后,甘愿过平民化的生活,特别是晚年,竟至于从事体力劳动,浇园耕地,自食其力,并希望放弃私有财产和贵族特权,妻子索菲雅坚决反对,冲突频频升级,当然还有她对情爱的偏狭和嫉妒。
(7)托尔斯泰走了,离开他的庄园,走在岁末的风雪之夜里,直至消失。
(8)后人遵照托尔斯泰的遗嘱,遗体安葬在一个森林里,墓上不设任何标记。鲁迅说:“愈是无聊赖,没出息的脚色,愈想长寿,想不朽,愈喜欢多照自己的照相,愈要占据别人的心,愈善于摆臭架子。”我们由此来看托尔斯泰,可见他的睿智决不同于常人。托尔斯泰用自己思想艺术的不朽,铸就了欧洲十九世纪文学的峰顶。奥地利·茨威格在《世间最美的坟墓——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中写道: “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这块将被后代永远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尊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荫里……”
(9)那个开满鲜花的长方形土堆,一准就是五月天幕下的大景致、大美丽,柔弱的草棵子浓密嫩绿,高大的树木顶天立地,忽然想,这高大的树木应该或者就是槐树吧,在这温热的五月里,槐花喷薄而发,玫红的,浅黄的,乳白的,晴天满树霞光,雨天落英缤纷。那样朴素的墓冢,唯有鲜花能够装扮它。
(10)鲜花开在五月里,五月没有不开的鲜花。
(11)五月,没有空白,蓬勃热烈。
(12)千万朵花儿簇拥住一个小土堆,谁也说不上哪一朵花儿会在什么时候,含一滴泪,悄然滑落。
(13)我们的心,总不免隐隐疼痛:风雪中一个耄耋老人在行进,家人不知,亲人不至,幸好有一位崇敬他的铁道工人……他没有走远,他是融在了广袤的泥土当中了,是走进五月的鲜花丛中了;五月飘落的槐花,宛若就是那个夜晚为他送行的雪花。
(选自《中国散文家》有删改)
【1】第(2)段画线词“矜持”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段描写槐花一夜的绽放,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4)一(6)段文字,作者从____和____两个方面高度评价托尔斯泰的伟大。
【4】下列对槐树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用槐树的高大和槐花的美丽烘托托尔斯泰的崇高和睿智。
B.文章写托尔斯泰,从五月的槐树写起,托物言志。
C.彭开头写槐树,是为下文写托尔斯泰的坟墓作铺垫。
D.文章通过写槐树,侧面描写反衬墓地的朴素和简陋。
【5】根据第(4)段文字,展开合理想象,描述托尔斯泰“当时的情怀”。90字左右。
【6】联系全文,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赏析第(13)段的画线句。
3.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1)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分野中峰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终南山》)
(3)____________________,断桥头卖鱼人散。(马致远《远浦帆归》)
(4)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
(6)悟已往之不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7)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8) 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4.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寻陆鸿渐①不遇
(唐)皎然②
移家虽带郭③,野径八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④陆鸿渐:名羽,皎然的好友,著有《茶经》,被奉为“茶圣”、“茶神”。②皎然:僧人,本姓谢。③带郭:靠近外城。
【1】从体裁上看,本作品属于( )。
A.古体诗 B.近体诗 C.歌行 D.诗余
【2】对本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二两句写出了陆鸿渐刻意搬家,远离城市,表现自己的脱俗。
B.第三句中的“篱边菊”是化用了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
C.第六句中“欲去问西家”的“欲去”还“问”表示惆怅和关切。
D.本诗语言质朴流畅平实,又不失清新淡雅之感,音调自然和谐。
【3】结合作品,对作者塑造的“陆鸿渐”这个人物形象加以赏析。
5.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勉传
①李勉,字玄卿,郑王元懿曾孙也。
②至德初,从至灵武,拜监察御史。时关东献俘百余,诏并处斩,囚有仰天叹者,勉过问之,对日:“某被胁制守官,非逆者。”勉乃哀之,上言日: “元恶未殄,遭点污者半天下,皆欲澡心归化。若尽杀之,是驱天下以资凶逆也。”肃宗遽令奔骑宥释,由是归化日至。
③勉以故吏前密县尉王啐勤干,俾摄南郑令,俄有诏处死,勉问其故,乃为权幸所诬。勉询将吏日:“上方藉牧宰为人父母,岂以谮言而杀不辜乎!”即停诏拘啐,飞表上闻,啐遂获宥,而勉竟为执政所非,追入为大理少卿。谒见,面陈王啐无罪,政事条举,尽力吏也。肃宗嘉其守正,乃除太常少卿。王啐后以推择拜大理评事、龙门令,终有能名,对称知人。
④肃宗将大用勉,会李辅国宠任,意欲勉降礼于己,勉不为之屈,竟为所抑。
⑤大历四年,除广州刺史,兼岭南节度观察使。番禺贼帅冯崇道、桂州叛将朱济时等阻洞为乱,前后累岁,陷没十余州。勉至,遣将李观与容州刺史王翎并力招讨,悉斩之,五岭平。前后西域舶泛海至者岁才四五,勉性廉洁,舶来都不检阅,故末年至者四十余。在官累年,器用车服无增饰。及代归,至石门停舟,悉搜家人所贮南货犀象诸物,投之江中。
(节选自《旧庸书李勉传》)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是驱天下以资凶逆也(__________) (2)肃宗遽令奔骑宥释(__________)
(3)乃除太常少卿(__________) (4)会李辅国宠任(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勉询将吏日:“上方藉牧宰为人父母,岂以谮言而杀不辜乎!”
【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乃为权幸所诬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勉不为之屈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C.王啐后以推择拜大理评事、龙门令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
D.投之江中 今日之事何如
【4】结合文意,判断③④两段画线句中两个“竟”的表意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
【5】联系全文,用三个四字短语概括李勉的主要品质。
6.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菱溪石记①
欧阳修
①菱溪之石有六,其四为人取去,其一差小而尤奇,亦藏民家;其最大者,偃然僵卧于溪侧,以其难徙,故得独存。每岁寒霜落,水涸而石出,溪旁人见其可怪,往往祀以为神。
②菱溪,按图与经皆不载。唐会昌中,刺史李渍为《荇溪记》云:水出永阳岭,西经皇道山下。以地求之,今无所谓荇溪者。询于滁州人,日此溪是也。杨荇密有淮南,淮人讳其嫌名,以荇为菱,理或然也。
③溪旁若有遗址,云故将刘金之宅,石即刘氏之物也。金,为吴时贵将,与荇密俱起合淝,号三十六英雄,金其一也。金本武夫悍卒,而乃能知爱赏奇异,为儿女子之好,岂非遭逢乱世,功成志得,骄矜富贵之佚欲②而然邪?想其陂池台榭、奇木异草与此石称,亦一时之盛□!今刘氏之后散为编民④,尚有居溪旁者。
④予感夫人物之废兴,惜其可爱而弃也,乃以三牛曳置幽谷;又索其小者,得于白塔民朱氏,遂立于亭之南北。亭负城而近,以为滁人岁时嬉游之好。
⑤夫物之奇者,弃没于幽远则可惜,置之耳目则爱者不免取之而去。嗟夫!刘金者虽不足道,然亦可谓雄勇之士,其平生志意,岂不伟哉。及其后世,荒堙零落,至于子孙泯没而无闻,况欲长有此石乎?用此可为富贵者之戒。而好奇之士闻此石者,可以一赏而足,何必取而去也哉。
注释:①本文是作者在庆历五年被贬滁州任太守的次年写的。②佚欲:淫佚之欲。③编民:编入户籍的平民。
【1】写出本学期学过的欧阳修的作品篇名《______________》
【2】写出第①段的段意。
【3】第②段画线句“理或然也”中的“然”指_____________。(可用自己的话回答)
【4】填入第③段方框处最恰当的虚词是( )
A.也 B.矣 C.哉 D.夫
【5】分析本文的写作意图。
7. 作文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英国著名诗人兰德说:“我跟谁都不争,跟谁争我都不屑。”
日本著名女子排球教练大松博文说:“人生的每一天都在胜负中度过,一切都以竞争形式出现。每天都是为在竞争中取胜,或者至少不败给对方而进行奋斗。因此若有一天懈怠,便要落后,要失败。人生就是这样严峻。”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