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前半期期中考试历史题同步训练免费试卷(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高级中学)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魏晋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中说:“……於是乎立其封疆之典,裁其亲疏之宜,使万国相维,以成磐石之固;宗庶杂居,以定维城之业。”该观点主张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死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 建立中央集权制
B. 实行三公九卿
C. 开创皇帝制度
D. 统一度量衡、货币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史记》记载,陈胜、吴广前往戍边,为大雨所阻,按法律应该斩首,情急之下,揭竿而起。但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出土秦简,按照竹简记载,陈胜、吴广因为大雨而延期,根本不会斩首。由此可见
A. 《史记》的记载都必须经过考古证实
B. 考古资料比文献资料更加真实可靠
C. 历史需要用动态发展的眼光进行研究
D. 最新的考古发现最接近历史的真相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学者黄仁宇认为:“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组织。”这种“斑马式”的组织是指:
A. 分封与宗法相结合
B. 郡国并行制
C. 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D. 郡县两级制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同学查阅了有关“文成公主入藏”、“汉人胡食”、“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民族融合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指
A. 西汉的郡国并行制
B.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C. 元朝的行省制
D. 明朝的内阁制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表是史学家对中国古代某项制度的叙述,材料中的“它”指的选官制度是

学者

内容

徐中约

它鼓励社会流动并减弱阶级划分,使来自全国各地和各种生活背景的受教育者集合到政府之中,也产生了一种统一的动力。

张岂之

它杜绝了隋唐之前选官制度中“唯门第是准”的现象,有效地提高了封建王朝官员队伍的素质。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清朝查慎行的《汴梁杂诗》写道:“梁宋遗墟指汴京,纷纷代禅事何轻。也知光义难为弟,不及朱三尚有兄。将帅权倾皆易姓,英雄时至适成名。千秋疑杂陈桥驿,一著黄袍遂罢兵。”下列事件中,哪一件不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A.用文官代替武将担任地方官 B.完善科举制选拔文官人才
C.从各地抽调精兵强将充实禁军 D.推行行省让中央直接控制地方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史解缙传》记载:永乐元年,明成祖设立内阁,解缙为从五品最高者。解缙等人随侍成祖,“从容献纳”,“朝夕左右”,“勤慎”有加。内阁并没有固定官署,没有属员。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选项

材料

结论

A

永乐元年,明成祖设立内阁

由此解决了相权问题

B

随侍成祖,“从容献纳”,“朝夕左右”,“勤慎”有加

协助皇帝,监察百官

C

内阁并没有固定官署,没有属员

内阁属于临时机构

D

解缙为从五品最高者

内阁官员地位不高



A. A
B. B
C. C
D. D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趋时更新、与时俱进是时代赋予发展者的历史使命,在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中,下列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应是
①“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③“师夷长技以自强”
④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
A. ①③②④
B. ②①③④
C. ②③①④
D. ①③④②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俾斯麦在论及中日两国学习欧洲时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本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国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也!”这些“中国人”是( )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61年,清政府设立了处理各国事务的总理衙门;1864年,清政府翻译出版了有关国际法的教科书;1873年,清帝接见外国外交官时准予免行叩拜礼;1876年以后向外国派驻了外交使团。这反映了
A. 清政府已被西方国家控制
B. 中国外交逐渐步入近代化
C. 传统外交造成观念的落后
D. 清廷崇洋媚外心理较严重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维新变法时期,我国出现了许多政论性较强的报刊,有助于开启民智、推进变法。下列不属于这一类型的报刊是
A. 《中外纪闻》
B. 《强学报》
C. 《时务报》
D. 《民报》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同学在近代中国某不平等条约的历史叙事中看到如下表述:“割绿岛、钓鱼岛、赤尾屿等二十多个岛屿”“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据此可知,该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00年杨村战役之后,因为遭到聂士成率领的聂军抵抗之映强,西方甚至有记者认力“这场战争已经无法取得胜利”俄国记者扬切韦茨基在其《八国联军目击记》中描述天津战役时写道:“整整五个小时联军都被中国人的炮火压在泥里动弹不得”。下面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西方记者的报道令大其词,的是想推卸责任
B. 历史研究应主要借鉴外国学者的研充成果
C. 以上史料反映出清朝近代化努力取得部分成效
D. 两方记者的报道是第一手史料,最为真实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24年孙中山在《建国纲领》中指出:“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这表明孙中山主张
A. 调节社会财富,解决民生问题
B. 开展土地革命,废除封建剥削
C. 通过政治革命,建立中华民国
D. 进行民族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这首《兰花草》是1919年胡适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归国后写的,就当时社会背景以及胡适的理想而言,“兰花草”比喻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经世致用
C.德先生与赛先生 D.民主共和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近代史上,有人写了这样一幅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是他发表文章,指出十月革命是人类文明的新曙光;又是他发表文章,提出十月革命是20世纪世界革命的先声,也是劳工的胜;还是他信心十足的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这位在中国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是
A. B. C. D.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下列对相关史料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选项

史料

历史解释

A

“大皇帝凡有新恩施加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片面最惠国待遇。易使列强形成侵华联盟。

B

“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

C

“……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五口通商。破坏中国贸易自主权。

D

“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

严禁人民反帝。清政府成为列强工具。



A. A
B. B
C. C
D. D

21. 详细信息
中国古代的制度与思想
(1)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体制发展线索表

状况

时期

主要表现

加强地方管辖

调整中央机构

确立

秦朝


巩固完善

西汉

创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西域都护府)

开创三省六部制

建立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设三衙

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宣政院

强化

地方设三司

设伊犁将军、驻藏大臣、台湾府

问题:依据表格提示信息,将下列字母填入到表格中相对应的位置。
A.建行省B.设政事堂C.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D.设三公九卿E.设军机处F.设“内朝”G.建郡县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
(2)将下列选项填入相应的表格中(填写序号)
①荀子 ②孔子 ③韩非子 ④孟子 ⑤老子 ⑥董仲舒 ⑦朱熹

主要学派

代表人物

儒家

法家

道家

(3)将下列人物与观点配对(填写字母)
①荀子 A.“民为贵、君为轻”
②孔子 B.“明天理、灭人欲”
③韩非子 C.“天人感应”
④孟子 D.“无为而治”
⑤老子 E.“废除世卿世禄”
⑥董仲舒 F.“克己复礼为仁”
⑦朱熹 G.“礼法兼治、王霸并用”

22.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变之总原因,盖出于光绪皇帝之怯懦,无权无勇,积威所施,不克自拔,慈禧以玩偶视之,一有异动,则随其喜怒而置焉!……帝后两党政权之争,由来已久,戊戌维新,特西太后有意纵容之,以作废立志口实耳。
——萧一山《清代通史》
材料二 戊戌变法的一个最直接的后果便是满族统治集团忽然警觉到∶无论变法会给中国带来多大的好处都不能为此而付出满族丧失政权的巨大代价。梁启超有一段生动的记述∶当皇上云改革也满洲大臣及内务府诸人多跪请於西后乞其禁止皇上。西后笑而不言。有涕泣固请者西后笑且骂曰∶汝管此闲事何为乎?岂我之见事犹不及汝耶?……盖彼之计划早已定故不动声色也。从此处著眼我们便不难看出围绕著戊戌变法的激烈政争决不可单纯地理解为改革与守旧之争。
——余英时《戊戌政变今读》
(1)材料一、二分别从什么视角解释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2)为什么材料一合材料二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结论会不同?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理解。
23. 详细信息
影响近现代中国的外国人
顺着这份依据出生年月排出的名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半世纪以来,世界是如何影响和撞击中国的,中国又是如何在世界的影响和撞击中,寻找着自己的发展道路。以下选取的是大家最为耳熟能详的人物(序号为原文的编号,按出生年月排列)
1.卢梭,瑞士兼法国籍的哲学家、作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思想家。代表作有《社会契约论》、《忏悔录》等。
4.达尔文,英国著名生物学家,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标志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形成,引发了近代最重要的一次科学革命。
5.马克思,德国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
7.丁韪良,美国基督教新教传教士,曾长期担任中国著名教育机构北京同文馆和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的负责人,为清政府翻译《万国公法》。
8.瓦德西,德国职业军人,1900年8月任八国联军统帅,指挥侵略军侵犯中国,胁迫清政府接受议和大纲,扩大列强侵华权益。
9.赫德,英国人,1863年11月正式担任中国第一任海关总税务司,把持中国海关近半个世纪。
10.伊藤博文,日本官僚政治家。1894年,在伊藤内阁主持下,日本终于发动了侵略朝鲜、中国的甲午战争。1895年4月,日本胁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14.列宁,苏联和共产国际的缔造者。1917年,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人民终于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摘编自《环球时报》2006-07-28第23版《影响近现代中国的50个外国人》
问题
(1)你认为以上人物除去时间(或年龄)和国籍的因素,还可以如何进行分类?
(2)结合所学,简述卢梭等启蒙思想家对中国的影响。
(3)你如何看待上述外国人对中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