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三语文下半年高考模拟在线免费考试

1.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年来,关于汉语在各国持续升温的报道不断见诸国内外媒体。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语言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也日益成为民族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海外“汉语热”实际上反映的是中国合作共赢、大国担当和文化自信的国际魅力。
互利共赢是重要动力
汉语难学,但挡不住学习的热情,海外汉语热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幅度提升,经济上的互利共赢是推动海外汉语热的根本动力。
首先,海外中资企业对熟悉汉语的当地员工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对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来说,懂汉语的员工在录用和薪酬方面往往都具有较大优势。择业方面的语言优势以引领和示范作用影响着海外青年的外语学习选择。
其次,中国游客海外旅游数量屡破新高,而且展现出强大的消费能力,“学说中国话”成为外国商铺每天必须面对的市场现实。经济搭台,文化唱戏,一些从业人员开始有意识地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人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甚至文化传统。
同时,一些有远见的海外家庭看好中国的发展前景,着手培养下一代的汉语语言能力,认为掌握汉语能让孩子站在更好的起点。由于学习汉语的主要难点是汉字识别和四声发音,需要耳濡目染,因此懂汉语的家政服务人员格外受欢迎,成为高级私教,收入明显高于普通家政服务人员。为了保持不间断的汉语语言学习环境,这些家庭还在生活中大量使用智能语音服务或其他支持中外互译的手机软件。
孔子学院是助推器
近年来,海外孔子学院正处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的转型期,规范化程度越来越高。
孔子学院主要依托所在国大学资源,促使汉语进入大学课程设置体系,以特色文化活动、奖励机制等吸引学生,通过培养本土教师来实现汉语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孔子学院在海外汉语课程设计方面下了很多功夫,针对学生汉语水平的不同层次开设不同等级的班级,配合已译成所在国语言的汉语教材,实施师生有效互动的场景教学。同时,孔子学院积极拓展中小学教学点,走进老年大学,针对不同群体特点开设不同特色课程,这些特色课程主要采取任务型教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从模拟场景的任务实践中增强信心,确保学以致用。
随着合办孔子学院的中外两所大学形成共同体后,中外青年文化交流进一步深入,推动汉语热向更深层次发展。在国家汉办的常态项目支持下,通过各种形式的冬令营和夏令营来华访问项目,专家巡讲、文艺巡演、文化展演三巡项目,中国政府奖助学金、海外汉语桥项目的资助等,中外优秀学生和青年社团之间的交流进一步扩大,加深了友谊,拓展了国际视野,启发他们从新的角度思考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文化自信是底气
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越来越体现出大国应有的担当。中国的和平崛起不以武力干涉等谋求霸权,而是以“合作共赢”方式推动拘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赢得了世界各国的赞同。
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与中国加强交往与合作,就必须了解支撑中国不断前行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时吸收了外来文化构筑起来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其核心特质是合作对话,而不是零和博弈。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过了解汉语才能了解中国文化,进而才能充分理解“人能群,彼不能群”的休戚与共、合作共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文化的人本思维将成为海外汉语热未来关注的深层次课题。
(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5月30日,有修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之所以海外出现汉语热,即使汉语难学,也挡不住学习的热情,是因为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幅度提升。
B. 与中国家庭的教育观念相比,一些有远见的海外家庭认为自己的孩子掌握汉语能让他站在更好的起点上。
C. 孔子学院依托所在国的资源,使中外青年文化交流不断深入,这种交流推动了汉语向更深层次发展。
D. 中国的和平崛起和体现出的大国担当,赢得了世界的赞同,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与中国加强交流和合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海外“汉语热”现象为立论的事实依据,论证了“汉语热”现象背后是中国的文化自信这一论点。
B. 文章从三个方面入手,逐层分析了“汉语热”的深层次原因,那就是中外合作共赢,孔子学院的推进和文化自信。
C. 文章对孔子学院课程设置的论述,目的是佐证海外孔子学院的规范程度越来越高。
D. 文章结尾论证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肯定了语言在文化自信上的决定性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懂汉语的员工在国际贸易的相关行业里的语言优势对海外青年的外语学习选择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
B. 孔子学院的特色课程大部分采用任务型教学,这样确保学生在模拟场景的任务实践中学以致用。
C. 中国以“合作共赢”的方式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赢得世界的尊重,这也是中国和平崛起的根本原因。
D. 世界其他国家只要了解汉语,了解中国文化,就能理解休戚与共、合作共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2.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寻找战马墓
申平
父亲退休的第二天,就开始收拾行囊,准备进山去寻找战马墓。妈妈拦不住,就打电话把我叫回来,希望我能帮她阻止父亲的行动。
我对父亲说,爸你疯了,这么大岁数了还要冒险进山去找一堆马骨头。如果你觉得闲极无聊,可以外出去旅游啊!你可以去世界任何地方,钱我来出。我还把父亲的行囊藏了起来。父亲被我缠得没办法,他说:那好吧,我现在把情况给你讲一讲,如果说不服你,那我就不去了。
我坐下来,以嘻笑的神情面对父亲,看他能说出什么天花来。
父亲沉默了一会儿,以忧伤的语调开了头:孩子,当年你奶奶,还有我和你的叔叔、姑姑们也是这样阻止你爷爷的。你爷爷一生最大的憾事,就是没能进山去寻找战马墓。他临死的时候,还拉着我的手,断断续续地说着两个词:大榕树、战马墓……
后来,我在你爷爷的回忆录中,才真正了解了事情的真相,我一直都在后悔当初不应该千方百计地阻拦他。
你爷爷原是第四野战军一个骑兵连的连长,咱家里不是有一张他骑在马上的照片吗?那真是威风凛凛,而且他也是战功赫赫的人啊!后来,骑兵连随军南下,那些驰骋中原的战马,到了南方就有点不适应了。它们吃草拉稀,身上早已好了的伤口又开始溃烂。越往南走天气越热,许多战马都病了。为了不影响行军速度,战士们只好忍痛把病马一匹匹放开,让它们去自寻生路。你们知道吗,骑兵和战马的关系那就是生死与共的战友关系啊,一旦要分开,而且又是永别,那种心情是何等地难受啊!但再难受也没办法,最后就连你爷爷那匹最好的战马黑旋风,也不得不放掉了。你爷爷抱着马头哭啊,真是肝肠寸断。最后骑兵连几乎成了步兵连,战士们硬是凭着两只脚板,每天以100多公里的速度往前走。就在他们走进广东地面、每天在深山老林里穿行的时候,有一天,他们遇上了一桩奇事。
这天他们正在一棵大榕树下休息,前面再次响起了继续行军的号声,这时他们突然听见,后面传来了一阵雷鸣似的脚步声。当时他们是殿后部队,后面来的会是什么人呢?你爷爷一声令下,战士们立刻做好了战斗准备。随着脚步声越来越近,战士们的眼睛全都瞪大了。你们知道他们看到了什么?是一群战马!就是骑兵连陆续放掉的部分战马。它们在黑旋风的带领下,循着军号声追赶部队来了。
当时的场面你可以想象一下,肯定是感天动地的。你爷爷在回忆录中曾经这样写道:我一眼看见,黑旋风就跑在马群的前面,就像我过去骑着它带领骑兵连冲锋陷阵一样。我和战士们一起呼喊着战马的名字,迎着马群飞跑过去,抱着马脖子哭啊喊啊。黑旋风打着响鼻,眼中泪光闪闪,它还伸出舌头来舔我的手,看样子真想跟我说说话啊!可是忽然间,黑旋风却慢慢地倒了下去,所有的战马一匹匹都倒了下去。这时我们才看到,天啊!战马全都骨瘦如柴,身上几乎都烂得露出了骨头,它们就是凭着最后一口气,翻山越岭来追赶部队的啊!它们瞪着的眼睛好像在诉说:就是死,也要死在部队上,死在主人面前!我们的战马,它们是多么勇敢,多么忠诚啊!战士们呼喊着、痛哭着,最后在大榕树下挖了一个大坑,把所有的战马埋在了一起。我对战士们说:这棵大榕树就是记号,等到全国解放了,我们活下来的人一定要找到这里,为它们重新修墓……
后来你就知道了,你爷爷作为南下干部,就留在了南方工作,一干就是几十年。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他克服了重重困难,硬是把根扎在了南方的土地上。开始是忙,接着在非常时期被“靠边站”,等他重新出来工作,身体已经不行了。这时他就开始张罗进山去找战马墓,但是每一次都被我们给拦住了。我们打看关心他的旗号,却使一个老战士的毕生愿望一直无法实现。真是罪过啊!
父亲讲完了,我久久陷在一种神圣庄严的氛围中不能自拔。最后我激动地对父亲说:老爸,我现在决定,要陪着您一块进山去,去找战马墓。如果我们俩一下子没有找到,还有您的孙子,咱们可以一代代地找下去,直到找到为止。
父亲听完,竟然跟我热烈握起手来,他眼含泪花说:好孩子,咱说走就走。其实,我们不仅是要去完成你爷爷的心愿,也是为了找回更多的东西。这个你懂的。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4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第六和第八两段对“我”爷爷和战马黑旋风做了较为细致的描写,是为了借助这两个形象的相互衬托,再现战争年代战争的残酷。
B. 一群战马“在黑旋风的带领下,循着军号声追赶部队来了”,在作者眼中,这群战马就是勇敢、忠诚的战士,它们的精神令人动容。
C. 小说通过插叙这种写作手法,借父亲之口展现战争的残酷,虽然没有对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进行描写,但战马的形象正是对战争残酷的侧面反映。
D. 小说开头部分写“我”想劝阻父亲寻找战马墓,结尾写“我”陪父亲一块进山寻找,从“我”的变化中,揭示出了精神代代相传这一主题。
【2】“骑兵和战马的关系那就是生死与共的战友关系啊”,小说怎么体现这种“生死与共”的关系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小说结尾写到“也是为了找回更多的东西”,你对“找回更多的东西”有怎样的理解?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国“天眼”首次发现脉冲星吸引网民高度关注。
2017年10月,FAST首次发现2颗新脉冲星,这是中国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脉冲星。12月,FAST再次发现3颗脉冲星并获得国际同行确认。科普搜索数据显示:10月至12月期间,“天眼”FAST的网民科普搜索指数两次于10月11日和15日达到峰值,指数累计为35.9万。百度资讯指数显示,“脉冲星”率先于2017年10月11日经媒体报道进入公众视野,一周后(17日)到达峰值,带动“中子星”成为科普舆情焦点;随后“天眼”于12月再次发现脉冲星,“射电望远镜”的概念在二次传播中逐渐普及,科技报道和科普作品屡次提及的“暗物质”迅速蹿红,表明网民对“天眼”工程背后的科学认知更加深入。
(选自《2017年度报告——中国网民科普需求搜索行为报告》)
材料二

2017年科普主题搜索指数环比增长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材料三
以“科普中国”为统领的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深入推进,一大批有志于从事科普和科学传播的组织、机构和个人通过各种形式向广大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大大激发了全社会的科学热情。但另一方面,科学普及的手段、方法也需要改善,同时还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向纵深发展。如果不加强科学技术的普及,很多人在面临新技术的时候可能会手足无措。如果公众对新技术不适应或者不熟悉,他们可能会感到自己被时代抛弃并产生某种自卑感。一些人对新兴科技的发展不理解,部分原因正是如此。当前,科学技术已经深深地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在工具性价值之外,我们也应该更多地关注这些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即让公众更好地理解科技,这样做不仅在于科技让生活更美好,还在于让科技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而实现工具性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结合,就需要下力气开展科学普及工作。
科技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惠及民生。这种普惠不仅仅是用上科技发展的成果,还应该有对科技发展成果理解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相应地开展科学普及工作。相信“旧时王谢堂前燕”定会“飞入寻常百姓家”,而在科技创新的同时,应重视加强科学普及,特别是针对各种新科技、面向基层公众的普及,只有这样才可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选自《科技日报》2016年3月18日,王大鹏《科学普及的方式也要科学》)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健康与医疗成为2017年科普搜索指数增长引擎,处在2017年科普主题搜索指数增长的首位。
B. 主题搜索指数增长排序依次为航空航天、前沿技术、食品安全、气候与环境、能源利用、应急避险和信息科技。
C. 与2016年相比,2017年健康与医疗、航空航天、前沿技术和食品安全主题搜索指数排名上升。
D. 气候与环境、能源利用和信息科技主题搜索指数为负增长,增长率分别为-0.59%、-1.29%和-7.28%。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眼”FAST的网民科普搜索指数两次达到峰值的时间与媒体两次报道FAST发现脉冲星的时间节点有关系。
B. “中子星”成为科普舆情焦点,“射电望远镜”的概念逐渐普及,表明网民对科学有深入研究。
C. 科学知识、科学技术和方法的普及与传播,有利于百姓了解科学知识,并实现把科学技术和方法应用于生活。
D. 针对各种新科技,面向基层公众开展科普工作,能使他们懂得科技发展成果的内容并接受该成果。
【3】请结合材料分析为什么要进行科普工作,在进行科普工作时要注意些什么。
4.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刘馥子靖,黄初中从黄门侍郎迁庐江太守,诏曰:“卿父昔为彼州,今卿复据此郡,可谓克负荷者也。”转在河内,迁尚书,赐爵关内侯,出为河南尹。散骑常侍应璩书与靖曰:“入作纳言,出临京任。富民之术日引月长藩落高峻绝穿窬之心五种别出远水火之灾农器必具无失时之阙蚕麦有苫备之用无雨湿之虞。封符指期,无流连之吏。鳏寡孤独,蒙廪振之实。加之以明擿幽微,重之以秉宪不挠;有司供承王命,百里垂拱仰办。虽昔赵、张、三王之治,未足以方也。”靖为政类如此。初虽如碎密,终于百姓便之,有馥遗风。母丧去官,后为大司农卫尉,进封广陆亭侯,邑三百户。
上疏陈儒训之本曰:“夫学者,治乱之轨仪,圣人之大教也。自黄初以来,崇立太学二十余年,而寡有成者,盖由博士选轻,诸生避役,高门子弟,耻非其伦,故无学者。虽有其名而无其人,虽设其教而无其功。直高选博士,取行为人表,经任人师者,掌教国子。依遵古法,使二千石以上子孙,年从十五,皆入太学。明制黜陟荣辱之路,其经明行修者,则进之以崇德;荒教废业者,则退之以惩恶。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浮华交游,不禁自息矣。阐弘大化,以绥来宾;六合承风,远人来格。此圣人之教,致治之本也。”
后迁镇北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靖以“经常之大法,莫善于守防,使民夷有别”。遂开拓边守,屯据险要。又修广戾陵渠大堨,水溉灌蓟南北;三更种稻,边民利之。嘉平六年薨,迫赠征北将军,进封建成乡侯,谥曰景侯。子熙嗣。
(摘编自《三国志·魏书·刘司马梁张温贾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富民之术/日引月长藩/落高峻绝穿窬之心/五种别出远水火之灾/农器必具无失时之阙/蚕麦有苫备之用/无雨湿之虞
B. 富民之术/日引月长/藩落高峻/绝穿窬之心/五种别出/远水火之灾/农器必具/无失时之阙/蚕麦有苫备之用/无雨湿之虞
C. 富民之术日引/月长藩落高峻/绝穿窬之心五种/别出远水火之灾农器/必具无失时之阙蚕麦/有苫备之用/无雨湿之虞
D. 富民之术日引/月长藩落高峻/绝穿窬之心五种/别出远水火之灾/农器必具无失时之阙/蚕麦有苫备之用/无雨湿之虞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鳏寡,鳏指的是男子死了妻子,寡指的是女子死了丈夫。
B. 有司,指的是相关人员。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C. 邑,指的是食邑,即以征敛封地内民户的赋税来作为食禄。
D. 太学,始设于汉武帝,在京师设太学,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刘靖家世煊赫。其父刘馥曾任庐江太守,他自己曾任尚书,其子在他逝世后承袭了他的爵位。
B. 刘靖重视民生。他关注农业生产,懂得任用官吏,关心弱势群体,使得百姓安居乐业。
C. 刘靖重视教化。他认为应该选取行为端正通晓经学的人来教导儒生,让教化通达四方。
D. 刘靖重视边防。他开拓边疆的防线,在险要的地方屯兵据守,让边民的生活安定祥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虽如碎密,终于百姓便之,有馥遗风。
(2)明制黜陟荣辱之路,其经明行修者,则进之以崇德。
5. 详细信息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山石(节选)
韩 愈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是咏物诗,借对“山石”的歌咏来表达自己对此景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B. 本诗有时间的流转,从深夜静卧到天明独行再到日出雾散,时间节点较明确。
C. 本诗有行踪的变换,从屋内观月到深山穷霏再到山涧踏石,游踪记录很详细。
D. 本诗有画面有情趣,当流不犹豫,赤足涉山涧,涧水激激,清凉漫过足背。
【2】本诗视听结合有声有色,作者沉浸其中。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 详细信息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酒是水质的诗,诗是心酿的酒,古代文人常借酒抒发情怀。杜甫在《登高》中感慨“_______,_______”;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高唱“_______,_______”;苏轼在《赤壁赋》中描绘了“_______,_______”的曹操英雄风采。
7.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面对 的传统文化,我们究竟应该传承什么、摒弃什么?著名学者王充闾认为,对于传统文化的“老根底”,我们要有“新眼光”,要做好这项工作,不能光靠名嘴们去讲,应该考虑如何在诠释传统文化方面做出更多创造性的努力,使其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现代性的转化和创造性的发展,从而使之更接地气,更多地关照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
有些传统文化的确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如果不做改变,人们会觉得它游离于生活之外, ,桎梏在书本中、书店里。换言之,传统文化需要现代载体,赋予其更多现代的意义与内涵。( )让人们在生活中亲近传统,让传统成为一种认同,一种精神给养。
人们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文传统,《国粹》这本书问世了。它是形象化的中国人文传统史,也是一部中国人的,心灵精神史。它以散文的形式阐释中国人文传统,通过对先祖、人文、河山、传统的认知和感悟,写出了中国人的人文情怀、精神世界、心灵空间及中国文化特有的智慧、气度、神韵,让人们 地感受中华民族的沧桑正道,领悟日常的安身立命之道,斯文优雅的人生理念,生存处世的生活智慧,增添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文化自信,让古老的中华文明在当代呈现出 的生命力。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借鉴古典智慧,解决当今的难题,因为读史能通心。
B. 解决当今难题,必须读史通心,借鉴古典智慧。
C. 读史通心,借鉴古典智慧,解决当今的难题。
D. 通过读史通心,借鉴古典智慧,解决当今难题。
【2】依次填入文章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浩如烟海 高山仰止 身临其境 生生不息
B. 包罗万象 仰之弥高 设身处地 生机勃勃
C. 浩如烟海 仰之弥高 身临其境 生机勃勃
D. 包罗万象 高山仰止 设身处地 生生不息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之所以人们能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文传统,是因为《国粹》这本书问世了。
B. 为了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文传统,《国粹》这本书问世了。
C.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文传统,《国粹》这本书问世了。
D. 为了给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文传统,《国粹》这本书问世了。
8. 详细信息
下面是某单位一封投稿证明信,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做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投稿证明信
兹有我单位赵正同志撰写的题目为“论微课下的教育教学普及的障碍及优化”的稿件,经单位检查,不包含保密内容,可公开发表。作者签名无争议,同意推荐给你刊发表。文章未有一稿多投情况。
此致
敬礼!
单位名称:某某中学
作者签字:赵正
(1)_______改为_______
(2)_______改为_______
(3)_______改为_______
(4)_______改为_______
(5)_______改为_______
9. 详细信息
下面是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徽标,请结合徽标所展示的信息,写一段话来介绍它的含意,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字。
10.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荀子认为“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董仲舒则认为“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春秋繁露·身之养莫重于义》)。
针对上述材料,你有什么看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