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半年期末语文题免费试卷在线检测(2018-2019年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

1. 字词书写 详细信息
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1)春天应该不会再度失约了,期待中的阳光一定像你tián jìng (_________)的笑容,温暖而又明媚,慵懒而又活泼,驱散心里的每一处潮湿和阴晦。
(2)音乐节吸引了外国游客fēn zhì tà lái(_______________),带动了当地餐饮、旅馆业等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当母鸟第一次生下几颗玲珑剔透,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巴巴地等待小鸟孵出来。
B.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C.新闻报道,讲究图文并茂,文字离不开摄影,摄影离不开文,两者相辅相成,形影不离。
D.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坐落在绿树浓阴中。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家乡美丽而富饶,这里土地肥沃,特别适宜种果树、棉花、甘蔗,此外,还适宜栽种梨树和枣树。
B.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C.早晨五六点钟,通往机场的街道两旁便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
D.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山区所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与李白合称“李杜”。
B. 庄周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
C. 《最后一次讲演》作者闻一多,原名闻家骅,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
D. 《社戏》作者鲁迅,选自《呐喊》。《社戏》一文记叙了鲁迅和他儿时的伙伴阿发、双喜等一起钓虾、看戏、偷罗汉豆等有趣的故事。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最使我彷徨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B. 2017年“中国品牌日”的主题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新时”。
C. 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
D. 对于校园暴力事件,我们既要反思发生暴力事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还要反思暴力事件发生之前管理者都做了什么?
6.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古诗词默写。
①弗学,不知其善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
③________,___________。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④《卖炭翁》中通过描写卖炭翁的外貌来表现其烧炭艰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⑤用借代的手法描写桃花源内老人和小孩的神情态度、精神状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桃花源记》)
7. 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名著阅读。填写下面的思维导图。
8. 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
600多年前,郑和受命出使西洋,足迹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明朝初期的中国,是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的强国。但是,与地理大发现时期欧洲国家的殖民政策不同,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宗旨,尊重当地习惯,平等开展多边贸易,把中国在建筑、绘画、雕刻、服饰领域的精湛技术带入亚非国家,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和共同进步。作为“和平使者”,郑和下西洋的“和平之旅”永载史册。
材料二:
明朝洪武年间,向与百夷(今缅甸北部)交战,明太祖未发一兵,派李思聪、钱古训二人劝和。二人先奉劝缅向“两国之民居处虽分,惟存关市之讥。是其和也,其或纷争不已,天将昭鉴福善祸淫”,又告诫百夷“莫如守全,以图绵长,不亦美乎”。双方均为道义所感悟,领会启动战端于人于已均不利,最终罢战息兵。
①两则材料反映出中国人共同文化理念是什么?
②周末云云的父亲想带着全家一起去看望奶奶,但是母亲想回去看望姥姥。云云的父亲发脾气说母亲总是这样唱反调,母亲也生气说父亲一点也不体贴自己。好好的周未,父母就这样吵起来了。
如果你是云云,请从“和为贵”的角度来劝说父母。
9.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小石潭记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2)以其境过清(________)(3)不可久居(________)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戈竹取道,下见小潭”交代了作者的游踪。
B.“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岖,为岩”,写出了作者为“石潭”命名的缘由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
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态。
D.第①②段分别写了作者发现石潭之乐和观鱼之乐。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第④段画线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并说说作者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
10.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过山农家
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注释]焙茶:又称制茶(炒茶),即用温火烘茶,古代制茶技术。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
【2】后两句法中的“莫嗔”“却喜”,反映出山农怎样的心情?
11.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读书之“见”
赵畅
①读书的关键,并非在于你能说出多少种意义,而在于你以怎样的姿态去读,你投入了多少,又收获了多少。依我之见,读书得有“见”,即每个人要通过读书,拥有属于自我的知识与智慧、眼光与胸怀。否则,读再多的书充其量亦不过是“两脚书柜”而已。
②读书之要,首先在于增长“识见”。“识见”即知识与见闻。一个人的知识和见闻,有些可以通过口耳相传获得,但极其有限,主要的途径靠读书。唯有读书,才能缩短时空,沟通古今,将古人和今人留下的知识和见闻转换为每个读书人自我的知识和见闻。又鉴于知识更新的速度极快,我们必须做到勤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否则,就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我提倡越界而读,书读多了、读杂了,一个人的知识与见闻的视野自然开阔了。
③读书得有“主见”。也就是说,读书人不能人云亦云,步人后尘,将自己禁锢在作者夯筑的知识、情感、思想的围墙里。有位哲人说过:“读书时不可存有己见,读书后不可丧失己见。”读书,我们先得把作者的思想和意念读懂弄通,进入书的深层邃境,靠近其本质与灵魂。在此基础上,须“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读者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联系自己的实际反躬自求,才能有自己的见地。
④读书亦须有“灼见”。“灼见”是一种透彻的见解或者独到的见解。读书中若能用新眼光观察问题、从新角度提出问题、用新思路分析问题、用新方法解决问题,不仅利于消化书的内容,更利于培养自我的创造性思维。学者陈平原从小就背诵《明日歌》,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了,他对此歌“据说乃明代状元钱福所撰”产生了怀疑。怀疑这原本就是谐谑体的民间歌谣,在流传过程中,为增强说服力,便靠上了一位名人。虽说,陈平原的怀疑亦只是一种说法,但有理有据的推论,对于帮助我们养成“在读书中质疑、在质疑中读书”的良好习惯,不无裨益。
⑤读书还得有“预见”。一本书,一篇文章,往往是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其中定然包孕了作者的喜怒哀乐,甚至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读者不仅要把握作者的倾向,更要透过作者的表达去发现由此带来的有益的思想激荡、观念交锋,并预见其作用。东汉的王充,其《论衡》站在批判者的立场上抨击时代弊端,作为异端邪说当时不可能出版。150余年后,东汉大知识分子蔡邕,为躲避宦官的迫害,“亡命江海,远踪吴会”。避险中的蔡邕,更能理解《论衡》对于社会弊端的批判,当其重获自由后携此孤本回到京师,与文化精英交谈中频频传布王充的见解,他便成了《论衡》的传播者。与其说,是蔡邕发现和传播了《论衡》,倒不如说,是蔡邕的才识和人生阅历令他从《论衡》的字里行间发现了朴素唯物主义的光芒,并预见到其改造和推动社会的力量。读书,既成就作者,亦同时成就读者乃至成就社会,当是预见之功。
⑥读书的过程,是一个主观能动、富于创造性、增“见”长“识”的过程。只有掌握了读书的要诀,我们才能在蜿蜒的溪流中寻找桃源梦境,并在每一转折之间碰逢豁然开朗的意韵,找寻到“宛在水中央”的“伊人”。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它包含哪几个分论点?
【2】选文第③④两段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12.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谁来叫小草起床
①春天的清晨,我很不情愿地压下叮叮作响的闹钟,一天的工作生活就此展开。窗外,枝头的绿芽探出了头,小草也钻出了被春雨润湿的土层,迎春花早就迫不及待地用黄色的花瓣来迎接春天了,自然界全然没有了冬日的萧索。那又是谁把这些花花草草们唤醒,来参加这春日的聚会呢?
②都说春风吹绿了小麦,细雨唤醒了桃花,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春风细雨敲门之前,西北风和雪花已经去叫它们起床了。西北风叫早?对,没错,是西北风。
③对于像小麦、桃树这些生长在温带的植物来说,春天开花的好处显而易见:可以延长果实和种子的发育时间,在严寒到来之前,完成繁育下一代的任务。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大量进行光合作用的绿叶为其提供营养保障。试想一下,如果苹果树在秋天开花,幼小的果子恐怕会被霜冻赶下枝头。
④为此,这些植物“设计”出了一个特别的开关—— FLC基因,这一基因及其表达的蛋白质的任务就是阻止赤霉素的积累,而赤霉素正是促进花芽发育的关键物质。这样,基因就可以限制植物开花了。
⑤当温度降低时,植物中的某些特殊的基因苏醒过来(注意,并不是编码赤霉素基因,它们平常因为结合着甲基基团而处于休眠状态),这些基因的表达产物会“束缚”FLC基因的手脚,使FLC基因暂时失去对赤霉素合成途径的掌控能力,这样,赤霉素工厂开始生产了。当然,这个关闭过程需要足够长的时间,才能生产出足够量的赤霉素以及其他促进开花的物质,比如,冬小麦要在0~3℃的环境里,忍受40~45天的冰冻,才能抽穗开花。这之后,冬天最严寒的时间也过去了,做好准备的花朵就可以在春风中绽放了。因为跟春暖花开有关,这个过程被安上了“春化作用”的名头。
⑥有读者可能会想,在漫长的冬季中,只有一个月左右的保险时间,如果在这段低温之后,突然出现“小阳春”,这些植物还不得顶着西北风开花啊,这个问题植物也想到了。
⑦除了气温一天天上升,春天的日照时间也在一天天加长。聪明的植物也懂得在白天足够长的时候才开花。对于小麦来说,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游荡超过14个小时的天数超过20天,它们才会启动开花程序。
⑧更有意思的是,“感觉”光照时间变化的并不是花芽本身,而是那些绿油油的叶片。在叶片中有一种被称为FT的基因,只有叶片每天享受足够时长的“日光浴”,这个基因才会开始工作,产生作为催促花芽发育信号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这些信使核糖核酸会被运送至茎尖部位,与掌管发育的API基因(掌控花萼和花瓣形成的基因)共同作用,进而分化出美丽的花朵。
⑨顺便说一下,信使核糖核酸通常是细胞内的通讯工具,但是很容易被降解。所以,在叶片中由FT基因指导合成的mRNA是如何被搬运到花芽中去的,一直是困扰科学家的一大难题。根据最新的研究,这些信使核糖核酸从叶片进入复合体,进而在蛋白质的护卫下,顺利前往茎尖。
⑩花花草草们经历了春日的成长和开花,夏日果实的孕育,秋日的硕果累累,寒风吹起之时,它们也要结束一年的工作休息了。
(作者:史军,选自《百科知识》2010年第10期,有删改)
【1】开头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2】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试想一下,如果苹果树在秋天开花,幼小的果子恐怕会被霜冻赶下枝头。
13.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温暖
张国平
①那一年,我中学还没毕业便到省城去打工。其实我并不想离开学校,但贫穷的家境让我必须早早地去挣钱,分担家里的困难。我背着行李在寒冷的车站广场上冻得浑身发抖,最后,父亲以前的工友把我送到了一个铝合金加工厂。
②老板的冰冷自然不用说,但给的待遇还可以,每月除了定时发工资还管吃管住,这对一个学徒工来说,已是很好,我便心怀感激地留在这里。
③其实,老板并不愿意留我这种刚出校门又笨手笨脚的人,只是不好意思抹朋友的面子罢了。而我的宿舍就是加工厂,一个破旧的小仓库。第一个晚上,我几次冻醒。后来干脆不睡了,听着外面呼啸的寒风,泪流不止。
④我告诉自己,必须坚持,没人能帮我。门口本来有一个小地炉,我真想用它生火,温暖一下房间,但老板来的时候很明确地说了,给我这么高的工资,又给我找住的地方已经很不错了,过冬取暖问题自己解决。
⑤城市里煤那么贵,我的这点工资还要补贴家里,根本无力购买,这要是在农村还可以到野外捡点干树枝什么的,可城里只能用钱买柴火,我同样舍不得花钱。所以,房间只能这样冰冷着。
⑥在厂子西北墙角就有煤和柴,但这是给打更大爷的,并不是给我的。好多次,我都想偷偷地趁大爷中午不在的时候烧一点,可我还是克制了自己。
⑦隔壁打更的大爷七十多岁了,他的屋子很温暖。他是老板的舅舅,白天不在这里,晚上才过来。晚上,我下班之后没地方去,便去找大爷聊天,顺便也在大爷的房间里暖和一会儿。
⑧不知不觉,我和大爷成了忘年交。极寒的天气里,大爷每天都拉着我聊得很晚,我知道大爷在照顾我,我的心里充满着感激,我也把大爷夜晚上巡视厂房的事全都揽了过来。
⑨一天中午,大爷和一个瓦匠模样的人开着一辆装满砖的三轮车来到厂里。我忙问大爷这是做什么。大爷说屋里炉子总回烟,把烟道收拾一下,我嗯了一声,没有说什么,帮着大爷卸完砖就走了。下午,老板带着我们到外地去干活了,两天后才回来。
⑩回来的那天晚上很冷,想着我那冰冷的小仓库,我就有点打怵。可令我吃惊的是,刚一开门,突然一阵热气迎面扑来,与大爷房间相隔的那面墙满是水珠,用手一摸都是热的。我立即来到大爷的房间,他正在收拾屋子,在靠近我房间的那一边,新砌了一个排烟道,刹那间我明白了一切。站在那里,泪水流了出来。
⑪大爷笑了,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轻声对我说:“孩子,你老板是我亲外甥,有些事我不好说,但砌个烟道我还可以做主知道我为什么这么做吗?”我摇头。“孩子,这都快三个月了,你的屋子也有炉子,可天这么冷,我墙角的劈材和煤从来没少过,你是个好孩子。”
⑫那天晚上,我睡得特别香,没有被冻醒,因为那面火墙一直释放着温暖。那是从未有过的温暖,渐渐地沸腾了我的心。
【1】梳理“我”来到省城打工的经历以及内心情感的变化,完成下表。


打工经历

“我”找到一份工作

(2)

(3)

大爷借修烟道之名,让我拥有了一面温暖的火墙

情感变化

(1)

泪流不止

充满着感激

(4)





【2】文章多处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请列举一处并谈谈其作用。
【3】请从人物描写角度,分析小说第⑥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标题“温暖”的理解。

14. 作文 详细信息
写作。
习.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青春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演讲稿,想象以参赛选手的身份,在学校五四青年节演讲大会上发表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