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三中2020-2021年高二第一次月考无纸试卷完整版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文化,从本质上来看是华夏先人观天文,察地理,比人事,远取诸物,近探诸身的智慧。材料表明( )
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②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③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④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平在《求是》杂志2019年第1期发表重要文章《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将辩证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为辩证唯物主义:
①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②把握了时代脉搏和任务,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③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在社会历史研究领域坚持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9年4月10日,位于全球各地的“视界望远镜”拍摄到的首张黑洞图像新鲜“出炉”。这张在全球多地同步公布的“大片”,证实了神秘天体黑洞的存在,使得爱因斯坦的百年猜想终得检验,将帮助回答星系中壮观喷流如何产生并影响星系演化等前沿问题。这表明( )
①黑洞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②黑洞是世界的本原
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人类完全揭开了黑洞的面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与“理生万物,理在气先”,这两个观点的根本分歧在于
A. 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回答不同
B. 对“什么是意识”这一问题的回答不同
C. 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回答不同
D. 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的回答不同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南宋哲学家陆九渊认为,“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下列与上述观点哲学寓意相符合的是
A.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B. 有理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
C. 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D.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说:“要了解一个时代或一个民族,我们必须了解它的哲学。”该观点的依据在于
A.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B. 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C. 一定社会的哲学思想决定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状况
D. 哲学能直接转化为推动一个社会发展的巨大物质力量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月亮的圆缺变化影响着我们的身体:人在月缺时气血较虚,月圆时气血比较旺盛。月亮的盈亏变化与人体脏肝功能、气血盛衰息息相关。因此养生时一定要利用好这种变化,及时调整不同时段的养生重点。这项研究结论佐证了( )
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物质具有可知性,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物质
③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有规律的 ④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9年10月12日,北流市发生5.2级地震,广西多地有震感,引发群众广泛关注。关于地震,专家指出:“地震是地壳的正常运动,随着时间的变化地壳都会有一些变动,地球一直牌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专家的观点告诉我们( )
①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②静止是相对的,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③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9年春节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火了!影片幻想了由于人类破坏自然导致气候恶化,地表已经无法住人,为了人类的生存,全球科学家们共同努力为地球安装了行星发动机,让地球逃离太阳系泊入比邻星轨道。从哲学角度看,影片中的这个情节( )
①展示了人类的伟大,人定胜天②表明人在规律面前能有所作为
③启示人类可趋利避害否定联系④警示人类要承认世界的物质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9年5月16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六号”船圆满完成2019年深海探测共享航次任务返抵广州。这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一次大规模深海探测共享航次。航次历时36天,航程3000多海里,完成了来自国内不同单位的多项科考任务。“海洋六号”
①是人类掌握和利用规律造福自身的产物
②搭建了人类认识与海洋生态之间的桥梁
③是人类征服自然活动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④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提高了认识能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的这首《杨柳枝词》借柳树所生之地不得其位,因而不能得到欣赏的境遇,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感慨,也含蓄地抨击了当时的人才选拔机制。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从枝条着手描写柳树的美态体现了诗人意识的自觉选择性
②荒园孤柳等景观元素是诗人独特审美思维必不可少的基础
③一株垂柳荒凉冷落的处境反映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内心世界
④诗人大胆突破固有诗词创作规律使该诗艺术力量感人至深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