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附答案与解析

1.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由马克思主义文学观所决定的。一个民族优秀的作家大都是心怀人民的作家。19世纪初,普希金在《论文学中的人民性》中就提出了人民与文学的联系。正因心中装有人民,他最终才能成为俄罗斯文学的代表。同时,文学创作具有人民属性,还是由我们的社会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制度不同于其它任何制度的一个根本点,就在于是否以人民为中心,是否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以人民为中心,而不是以某一个或几个少数阶层作为文学创作与工作的目的,这是社会主义文学与其它文学的一个分水岭。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也是文学艺术成果的享有者,更是判别一部作品是否优秀的评判者。马克思曾指出,“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如何面对和迎接人民的判断,中国文学在百年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也用实践经历提炼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文学什么时候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文学之树就会枝繁叶茂;反之文学之树就会枯萎凋零。这一点,一再为历史所证明。
对于作家而言,真正实践人民文学的路径就是要自觉了解人民的理想愿望,走入人民群众,深入基层一线,听取人民的想法,学习人民的经验,表达人民的心声。人民是一切伟大作家写作的出发点。周扬同志曾讲,“中国作家中真正熟悉农民、熟悉农村的,没有一个能够超过赵树理。”今天我们要了解中国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太行山区的生活,了解那个时代晋东南人民的基本生活情况,赵树理的文学是绕不过的。他的《小二黑结婚》写了一对农村青年男女小二黑、小芹冲破重重封建传统而最终争取婚姻自主的故事,《孟祥英翻身》又写了一个太行山区的受欺压的年轻媳妇在党的引领下如何成为英雄的故事,还有李有才、田寡妇,这些农民身上代言着人民的理想。从某种程度上讲,赵树理小说中的人物是反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农村发展情况的一面镜子,其背后蕴含着独特的时代内容。何以赵树理能做到?因为他不但来自农民,而且始终不脱离背弃农民,他讲述的是真正属于农民的心灵故事。
另外,作家还要提高服务意识,使创作更好地服务人民。来自于人民生活的文学创造,必须以满足人民的理想愿望作为主要目标。这一目标要求我们要有服务于人民的强烈意识。
建国初期,作家柳青任陕西长安县县委副书记,为更深入了解农村,1953年他辞去副书记职务,定居皇甫村,在一个破庙改成的住所里住了14年,从而创造出了《创业史》。他的全部心思都在如何使农民过上好的生活上,这也是他小说的来源。
人民是具体而不是抽象的,坚持文学的人民性,作家们还要认真研究不同群众的思想文化需求,以及需求的共性与个性,从而面对一个文化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政治环境均发生了深刻变化的时代,认清与辨识人民群众对精神产品的需求的多元化、多样化趋势,精心取舍,多用心在内容、形式、风格方面的学习。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大凡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文学作品,都是由具备相当高的艺术传达力的作家所传递和表达的。这种艺术传达力的获得,没有捷径可走,必得通过增强艺术本领才能达到。真正优秀的文学,必得有能力提升有需要的读者的精神世界,有能力激发这些读者向上向善的情怀。
(摘编自铁凝《与人民同心与人民同行》,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俄罗斯文学的代表作家普希金心怀人民,他的文学创作体现了人民的属性。
B.在百年发展中,我国文学有过与人民共命运的经历,也有过背离人民的时候。
C.我们能通过赵树理的作品直观把握我国20世纪中叶晋东南农村发展的特点。
D.作家要满足人民的理想愿望,就要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用创作服务人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一二段的相关论述增强了后文分析“作家如何与人民同心同行”的说服力。
B.马克思的言论有力支撑了“人民是判别文学作品优秀与否的评判者”这一观点。
C.文章举作家柳青为例,说明了作家在服务人民之路上,有时需要付出艰辛努力。
D.文章从“深入人民”“提高艺术本领”两方面详细论述了践行人民文学的路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与社会制度关系密切,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点决定了社会主义文学的特点。
B.人民是文学作品的享有者、评判者,所以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民的地位至高无上。
C.社会经济与政治环境变化会给作家的创作提出新挑战,增加他们文学创作的难度。
D.优秀的文学作品具备了高超的艺术传达力,就能够满足不同群众的多元文化需求。
2.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的乡土文化源远流长,而广大农村则是滋生培育乡土文化的根源和基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经济飞速发展,而农村经济发展则相对滞后,许多乡土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是区别于任何其它文明的唯一特征,是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真正动因!乡土文化包含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古建遗存、名人传记、村规民约、家族族谱、传统技艺、古树名木等诸多方面。
乡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非物质的都是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必须加以保护。对乡土文化最有效的保护是积极的全方位的延承。“积极的延承”即既要继承乡土文化传统的东西,也要适应现代生活需求创造新的东西;既要保护好原生态乡土文化,又要创造新生态乡土文化。“全方位的延承”指的是:既要延承乡土文化的“文脉”,也要有选择地沿承作为乡土文化载体的“人脉”,既要延承乡土文化的物质表象(即“形似”),也要注意延承乡土文化的精神内涵。这一点在时下的中国广大农村要特别关注并给予妥善的保护政策。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实现乡村振兴一方面要满足村民的现实发展要求,而乡土文化正是实践中可以保护和挖掘的重要资源。以民宿客栈、乡愁经济等为代表的乡土文化价值利用,为农村的产业兴旺开辟了发展的新方向,切实印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的指导意义。实现乡村振兴另一方面还要深入关照村民的精神世界,“精神世界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东西,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具有某种决定性作用。”基于地缘与血亲关系发展起来的乡土文化,其富有的历史性和地方性,回答着“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问题,这种文化认同与精神归属,是广大农村地区长治久安的思想和情感基础。
中华民族的农耕文化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本质上是乡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需要更好地诠释乡土文化。一方面乡土文化所包含的重义轻利的义利观,敬老睦邻的传统美德,仁爱民本的人文精华是属于中国人的重要文化血脉,是滋养中华文明持续繁荣的沃土,是文化自信的根脉。另一方面乡土文化是一方民众在生存发展中知识经验的累积,有其内在完整的逻辑体系,以及众多艺术化的表现形式。经历时代冲刷,以及现代文明洗礼后,仍表现出独特的魅力与价值的乡土文化,通过理论学术层面的梳理研究,实践运用层面的改良创新,将会成为独具特色的国家名片,带给中国人更强烈的文化自信。
(摘编自张义晓 《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乡土文化的失落与复兴》)
材料三:
西方的城市文明铲除了乡村文化,同时他们以城镇化的标准作为文明发展进步的标志,“1851年的英国,城镇人口已超过乡村人口,达全国总人口的52%,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镇化国家。”现在中国城镇化建设已经陷入了城市发展的单向思维(以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为指标的量化思维)。城市思维产生于农村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它将乡土文化视作需要改造的低等级的文明模式。目前,这种判断方式仍在被广泛使用,即单边地强调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农村产业的开发,以及片面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建设和发展等措施。这都只是将乡土文化当作城市文化的对立面,是城市文明对乡土文明的一种经济掠夺和物质消灭,忽略了对乡土文化的历史积淀和整体性的保护。城镇化应避免城市思维,不能以消除农村为城市建设的量化指标,我们应该看到在促进国家建设和城市发展的同时,乡土文化对于民族传统文化之认同,对于社会风土习俗之维护,对于国家现代政体制度建设的合法性基础都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摘编自汤敬一《乡土文化功能:从乡土社会到城市社区》)
【1】下列对材料中“乡土文化”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文化源远流长,有物质和非物质之分,滋生培育乡土文化的根源和基因是广大农村。
B.乡土文化有区别不同文明的功能,若为独具特色的国家名片,更能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
C.乡土文化属于传统的、原生态的文化,有它的“文脉”,也有作为文化载体的“人脉”。
D.乡土文化是一种不必改造的文明模式,故要重视对乡土文化的历史积淀和整体性保护。
【2】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文化所富有的历史性和地方性,是广大农村地区长治久安的思想基础和情感基础。
B.本质上属于乡土文化的中华文化,内涵独特、逻辑体系完整,艺术化的表现形式众多。
C.英国以城镇化标准作为文明发展进步的标志,经过努力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城镇化国家。
D.转移农村劳动力、开发农村产业,建设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等,属铲除乡土文化的行为。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中国农村城镇化建设保护“乡土文化”的可行性办法。
3.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史可法的扬州肖复兴扬州,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40多年前,我读到清人全祖望那篇著名的《梅花岭记》,看到他记述的史可法壮烈殉国的场面:大兵如林而至之际,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死前,他留下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下。”少年的心,被一腔壮怀激烈所燃烧。扬州,在我的心里,是史可法的扬州,是一地梅花怒放的扬州。
真的来到扬州,已经是十多年之后上个世纪的70 年代末。那时的扬州,没有如今那样多的高楼大厦,史可法墓前的护城河那样的清澈,河边的杨柳在夏日里浓荫四溢,为史可法祠堂遮挡着骄阳的炙烤,祠堂前的小路,水洗过一样干净而幽静。
只可惜,我来的季节不对,梅岭没有一朵梅花。第二次来到扬州,是20 年过后,上个世纪90 年代末了。那是一次会议结束之后游览瘦西湖和个园,在参观个园的时候,我独自一人悄悄地溜了出来。记忆中史可法墓应该离个园不远,果然,往北一走,很快就到了护城河边,依然是杨柳依依,依然是小路幽幽, 更奇特的是,祠堂里,梅岭下,依然只有我一个人。这样更好,可以独自一人和忠烈喁喁独语。和瘦西湖的游人若织相比,这里的空旷和幽静,也许正适合史可法。
还是没看得到梅岭的梅花,不过,没关系,好的风景,杰出的人物,遥远的历史,永远都在想象之中。
2009年的初春,我第三次来到了扬州。真的是和史可法和扬州有缘,来扬州前不久, 在国家大剧院看过昆曲《桃花扇》,那里面有史可法率兵于梅花岭下“誓师”一段——史阁部 言道:众位请起,听俺号令,你们三千人马,一千迎敌,一千内守,一千外巡。上阵不利,守城;守城不利,巷战;巷战不利,短接;短接不利,自尽。面对清兵的入侵史可法表现出的民族气节,让今人叹为观止,甚至汗颜。是他让扬州这座城市充满血性,荡漾着历史的波纹涟漪。
我一直以为,扬州区别于一般的南方城市,区别于那种小桥流水的婀娜多姿。由于地理的关系,它地处江苏的北大门,照史可法说是“江南北门的锁钥”。所以,扬州不仅具有江南一般小城女性的妩媚,同时具有江南一般小城没有的男性的雄伟。无疑,史可法为扬州注入了这样雄性的激素,壮烈的舍生取义,惨烈的扬州十日,让这座城市气吞吴越,拒绝后庭花和脂粉气,让扬州不仅有精致的扬州炒饭、扬州灌汤包子和扬州八怪,而且有了遥想当年铁马秋风把栏杆拍遍的想象空间,有了可以反复吟唱的英雄诗篇的清澈韵脚。
没错,史可法让扬州不仅是一幅画,而且是一首诗。 这次来因有朋友的陪伴和解说,看得更明白一些。享堂前的一副清人的抱柱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古风盈袖,很是沉郁。梅花仙馆外另一副今人的抱柱联: 万年青史可法,三分明月长存。嵌入史可法的名字,互为镜像,做今古的借鉴,令人遐思。享堂里有史可法的塑像,享堂后是史可法墓。墓前有石碑和牌坊,墓顶有草覆盖,被人们称之为“忠臣草”。
享堂西侧有晴雪轩,里面藏有史可法的遗墨。史可法的书法是真正的书法,草书行书都有,气遏行云,韵击流水。他的遗书最是让我心动,他的第三封遗书,仅仅三句:“可法死矣!前与夫人有定约,当于泉下相候也!四月十九日,可法手书。”可以说是史可法短促一生中最精彩的绝句。墨迹点点,也是血迹斑斑,几百年来依然色泽如润,气韵如生,鲜活如昨。6天后,这一年,即 1645 年 4 月 25 日,史可法殉国。次年清明前一日,他的副 将,也是他的义子史德威,在他誓师和血战的梅花岭下,为他筑墓立碑。但是,那只是史可法的衣冠冢。
走出晴雪轩,来到梅岭下,春梅未开,冬梅正残,断红点点,飘落枝头,有一种哀婉的气氛,袭上心头。好在祠堂东侧桂花厅前,有紫藤和木香各一架,过些日子就会次第开花,一紫一黄,分外好看。到了秋天,祠堂大门前那两株古银杏树金黄色的落叶,会落满一地,落满祠堂的瓦顶,更是壮观。如果说梅花是史可法的灵魂,那满祠堂种植的紫藤、木香、银杏、桂花、芍药、葱兰,就都是扬州人的怀念和心情。
在扬州,还留下了这样特殊而别具情感的地名:史可法路、螺丝及顶街(摞尸及顶的谐音,当年史可法抗敌,巷战血拼时尸体一个摞一个到城墙顶),以及史可法曾经居住过的辕门桥。扬州人把对史可法的纪念渗透进他们的生活,刻印在他们走的路上和日子里,那是扬州人在心底里为史可法吟唱的安魂曲。
扬州,不管到什么时候,真的都是史可法的扬州。
【1】下列对这篇散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作者引用全祖望的《梅花岭记》片段,生动再现了史可法的牺牲场景,表达了对英雄 的崇敬,解释了向往扬州的原因。
B.作者之所以写出前两次游览史可法祠堂时游人稀少,是为了与下文第三次来游览史可法祠堂时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C.国家大剧院演出《桃花扇》,史可法的唱词体现了英勇无畏和誓死抗敌的精神,史可法也已成为各种艺术所刻画的形象。
D.这篇文章,写了作者前后三次游览史可法祠堂的经历,最后一次因为距离现在时间比较近,所以浓墨重彩地加以叙写。
【2】赏析文中两个画线句。
(1)好的风景,杰出的人物,遥远的历史,永远都在想象之中。
(2)墨迹点点,也是血迹斑斑,几百年来依然色泽如润,气韵如生,鲜活如昨。
【3】作者为什么说扬州是“史可法的扬州”,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4】请结合文中对“梅花”的叙写,探究“梅花”在文中的意蕴及作用。
4.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翟方进字子威,汝南上蔡人也。家世微贱,至方进父翟公,好学,为郡文学。方进年十二三,失父孤学,给.事太守府为小史,号迟顿不及事,数为掾史所詈辱。方进自伤,乃从汝南蔡父相问己能所宜。蔡父大奇其形貌,谓曰:“小史有封侯骨,当以经术进,努力为诸生学问。”方进既厌为小史,闻蔡父言,心喜,因病归家,辞其后母,欲西至京师受经。积十余年,经学明习,徒众日广,诸儒称之。二三岁,举明经,迁议邓。
是时宿儒有清河胡常,与方进同经,常为先进,名誉出方进下,心害其能.论议不 右方进。方进知之遣门下诸生至常所问大义疑难因记其说如是者久之常知方进之宗让己,内不自得,其后居士大夫之间未尝不称述方进,遂相亲友。
初方进新视事,而涓勋亦初拜为司隶,不肯谒丞相、御史大夫,后朝会相见,礼节又倨。于是方进举奏其状,因曰:“臣闻国家之兴,尊尊而敬长,爵位上下之礼,王道纲纪。勋吏二千石,不遵礼仪,轻慢宰相,堕国体,乱朝廷之序,不宜处位,臣请免勋。”上从之。
方进知能有余,兼通文法吏事,天子甚器重之。初,定陵侯淳于长虽外戚,然以能谋议为九卿,新用事,方进独与长交,称荐之。及长坐大逆诛,诸所厚善皆生长免,上以方进大臣,又素重之,为隐讳。方进内惭,上疏谢罪乞骸骨。上报曰:“定陵侯长已 伏其辜,君虽交通,传不云乎。朝过夕改,君子与之,君何疑焉? 其见任如此。
为相九岁,灾年,上责,方进即日自缢。天子亲临吊者数至,礼賜异于他相故事。 谥曰恭侯。
(节选自《汉书·翟方进传第五十四》,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方进知之/遣门下诸生至/常所问大义疑难/因记其说如是者/久之/常知方进/之宗让己/
B. 方进知之/遣门下诸生至常所/问大义疑难/因记其说/如是者久之/常知方进之宗让己/
C. 方进知之/遣门下诸生至/常所问大义疑难/因记其说/如是者久之/常知方进之宗让己/
D. 方进知之/遣门下诸生至常所/问大义疑难/因记其说如是者/久之/常知方进/之宗让己/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视事:旧指官吏到职办公,即上任。和它同义的还有常见的“用事” “致仕”等。
B. 故事:和今义不同,古义指旧日制度,旧例。文中“礼赐异于他相故事”说明皇上更看重他。
C. 文学:现指人文学科之一。西汉时也曾作为一个官名,负责监管学校一类机构。
D. 乞骸骨:古代官吏自请退职,意谓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文中的乞骸骨就是自动请求退职之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翟方进才能卓著,勤于治经。虽家世微贱.但他勤于研习经学,又通法律条文吏亊,办事公正,深受皇上器重。
B. 翟方进不恃恩宠,严于律己。他和皇上外戚淳于长关系极好,后来因淳于长获罪被诛,皇上并未怪罪与他,他依然自责请罪。
C. 翟方进刚直不阿,不惧权贵。朝中大臣涓勋对其无礼无节,他毅然上奏,阐明理由,请求罢免。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
D. 翟方进少年失怙,隐忍坚强。他小的吋候,父亲去世,成为孤儿,又遭人辱骂,经别人指点,通过学经改变一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常为先进,名誉出方进下,心害其能,论议不右方进。
(2)君虽交通,传不云乎,朝过夕改,君子与之,君何疑焉?
5.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注)此词作于熙宁七年(1074)七月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时杭州太守陈襄(字述古)调任,宴僚佐于杭州城中吴山上的有美堂。应陈襄之请,苏轼即席写下了本词。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上片前两句极写有美堂美丽壮观的胜景,大处落墨,境界阔大,气势不凡。
B.上片后两句运用设问,询问友人,期待与述古有朝一日能再次相会,把酒痛饮。
C.上片以乐景写忧思,寓情于景;下片因景寓情,由忧而乐:情感表现极有层次。
D.下片前两句化用杜牧“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词句,直抒内心痛别之情。
【2】“一江明月碧琉璃”描绘了一幅水月交映的阔远画面,留给读者丰富想象天地,简要分析。
【3】你是否同意词的最后两句“进入到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妙境界”,并说明理由。
6.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对待赞扬和批评的态度,说明“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境界。
(2)《劝学》中君子需要广泛的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岳阳楼记》中运用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日前从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会议传来消息:武术将成为2022年青奥会正式比赛项目。武术入青奥,是中华武术国际推广工作持续发展、 的结果。多年来,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武术协会、国际武联的共同推动下,武术运动深耕海外,武术之花遍开五洲。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武术的全球爱好者 ,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目前,全世界约有1.2亿人从事武术运动。( )。武术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文化基因的作用不容忽视。中华武术自诞生以来,东方哲学思想即蕴含其中,深受全球武术爱好者所欢迎。各国“功夫小子”在青奥会上一抱拳、一搭手,展现的是中华体育的风采, 的是以武会友的善意,增进的是文化间的了解,以武止戈、以和为贵的中国理念必将 世界。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顺理成章 比比皆是 传播 激扬
B.水到渠成 俯拾皆是 传递 激扬
C.水到渠成 比比皆是 传递 激荡
D.顺理成章 俯拾皆是 传播 激荡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除了运动本身吸引力十足外,武术也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
B.除了武术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外,运动本身也吸引力十足。
C.除了运动本身吸引力十足外,武术文化也有着独特魅力。
D.除了武术文化有着独特魅力外,运动本身的吸引力也十足。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自中华武术诞生以来,即蕴含东方哲学思想,深受全球武术爱好者所欢迎。
B.自中华武术诞生以来,东方哲学思想即蕴含其中,深受全球武术爱好者所欢迎。
C.中华武术自诞生以来,东方哲学思想即蕴含其中,深受全球武术爱好者欢迎。
D.中华武术自诞生以来,即蕴含东方哲学思想,深受全球武术爱好者欢迎。
8. 语言表达 详细信息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茹志鹃并不擅长在剧烈的行动中刻画人物形象,而①______《百合花》中,“我”、年轻媳妇、通讯员的心理描写非常细腻,这些细腻的心理描写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茹志鹃作品中的主人公很少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②______即使是写英雄人物,③______,而不是正面讴歌他们她尤其擅长描写女性,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个性鲜明、情感丰富的女性形象,如《百合花》中年轻媳妇。
9. 语言表达 详细信息
把下面一则消息中关于发布会的内容压缩成一、两句话,不超过45个字。
2019年6月12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空司在奥地利维也纳共同召开发布会,宣布了中国邀请有关国家进驻中国空间站开展空间科学实验的第一批9个项目。这些项目来自德国、印度、俄罗斯、肯尼亚等17个国家的23个机构,包括政府机构和私营实体等,项目涉及的领域包括空间天文学、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燃烧科学、地球科学、应用新技术、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等。这些项目的入选,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进入新阶段
10. 作文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位作家曾经说过:我认为“祖国”一词,其重心在“祖”字上。支撑它的,是那些古老和永恒的东西,是我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最信任的东西。若没有了祖上的山水、文化、遗存,若没有了祖上的文章、语言、习俗、礼仪,“祖国”何以安身?
作为每个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怎么看待个人与祖国的关系?打开“爱国主义”的方式又是什么呢?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