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一中2020-2021年高二分班摸底在线测验完整版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文化生活 相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 ,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2019年10月1日,国庆70周年阅兵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
②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公开亮相
③2019年7月1日起,香港澳门纸质通行证暂停使用
④2019年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热播,广受好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9年4月14日,第五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学习强国·一封家书”现场诵读会在杭州举行。一封封家书寄托着亲情,传承着家风,记载着岁月,令在场观众感动不己。由此可见(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②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③人类创造文化同时也享受文化
④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全聚德、同仁堂、吴裕泰、狗不理……在这些传承绵长、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中华老字号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人对品质、诚信、精益求精等“匠心”的坚守,是百年老店在跌宕起伏的市场竞争中凝练而成的品牌文化。这表明工匠精神
①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②由人创造并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③能够直接转化为巨大物质力量 
④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9年8月,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揭晓,陈彦的《主角》入选。他在该书的后记中写道:自己在剧团工作了近30年,与各类“角儿”打了半辈子交道,这些深厚的生活积淀在创作长篇小说《主角》时泻千里般地涌流出来。由此可见( )
①作家的文化素养是天生的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④对社会生活的体验能激发创作灵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7年3月,中国自主原创、主导制定的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由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发布。这是我国文化领域的首个国际技术标准,在“互联网+文化”领域实现了我国手机动漫由跟跑、并跑向领跑的跨越。这一成就
①表明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生命力取决于同科技的融合
②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
③标志我国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
④确立了我国在国际“互联网+文化”领域的话语主导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祖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如果我们自己不开发,不使其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就会被别的国家开发利用,反过来向我国出口。《花木兰》《功夫熊猫》就是典型的例子。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发展文化贸易,积极引进国外文化产品
B. 充分开发我国文化资源,提升民族文化竞争力
C. 树立文化品牌意识,保护好本民族文化
D. 拒绝一切外来文化,维护我国文化安全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我国在倡导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注重通过文化及其产业先行来淡化地缘政治效应,旨在促进沿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广泛,不同文明互鉴共荣。这说明
A.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B.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C. 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
D. 文化交融能消除国家间的政治分歧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8年国庆节前夕,各地小学纷纷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们谨记父母和老师教诲,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品学兼优,有伟大理想和崇高志愿的好少年。开展这一活动( )
①能够发挥优秀文化潜移默化影响人的作用
②旨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③说明文化影响人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在小学生的人生成长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对于一棵古松,木商考虑其制器或价值为实用态度,植物学家考虑其叶、果、纲、科是为科学态度,画家观其盘虬苍劲昂然气概可谓审美态度,人们看待身边事物大凡离不开这三种态度。这告诉我们( )
①文化深刻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
③人们的实践活动会受到文化的影响
④人们的思维方式既有共性也有差异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进入21世纪,团圆还是年的主题,年根将至,如潮的人群依然奔向大小车站,拥挤着要赶在大年三十前回家。老一辈人依然有着浓厚的年的情结,一年年地坚守着过年的习俗,鞭炮、春联、福字、年画、祭祖、拜年、压岁钱等年的专有事物在他们心中份量依然很重。材料显示( )
A.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B.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 春节的习俗不会改变
D. 人们摆脱不了旧传统的束缚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一路礼让一路安,万里文明万里畅。礼让斑马线是基于( )
①文明礼仪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
②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人民群众是文明风尚的践行者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文化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英国人认为人应该随时保持绅士作风,所以与人讲话总会记得要保持一段距离;阿拉伯人认为朋友之间应亲密无间,所以与朋友在一起时总不由自主地靠近朋友。这说明了( )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②文化决定人们的思想活动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④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科幻大片《流浪地球》自2019年2月5日上映以来,始终处于舆论焦点。美国电影通常强调某个具体的英雄拯救世界的故事,比如《钢铁侠》;而《流浪地球》真》则注重将中国文化与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注人电影之中,是一群普通人共同实现拯救地球的任务。这体现了中国集体主义与西方个人主义的不同,这种不同说明了
①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
②不同文化对人的思维方式有不同影响
③主流媒体宣传力度不同
④中国文化自信和文化实力的提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世界就是一幅绚丽的图画,七种颜色是它的基本元素;世界是一部宏大的交响乐,不同音符是它的基本单位。”从文化视角看,这句话表达了
①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文化传播使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 
④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我国传统民族节日包含家国天下的社会秩序,也包含天人合一、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还涉及戏曲曲艺、音乐舞蹈等艺术品类;此外,也与娱乐游艺、游山玩水的生活趣味和美食、服饰、工艺等美的追求密切相关。这说明我国传统民族节日
①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表达着中华民族的美好追求 
③引领着时代文明的新风尚  ④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数千年来,中国文化遵循“和而不同”的法则,使得华夏文化不仅数千年延绵不断,而且历久弥新,成为人类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文化交流,崇尚“和而不同”,要求( )
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②各国文化只能保持差异性
③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④各民族的文化最终融合成一种文化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我国西部大开发中,扶贫攻坚是头等战略,且采取了各种扶贫措施,其中异地移民扶贫措施具有重要的实践战 略意义。但是对于移民而言,一方面在移民过程中带动着文化流动,同时也努力适应迁入地原有居民的文化。材料体现了( )
A. 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B. 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 教育是古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D. 战争是最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两千年来,丝绸之路始终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军队、商人、学者、僧侣往来在这条道路上,创造并传递着财富、智慧、宗教和艺术。它让中国的丝绸和文明风靡全球,让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沿着丝绸之路迅速崛起并传遍整个世界。由此可见( )
①人口迁徙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②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③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④文化先是民族的,后是世界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8年10月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语言文化论坛在首都博物馆圆满落幕。本次大会以“东渐西传、文明互鉴”为主题,邀请了数位中外专家学者,共同商议当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传播的研究和实践路径。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能做到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②世界各国文化在交流互鉴中逐渐同一
③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主导性因素
④我们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8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八字方针”“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杋制”等大量议题通过网络媒体,引起全国广大网友热议。这一现象说明大众传媒( )
①取代了旧的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③具有影响面广、时效快、传递迅速等传颂特点
④已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末清初,晋西北高原一带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连年饥荒迫使无数山西难民背井离乡北上,远赴内蒙古中西部逃荒,谓之“走西口”。这一走就走了300多年,它对内蒙的文化变迁产生了极大影响。“走西口”属于文化传播途径中的
A. 商贸活动 B. 旅游活动 C. 人口迁徙 D. 口语传播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手机、平板电脑与互联网联手构建的移动互联网,已经逐渐成为具有更高效率的媒介形式。以QQ、微博、微信、搜索引擎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利用移动互联网的免费特征,逐步蚕食传统媒体的市场。下列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新媒体将逐步取代传统媒体 
②QQ、微博、微信等已不属于大众媒体的范畴 
③新媒体进一步丰富大众媒体的文化传播功能 
④传统媒体必须主动创新,吸纳新媒体的优点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孔子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老子的“道生万物”、庄子的“天人合一”等生态智慧,至今仍引领着中华民族在保护自然、利用自然中繁衍生息。这主要说明( )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传统文化都能推动社会的发展
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D.传统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平“语”近人——习.平总书记用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该节目以习.平总书记讲话文章中所引用的古代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旨在推动习.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诠释与广泛传播。这体现了
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容易引发国民共鸣
②与大众传媒结合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③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促进文化传播
④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要全盘承袭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人主张,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千年古俗,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如在春节宜传一些振兴中华文化的内容;在清明节提倡植树缅怀亲人与先烈,讲一讲先烈和亲人在世时的一些丰功伟绩:在中秋节宜传和谐;在重阳节宜传尊老爱幼等。下列对上述主张的评价判断正确的是( )
A.错误,因为传统文化有相对稳定性,应永恒不变
B.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扩充其内涵就是否定其民族性
C.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只有因时而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D.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内涵只有不断变化,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2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千百年来,家书维系着人间的亲情,真实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好的家书映照出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体现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亲和力,是守护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纽带。家书文化之所以能成为守护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纽带,是因为它( )
①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是中华民族的血缘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生存的精神支柱 
③具有传承性,深深融入了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中 
④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推动民族发展的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荫余堂”是一座中国清代的徽派建筑,1997年整体搬迁到美国赛勒姆小镇。当人们走进这座宅院时,仿佛真切地穿行在安徽的村落间。岁月的气息和中国古典建筑特有的美感,使每个参观者都忍不住惊叹。这体现了
①中华文化得到了美国民众的认同
②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为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标志。该标志以汉字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起来,冬字下方两点又顺势融入2022,生动自然。北京冬奥会标志中汉字书法之美的呈现印证了( )

A.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传播
B.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体现时代精神
C.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继承
D.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29. 详细信息
战国时期韩非子推行法治,其思想的实质是使法律成为君主统治天下工具;如今,我国也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其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这一变化说明( )
①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
②传统文化始终适应社会发展
③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④传统文化会因时而变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3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年画,寄托了人们对新年喜庆吉祥的美好祈盼。现今,这一古老艺术却逐渐走向衰败。2018年10月,以“融入现代生活、弘扬当代价值”为理念的“年画重回春节”系列活动开始启动,力图推动年画艺术生动反映时代风貌和人民生活,推进其更好更快地融入现代生活,走进千家万户。这表明开展该活动能够
①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②立足时代发展,助力年画在生产生活中传承
③以现代科技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博物馆”式保护
④让特色鲜明的年画更好地转化为经济资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1月5日,来自台湾的59名中学生在山东开展“齐鲁风-两岸情”中华传统文化研习活动,此次活动聚焦两岸青少年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使命。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是两岸同根同祖的文化证明
②共同弘扬传统文化是两岸交流的基础
③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以文化多样性为前提的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9年5月16日,首届“亚洲数字艺术展”在北京开幕,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字艺术作品,让观众品艺术之美、叹科技之魅。这是一个文化与科技对话的平台,数字影像、交互装置、人工智能等热门前沿技术随处可见。这体现了
①科技进步促进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化的交流
②大众传媒具有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文化创新需要立足于人类不同文明之间的交融
④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古城遗址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真实展现了新石器时代长江下游稻作文明发展程度,揭示了良渚古城遗址作为新石器早期区域城市文明的全景,符合世界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要求。该遗址申遗成功的原因
①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能带来经济效益
②蕴含丰富的民族文化魅力,展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③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④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自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4. 详细信息
四川省H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十分适宜中药材生长,被誉为“天然的中药材自然库”。近年来,当地干部群众把这绿水青山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本钱,依托中药村资源优势,弘扬中医药文化,引进和培养中药材专业化培植、研发、休闲养生等专业技术人才,依靠科技创新不断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目前,该县形成了以中药材种植、深加工、市场贸易、休闲养生、生态旅游、中药文化为特色的中医药产业,年产值达到20多亿元,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新路子。
结合材料,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知识说明该县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35.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将在部分省市投入使用。三科统编教材以不同方式强化了“劳动光荣”的教育。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讲述“工匠精神”“劳动创造价值”“在劳动中实现人生价值”等内容,阐述“劳动精神”的内涵、意义。语文教材以“劳动光荣”为主题专设一个单元,选取了讴歌劳动人民、劳动模范、劳动精神的课文。历史教材在《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中介绍了隋朝工匠李春、“铁人”王进喜等人物;在《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编入反映“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人类劳动工具与主要劳作方式的变化”等内容,让学生理解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
“劳动光荣”入教材对学生的成长有什么意义?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加以分析。
36.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凝聚民族的重要因素。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以下是其中的两个。
其一: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其二:埋儿奉母
郭巨,晋代人,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根据上述材料,谈谈怎样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