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后半期期末考试语文免费试题带答案和解析(2018-2019年四川省凉山州)

1.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各题。
①案桌类家具是中式家具里品种最多的一类,桌案的发展可以说是中国文化进程的一个解读。人们常将桌、案、几并称,如明代张自烈《正字通.木部》中记载:“桌,呼几案曰桌。”但严格来说,桌、案、几是不同器型的家具,它们在形制和用途上也有很大的差异。那么“桌”与“案”的区别为何呢?颜师古注曰:“无足曰盘,有足曰案。”这里的“案”,带有四个足,四足是缩进去的,与我们今天所说的书案的“案”,形制上非常接近。而“桌” 与之在形制上有本质的区别。
②一般来讲,腿的位置决定了它的名称,与高矮、大小功能都无关。腿的位置缩进来一块的为案,腿的位置顶住四角的为桌。
③从历史演进来说,“桌”出现得较晚,“桌”最早写成卓越的“卓”,它是高起来的意思。比如卓然而立、卓尔不群,就是超出别人,高高地立在那儿。“卓”字后来才把底下“十”字变成了“木”字,写成了现在的“桌”字。
④桌与案从功能上讲,差距不是很大。在桌出现之前,古人吃饭喝水写字办事,都在“案”上,南朝诗人鲍照有诗“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后来,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吃货”群体逐步崛起,桌这一家具功能就发生了分化,桌子慢慢变成实用性很强的家具,而案则更多地具有了文化意义,甚至有的人家里直接把案作为摆设,把珍物直接陈列其上。经过这种演变,桌和案的功能分化也体现在了文化和语言上。比如我们有条桌就有条案,有画桌就有画案,有书桌就有书案,有炕桌就有炕案。但有饭桌就没有饭案。
⑤因为吃饭这件事虽然在生活中非常重要,但从精神层面上讲并不重要。过去古人从文化上还比较鄙视吃。古人觉得天天去谈吃,层次太低了, 得谈点儿文化,谈点儿梅花、竹子,才比较雅。所以,吃饭比较低,就在桌子上完成。
⑥中国人把家具分得清清楚楚,这正是我们文化的独特之处。跟“案”相关衍生出来的词语非常丰富,比如文案、方案.、草案、议案。因为我们过去办公,大都使用案,通常情况下与桌无关。
⑦而同样是案,也有很多形制。有一种叫食案,食案尺寸一般比小型的坐榻小。孟光对梁鸿“举案齐眉”,举的就是食案。刘邦过赵,赵王张教“自持案进食,礼甚恭”,捧的也是食案。
⑧还有一种叫作翘头案 ,它属于供案的形式,腿部非常夸张,过去都是在寺院或祠堂里使用,它表示对神灵、对祖宗的一种敬畏。街门里也用供案,这里的供案翘头非常高,非常夸张。它具有威严感,从心理上给人一种暗示、警告。如今法院审理刑事案件时,法官坐的椅子靠背都非常高,就是起到一种威慑作用。如果法官搬一个小板凳坐那儿,估计犯人心里就该想怎么逃脱法律的制裁了。用家具来传递给我们一种文化符号,这是案子的重要本意。衍生出来的词语就有“案件”,原指案子上的文件;后来把在案前审理事情,简称为“审案子”,没有人说“审桌子”。
⑨桌与案最重要的区别, 是精神层面的区别。中文的语言环境里,“案”是雅的、正式的,“桌”则是俗的、家常的,案的等級比桌高。比如我们常说拍案惊奇,拍案而起、拍案叫绝,都是比较高等级的情绪;而拍桌子瞪眼、拍桌子砸板凳,都是低等级的情绪。拍案惊奇是惊讶,拍桌子瞪眼是愤怒,它表达的情绪不一样,这是它的精神层面。赤壁之战前,孙权向大臣们表示决战的信心,“拔刀斫前奏案,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从话语间可以想象出,孙权说这句话时,一定是在书房、前厅这类正式场所。
(选自马未都《说收藏之‘桌与案的区别’》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寺院或祠堂里、衙门里使用的案腿部都非常夸张,翘头都非常高。
B.在作者看来,“拍案而起”和“拍桌子砸板凳”这两种情绪是有高下之分的。
C.从形制上看,腿的位置缩进来--块的为桌,腿的位置顶住四角的为案。
D.“桌”后来写成卓越的“卓” ,表示高出来的意思,比如卓然而立、卓尔不群。
【2】下列对原文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形制、历史演进、功能及精神层面方面对“桌”与“案”进行了区分。
B.文章由外而内,讲到了桌与案精神层面的区别,这是二者最重要的区别。
C.文章借助孙权拔刀斫前奏案的例子,证明了案是雅的、正式的这一观点。
D.文章举法院法官坐的高靠背的椅子,与古时的食案给人的感受-致,都有威慑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案与桌是后来才具有了文化意义的不同,不是一开始就这样设计的。
B.在古人看来吃饭在精神上并不重要,因而不选择在代表雅的案上吃饭。
C.有的人家直接把案作为了摆设,桌就慢慢变成了实用性很强的家具。
D.因为案在精神层面上比桌高级,因而“伏案疾书”比“趴在桌上”的情绪高。
2.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法国当地时间4月15日18时50分的一场大火打破了原有的平静。大火从巴黎圣母院的顶部结构燃起,过火面积超过2/3,特别是标志性的塔尖已经倒塌。
法国大革命、两次世界大战都没有摧毁它,而就在一个看似寻常的下午,意外却悄然发生,它着火了,而且是大火。巴黎圣母院是巴黎最有代表性的历史古迹、观光名胜与宗教场所,它约建于1163年,花了将近100年的时间,才在1260年完工,汇集诸多建筑、雕塑、绘画、文化艺术结晶。每年迎来送往大约1300万游人。
起火时巴黎的天还亮着,北京已是深夜。而当中国网民一觉醒来,关于巴黎圣母院大火的报道已铺天盖地。据“清博舆情”数据显示,自4月16日0时至11时,就累积了相关舆情信息19237条。而当日的微博热搜有3/4的信息都有关巴黎圣母院大火,相关话题截至4月17日16时,已引发67.7万次讨论,阅读达到183亿。
4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平就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向法国总统马克龙致慰问电指出,巴黎圣母院是法兰西文明的重要象征,也是人类文明的杰出瑰宝。中国人民同法国人民一样,对此次火灾深感痛惜。相信在法国人民努力和国际社会支持下,巴黎圣母院一定能顺利修复、再现辉煌。
(摘编自2019年4月19日《人民网》)
材料二:
[海外网4月19日电]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会见法国商界人士,谈及15日在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的大火时,他惋惜地说,这场大火如同炼狱一般,不少人目睹了这可怕的一幕。
据今日俄罗斯报道,谈及自己和许多俄罗斯人对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的感受,普京说:“我们都感到非常难过,目睹火灾发生的我们眼里满含泪水。”
普京指出,巴黎圣母院不仅是法国的象征,也是整个欧洲文明的象征。他还补充说,俄罗斯愿意为圣母院的修复工作贡献力量。巴黎圣母院大火发生后,法国总统马克龙随即承诺将修复巴黎圣母院。他说,将把圣母院修复得更加美丽,并且希望修复工作能在五年内完成。对此,普京也表示,相信马克龙的修复计划能够实现。
此前,普京已就巴黎圣母院大火向马克龙表示哀悼,并表示,愿意向法国派出俄罗斯“在修复文物古迹方面有经验的优秀专家”,协助法国修复巴黎圣母院。
(摘编自2019年4月19日《环球网国际新闻》)
材料三:
巴黎圣母院大火后,很多国人悲叹,“我还没有去过啊”。网友“邯郸大小事”发微博称:巴黎圣母院被烧毁,太多的离别,连声再见都来不及说。还有游客遺憾:如果我知道圣母院会被烧,当初参观的时候,我大概会看得更认真一点吧。人们纷纷晒出和巴黎圣母院的合影,祥和而美好。“合影还在,却痛失了背景”。
新华社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文“巴黎圣母院,你在我们记忆中的样子”,贴出许多巴黎圣母院的旧时照片,阅读量很快即至“10万+”。网友“慎独”悲伤留言:很遺憾,以这种方式来回味你的美!
艺术不分国界,就像网友“坦荡”所说:我们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同一个地球,同一个世界。网友“卿本佳人”也发出类似感慨:不只是法国的损失,人类都会为之惋惜。
在一片同情声中,有一种声音显得分外刺耳,少数网友忆及旧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之事。甚至有人大喊“烧得好”,有人表示“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很快,网友“易水秋寒_ STAR”一针见血地指出:从来都应该只有被谴责的人和罪行,而没有有罪的建筑艺术。央视网微博称:国耻不能忘却,但不应该落井下石,巴黎圣母院火灾怎能与火烧圆明园混为一谈,狭隘的民族主义可休矣!
新京报也指出:有些文明劫难是全世界的损失。我们常说“以史为鉴”,也是为了避免灾难重演,而不是乐见一重灾难接续另一重灾难。
圆明园遗址公园通过官方微博发布《文明,不能承受之殇》一文,道出每件文物都是文化的象征,每座博物馆都是人类文明的宝库,并衷心祈愿文物都能够远离灾难,代代传承。
(摘编自2019年4月1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介绍了巴黎圣母院大火的基本情况,“清博舆情”的数据表明了中国网民对此次火灾的关注度非常高。
B.材料二提到法国总统马克龙承诺将在五年内修复巴黎圣母院,并且将修复得比之前更加美丽。
C.材料三摘取了部分网友对巴黎圣母院大火的评论,从中可看出,大部分网友对此次火灾持一种悲痛惋惜之情。
D.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向我们介绍了巴黎圣母院大火及灾后的相关事件,灾后修复是其中重点之一。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巴黎圣母院的修建前后花了近100年的时间才完工,因而成为了巴黎最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古迹。
B.俄罗斯总统普京就巴黎圣母院大火一事向马克龙表达了自己的惋惜之情,并表示将不遗余力帮助法国修复巴黎圣母院。
C.因为不忘国耻,便落井下石,将巴黎圣母院火灾与火烧圆明园混为一谈,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
D.人们纷纷晒出和巴黎圣母院的合影,祥和而美好,而这样的画面将从人们的记忆中永远消失。
【3】结合上述材料,请你简要说说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巴黎圣母院烧毁事件。
3.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今生今世的证据
刘亮程
①我走的时候,我还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我们随便把一堵院墙推倒,砍掉那些树,拆毁圈棚和炉灶,我们想它没用处了。我们搬去的地方会有许多新东西。一切都会再有的,随着日子一天天好转。
②我走的时候还不知道向那些熟悉的东西去告别,不知道回过头说一句:草,你要一年年地长下去啊。土墙,你站稳了,千万不能倒啊。房子,你能撑到哪年就强撑到哪一年,万一你塌了,可千万把破墙圈留下,把朝南的门洞和窗口留下,把墙角的烟道和锅头留下,把破瓦片留下,最好留下一小块泥皮,即使墙皮全脱落光,也在不经意的、风雨冲刷不到的那个墙角上,留下巴掌大的一小块吧,留下泥皮上的烟垢和灰,留下划痕、朽在墙中的木头和铁钉,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啊。
③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
④有一天会再没有人能够相信过去。我也会对以往的一切产生怀疑。那是我曾有过的生活吗?我真看见过大地深处的大风?更黑,更猛,朝着相反的方向,刮动万物的骨骸和根须。我真听见过一只大鸟在夜晚的叫声?整个村子静静的,只有那只鸟在叫。我真的沿那条黑寂的村巷仓皇奔逃?背后是紧追不舍的瘸腿男人,他的那条好腿一下一下地捣着地。我真的有过一棵自己的大榆树?真的有一根拴牛的榆木桩?它的横枝直端端指着我们家院门,找到它我便找到了回家的路。还有,我真沐浴过那样恒久明亮的月光?它一夜一夜地已经照透墙、树木和道路,把银白的月辉渗浸到事物的背面。在那时候,那些东西不转身便正面背面都领受到月光,我不回头就看见了以往。
⑤现在,谁还能说出一棵草、一根木头的全部真实?谁会看见一场一场的风吹旧墙、刮破院门,穿过一个人慢慢松开的骨缝,把所有所有的风声留在他的一生中?
⑥这一切,难道不是一场一场的梦?如果没有那些旧房子和路,没有扬起又落下的尘土,没有与我一同长大仍旧活在村里的人、牲畜,没有还在吹刮着的那一场一场的风,谁会证实以往的生活——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
⑦我回到曾经是我的现在已成别人的村庄。只几十年功夫,它变成另一个样子。尽管我早知道它会变成这样——许多年前他们往这些墙上抹泥巴、刷白灰时,我便知道这些白灰和泥皮迟早会脱落得一干二净。他们打那些土墙时,我便清楚这些墙最終会回到土里——他们挖墙边的土,一截一截往上打墙,还喊着打夯的号子,让远远近近的人都知道这个地方在打墙盖房子了。墙打好后,每堵墙边都留下一个坑,墙打得越高坑便越大越深。他们也不填它,顶多在坑里栽几棵树,那些坑便一直在墙边等着,一年又一年,那时我就知道一个土坑漫长等待的是什么。
⑧但我却不知道这一切面目全非、行将消失时,一只早年间日日以清脆嘹亮的鸣叫唤醒人们的大红公鸡、一条老死窝中的黑狗、每个午后都照在(已经消失的)门框上的那一缕夕阳……是否也与一粒土一样归于沉寂。还有,在它们中间悄无声息度过童年、少年、青年时光的我,他的快乐、孤独、无人感知的惊恐与激动……对于今天的生活,它们是否变得毫无意义。
⑨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篇带着一种逝去才知珍惜的伤感反思——“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以及想当然地认为新事物会代替它们的错误想法。
B.文章第七段结尾写到“那时我就知道一个土坑漫长等待的是什么”,坑等待的是证据的消亡,等待大地恢复本来的面貌。
C.文章紧扣“证据”层层展开,结构严密而不显拘谨。其艺术的独创在于以一个迁移者的身份回忆故乡的可爱。
D.文章结尾写到“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其中“踏踏实实”表明作者对“家园废失”的接受与释然。
【2】文章题为“今生今世的证据”,“证据”指的是什么?“证据”的意义是什么?
【3】本文在写作手法上很有特色,请举出两点并分析。
4.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范恪,字许国,开封人。初名全,少隶军籍于许州,选入捧日军,又选为殿前指挥使,历行门、龙旗直、散员押班。康定元年,元昊数寇边。试武伎,擢内殿崇班、庆州北路都巡检使,攻白豹城破之既还夏人遣骑袭其后恪设伏崖险敌半度邀击之斩首四百级生获七十余人以功迁内殿承制。尝会诸道兵攻十二盘暨咄当、迷子砦,中流矢,督战愈力。视炮石中有火爨者,恪取号于众曰:“贼矢石尽,用灶下甓矣。”于是士卒争奋,果先得城。迁供备库副使。
恪有弓胜一石七斗,其箭镞如铧,名曰铧弓。又于羽间识其官称、姓氏,凡所发必中,至一箭贯二人。他日,取蕉蒿砦归,恪独殿后,为数千骑所袭。视矢菔止有二铧,即为引满之势,贼遽却。尝与总管杜惟序、钤辖高继隆将兵分讨汉乞、薛马、都嵬等三砦,恪先破都嵬,而继隆围薛马不能下,恪驰往取之,既又援惟序下汉乞砦。改左骐骥副使。
虏犯大顺城,诸将皆闭城自守。恪率兵二千余,战克之。改宫苑副使、环庆路兵马都监,因特召见。仁宗谓曰:“适有边奏,贼犯高平军刘瑶堡,可乘驿亟往。”遂迁礼宾使、荣州刺史、环庆路钤辖,手诏令趣范仲淹麾下起兵赴援。恪昼夜兼行,比至平凉,贼已解。顷之,迁洛苑使,权秦凤路兵马总管。
恪骁勇善射,临难敢前,故数有战功,自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累迁至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历坊州刺史、解州防御、宣州观察使、保信军节度观察留后,以疾出为永兴军路副都总管,数月卒,赠昭化军节度使。
《宋史卷三百二十三.范恪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攻白豹/城破之/既还夏人/遣骑袭其后/恪设伏崖险/敌半度/邀击之/斩首四百级/生获七十余人/以功迁内殿承制/
B.攻白豹城/破之既还/夏人遣骑袭其后/恪设伏/崖险/敌半度/邀击之/斩首四百级/生获七十余人以功迁内殿承制/
C.攻白豹城/破之/既还/夏人遣骑袭其后/恪设伏崖险/敌半度/邀击之/斩首四百级/生获七十余人/以功迁内殿承制/
D.攻白豹城破之/既还夏人/遣骑袭其后/恪设伏崖险/敌半度邀击之/斩首四百级/生获七十余人/以功迁内殿承制/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古代男子20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的尊重或供朋友称呼。
B.元年,帝王即位的第一年,或帝王改元的第一年。同一帝王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如汉武帝改了十一次年号。
C.卒,古人讳言“死”,对不同等级的人的死有不同的说法: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不禄,士死曰不卒,庶人曰死。
D.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恪年轻时隶属许州军籍,曾被挑选入捧日军。康定元年,元昊多次入侵边境,范恪在比试武技时,因表现出色而被提拔。
B.范恪在战斗中曾被乱飞的箭射中,但督促作战更加奋力。他通过观察炮石,得知敌人的箭石已用尽并以此鼓励众人。
C.范恪攻取蕉蒿砦后归来,独自殿后,被几千骑兵袭击。他看见箭袋中只有两支箭,立即做出拉满弓的样子,虚张声势,敌人被吓退。
D.范恪骁勇善射,面临危难勇敢向前,所以多次立下战功。后因生病出京担任永兴军路副都总管,几个月后去世,被追赠为昭化军节度使。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于羽间识其官称、姓氏,凡所发必中,至一箭贯二人。
(2)恪昼夜兼行,比至平凉,贼已解。顷之,迁洛苑使,权秦凤路兵马总管。
5.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迎燕
葛天民
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1】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咫尺春三月”,点明时令。咫,八寸,用咫尺写阳春三月,突出季节短暂,稍纵即逝,抒发了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
B.“寻常百姓家”借用了刘禹锡的“飞人寻常百姓家” ,歌颂了燕子不趋炎附势,不嫌贫爱富的质朴、高尚的品格。
C.第三联着力刻画“新燕”,“泥香”是“微雨”落花的结果;“翅湿”是因为在雨中飞行。燕子为追求幸福生活而辛勤忙碌。
D.写法上,本诗善于捕捉具有特征性的细节,以点带面,以静显动,视觉美与嗅觉美交织在一起。
【2】本诗颔联中的“不下旧帘遮”一句,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其妙处。
6.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登临北固亭想起英雄人物刘寄奴,发出对其北伐的赫赫战功赞叹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看似流露了他消极悲观的情绪,实则表现了他看透人生的一种达观。
(3)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说气候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日前,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健委共同发布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定》)亮点纷呈,直抵人心。无论规定之细还是针对性之强,乃至措施之实,都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如果不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实,做到紧之又紧、细之又细、实之又实,其结果就会让新《规定》沦为银样镴枪头,看起来 ,实则不中用、不实用。
校园食品安全之所以时有发生,一大原因就是由于监督失灵,该监管的不监管,想监管的监管不了。纵观新《规定》,在监管方面至少有三个新的特点。一是强化学校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二是明确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学校集中用餐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三是重视学校食品安全的社会共管共治。( )如果家长也能参与食品采购、食堂管理、供餐单位选择等涉及学校集中用餐的重大事项并拥有 ,准确掌握食品进货来源、供餐单位等信息,那么校园食品安全就会多一重保障。 ,道德自觉是靠不住的,多一些监管才会少一些隐患,校园食品安全的重锤须“砸”进监管者的心里。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可圈可点 煞有介事 尺寸之柄 一言以蔽之
B. 可圈可点 凶神恶煞 一时之权 一言以蔽之
C. 乏善可陈 凶神恶煞 尺寸之柄 归根结蒂
D. 乏善可陈 煞有介事 一时之权 归根结蒂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校园食品安全之所以时有发生,一大原因就是监督失灵,想监管的监管不了,该监管的不监管。
B. 校园食品安全之所以时有发生,一大原因就是由于监督失灵,该监管的不监管,想监管的监管不了。
C. 校园食品安全事件之所以时有发生,一大原因就是监督失灵,该监管的不监管,想监管的监管不了。
D. 校园食品安全事件之所以时有发生,一大原因就是由于监督失灵,想监管的监管不了,该监管的不监管。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最有动力行使监督权的是家长,从一定程度上说,他们最关心孩子健康。
B. 最关心孩子健康的是家长,从一定程度上说,他们最有动力行使监督权。
C. 从一定程度上说,家长最关心孩子健康,最有动力行使监督权。
D. 从一定程度上说,家长最有动力行使监督权,最关心孩子健康。
8. 语言表达 详细信息
下面是某公司总经理开业致辞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今天,我们隆重庆祝贵公司正式开业。首先,我谨代表公司全体人员,向莅临现场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公司由筹备到开业,有幸得到大伙儿的热烈支持,对此,我们非常感激。今后,我们将诚信守法经营,鼎力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祝愿大家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语言表达 详细信息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例句:“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青年应捕捉机遇,投身产业变革的前沿。
材料:
梦想 未来
激情飞杨 挑战自我 乐于奉献 和谐美好
我要飞得更高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10. 作文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诗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61年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鲁迅名句,《记念刘和珍君》,1926年
在我21岁时,我的期望值变成了零。自那以后,一切都变成了额外津贴。
——霍金心语,《霍金传》,2016年
人若把自己框在一定的范围内,就容易限制了自己的思维和格局。
——马云名言,《马云精彩语录》,2018年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