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2019年九年级语文上期期末考试试卷完整版

1.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蒹葭萋萋,__________。(《诗经·蒹葭》)
(2)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3)____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其一)》)
(4)____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5)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杜牧《赤壁》)
(6)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8)湖上影子,__________、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张岱《湖心亭看雪》)
(9)沙鸥翔集,锦鳞游泳,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10)苏轼在《水调歌头》中集中表达对亲人的怀念和祝愿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小说集《羊脂球》,作者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
B. 《范进中举》中有“谨具贺仪五十两”一句,其中“贺仪”指的是贺礼。
C.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D. 《故乡》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都选自鲁迅先生的《且介亭杂文》。
3. 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杜小康忘记了父亲,朝一股鸭子追去。这股鸭子大概有六七十只。它们在轰隆隆的雷声中,cāng① (A.仓 B.苍)皇逃窜着。他紧紧地跟随着它们。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即使这样,脸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芦苇叶割破了。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他顾不得去察看一下。他知道,这是因为头年的芦苇旧茬儿戳破了他的脚造成的。他一边追,一边呼唤着他的鸭子。然而这群平时很(甲) (A.温柔 B.温顺)的小东西,今天却都疯了一样,只顾(乙) (A.没头没脑 B.劈头盖脸)地乱窜② (A.cuān B.cuàn)。
(九上曹文轩《孤独之旅》)
(1)根据①处拼音选正确的汉字,为文中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
①处 ②处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处 (乙)处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原句:他知道,这是因为头年的芦苇旧茬儿戳破了他的脚造成的。
修改句:
4.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颔联巧用两个典故,一个是“闻笛赋”,另一个是“烂柯人”。
B. 颈联格调伤感,以“沉舟”“病树”比喻诗人自己,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其中包含了事物的新陈代谢的哲理。
C. 尾联直抒胸臆,点明酬赠的题意是“长精神”,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D. 全诗层层深入,言简意深。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怅而不颓废,沉郁中见豪放。
【2】诗歌首联中“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两个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旁,如相守者,直是山水大师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
(节选自郑燮《游江》)
(注)八面玲珑,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此指多角度思考或欣赏。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环滁皆山也(________)
(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________)
(3)修竹数千株(________)
(4)心窃乐之(__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
B. 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
C. 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
D. 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
【3】将选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
【4】(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联系文段谈谈(甲)(乙)两文借山水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6.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那棵老柿树
赵宏欣
(1)我临窗而坐,旁边坐着一位年轻的少尉。他腋下夹着一个浅灰色公文包,神色庄重,眼睛不时地望着窗外。自从踏上列车,他就一直坐在我的旁边,没有言语。
(2)列车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行驶,这会儿,已从南国秀丽的山川进入了一片丘陵地带。窗外古朴的山峦,在旭日的铺盖下,呈现出一片醒目的土黄。
(3)突然,那少尉说话了:“请您跟我换换座位,好吗?列车就要经过我的家乡了,我想好好看看。”
(4)我一听,忙说:“行。”
(5)换过座位,我问他:“路过家乡不停停?”
(6)他说:“不行啊,任务太紧。”
(7)“看样子,你很久没回家乡了吧?”我又问。
(8)他点点头:“三年了。”流露出满腔的思乡情。又说:“本来部队这几天要安排我探家的,我把电报都打回家了,可突然来了任务……”他说着,把脸扭向窗外,深情地注视着窗外的世界。窗外一片片起伏的黄色山峦,在眼前一一闪过。我想,他的家乡就要到了。
(9)不一会儿,他转过头来满脸振奋的样子:“你看到那道山峦了吗,最高处的那道?”
(10)我点点头。我看到的是一道非常普通的山峦,甚至是非常贫瘠的黄色山峦,山脊上寥寥地生长着一些类似荆条的植物,远远望去,在秋阳里显得寂寥和淳朴。
(11)“那就是我的家乡。”他又说,“我们的村子就在这座山的后边,从这儿看不到。不过,可以看到山脊上我们村子的那棵老柿树。”他的表情欣喜而自豪。
(12)我被他的情绪感染了,指着窗外的一段山峦说:“这儿离你们村子很近了吧?”
(13)“很近了,很近了。”他又指着窗外的黄土山,“我小时候割草,总跑到这儿来,这山上的草肥极了,不一会儿就能割上一大篮子。”他兴致勃勃。我望着窗外绵延的黄色山峦,心想,他村子的那棵老柿树就要出现了。这么快的列车,很可能在十秒钟之内就会把它闪过去。于是,我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那道山脊。此刻,我非常想看一看那棵老柿树。因为这道长长的山脊上,几乎没有什么高大的树,远远望去光秃秃的。如果有棵高大的树,我想,这山脊一定会显得非常生动。
(14)此刻,少尉一直沉默着,凝望着窗外。窗外最高的那道山峦,在不断的延伸中,出现了一棵孤独的老柿树。那柿树倔强着筋骨挺立着,蓬着繁茂的霜红的树冠。远远的柿树下站着一位老人,隐约还能看到她拄着的拐杖和那花白的头发。她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秋阳里宛如雕塑一般。
(15)“就那棵老柿树吗?”我望着窗外头也没转地问那少尉。
(16)少尉没有说话。我转过头一看,发现他哭了。
(17)“你怎么哭了?”我不知道怎么安慰他。
(18)他忙抹掉眼眶中的泪水,说:“你看到那棵老柿树下站的那位老人了吗?那是我母亲。”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叙事,使少尉思乡难归的故事更具真实性。
B. 文中提到“黄色山峦”与南国秀丽的山川形成对比,突出它的普通甚至有些贫瘠,表明少尉的家乡的依然贫穷,有待加强建设。
C. 文中的少尉留给我们的印象是一个服从命令,热爱家乡,牵挂老人的人。
D. 文中多处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达了久未归家的少尉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第(11)段中写到“他的表情欣喜而自豪”,请简要概括“欣喜而自豪”的原因。
【3】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1)我看到的是一道非常普通的山峦,甚至是非常贫瘠的黄色山峦,山脊上寥寥地生长着一些类似荆条的植物,远远望去,在秋阳里显得寂寥和淳朴。(请从修辞角度品析)
(2)“窗外最高的那道山峦,在不断的延伸中,出现了一棵孤独的老柿树”一句中,加点词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4】用四字词语填空,概括少尉心理的变化过程。
神色庄重——______——欣喜自豪——______——______——热泪盈眶
【5】本文的标题“那棵老柿树”看似平凡但寓意深远,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
7.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正能量来自哪里
郑念
(1)面对社会快速发展所产生的种种纠结、思虑、怨忧和恐惧,无论是政府、社会、组织,还是善良和正义的人们,都需要正能量,渴望获得正能量。
(2)正能量本是物理学名词,出自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的量子电动力学理论。但“正能量”的流行则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正能量》,该书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
(3)由此可见,“正能量”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大意是指那些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给人力量、充满希望的人和事。当下,正能量已经成为一种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代表着善良和正义,表达着在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渴望和呼唤。
(4)正能量本质上是一种行为选择,只有正确的思维才能产生正确的理念,并产生正确的行动。中国传统教育历来强调学思行,彰显从学习知识到产生思考和付诸行动的认识轨迹。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就告诫我们:“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近代教育家则强调学知行的统一,尤其是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无论是知而行之,还是行而知之,都是要求知行合一。但离开思维层面,都难以达到真正的知行合一。思想既是行动的指南,也是学习的动力,思想和行动结合才是有目的的、负责任的、有效果的正能量。
(5)正能量的产生缘于多种情况。其一是产生于自身的正念思维;其二是受到别人的正能量的鼓舞,包括话语鼓动和行为示范;其三是内心的觉醒和自我升华,主动去追随正能量,包括追随充满正能量的人或事物。
(6)正念思维不仅要方法正确、手段先进、效果明显,还要看其作用方向,产生的效果是否具备“正能量”。这种效果正能量不仅仅利己还应该利他,甚至要有利于整个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正念思维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具有科学性和社会性。任何领域都需要正能量,都需要正念思维。
(7)那衡量正能量有哪些指标呢?
(8)科学理性的思维是产生正能量的基础,但并非所有的科学方法都会导致正能量的结果。我们知道,科学方法有很多,对于认识事物产生了很大作用。正是运用这些科学方法,才使科学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是,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这些思维和方法所产生的效果或者结果,其是否有利于人类社会,需要历史来做出结论。
(9)正能量的语言和行动,起码要做到心口合一。这里的心,在我看来就是想,就是思维。正能量还要思行合一。只有正能量的思维,才能形成正确的理念和行动。
(10)正能量的效果和目的则是正能量的根本。除了效果正义外,还要看效果作用的范围,即看是利己、利他、利社会还是利于全人类。凡是立意高远,为了全人类的福祉而奋斗的人,多是具备正念思维的人,会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在历史上,这样的人都至少对自己的民族和国家做出了较大贡献,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大多为后代子孙所景仰。
(选自《科普时报》2018年4月13日,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正能量”一词因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正能量》一书而流行。
B. 多种情况会产生正能量,但主要还是缘于自身的需求。
C. 正念思维要求方法正确、手段先进、效果正能量。
D. 因为科学理性的思维是产生正能量的基础,所以所有的科学方法都会导致正能量的结果。
【2】文章主要从哪三个方面来论述正能量?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3】衡量正能量有哪些指标?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8. 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自2004年以来,我国红色旅游人数累计超过50亿人次,年均增长16%,高于旅游业增长率。红色旅游如火如荼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广阔前景振奋人心。
但个别景点,疏于管理,盲目经营,使红色旅游走偏。近日一则有关地道战遗址的新闻引起轩然大波,有游客换上汉奸或是伪军服装在此嬉笑拍照。作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道战遗址景区这样的发展状况令人痛心,革命遗址得不到有效保护、革命精神遭到戏谑玷污。这与红色旅游的发展初衷背道而驰。
还有一些红色景区在景区建设上单纯追求硬件设施“高大上”,存在资料信息偏差,景区讲解套路化、娱乐化、庸俗化等现象,对游客尤其是青少年游客易产生价值观误导。
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产品一个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绝不仅仅是一个旅游产品,更是一项文化工程。随着时代的发展,红色旅游的内涵更加丰富,不仅包含体现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文化遗存,也注重对中国人民艰苦奋斗、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的体现。可以说,红色旅游地是中国人的精神高地,承载着塑造社会价值观的重大使命。
通过旅游,实现对国民进行本国历史教育的目的,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制度。
德国一些州要求每个学校都要定期组织学生到纳粹集中营等地游览参观,勿忘历史,中小学生参与反法西斯教育的修学旅游成为常态。目前,我国的红色旅游已成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团工会组织的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
(摘编自尹婕《红色旅游不可走偏》,2018年03月1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二)

(摘编自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2017年红色旅游影响力报告》)
(材料三)红色旅游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主题旅游,也是弘扬民族精神、宣传主流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虽然,在西方没有使用“红色旅游”一词,但类似的概念如反法西斯战争、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等爱国主义主题的旅游景点非常普遍。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就拥有一批此类主题的免费景点,如国会图书馆、华盛顿纪念碑、林肯纪念堂、杰弗逊纪念堂、马丁·路德·金纪念碑等。即使在“娱乐至死”和“娱乐至上”的美国,在爱国主义这类题材的处理上也是非常严肃和严谨的,这些景点无论在解说词,还是在环境氛围的营造方面,都很关注细节,形象生动,主题鲜明,从内容到形式都充分体现美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历史观,同时,还给游客留下重新思考和评价历史事件、慎终追远的空间,较好地做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摘编自张凌云、乔向杰《大数据时代红色旅游发展的思考》,2013年07月26日《中国旅游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色旅游媒体报道和网民关注持续走高,整体舆情热度全面攀升,为社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基础。
B. 不少游客特别是青少年游客的价值观被误导,应归咎于部分景区讲解的套路化、娱乐化和庸俗化。
C. 对红色旅游的舆论关注,从2014年开始,自媒体信息量的增幅就连年上升,2016年至2017年间甚至超过了传统媒体。
D. 美国有类似“红色旅游”景点,他们会很严肃严谨地来处理景点的解说词以及营造环境氛围。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国红色旅游与国外类似的主题旅游有何共通之处?
【3】根据以上材料谈谈如何更好地传播弘扬红色旅游景点的价值内涵?
9. 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小孩子!你可以进我的园/你不要摘我的花——/看玫瑰的刺儿/刺伤了你的手。”这首诗表达的是对儿童的赞美。(《繁星》)(______)
(2)有只狐狸从未见过狮子,后来有机会遇见。第一次见着,吓得要死;第二次遇着,不再害怕,走上前去和狮子攀谈;第三次见着,竟然和狮子结为好朋友。(《伊索寓言·狐狸和狮子》)(______)
(3)祥子到曹家拉包月,一天夜里,祥子拉曹先生回家,不小心撞到石头上,他和曹先生都摔伤了。曹先生并没有责怪他,曹家的女仆高妈打圆场,劝祥子留下了。(《骆驼祥子》)(______)
10. 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天理昭昭不可诬,莫将奸恶作良图。若非风雪沽村酒,定被焚烧化枯朽。”
(《水浒传》)
请简述“若非风雪沽村酒,定被焚烧化枯朽”这两诗句涉及的情节。(80字左右)。
11. 作文 详细信息
“横看成岭侧成峰”,每个人都是多面体,活泼的另一面可能是忧郁,好强的另一面可能是羸弱;每件事也是多面的,看似令人扼腕叹息的背后可能蕴藏机遇,看似圆满的背后可能留有遗憾……一本书,一首歌,一座古厝,一句伤人的话语等,都有着另一面。
请你以《另一面》为题,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600字,诗歌除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