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考题(安徽省合肥市九中)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题文)下列属于物质的是
①《生活与哲学》课本 ②抗震救灾精神
③青藏铁路上飞驰的列车 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庖丁解牛”事半功倍,“庖丁解牛”之所以事半功倍,从哲学角度看,是因为
A.他具有创造思维,认识了一切规律
B.他尊重规律,能在事物的运动中把握规律
C.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D.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的过程中认识规律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刻舟求剑”中的楚国人
①承认物质,否认运动 ②承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③承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④否认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⑤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⑥属于形而上学唯物论的观点
A. ①③④⑥ B. ①④⑥ C. ③④⑥ D. ①④⑤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观点与下图漫画中观点属于同一种哲学派别的是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C.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D. 仁义祖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近日,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学者公布了一份关于“性格稳定性与年龄变化”的调查。该研究显示,
人的性格在青年时期基本形成,中年时期基本稳定,50岁时最稳定的时候,步入老年后又逐渐衰退。
这表明
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人能够揭示事物发展规律
③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控制的
④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毛.泽东的这一论断说明
A.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B.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特征是实践性
C. 马克思主义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 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表明()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物质世界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③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
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表示,世界经济增长低迷态势仍在延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我国发展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经济运行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确定恰当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人们可以随意选择生产力
②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要尊重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④否定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我国古代哲学家荀子在《天论》中说:“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告诉我们( )
A. 人只能服从而不能违背客观规律 B. 规律是人在实践中发现和创造的
C. 规律是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D. 人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习.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从战略高度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以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
A. 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拥有强大的生命力
B. 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是变革的物质力量
C. 坚持科学理论为基础,具有科学性革命性
D. 支配人类社会的进程,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以下观点承认世界统一于物质的是
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物质的,意识是由物质派生的
②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③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相克相生而成的
④世界是理念的影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这句诗不仅道尽了千古兴亡,也形象地说明
A.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 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C. 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D. 相对静止是暂时的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范畴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物质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中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集合
②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③物质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④物质撇开了事物的具体形态,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③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认为:“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上述两种观点( )
A. 都是正确的。因为它们正确地说明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B. 都是错误的。因为它们都夸大了物质的运动而否认了相对静止
C. 前者正确,它说明物质都是运动的;后者错误,它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将会导致诡辩论
D. 前者错误,它夸大了物质的运动;后者正确,它正确地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在《伟大设计》中表示:宇宙并非上帝所造,现代科学可以解释宇宙的起源。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
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客观实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④人类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以下诗句最充分反映这一哲理的是
①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
②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
③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胡曾)
④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6年9月,G20峰会在杭州召开。为保障G20峰会,杭州市政府重点实施了市政交通,城市门户,环境整治等提升项目。杭州及周边一些重污染企业被关停,城市交通实行“限行,限量,限时”等措施。在各方努力下,峰会期间的杭州出现了山清水秀、天蓝地净的“G20蓝”。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尊重客观规律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③自然生态与人类发展的矛盾不可协调 ④人存在于自然系统之中并给予重大影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哲学课上,一位同学说“物质是永恒的”,另一位同学说“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是因为他们所说的“物质”和“事物”是( )
①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②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③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与古代科学技术相适应的是古希腊的朴素唯物主义,与近代牛顿力学相适应的是机械唯物主义,与现代科学相适应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这说明
A.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C.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D. 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从殷商至春秋战略,天人关系成为当时思想领域中的首要问题,形成“类”“象”等观念,由此发展为阴、阳、道、命、数、气等哲学理念。这说明
A. 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B.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
C. 思维和存在的辩主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D.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哲学的基本派别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7年9月18日,全国各地举行了各种形式的纪念“9·18事变”活动。活动旨在让每一个中国人都牢记国耻,发奋图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这表明( )
A.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就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B. 世界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C.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并决定一个人做出的贡献大小
D.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 “心外无物” B. “天地为万物之本”
C. “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 “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中,哲学思考非常必要。哲学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至少具有澄清问题、勾画领域、提炼视角、分析评价等几方面的作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学的发展在深刻影响人类的同时,也对哲学领域的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这些新观点不断推动着相关理论的变革与创新。上述材料表明
①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②具体科学的进步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④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具体的研究方法和对象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4. 详细信息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巩固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并重,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运用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说明为什么要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25.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高考是一项重要的国家选拔人才制度,伴随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 我国高考制度改革一直从未停止:自1977年我国重新恢复高考,众人争过独木桥;80年代外语纳入总分,引入标准化考试;90年代保送计划实施,考试科目多元化;21世纪各地自主命题自主招生开始推广;如今,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后,各地先后出台本地区改革实施方案,继续推进高考制度改革。回望40年间高考制度演变,一直在争议中变革和前行。
结合材料,请运用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的知识,谈一谈对我国高考制度的演变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