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2019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月考测验带参考答案与解析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其在当时主要的积极意义是
A.有利于儒家思想的发展
B.有利于规范社会等级秩序
C.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D.有利于劳动人民反抗统治者的斗争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太上(统治的最高境界),不知有之(人民并不感觉到统治者的存在);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材料反映的主要政治主张是
A. 为政以德
B. 刑、德并用
C. 小国寡民
D. 无为而治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持此观点的是
A. 道家
B. 儒家
C. 墨家
D. 法家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孔子所创的原始儒学,礼乐占主要部分”。战国时代,“用别一种观点即庶民的观点,发挥仁义学说,成为儒家的反对学派”。该反对学派指的是( )
A. 法家 B. 道家
C. 墨家 D. 阴阳家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孔子讲“礼”,孟子重“义”,荀子也说:“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先秦儒家讲求“礼”“义”的主要目的是
A. 构建平等社会
B. 强化中央集权
C. 规范社会秩序
D. 缓和诸侯纷争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上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 )
A. 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 B. 士人轻视功名利禄
C. 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 D. 忠君思想已经形成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然“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A. 人与自然的和谐 B. 人的生命
C. 人与社会的和谐 D. 社会现实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春秋战国时期的某一思想家认为:“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这一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孔子 B.庄子 C.韩非子 D.墨子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董仲舒的“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理论前提是“君王受命于天”。其思想主张
A. 为加强君主专制提供理论依据 B. 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
C. 是当时社会民本思想的体现 D. 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西汉某著作中说:如果君王不知礼节,树木就长不直,并且夏天常有暴风;如果君王言不守信,反复无常,秋天雷电天气就特别多;如果君王不听劝谏,刚愎自用,春夏季节将暴雨成灾。这些思想
A. 遏制学术思想自由发展
B. 有利于规范君主的行为
C. 根植于先秦的儒学传统
D. 蕴含了一定的辩证思想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汉初,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半个多世纪后,汉武帝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而专尊儒学。这种文化政策上的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A.君主个人的价值追求
B.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C.儒学理论的完善发展
D.统治集团内部的纷争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王阳明在一首《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这说明他主张
A. 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
B. 通过学习古代典籍以增长知识
C. 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
D. 人的是非善恶来自固有的本性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二者的相同点是(  )
A. 构建新儒学体系 B. 提倡知行合一
C. 强调社会责任感 D. 重建伦理秩序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亡后,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对明朝覆亡的原因进行沉痛的理性反思。他们认为,明中叶以来“阳明学说之风行天下,而蠢坏世道人心,甚至人人束书不观而从事于游谈,空谈心性而不致为世实务,故导致士林无耻,以至于社稷丘墟。”据此他们主张
A. 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
B. 经世致用
C. 天下为主,君为客
D. 唯物主义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学者认为:“黄宗羲政治观的闪光点主要体现在能够把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理念付诸实践,构筑了传统民本政治通往近现代民主政治的桥梁。’’下列属于黄宗羲的思想并最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A. 工商皆本
B. 天下为主,君为客
C. 经世致用
D. 循天下之公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梦溪笔谈》曾描述如下现象:“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种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 造纸术的发明
B. 指南针的应用
C. 印刷术的进步
D. 商品经济的发展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为我国古代科学家学科贡献分布示意图。据此可知,我国古代

A. 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
B. 从事科技研究人员众多
C. 科技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D. 传统科技居于主导地位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英国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认为,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科学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段材料主要反映
A. 三大发明在推动欧洲社会转型中的重要作用
B. 国家、宗教未能对欧洲社会的转型发挥作用
C. 三大发明对欧洲社会的转型起了决定作用
D. 指南针推动了欧洲新航路的开辟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徐光启积极主张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1607年,他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前3卷,并建议开展分科研究。但徐光启开创的“格物穷理之学”没有在中国产生近现代科学,其主要原因在于
A. 君主专制制度的阻碍
B. 西方列强的入侵
C. 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D. 科举考试的束缚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个性解放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与上述书法风格有关的时代背景是
A. 国家统一,盛世气象。
B. 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C. 经济发展,社会走向正轨。
D. 社会危机,世人反省。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史学家夏鼐曾说:“现今史学界一般把‘文明’一词用来指一个社会……这种社会中,除了政治组织上的国家以外,已有城市作为政治(宫殿和官署)经济(手工业以外,又有商业)文化各方面的活动中心。它们一般都已经发明文字和能够利用文字作记载,并且都已知道冶炼金属,文明的这些标志中以文字最为重要。”按照此标准,中国文明社会产生的时间最迟应在
A.约一万年前,农耕经济在黄河和长江流域出现时
B.商周时期
C.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下列作品中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
B.
C.
D.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战国时期,被称为南蛮的楚国日益强大,它在问鼎中原、诸侯争霸的过程中与北方各国频繁接触,在文化领域孕育出了《楚辞》这样伟大的诗篇。材料表明
A. 文化发展必须要地域交流
B. 楚辞改变了中国文化走向
C. 文化发展成就了楚国霸业
D. 楚辞具有文化融合的痕迹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北宋时,民间娱乐场所需要大量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柳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这说明
A. 宋词只在民间流行与发展
B. 宋代文学日益商品市场化
C. 宋词婉约派占据主导地位
D. 文学平民化、世俗化趋势
2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右图所示的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其走向成熟时期可追溯至

A. 明末清初 B. 元末明初
C. 清同治、光绪年间 D. 清乾隆、雍正年间
2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而采用某些色彩的,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如红色脸谱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黑色脸谱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由此可知,京剧脸谱艺术
A. 注重人物性格的多样性
B. 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C. 折射了社会伦理秩序
D. 表明了京剧艺术成熟
27.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哲学家们在晚周(注:春秋战国)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
——[美]泊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黄宗羲认为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提出要“以天下为主,君为客”,立“天下之法”,废“一家之法”。“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又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忘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被许多人称为17世纪中国的“民权宣言”。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晚周时期儒家学者提出了哪些“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
(2)阅读材料二,如何理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汉代学者是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夷待访录》为什么被称为17世纪中国“民权宣言”。并分析其主张没有成为主流思想的原因。
28.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古代绘画首先是笔墨、线条的艺术,正是笔力、用墨和线条造就了中国画独特的气韵和每个画家不同的风格。其次,中国画取“散点透视”的方法塑造形象,且不受空间、时间和事物实际比例的限制,更加自由、灵动。最后,中国画是把书法、诗歌、题款、钤印与装裱等综合在一起的一门综合艺术。
——蒋孔阳《中国绘画的基本特点》
材料三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提取有关中国古代书写材料和文字历史演变的脉络。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古代文人画的特点。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辛弃疾的作品有怎样的风格?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品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