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九年级语文2018年前半期月考测验免费试卷完整版

1. 字词书写 详细信息
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qián____诚 ②皱xié____ ③yà___苗助长 ④明眸善lài____
2.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默写
①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正是河豚欲上时。
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雪上空留马行处。
⑤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
⑦蒹葭凄凄,_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⑧_______________,猿鸟乱鸣。
⑨神龟虽寿,_______________。
⑩长大后,____________________,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今年凭《琅琊榜》和《伪装者》等热播剧成功“霸屏”的胡歌,成了炙手可热的明星人物。
B. 面对这道复杂的数学题,他一筹莫展,不知该从何做起。
C. 中国银监会称,随着楼市和股市的持续低迷,投机性房产的风险也与日俱增。
D. 自从教育部“普及校园足球”的政策出台后,无锡的校际足球联赛就开展得如火如荼。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在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上,几个单位先进人物的事迹报告虽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却让与会人员为之动容。
B. 岁月如歌,班主任李老师的音容笑貌在我与其分别二十多年后仍然常常在我耳边回响。
C. 通过改善交通条件,挖掘侗族特色文化,增设旅游景点,使三江县旅游发展再上新台阶。
D. 柳州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人情如蜜,的确是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好地方。
5. 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名著阅读
(1)下列对《格列佛游记》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A.《格列佛游记》讲述了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先后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以及”慧骃国”等地的经历。
B.《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选拔官员,跳得最高而且没有跌下来的人都有赏赐。第一名赏给红丝线,第二名赏给蓝丝线,第三名赏给绿丝线。
C.格列佛所到达的“小人国”利里普特的党派之争是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的。
D.在慧骃国,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
(2)根据名著《格列佛游记》的有关内容,回答问题。
我举起拖舰队来的缆绳的一端,高声呼喊:“最强大的利立浦特皇帝万岁!”这位伟大的君王迎我上岸,对我竭尽赞颂,当场就封了他们那里最高的荣誉称号“那达克”给我。皇帝的野心很大,他要再找机会把敌人的船舰都拉回他的港口,甚至想把不来夫斯库整个帝国灭掉,划作一个行省,派上一位总督去统治。他想彻底消灭大端派的流亡者,强迫那个国家的人民也都打破蛋的小端,那样他就可以做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君主。
但是,我尽力设法让他打消这种念头,从政策到正义,我向他列举了许多论据。我坦 白地表示,我不愿做人家的工具,使一个自由、勇敢的民族沦为奴隶。这件事在国务会议上辩论的时候,大臣中最聪明的一部分人都赞同我的意见。由于我的这一公开而大胆的声明完全违背了皇帝的计划与政策,他因此永远也不会宽恕我。他在国务会议上以一种很策略的方式提到了这事。据说,最聪明的几位大臣至少是以沉默的方式表示了他们是赞成我的意见。可是另一些人是我的死敌,忍不住就要说话,旁敲侧击地中伤我。从此,皇帝与一小撮对我不怀好意的大臣之间就开始达成一项阴谋;不到两个月,阴谋暴露,却差点儿以我的彻底消灭而告终。
最大的功绩在君王眼里又能算什么,你一拂逆他 ,不使其野心得到满足,再大的功劳也等于零。
(节选自乔纳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①本文段写的是格列佛在小人国的经历,联系全书说说作者借这个国家讽刺了当时英国的哪些政治现象。
②文中的君王为什么先是封“我”为“那达克”,后来却又与“一小撮对我不怀好意的大臣”达成消灭“我”的阴谋?从中可以看出这位君王是怎样的人?
6.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渔家
孙承宗
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
画家不识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
诗的第一句中的“呵”“提”二字有何妙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写作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春申君者,楚人也,名歇,姓黄氏。游学博闻,事楚顷襄王。顷襄王以歇为辩,使于秦。
黄歇受约归楚,楚使歇与太子完入质于秦,秦留之数年。楚顷襄王病,太子不得归。而楚太子与秦相应侯善,于是黄歇乃说应侯曰:“相国诚善楚太子乎?”应侯曰:“然。”歇曰:“今楚王恐不起疾,秦不如归其太子。太子得立,其事秦必重而德相国无穷,是亲与国而得储万乘也。若不归,则咸阳一布衣耳;楚更立太子,必不事秦。夫失与国而绝万乘之和,非计也。愿相国孰虑之。”应侯以闻秦王。秦王曰:“令楚太子之傅先往问楚王之疾,返而后图之。”黄歇为楚太子计曰:“秦之留太子也,欲以求利也。今太子力未能有以利秦也,歇忧之甚。而阳文君子二人在中,王若卒大命,太子不在,阳文君子必立为后,太子不得奉宗庙矣。不如亡秦,与使者俱出;臣请止,以死当之。”楚太子因变衣服为楚使者御以出关,而黄歇守舍,常为谢病。度太子已远,秦不能追,歇乃自言秦昭王曰:“楚太子已归,出远矣。歇当死,愿赐死。”昭王大怒,欲听其自杀也。应侯曰:“歇为人臣,出身以徇其主,太子立,必用歇,故不如无罪而归之,以亲楚。”秦因遣黄歇。
歇至楚三月,楚顷襄王卒,太子完立,是为考烈王。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
选自《史记 春申君列传》
【1】下列句中的“以”与“应候以闻秦王”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B.吴广以为然
C.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相国诚善楚太子乎
②愿相国孰虑之
③不如亡秦
④度太子已远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秦之留太子也,欲以求利也。
②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
【4】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黄歇本是楚国人,曾周游各地从师学习,顷襄王认为黄歇有口才,让他出使秦国。
B.黄歇在秦相应侯面前力陈秦国放太子回去的利弊,认为如果不放太子回去,那样就会失去友好国家的信任又断绝了一个万乘大国的盟友,秦王听后,答应了黄歇的请求。
C.应侯认为,楚太子如果立为楚王,肯定重用黄歇,所以不如免罪让他回国,来表示对楚国的亲善。
D.春申君以命相抵设计将太子送回楚国,其以身徇君的忠诚与非凡的智谋值得称道。
8.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树犹如此
①西汉的辞赋家枚乘在著名的《七发》一文中写了一株梧桐树,历尽艰辛——它的根是一半生一半死,夏日被雷电劈打,冬日被风雪摧残,被急流冲刷,它却顽强地生长,于树干中积聚了很多纹理。终于有人把它砍下制成琴,音质太好了,“使师堂操畅,伯子牙为之歌”,真是天下独一份的琴声。
②经历这种艰辛的过程,终于修成正果,这也是很理想的结局了。
③不论是人、是物,存在于世,都有来自逆向的力量。使行进的历程百般不畅万般蹭蹬,严重的就称之为磨难了。磨难因人而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提到了仲尼、屈原、左丘、孙膑诸人,不是被囚禁、流放,就是膑脚、失明,凄惨之至,非常人所能承受,最终却都成为史上人物,千百年过往而不湮其辉光。就是司马迁本人,也是受宫刑后而发愤著《史记》的,这些人物的经历成为教育的典型,磨难是伴随人生而来的。
④书法家对于书法的关系,当然不能言说磨难,至多就是笔墨上的磨练,但作用于人的精神却是一脉的。像王谢家族中人,比一般人成名成家也就顺当得多。但是,逃不脱的是笔墨上的磨练,因为书法家要靠作品来说话,而作品是写出来的,写就需要扎实的笔墨功夫,谁也没有理由逃避。成一字须反复不辍,成一篇则如上蜀道,立一体则以一生为计,尚未知可成否。唐人孟郊曾风趣地说:“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仇。”是啊,一个人为何要如此?此心有远大理想,思遐举,而必然要筋骨承其劳累,身心共赴一处,以期遂愿。大抵文人都有身心磨练的过程,积年之功夫终于有了相应的收获,心中甚喜。文人雅集时相互欣赏,优者备受称道,几因磨练长精神,定非碌碌者。
⑤可是,持续上进不由人,虽功夫所下甚多,穷昏昼,忘饥渴,却是毫无寸进了,不觉心烦气躁难以平复.甚至有人就弃笔墨而走,以为艰深不可求索。清人曾国藩是深有体会者,他认为:“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这个“熬”字运用得尤其传神,暂时不见有何进展,仍然心手不放松,始终自守,不离不弃,继续读书、研究、临摹、创作,似乎不动声色、不激不厉,却韧以行事。时日忽忽过去,终于学识又有所提高.腕力又有所增强,悟性又有所开启,豁然天开,进入新境。而那些不能自守者,终将难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喜悦。
⑥一株梧桐,终究要经风雨而后成为琴之优者,更多人听到了它悠扬的琴声,忽略了它曾经的苦难。书法家的磨练,指腕的、心灵的,其中的复杂和幽微,难与外人道。人们聚于酒肆,惊看张旭笔走龙蛇的迅疾,一幅之内烟波万状,感到了书法家书写是这般轻易。
⑦犹如只看到一朵花的盛开时刻。
(摘自2016年1-2《语文世界>,有删改)
【1】文章开篇叙写枚乘《七发》中的梧桐树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2】第⑤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划线句的含义。
9.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窗外有只啄木鸟
邓迎雪
失明后,他的记忆反倒越来越清晰鲜明。
他常想起生病前的那个春天,他正坐在桌前看书,忽然窗前飞来一只灰褐色的小鸟,站在窗台上,机敏地四处张望,它的嘴巴又尖又长,像一支坚硬的铁钩,翅膀和尾巴上的羽毛是黑白相间的条状花纹,非常漂亮。
好可爱的鸟,他赞叹不已,眼睛一眨不眨,完全被吸引住了,直到鸟儿飞到不远处的果园里。
母亲笑说:“啄木鸟来咱家果园当医生呢,看来今年要大丰收啊。”
如今,往事还历历在心,现实却早已物是人非。他的世界坍塌了,他喜爱的啄木鸟也不知飞向了哪里?
想到这里,他又悄悄落泪。母亲在他身边坐下,也不说话,只是帮他擦去泪水,用粗糙的手温柔地捋顺他的头发。
一天,他正躺在床上发呆,母亲忽然喜滋滋地告诉他:“啄木鸟飞来了,正在咱家的窗台上。”
他“腾”地一下坐起来,这真是一个意外惊喜,好像是故友重逢。
他悄悄地问母亲:“和从前的那只一样吗?”母亲压低声音说:“一样,说不定就是以前的那只。”
他脸扭向窗子,努力地倾听,可什么声音也没有。
母亲解释:“今天它心情不好,不想唱歌呢。”
自从他生病,母亲变得越来越坚强、幽默,他被母亲的话逗乐了。
第二天,他果真听到了啄木鸟的叫声。那清脆的“昂―昂―”的叫声,在他耳边萦绕。
其实,啄木鸟的叫声一点也不悦耳,但在他听来宛若天籁。
啄木鸟好像知道他的心事,隔三岔五就停落在他窗前唱歌,好像是和他进行着简短的对话。每次鸟儿来,他的内心都充满了喜悦。他想象着鸟儿站在窗前四处张望的模样;阳光洒在它身上,给它披上一件金色的纱衣,它犀利的嘴巴随着它的小脑袋,来回变动着方向,像是随时准备出诊的医生……想到这里,他的脸上露出轻轻的微笑。
母亲也喜欢这只啄木鸟。每次小鸟飞来,母亲就静静地坐在他的对面,一句话也不说,他想,母亲肯定是看呆了。
当人生天地变得越来越狭小的时候,陪伴在他身边的除了亲情,还有一只像老朋友一样的啄木鸟,这让他非常欣慰。
后来,母亲又带着他四处求医,他终于复明了!
眼前的母亲苍老了许多,秋风吹来,一缕白发飘在她瘦削的脸上,似乎想掩住她饱含热泪的眼睛。但那眼泪最终没有藏住,顺着她沾满幸福的脸颊滑落下来。
他牵起母亲枯瘦的手,哽咽难言。
回到家,他走到窗前,想看看窗外有没有那只啄木鸟。
然而,外面的一切让他目瞪口呆,以前那一片郁郁葱葱的果园,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简易的铁板房。
“你生病那年我就把果园卖了。”母亲充满歉意地说。
那一定是给他看病用了,母亲一直对他说,看病都是家里以前攒的钱,原来是瞒着他。想到这里,他又纳闷,啄木鸟又是从哪来的?
母亲笑:“没有啄木鸟……那是为让你开心,俺自个搞的发明,放的录音哩。”
他的眼泪缓缓地流了下来,母亲已经60多岁,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没有多少文化,“放录音”也许是她这辈子最厉害的发明吧。
他没有再见过那只啄木鸟,但他心里一直有只美丽的小鸟――一只用母爱绘成的鸟儿,永远飞翔在他的生命里。
(选自《当代文萃》2016年第8期)
【1】本文有一条叙事线索,也有一条感情线索。阅读全文后,分别指出来。
【2】阅读划线的两个句子,结合语境,分析他两次流泪的原因。
(1)想到这里,他又悄悄落泪。
(2)他的眼泪缓缓地流了下来。
【3】划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小说对母亲的语言描写很简洁,但含义深刻。联系上下文,试分析下列句子的作用。
母亲解释:“今天它心情不好,不想唱歌呢。”
【5】《小说家谈小说》中有这样一段话:
作者善于用前后呼应的手法布置作品的细节描写,其效果是通篇一气贯串,首尾灵活。这种前后呼应的笔法,举其显著者而言,在全篇中就有这么几处……
(茅盾《简单的故事 精致的情节》)
这篇小说也多次运用了前后照应的手法,试从文中举例,说说是如何前后照应的。
10. 作文 详细信息
有一首歌这样唱到:“你在我眼中是最美”。初中三年,一定有许许多多最美的“你”留存于心间:百草园的美景乐事让人流连忘返;范仲淹的先忧后乐让人肃然起敬;艺术节的风采展示让人津津乐道;同学间的互助友爱让人啧啧称赞......这些最美的点滴一定会成为你生命中永恒的记忆。
请以“最美”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最美的,可以是景,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选哪方面内容来写由你自己定。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③字数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