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卷(河北省邯郸市馆陶一中)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唐诗《雨过山村》:“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诗句描述的聚落具有的特点 (  )
①规模较小 ②空间分布相对分散 ③聚居的人口较少 ④呈团聚型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2】产生诗句中聚落形态特点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 地形 B. 气候 C. 河流 D. 土壤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成昆铁路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初建成的一条重要铁路。近年来,国家开始规划修建成昆铁路复线。下图为老成昆铁路的某部分路段。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图中铁路布线的主要因素是(  )
A. 河流走向 B. 城镇分布 C. 耕地分布 D. 地势起伏
【2】成昆铁路复线与老成昆线基本一致,但部分路段将裁弯取直,其主要目的是(  )
A. 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B. 降低铁路建设的难度
C. 提高列车运行的速度 D. 促进沿线地区的发展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特征为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繁。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①全国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不利于泄洪 ②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变率大 
③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④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集中多暴雨 
⑤多数地区森林覆盖率低 ⑥地形类型多样,地势起伏大
A. ②③⑤⑥ B. ①②⑤⑥
C. ②③④⑤ D. ②④⑤⑥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2年4月28日正式通车的四川雅安—西昌高速公路,穿越了龙门山构造带及安宁河断裂带,沿线多高山、断崖、陡坡、溶洞、深谷。雅西高速公路全长约240千米,其中特大桥23座,大桥168座,隧道25条。桥隧长度占全线总长的55%。
下图是雅西高速公路汉源流沙河大桥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雅西高速公路桥隧密布的主要原因有
①减轻暴雨、凌汛、泥石流等危害
②位于断裂构造带,地质条件复杂
③多断崖、深谷、陡坡,地势起伏大
④多角峰、U形谷、溶洞,地貌类型多样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2】与同等级公路线相比,雅西高速公路
A. 建设成本低 B. 施工难度大
C. 运行速度快 D. 中途设站多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从全球范围来看,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居首位的自然灾害是
A. 滨海地区的风暴潮 B. 地质灾害
C. 臭氧层空洞的形成 D. 气象灾害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读我国某种自然资源人均拥有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自然资源最可能是
A.耕地 B.煤炭 C.石油 D.水资源
【2】M市成为该资源严重缺乏区,其带来的影响最可能是
A.促进西电东输工程的建设 B.围海造陆,提高资源供应量
C.大量抽取地下水,地面沉降严重 D.控制制造业规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为2016年世界四个国家的人口结构金字塔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四国中人口增长属于典型的“高—低—高”模式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四国中
A. 甲国人口老龄化加剧 B. 乙国劳动力比重增加
C. 丙国人口规模会缩小 D. 丁国出生性别比失衡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题。



【1】2005-2010年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2】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城间的人口迁移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甲示意某国人口数量和每十年人口增长率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国( )
A.环境人口容量小,人口问题突出 B.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增速趋缓
C.人口迁入率高,人口数量增长快 D.经济发达,人口老龄化十分严重
【2】图乙中反映该国2011年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序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即出现“人口红利”。反之,可能出现“人口负债”。抚养比是指少儿人口(0-14岁)及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之和与劳动年龄人(15-64岁)之比,就业比是指劳动年龄人口与总人口之比。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婴儿潮指的是在某一时期及特定地区,出生率大幅度提升的现象。下列年份中“婴儿潮”较明显的是( )
A. 2040-2050年 B. 1950-1960年
C. 1960-1970年 D. 2000-2010年
【2】关于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A. 就业比最低的时期是由于就业机会少导致的
B. 2015年以后抚养比逐渐升高是由于婴儿潮导致的
C. 近几年就业比逐渐下降将会导致劳动力严重不足
D. 抚养比最低的时期是由于劳动年龄人口较多导致的
【3】2015年后“人口负债”愈发严重,对此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有( )
①全面放开生育政策,增加生育率 ②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
③限制劳动年龄人口向国外迁移 ④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⑤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⑥建立健全城乡养老保险制度
A. 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④⑥ D. ②⑤⑥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若下图中a、b、c分别表示0~15岁、15~65岁、>65岁三个年龄段的人口比例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未来将面临巨大人口压力的是③
B. 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可能是①
C. 未来将面临劳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重等问题的是③
D. 目前,外来文化对本地文化影响最大的可能是③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 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中人口约1300万。据此完成题。

【1】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 )
A. 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 总人口减少
C. 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 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2】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
A. 美国 B. 日本 C. 俄罗斯 D. 德国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单位2005~2010年人口净迁移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有关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单位2005~2010年人口变化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江西省净迁入人口数增加
②天津人口增长率大于四川
③广东人口自然增长人口数大于净迁入人口数
④贵州人口净减少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图中人口数量的变化(  )
A. 加剧了北京、上海、天津城市交通拥堵
B. 引起江西、贵州的人口合理容量增大
C. 主要增强了广东、浙江第一产业的活力
D. 使北京、上海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为“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如果乙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只受自然增长率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时人口数量比③时多 B.②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C.③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D.④时人口数量比⑤时少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据5月9日韩国媒体报道:日本《朝日新闻》8日报道称,日本人20~30岁的年轻人希望结婚的年龄越来越大。男性希望结婚的年龄平均为33.9岁,而女性为32.2岁。男女都首次突破30岁。日本明治安田生活福祉研究所今年2月份以日本首都东京一带的1 376人为对象进行的这一调查表明,无论男女都不希望早早就结婚成家。而在日本政府2003年的人口动态统计中,平均初婚年龄男性为29.4岁,女性为27.6岁。本次的调查结果比上述统计平均高出4岁。根据你对以上资料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日本是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人口大国,晚婚的观念对经济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B. 初婚年龄增长是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历史原因造成的
C. 这种趋势必将进一步加剧日本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的减少,给未来社会带来更多的困难
D. 晚婚是一种婚育时尚,对其他方面影响不大
16. 综合题 详细信息
读下图,回答问题。

(1)若图中A、B、C分别表示不同的国家,那么表示国际人口迁移的是_____________(填写图中的序号),表示国内人口迁移的是_____________(填写图中的序号),这种迁移是以人口迁移_____________为标准来划分的。
(2)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一是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
(4)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_____________国家历史上和_____________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表现。
17. 综合题 详细信息
我国地域辽阔,地域自然环境差异大,致灾因素分布不均,导致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会有不同类型的灾害发生。下面是“影响我国的两种自然灾害入侵路径图”,根据你所学知识并查阅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甲和乙表示寒潮的是_______ 。
(2)寒潮多发的季节是________,丙、丁两地降温幅度大的是________。
(3)简述寒潮发生的原因。
(4)寒潮的发生与_______天气系统有关。寒潮过境时带来的天气主要有________。
(5)寒潮天气不仅能造成危害,也有许多益处,请简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