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2019年八年级历史上半年月考测验试卷带解析及答案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
A. 三大改造的完成 B. 新中国的成立 C. “一五”计划完成 D. 土地改革完成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美丽的半岛变成了一片废墟……战争开始于三八线上,三年之后,战争结束于几乎同一地点……”该战争是( )
A. 苏德战争 B. 太平洋战争 C. 解放战争 D. 朝鲜战争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一位农民在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信中的“这个梦想实现了”是因为(  )
A. 土地改革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人民公社化 D. 农业生产合作化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等。”上述现象发生于
A.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 三大改造期间 C. “大跃进”运动中 D. 改革开放后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指定的( )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第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主要是对 进行的改造
①农业 ②手工业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 ④交通运输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创建于济南的老字号瑞蚨祥,在1954年底响应国家号召,率先实现公私合营。我国在公私合营过程中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 )
A. 成立合作社 B. 政企分开 C. 无偿没收 D. 赎买政策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工业以钢为纲”,号召一切部门都要为钢铁生产“停车让路”,支援大炼钢铁。为了炼钢,人们砸铁锅,收废铁,甚至拆下钢窗铁门作原料。这一现象反映的是
A.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进行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恩来宣布我国将进入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目标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中断我国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事件是(  )
A. 大跃进运动 B. 文化大革.命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三大改造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共八大”、“国民经济的调整”、“文化大革.命”共同反映出的时代主题是
A.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B.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 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D.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纪录片《旗帜》从“开天辟地”“浴血奋斗”“建国创业”“艰辛探索”“历史转折”“滚滚春潮”“扬帆沧海”“世纪跨越”“发展新篇”和“阔步前行”10个方面,展示了九十多年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其中“历史转折”是( )
A. 中共七大 B. 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五大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是( )
A. 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B. 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
C. 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D.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
C.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近年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是由于 ( )
A.实行了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B.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C.实行了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政策
D.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他对其阐述的基本内涵不包括( )
A. 国家富强
B. 民族振兴
C. 人民幸福
D. 科技强军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新中国建立后,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改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B. “一国两制”的实践
C. 土地改革的进行 D. 对外开放的实行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我国能够成功地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主要原因是( )
A. 国际地位的提高 B. 综合国力的增强
C. 军事力量的壮大 D. “一国两制”的构想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台湾舞剧《薪传》曾在大陆演出,引起轰动,它反映了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一脉相承的亲情关系。下列关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汪辜会谈”的举行
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的形成
③江Z民“八项主张”的提出
④台湾当局“三不”政策的调整。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②①③④ D. ④②①③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毛.泽东曾说:“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人民海军诞生的标志是
A. 北海舰队的建立 B. 东海舰队的建立
C. 南海舰队的建立 D. 华东军区海军的建立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邓.小平在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其含义是(  )
A. 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 B. 中国坚决不干涉美国、苏联的内政
C. 中国、美国与苏联应该和平共处 D. 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主要是为了 ( )
①与更多亚非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②挫败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
③加强亚非各国的联系
④消除与会各国的矛盾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的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
A.中苏建立外交关系 B.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C.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 D.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下图为“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情况图”。据此分析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主要原因是( )

A. 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 中苏关系恢复正常
D. 中国开始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主要原因是( )
A. 人们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 B. 人们不再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
C. 人们努力生活的更好 D.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5. 综合题 详细信息
读图识图题

(1)图一是 ,他的主要成就是培育成功 ,他被誉为“ ”。
(2)图二是 ,在70年代她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 。2015年她荣获 。
(3)图三是 ,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 ”。
(4)图四是 ,在2012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6. 综合题 详细信息
国家主席习.平曾多次在国内外不同场合阐述“中国梦”战略,被视为中共治国理政的新指导思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成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
——1940年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革命“第一步”和“第二步”各自胜利的标志。
材料二:“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
——摘自1953年《人民日报》
(2)材料二中为实现全国人民的工业化梦想,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举措?
材料三:“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
——1979年《人民日报》社论
(3)依据材料三,指出这个“伟大的战略转变”是从哪一事件开始的?中国“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材料四:“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解说词
(4)依据材料四,20世纪的最后20年,中国“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的举措主要有哪些?
(5)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你将怎样把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相结合?
27.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小明在北京奥运会看到材料一中两幅美丽的旗帜,它们各自代表来自哪个地方的运动员?
(2)材料一反映出我国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利益提出的科学构想是什么?
材料二:“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枚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余光中(台湾)
材料三:1993年10月,台湾艺术家在北京演出舞剧《薪转》。1995至2000年间,海峡两岸间接贸易额达1300多亿美元,台湾同胞到大陆达1200多万次。
(3)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海峡两岸交往发生了什么变化?
(4)结合目前海峡两岸的形势,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前景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