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至2019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专题训练(江苏省邗江中学)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生活也异彩纷呈。下列服饰既体现了中西合璧又融合了满汉风格的是
A.
B.
C.
D.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古者贵贱有章,衣服有别,无敢惑紊者。羔裘豹袖者,望而知为大夫,褐宽博者,望而知为贱役。”材料反映了古代服饰特点之一是
A. 拘谨
B. 呆板
C. 等级森严
D. 保守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12年9月,上海《申报》载文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 服装种类繁多,追求时尚成主流 B. 东西文明碰撞,中西服饰难以共存
C. 尊孔复古盛行,服饰改革艰难 D. 社会发生巨变,服饰呈现多样化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清朝黄遵宪曾作诗曰:“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这是在描写
A. 电话
B. 汽车
C. 电报
D. 火车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诗中所赞叹的是
A. 高架铁路
B. 化学工业的发展
C. 电报电话
D. 火车的发明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袁世凯送一辆“奔驰”送给慈禧,京郊哈德门一个名叫孙富龄的人做御驾司机,孙富龄跪着开车,需要一手压油门一手压制动一手握方向盘。因为没能找到“三只手”,慈禧重新回到了她的大轿上。原因是
A. 有失天朝体统
B. 专制皇权体制
C. 司机技术不佳
D. 坐轿更显威严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表为民国时期各类报纸的部分纪事,根据该纪事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年份

纪事

《申报》

1918年该报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余份

《中央日报》

1932年多次发表“赤化祸害论”的社论

《新民日报》

民国27年,社址所在的县城沦陷,不得不宣布停刊

《救亡情报》

其发刊词说:“抗战救亡”是全国人民的呼声



A. 近代科技的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
B. 民国时期的报纸都以客观公允作为报道原则
C. 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直接摧残了中国的新闻事业
D. 民国时期的各类报纸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史实中哪些有可能是真的?
①清末民初,中国报纸上出现征婚广告
②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已经拥有自己制造的汽车
③民国时期,西装和中山装已经完全取代长袍马褂成为中国男子的主要服饰
④1949年,部分北京居民可以在家通过电视观看开国大典。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的手机)。这反映了
A、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变化 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变化
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变化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6世纪葡萄牙著名诗人德·卡蒙斯这样深情地描绘他的祖国:“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诗句中反映了他对祖国引以为豪的是
A. 成为“海上马车夫”
B. 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
C. 率先开辟新航路
D. 处于欧洲商业中心地位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5~16世纪,欧洲人为了寻找新的商道,不断探索未知地理。下图中箭头所示航路的开辟者是

A. 达伽马
B. 哥伦布
C. 麦哲伦
D. 迪亚士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6世纪,来自美国的玉米、烟草,亚洲的香料、茶叶,非洲的黄金、象牙等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市场。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A. 新航路的开辟
B.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C. 汽船的出现
D. 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6世纪末,西班牙物价水平平均上涨了4倍多,粮价上涨了5倍,英、法、德等国的物价水平平均上涨了2至2.5倍。一位西班牙人说:“我们这里有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这种现象
A. 由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引起
B. 造成社会动荡,损害国际贸易
C. 增加生产成本,阻碍经济发展
D. 表明西欧已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有一石座铜碑。碑的背面,刻着一段文字:“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材料中,“西班牙入侵者的首领”是
A. 迪亚士
B. 达伽马
C. 哥伦布
D. 麦哲伦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到十七世纪中期,它的造船业占当时世界的首位,商船吨位占欧洲总吨位的四分之三。”这里的“它”是指
A. 英国
B. 法国
C. 荷兰
D. 德国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世纪,西方人所谓的“乌木”买卖成为英国工业革命重要的资本积累方式。“乌木”是( )
A.在亚洲掠夺的檀香木 B.对非洲黑人的蔑称
C.在殖民地掠夺的煤炭 D.对美洲棉花的反称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他们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北大西洋的渔业、东方的商战、美洲的殖民地以及非洲和西印度群岛的奴隶贸易。这些争端直接促成1652~1674年的接连三次的战争。”这里的“他们”指的是( )
A.葡萄牙与西班牙 B.英国与荷兰
C.英国与西班牙 D.英国与法国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自哥伦布时代起,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世界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这里“统一”的主要方式是( )
A.正常的文化交流 B.西方的殖民掠夺
C.科技的广泛传播 D.东方的借鉴学习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已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对这一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英国最早发生了工业革命
B. 市场需求是直接导致工业革命发生的重要因素
C. 科技直接引发了工业革命
D. 工场手工业的生产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全球因焚烧矿物质燃料而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节节攀升,产生的温室效应必然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种现象的出现起始于( )
A.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 B.蒸汽机的大量使用
C.发动机等发明的出现 D.人类对核能的利用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31年,英国出版的《机器的成绩》一书中写道: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殖民扩张和掠夺 B. 电力的广泛应用
C. 工业革命的进行 D. 垄断组织的形成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A. 兴起于重工业
B. 欧美国家同时发生
C. 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
D. 电力的广泛使用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了。”这是1929年~1933年的某一个冬天里一家母子的对话。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这一现象的原因是1929年至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B. 当时,生产和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C. 失业成了社会生活中主要的现实问题
D. 导火线是纽约股票市场的暴涨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该材料显示,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 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C. 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D.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2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由国家调节雇主和工人的关系,雇员有权组织起来集体谈判雇佣合同,禁止以参加公司工会作为雇佣条件。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 促进供需平衡
B. 防止盲目竞争
C. 实行计划经济
D. 缓和阶级矛盾
2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世纪30年代美国农场主把大量牛奶直接倒入下水道的场景。罗斯福总统应对此类事件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是
A. 减耕减产,稳定产品价格
B. 成立工会,保障工人利益
C. 货币贬值,刺激商品出口
D. 整顿金融,防止过度投机
2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海报是一种扩大宣传,辐射大众的艺术形式,其细节折射了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化。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一重大改革中的某项政策宣传画,为了执行这一政策,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

A. 直接发放救济物资
B.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C. 减耕减产补贴农业
D. 兴办基础公共工程
2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罗斯福在1934年6月8日咨文中说:“根据我国宪法,联邦政府所以建立的目的之一是增进全民之福利,提供福利所依存的这种保障是我们的明确职责。”1935年美国《社会保障法》出台。该法的出台,本质上反映了
A. 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B. “福利国家”的建立
C. 社会救济问题的基本解决
D. 美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2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用于采购商品和支付劳务费用的总金额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l∕5,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这表明美国
A. 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B. 开始走上计划经济的道路
C. 黄金储备减少,美元贬值加剧
D. 经济进入“滞胀”阶段
3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NewEconomy”是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大新变化。它出现于下列哪一位美国总统在位时
A. HerbertC、Hoover
B. RonaldW、Reagan
C. BillC1inton
D. F、D、Roosevelt
3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当代西方“福利国家”政策分析》:“福利国家”政策的实施,对减少社会不公,抑制两极分化从而缓和社会矛盾,具有明显的“消解阀”作用,它增加了消费,扩大了市场,增加了就业,对经济周期进行一定的调节,等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可见“福利国家”政策避免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维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对材料理解有误的是
A. 有助于稳定社会秩序
B. 推动了社会物质水平的提高
C. 缩小了贫富间的差距
D. 调动工作的积极性
32. 详细信息
近代以来,人们的婚姻观念逐渐改变。阅读下列材料并请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
——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新妇女》1920年4月15日)
材料二 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
——《一个童养媳的新生》(1950年9月1日《解放日报》)
材料三 婚姻不是件私事;……在任何地方一个男子或女子要得到一个配偶,没有不经过一番社会规定的手续。
——费孝通《生育制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人们的婚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为婚俗背景的经济基础和家庭关系,从传统到近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据材料二分析材料二中“我”的婚姻态度发生变化的社会条件是什么?
(3)材料三的学者在婚姻自由度问题上的视角是什么?
33.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会使我们由后退转而前进所需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名的、没有道理的、毫无根据的……”“我们不能只要有所得,也要有所贡献:我们要前进,我们就必须像一支有训练而忠诚的军队那样,为了共同的纪律而乐意有所牺牲,因为没有这样的纪律就不可能前进,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领导。”
——罗斯福总统的首次就职演说
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回答问题:
(1)从材料一中可以反映出罗斯福面对经济危机是什么态度?
(2)根据材料一说明罗斯福所强调的“纪律”、“实现有效的领导”与胡佛政府的政策有何不同?
(3)材料一中提到的“恐惧”指什么?材料二中的“彻底的革命计划”指什么?
(4)新政的实施是否如罗斯福所说的“永远纠正”了“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为什么?
34. 简答题 详细信息
人类社会的古代几大区域呈点状分布,相互间基本处于隔绝状态,孤立地发展着。伴随工业文明的发展进程,世界逐渐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15世纪末,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几大主要文明区域连接起来。请写出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原因和一位著名航海家。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工业文明兴起,人类社会从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实现重在跨越。概括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各自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产生的重大影响。
(3)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对19世纪四十到六七十年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