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5月模拟文综历史题开卷有益(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

1. 详细信息
西周至春秋时期朝聘礼的程序贯穿着礼物互赠,西周的礼赠具有“重礼轻财”与敬让之意,春秋时期礼赠发生了轻礼仪、重献物的转变。这反映了
A. 宗族宗法的礼乐文化消亡
B. 等级尊卑分明的社会秩序崩溃
C. 王道体系取代了霸政体系
D. 以国力为标准的等级制度形成
2. 详细信息
下表为不同史籍中对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的历史叙述( )

叙述

出处

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清圣祖实录》

朕自朝至夕,凝坐殿室,披览各处章奏,目不停视,手不停批,训谕诸臣,日不下数千百言。

《清世宗实录》

今朕虽逾六衮,而精力强盛如常,不惮万机之劳贳力。尝欲俟八旬以后,春秋渐高……或可稍安颐养。

《清高宗实录》


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A. 勤于政事保证了三帝意志的完全贯彻
B. 勤政作风预示着封建王朝的衰落
C. 批阅奏章是三帝处理政务的主要方式
D. 乾纲独断是盛世三帝的政治传统

3. 详细信息
下图是关于秦汉时期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该图客观上反映了该时期

A. 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
B. 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
C. 治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
D. 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
4. 详细信息
下表为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据此变化可知,当时的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单位:万两)

租税(正赋)收入

商税收入

外贸收入

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997)

2408.1

1167.7

400

60:40

天禧末(1021)

2641.2

2670.0

1204

40:60

熙宁十年(1077)

2021.3

4248.4

868.8

28:72



A. 传统经济结构已发生根本性变化
B. 征收重税以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C. 赋税多元化改变了政府财政收入
D. 征收赋税多元化促进了经济发展

5. 详细信息
罗马法比较细致地规定了各种契约、遗嘱等行为,但没能抽象出“法律行为”的一般概念;它将所有权的各种权能均作了透彻规定,唯独没有提出所有权的定义。这说明罗马法( )
A. 注重实际不崇尚理论 B. 主要是私法而非公法
C. 奠定近代欧洲法律基础 D. 需要不断发展完善
6. 详细信息
1763年4月,英国议员威尔克斯发表匿名文章,谴责国王乔治三世凌驾于议会之上的专横行为。乔治三世下令逮捕威尔克斯。被少数贵族控制的下议院迎合国王旨意,不顾议员享有逮捕豁免权的规定,宣布取消威尔克斯的议员资格。在1768年议会选举中,威尔克斯再次当选为议会代表,下议院蛮不讲理地拒绝承认他的议员资格。这一事件的发展表明
A. 议会选举改革成为当务之急
B. 国王执政的合法地位受质疑
C. 下议院权力呈日益扩大趋势
D. 民主和专制的斗争依然存在
7. 详细信息
1843年7月和10月,中英先后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作为《南京条约》的补充。一是规定了极低的“值百抽五”的关税税率;二是规定英国人在中国犯法,须由英国领事根据英国法律来裁决;三是规定今后中国“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上述规定中英国人所取得的特权有
①协定关税
②领事裁判权
③传教士传教权
④片面最惠国待遇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④
D. ②③④
8. 详细信息
1938年5月19日23时48分,中国空军轰炸机自宁波前进机场起飞,成功飞抵日本长崎等多个城市上空,投撒20余万张传单后安全返航,获得国民政府嘉奖。右图为当时的新闻报道,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中国的空军力量已取得了长足发展 B. 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C. 振奋了余国军民抗战的信心和勇气 D. 唤醒了日本各个阶层反战和平意识
9. 详细信息
1854年以后成立的由外国人管理的海关正式规定向对外贸易征收关税,并把收入上缴给中央政府而不归各省掌握。1894年的关税比1864年增长了近2倍,在收入结构中的比重由1/7左右上升到1/4左右。此举反映了
A. 清政府的关税自主权开始逐步丧失
B. 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程度加深
C. 外国商品对中国市场冲击日益加深
D. 中国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
10. 详细信息
按照中国传统的经营思想经营中的银钱账目被视为商业机密,不被他人所窥识,但上海轮船招商局在经营中不仅将账目造册刊印,任凭有股权之人随时到局查阅,而且还在每年结账后于《申报》等媒体上公布账略。上海轮船招商局经营思想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A. 受到西方经营模式的影响
B. 人们对洋务企业缺乏信任
C. 鼓励民族资本发展的需要
D. 媒体传播信息的速度加快
11. 详细信息
有学者指出:冷战后爆发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多集中在欧亚非三洲的结合部,包括巴尔干、中东和高加索等地区。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
①宗教与民族矛盾比较尖锐
②各国的贫富分化比较严重
③都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
④因冷战结束形成权力真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2. 详细信息
《共同纲领》第三条规定“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这规定
A. 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B. 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
C. 保障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
D. 有利于新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3.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开始聚集于城市外围地区,形成了所谓“草市”的新居民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例如: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把汴京城外的居民区划分为八个厢,重新设置官吏进行管理。这是宋政府用行政手段将汴京城外的居民区正式纳入行政区划,承认其是汴京的重要组成部分……,旧城池外新居民区的普遍形成和发展壮大,说明城市的空间范围超越了城池郭墙的限制更广地延伸开来,城市的规模扩大了。这些新城区并不只是居民区而已,同时它基本上也都是工商业生产较为集中的地方。
——摘编自陈宇光《宋代农村人口流动探析》
材料二 清朝统治末期,原有秩序渐渐松动,被突破的禁令越来越多,地域空间的划分逐渐模糊,内外城的区隔,甚至皇城与京城的界限也被打破,民人进入内城的情形越来越普遍,城市内部的流动性明显增强。1914年,京都市政公所建立后,开始对城市实施改造,拆除城墙、规划市区道路,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北京城固有的封闭格局被打破,逐渐形成了各民族、各阶层混居,百业杂处的城市新形态。……早在清未,北京城南宣武门外的香厂地区就已经开始修筑道路,开辟新区。京都市政公所建立后,选择香厂作为城市改造的示范区域,名“香厂新市区”,经过几年的建设,逐渐形成一处集商业、娱乐、餐饮等于一处的具有近代色彩和生活方式的新型城市街区。
——摘编自王健伟《清末民初北京的城市化进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政府把城市外围居民区划定为新城区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新市区的形成有何特点。并简要分析近代新市区的发展带来的影响。
14.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03~1911年中国制定的部分法律一览表

时间

出台律法

备注

1903年

《重订铁路简明章程》

规范铁路修建管理,对外资筑路提出某些限制。

1904年

《商会简明章程》

大力劝办商会,中国第一部关于商会的法律文件。

《学堂章程》

规定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学制、任务和管理细则。

1906年

《破产律》

规范企业破产行为,加强管理和保护。

《奖给商勋章程》

奖励工商业发展

1908年

《钦定宪法大纲》

参照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制定,删去了其中限制君权的条款。主要内容分“君上大权”和“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

1909年

《法院编制法》

规定了法院司法审判权的独立

1910年

《大清新刑律》

废除“凌迟、枭首”等苛刑,中国第一部刑法典。

《大清矿务章程》

参照外国法律制定的较为完整的矿业法规。

《大清著作权律》

中国第一部著作权法

1911年

《大清民律草案》

民法与刑法分离并独立出来,中国第一部民法典。



——据张德美《探索与抉择:晚清法律移植研究》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合理,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15. 详细信息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针对“文革”对军队建设的破坏,邓.小平根据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提出“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国防现代化建设方针,实施“军转民”的战略。他认为空军、海军、国防科工委都要通过对基础设施的军民合用或是转为民用等方式,“加入到整个国家建设中去”。同时提出打破军民界限,要“培养军队和地方两用人才”,把一些专业技术人才转移到地方的各行各业,以支援地方。此时,国防科技工业进行大规模调整改革,除完成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下达的生产任务外,全力以赴地搞好民品科研和生产,间接发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军民结合程度进一步加深,为科技人员开辟了新的职业发展方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我国“军转民”战略改革的背景,并指出其改革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80年代我国“军转民”战略改革的意义。
16. 详细信息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陶澍,宇云汀。嘉庆七年进士。道光三年,就擢巡抚。安徽库款,五次清查,未得要领。谢自藩司时,钩核档案,分别应劾、应偿、应豁,于是三十馀年之纠葛,豁然一清。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赈务核实,灾民赖之无失所。又怀远新涨沙洲阻水,并开引河,导之入准。淮水所经,劝民修堤束水,保障农田。各县设丰备仓于乡村,令民秋收后量力分捐,不经吏役,不减粜,不出易,不假贷,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晚年将推淮北之法於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后咸丰中乃卒行之。十九年,卒。遗疏上,优诏轸惜,称其“实心任事,不避嫌怨”。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用人能尽其长,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并賴王凤生、俞德源、姚莹诸人之力。左宗棠、胡林翼皆识之未遇,结为婚烟,后俱为名臣。
——选自《清史稿·陶澍传》
(1)根据材料概述清朝一代名臣陶澍的主要政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陶澍的为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