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一次段考题免费在线检测(2019-2020年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寥廓 萧瑟 安详 黯然 山青水秀 桀骜不驯
B.榆阴 磅礴 典押 拜谒 短小精捍 星辉斑斓
C.凄婉 逶迤 浸渍 遏止 旁征博引 意气风发
D.叱咤 浮躁 屠戮 忤逆 陨身不恤 博闻强识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A.晋军函陵(驻扎) 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
B.行李之往来(使者) 朝济而夕设版焉(渡河)
C.进兵北略地(掠夺) 顾计不知所出耳(只是,不过)
D.樊将军以贫困来归丹(贫困) 项王按剑而跽曰(两膝着地,上身挺直)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句从句式角度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A.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B.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D.何陋之有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从词类活用角度分析,下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②素善留侯张良
③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④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⑤秋毫不敢有所近
⑥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
⑦范曾数目项王
⑧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⑨常以身翼蔽沛公⑩道芷阳间行
A.①⑥⑦/②③⑤/⑧⑩/④⑨ B.①⑦/②⑤/③⑩/④⑥⑧⑨
C.①⑥/③⑧⑩/②⑤⑦/④⑨ D.①⑦/②⑤/③⑧/④⑥⑨⑩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戴望舒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文学翻译家。他所作的《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B.徐志摩,现代著名诗人,他被认为是新月诗派的“盟主”,代表作有《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等。
C.词又称为“曲词”或“曲子词”,“诗余”,“长短句”,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沁园春·长沙》是中调。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是解释《春秋》的著作。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安全生产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和谐之源,只有不断强化安全生产意识,不厌其烦地排查安全生产隐患,才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②歌唱类选秀节目曾经创造了万人空巷的收视奇迹,但近年却是风光不再,《超级女声》偃旗息鼓,《我型我秀》虽逆市而上,但效果显然差强人意。
③受助学子纷纷表示,有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他们一定会克服困难,自强不息,不孚众望,努力改变自己的人生,将来成为爱心和善举的传承者。
④有些译者试图忠实于近体诗的格律,采用早已过时的英译格律,削足适履,结果适得其反,既丢弃了原诗作的精神,也吓跑了新时代的读者。
⑤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喜欢将课文肢解成几个部分,然后逐段讲解,阻碍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悟,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不见全豹。
⑥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科技产出国家,很多科技领域实现了从“难以望其项背”到“弯道超车”的跨越,带动中国品牌方阵不断壮大。
A. ①③⑥ B. ②③⑤ C. ②④⑥ D. ①④⑤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鸟的天性是飞翔。在高高的蓝天之上,在烟波浩渺的江河湖海之上,在曲线优美的山脊之上……鸟儿不远千里地自由飞翔着。被我称作第二故乡的天台山,有一片莽莽苍苍的大森林和清澈的溪流长年累月在山下终年不断流着。秋天的时候,溪流变得潺湲。阔大的水面如同深碧的颜料一样透彻清澄,水波闪烁着点点光斑……这个时候,数以万计的大雁从山那边,从树林间,从遥远的天际,一只衔接一只,一群簇拥一群,掠过阔大的水面,铺天盖地似的飞过来了!
A.被我称作第二故乡的天台山,莽莽苍苍的大森林有一大片,山下终年不断流着一道清澈的溪流。
B.被我称作第二故乡的天台山,有一片莽莽苍苍的大森林,山下终年不断流着一道清澈的溪流。
C.天台山被我称作第二故乡,有一片大森林莽莽苍苍,也有道清澈的溪流长年累月在山下终年不断流着。
D.被我称作第二故乡的天台山,大森林有一片莽莽苍苍,山下终年不断流着一道清澈的溪流。
8.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杜甫,字子美,京兆人。审言生闲,闲生甫。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诏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高自称道,且言:“先臣(祖)(杜)恕、(杜)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到)审言以文章显。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诸子),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
至德二年,亡走凤翔(地名),上谒,拜左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兵,又以琴客董廷兰之故罢相,甫上疏言:“罪细(小),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杂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解,不复问。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拾橡栗自给。流落剑南,营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
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不至。会严武节度剑南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诣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冠,而性褊躁傲诞,常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中衔之。一日,欲杀甫,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者三。左右走报其母,力救得止。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大历中,出瞿塘,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暴至,涉(经历)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为设牛炙白酒,大醉,一夕卒,年五十九。
甫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情不忘君,人皆怜之。坟在岳阳。有集六十卷,今传。
(节选自《唐才子传·卷第二》)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
B.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
C.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
D.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会禄山乱,天子入蜀 会天大雨,道不通 会:恰逢
B.自七岁属辞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写作
C.为贼所得 出为华州司功参军 为:表被动
D.陛下其忍弃之 其孰能讥之乎? 其:语气词,表反问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是杜审言的孙子,年轻的时候家里贫困不能养活自己,在吴、越、齐、赵等地漂泊。后来考进士落榜,困居在长安。
B.杜甫的性格急躁,气量狭小,又傲慢放肆,经常对严武无礼,严武为此心中怀恨。有一次严武想杀掉杜甫,因为严武母亲尽力阻止,此事才算罢休。
C.杜甫多次献上赋颂,抬高自己,陈述自己重操祖上旧业的愿望。恰逢安史之乱,玄宗入蜀,杜甫逃到三川。后来杜甫身穿破旧衣衫想要从鄜州投奔玄宗所在之地,被叛军俘获。
D.杜甫旷达不拘礼俗,又不自我约束检点,喜欢谈论天下大事,夸夸其谈。他与李白齐名,当时称为“李杜”。杜甫多次身经叛乱,但能坚守节操,没有污点。
【4】翻译以下三个句子。
(1)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兵,又以琴客董廷兰之故罢相。
(2)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诣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冠。
(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9.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咏雪奉呈广平公
黄庭坚
连空春雪明如洗,忽忆江清水见沙。
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
风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开顷刻花。
正使尽情寒至骨,不妨桃李用年华。
【1】诗歌第二联是如何描写雪的?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2】尾联蕴含了什么哲理?请简要分析。
10.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寻梦?撑一支长蒿,_________;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徐志摩《再别康桥》)
(2)《沁园春·长沙》关注国家命运,对国家命运发出感叹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中通过众宾客的神态表现出送行气氛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4)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________,_________。(戴望舒《雨巷》)
11.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珠穆朗玛峰上的魔方
徐 畅
列车经过唐古拉山口,海拔飙升到5000米以上,车厢内紧急供氧。多名乘客趴倒在座位下抓住输氧管吸氧,他们多是四十岁上下的中年人。
“现在这些少年,身体都不行了。”靠窗的老太太说。“四十多岁的人还算少年啊?”邻座的男人问。老太大瞥着男人说:“我四十多岁的时候,他们还在撒尿和稀泥呢。”男人有点尴尬,黝黑的脸涨得通红,不再搭理老太太。
火车把天走黑了,夜越陷越浓。我们继续有说有笑,但每当望向窗边面无表情的老太太,内心都会阴沉下来。
我毫无睡意,百无聊赖,掏出背包里的魔方,笨拙地拼好蓝色的一面。我眼睛酸涩,看了一眼窗外,老太太正聚精会神地看着我手中的魔方。
“你也会玩这小玩意儿?”她问。
“会一点儿。”我并不想跟这古怪的老太太多说话。
“我怎么都玩不会,我儿子会,他半分钟就能拼好一个,无论多复杂。”她自豪地说。
“他到哪里去都带着魔方,跟你这个一模一样。”她又说。
“一般的魔方,长得都一个样,天下乌鸦一般黑嘛。”我为自己不恰当的比喻而诧异。老太太笑了,这是她第一次笑,虽然谈不上慈祥,但也总好过冷脸。
“你一个人去西藏做什么?”我没话找话。
“去看我儿子,我跟别人都这么说的。”她说。
我无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她要真去看儿子,为什么说得那么不确定呢?况且我只是随口问问,又不是真的关心她。
“就你一个人啊?那么远,还那么大年纪。”我问。
“今年整七十。我命硬,老头子二十多年前就死了。我中午给他送饭时,他躺在麦地里,身子已经硬了,双手抽成两只鸡爪挠着胸口。我是一个人过的。”她平静地说,仿佛在讲别人的老伴去世的故事,“那时候小军才三十岁出头。他跟疯子一样,哪里都想去,媳妇也不要,后来离婚了。”“小军,”我说,“你儿子?对对,当然。”“每年都要出去一趟,不是新疆就是西藏,还去过几次外国什么鬼地方。”她说。
“旅游吗?”
“不是,”老太太看看窗外雪山远去的黑影,“去登山,登了很多座山。每登一座山,他都往家里寄一张明信片,现在一捆明信片有五块大饼那么厚。”她用手比画五块大饼的厚度。
“你儿子是登山家啊?我们跟你去拉萨还能见见他。”我说。
老太太摇摇头,数着手指头说:“对,就是2001年。”
“怎么了?”我问。
“我骂了他一顿。他要去登珠穆朗玛峰,就是那个最高峰,我不同意。”她眼睛眨巴着,“他还是去了,也给我寄了明信片。”她看着我手里下意识转动的魔方,“也带着这么个玩意。登……登山了。”
“你儿子登上珠峰了。”老太太瞬间伟大起来。
“是的,后来登山队去我家了,队长提溜着我儿子的一大包东西,都是登山用的。还有就是一个魔方,六面颜色都对好了,他们说是在峰顶拼好的。”
“为什么他不亲自跟你说?这么光荣的事情。”我问。
“他死了。”老太大的双眼像干涸的枯井,纵使再难过,也无法产生任何水分。我右手一颤动,我明白,老太太说是去西藏看儿子,实际上是要去看珠穆朗玛峰。
“总共死了三个人,都是在下山的路上,雪崩——你可晓得?”她说。
“晓得。”
“三个人都埋在雪里头,挖出来时手还保持着往外扒雪的姿势。”她补充说,“我老头子死了,我儿子死了,村里人都说是我把他们克死了,是我命硬。我早该死他们前面,我这叫人嫌弃的死老太婆。”
我汗湿的手握着魔方,安慰的话是多余的,我缓缓拧动着魔方,等待她继续讲下去。“我儿子真正拼了一辈子魔方,从六岁就爱玩,一直玩到三十六岁,他也算这方面的高手了。”老太太努力想挤出一点笑容,却失败了。
我把魔方递给她,她小心翼翼地接过去,捧在眼前。她双手微颤着转了几下,原本拼好的蓝色面也被打乱了。她连续转了十来下,想恢复原来的蓝色面,但是越拼越乱。
“我跟你说过,我儿子半分钟就能拼好一个。”她把魔方还给我。
我看了一眼手表,凌晨两点半了。后来,老太太趴在座位上睡着了。我搜刮脑海里拼魔方的所有公式,甚至用手机在网上找了各种拼魔穷图解。
两个半小时后,天亮了起来。老太太理理满头白发醒过来,她看到桌子上魔方的红橙蓝绿黄白六个面都拼好了。她欣喜地望向我,抹一把干涩的眼睛,又转过脸去凝视着窗外。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第一段写多名乘客途经唐古拉山口时抓住输氧管吸氧,意在为后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并表现了作者对当下人们身体素质较弱这一现实的忧虑。
B.文中的景物描写,意蕴颇丰,从“夜越陷越浓”到“天亮了起来”,象征着“我”与老太太之间从心存隔膜到彼此理解的转变。
C.老太太因“儿子”迷恋登山不顾家而痛骂了他一顿,导致“儿子”负气离家去登珠峰,结果不幸遇难,这让她一直耿耿于怀,不能原谅自己。
D.小说中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如“小心翼翼地接过去,捧在跟前”“双手微颤着转了几下”等,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老太太内心复杂的情感。
【2】文中老太太两次说到她儿子“半分钟就能拼好一个”,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蕴含的不同心理及重复出现的作用。
【3】小说中老太太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下列各组对话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这算得了什么,以后要有困难,可以继续到府上来找我。”孙小明慷慨地说。
B.小赵指着菜农钱大爷的蔬菜摊问:“大爷,您的黄瓜多少人民币1千克?”
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奉上拙著一本,鄙人才疏学浅,书中谬误甚多,特此敬请斧正。
13. 语言表达 详细信息
某中学门口,一家长开车正准备从校门直驱而入。保安以“今天不是探望日”为由,把车挡之门外, 引发了一场小纠纷。家长高声嚷嚷:“孩子发烧了,今天你不让进我也要进。”保安站在车前针锋相对:“今天你想进我也不让进。”家长用手指着保安说:“是校规重要还是人重要?”此事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他们认为主要问题在于双方的表达不当。请你为家长和保安各拟写一句话,要求语言得体,交流顺畅。
14. 作文 详细信息
写作。同学们,祝贺你们成功地进入百年名校六安一中学习,在回忆起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多人、很多事、很多话、很多经历……让大家不能忘怀,请以“一路有你”为题写一篇为文章。要求: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抄袭套作,不少于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