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二生物期末考试(2019年上学期)网络考试试卷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B. 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 人体消化道内的液体属于细胞外液
D. 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白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
①血液和组织液 ②血浆或组织液或淋巴 ③淋巴和血浆 ④淋巴和组织液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c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若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
B. 兴奋由c传导到e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C. 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D. 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偏转两次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人因受外伤,致使脊髓从胸部折断。一般情况下
A. 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B. 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C. 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D. 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激素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①激素是有机分子②激素是信息分子③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④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关于高等动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由无导管的腺体分泌 ②分泌后直接进入血液 ③激素的化学成分都是蛋白质 ④血液里含量极少,但对动物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④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神经系统可以通过下丘脑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B. 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C. 血液中较高浓度的CO2可以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
D. 垂体是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异同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体液免疫中抗体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生免疫反应
B. 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的攻击目标是已经被抗原入侵了的宿主细胞
C. B细胞受刺激后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或形成记忆细胞
D. 效应淋巴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都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熟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探究的问题:所选定的生松素类似物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
B. 实验中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可选用浸泡法或沾蘸法
C. 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
D. 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不同插条的时间长短要有不同的梯度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 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由于灰苍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
A. 小于80只 B. 大于200只 C. 小于161只 D. 大于161只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个别标志物脱落
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C.样方法调查法国梧桐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菌体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从生物学角度看,下列古诗中表现为竞争关系的是
A.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B.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6·天津卷)在丝瓜地生态系统中,丝瓜、昆虫甲、昆虫乙存在捕食关系。如图为某年度调查甲、乙两种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丝瓜地的碳循环在丝瓜、昆虫与无机环境之间完成
B. 依据随机取样原则统计成虫数量可计算出昆虫种群密度
C. 乙与甲的数量比值代表两种昆虫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 乙数量的增加会减少甲种群对丝瓜的摄食量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 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C. 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D. 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
B.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
C.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1357J.m-2.a-1
D.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下列中不属于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原理来提高农畜产品产量的措施是
A. 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
B. 农作物的适时灌溉,家禽、家畜的定时饲喂
C. 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
D. 施放过量的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基础
②“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③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不能超过其抵抗力稳定性
④热带雨林在遭到严重的砍伐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仍很强
A. ①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③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 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 “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 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人工繁殖的濒危野生动物在放归野外前通常要进行野外训练。如果将人工繁殖的濒危大型食肉森林野生动物放在草原环境中进行野化训练,通常很难达到野化训练目的。对于这一结果,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 野化训练的时间太短,不足以适应森林环境
B. 草本植物矮小,被野化训练的动物无法隐藏身体
C. 没有选择正确的野化训练环境,训练条件不合适
D. 草原上食肉动物与野化训练动物激烈争夺实物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有关内环境组成与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而糖原不会出现在其中
B. 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属于细胞凋亡,这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稳态
C. 肾上腺、甲状腺、汗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中
D. 长期营养不良导致浮肿时,血浆和组织液中的水分仍可以相互交换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小鼠胚胎干细胞可诱导成能分泌胰岛素的胰岛样细胞。将胰岛样细胞移植给患糖尿病小鼠,可使患病小鼠血糖恢复正常水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小鼠胚胎干细胞是分化程度较低的细胞
B. 移植前,患病小鼠体内靶细胞缺失胰岛素受体
C. 移植后,小鼠体内靶细胞加强了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
D. 小鼠体内血糖浓度对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图甲为研究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实验装置,两个神经元以突触联系,并连有电表Ⅰ(两电极位于Q点位置的膜外和膜内)、Ⅱ(R处和S处电极分别位于膜外和膜内),给予适宜刺激后,电表Ⅰ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则有关说法不正确的说法是

A. ①→②电位变化对应于Q点的兴奋
B. ②→③过程中,Q处有K+外流
C. 电表Ⅱ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波形与图乙完全不相同
D. 若S处电极移至膜外,电表Ⅱ的指针将发生一次偏转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瓶插鲜花鲜重的变化与衰败相关,鲜重累积增加率下降时插花衰败。 下图为细胞分裂素和蔗糖对插花鲜重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蔗糖和细胞分裂素都有延缓衰败的作用
B. 蔗糖可为花的呼吸作用提供更多的底物
C. 同时添加蔗糖和细胞分裂素更利于插花保鲜
D. 第5 天花中脱落酸的含量应该是清水组最低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m2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蝎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
B. 蜥蝎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
C. 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D. 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2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B. 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
C. 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
D. 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
2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沙漠的一个灌木群落中,某种基于种子繁殖的灌木,其分布型随着生长进程会发生改变,小灌木呈集群分布,中灌木呈随机分布,大灌木呈均匀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这种改变使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变化
B. 这种改变是群落演替所引起的结果
C. 均匀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种内竞争
D. 集群分布主要是由于种子不能远离母株所致
2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地区曾做过一项实验,将30.大量的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结果仅需2000只鸭子就能把4000亩地里的蝗虫进行有效控制。为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实验还建立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模型。图丙表示引入鸭子后处于稳定状态时的两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图模型属于物理模型,曲线变化反映了鸭子和蝗虫间存在的负反馈调节机制
B. 若仅从甲模型分析,图中最可能代表蝗虫和鸭的K值的数据分别为N3和P3
C. 若蝗虫最初有N0只,每天增加3%,呈“J”型增长,则t天后种群数量为N0·0.03t只
D. 图丙中H为蝗虫数量变化,图甲中的①②③④的种群数量变化可依次对应图丙中的abcd
28.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进食可刺激胃腺细胞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胃酸及胃蛋白酶,有利于消化。

(1)胃酸可以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这属于机体的____________免疫;胃蛋白酶仅对食物中的蛋白质成分有消化作用,这体现了酶的____________性。
(2)哺乳动物进食时,食物尚未进入胃内就可引起胃液分泌,称为头期胃液分泌。该过程受神经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的共同调控,如图所示。

①胃泌素通过_____运输到达胃腺细胞,促进胃液分泌。若胃酸分泌过多,又可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做_____________。
②促进胃腺细胞分泌胃液的信号物质除胃泌素外还有______。
(3)为探究两种调节机制对头期胃液分泌的影响,有人用同一只狗连续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 步骤2中胃液的分泌是__________________调节的结果。
② 步骤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步骤4是为了确定在________________调节作用下的胃液分泌量。
④ 重复上述实验均得到相同结果,表明在头期胃液分泌的两种调节机制中,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效应更大;二者共同作用效应__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各自单独作用效应之和。
29.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植物侧芽的生长受生长素(IAA)及其他物质的共同影响。有人以豌豆完整植株为对照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分组进行去除顶芽、去顶并在切口涂抹IAA处理后,定时测定侧芽长度,见下左图;
实验二:用14CO2饲喂叶片,测定去顶8h时侧芽附近14C放射性强度和IAA含量,见下右图。

(1)IAA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 的分子,顶芽合成的IAA通过 方式向下运输。
(2)实验一中,去顶32 h时Ⅲ组侧芽长度明显小于Ⅱ组,其原因是 。
(3)实验二中,14CO2进入叶绿体后,首先能检测到含14C的有机物是 ,该物质被还原成糖类需要光反应提供 。a、b两组侧芽附近14C信号强度差异明显,说明去顶后往侧芽分配的光合产物 。
(4)综合两个实验的数据推测,去顶8h时Ⅰ组和Ⅲ组侧芽附近的IAA浓度关系为:Ⅰ组(大于/小于/等于)Ⅲ组;去顶8h时Ⅱ组侧芽长度明显大于Ⅰ组,请对些结果提出合理的假设: 。
30.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__________点。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__结构。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牡蛎等,该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
(3)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________和_________(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
(4)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31.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农业生产上有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在土壤中不易被降解,长期使用会污染土壤。为修复被污染的土壤,可按图示程序选育出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已知该除草剂(含氮有机物)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请分析回答:

(1)微生物接种是微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基本操作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是_______。
(2) 在选育过程中,应将土壤浸出液接种于以该除草剂为唯一______的培养基上。通过比较单菌落周围__________的大小,可筛选出高效的目的菌。实验结果如右图显示的A~E五种菌株中,_______是最理想菌株。
(3) 若想对初步筛选得到的目的菌进行纯化并计数,可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将lmL土壤溶液分别稀释10倍和100倍,每种稀释度各在3个平板上分别接入0.lmL稀释液,经过适当培养后,6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59、57、58和2、7、5,空白对照组的平板上没有菌落,则每升土壤溶液中活菌数的理论值为_____________个。实际上每升土壤溶液中的活菌数比通过统计所得的这一数值要大,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科研人员用放射线处理该细菌,获得突变株A和B,然后对突变株A和B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接种的菌种

一般培养基

实验处理及结果

A

不生长

添加营养物质甲,能生长

B

不生长

添加营养物质乙,能生长

A+B

能生长

不添加营养物质甲、乙,能生长


请分析突变株A和B混合在一起接种于一般培养基中能生长的最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Bt基因即苏云金芽胞杆菌基因,因其表达产物Bt毒蛋白具有杀虫效果好、安全、高效等优点而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转杀虫基因。下图为培育转Bt基因抗虫棉幼苗的基本操作过程,请分析回答:

(1)Bt基因可从构建的Bt基因组文库中获取,也可以从其cDNA文库中获取。从前者获取的Bt基因______(含有/不含有)启动子。
(2)若利用PCR技术从cDNA文库中获取Bt基因(基因序列未知),需根据Bt蛋白氨基酸序列设计引物,引物的序列可以有多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在PCR体系中需加入其中的_________(全部/任意1种/其中2种)引物。若Bt基因序列已知,则引物的序列通常为__________种。
(3)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中,为了方便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作为运载体的Ti质粒应含有____________,Ti质粒中能帮助目的基因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上的序列称为__________,图中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
(4)长期大面积种植转Bt基因抗虫棉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请就某一种间关系指出转Bt基因抗虫棉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要求说出某一种间关系的名称并相应说出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