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3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测验免费试卷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历史的推论离不开对史料的正确解读。下列对材料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

选项

史料

解读

A

“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

天子授民授疆土,诸侯将土地的所有权转交给子孙后代

B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分封制的目的是将邦国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

C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

宗法制的具体内容,封国不是完全独立的,必须承担一定的义务

D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诸侯必须定时朝觐,进贡出兵劳役等



A.A B.B C.C D.D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对此理解最为准确完整的是
A.北宋财政入不敷出,出现积贫局面
B.北宋政府机构重叠,形成冗官局面
C.北宋分散削弱相权,产生严重弊端
D.北宋结束藩镇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以下属于其获得的权益是
A.获得领事裁判权 B.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C.派兵保护使馆区 D.美国企业家可在中国开办工厂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近代中国历史上有位名人曾自我评价说:“予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遭遇不为不幸,自问亦未有何等陨越,乃无端发生中日交涉,至一生事业,扫地无余……半生名节,被后生辈描画都尽。”这位名人最有可能是
A.林则徐 B.康有为 C.李鸿章 D.孙中山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按下列对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①“台湾省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
②“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③“共争青岛归,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④“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A. ①③④②
B. ③②①④
C. ②③④①
D. ①②④③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载:1922年,仅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山西、察哈尔八省统计垦殖公司由59家扩增到100家,资金达到1245万元。但这一切的规模还实在太小,全国的统计也就相当于军阀阎锡山一人的家产。材料说明( )
A.自然经济结构开始解体
B.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加剧
C.农业经济模式转型艰难
D.军阀统治阻碍经济发展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说:“因为人民有了投票权利,就成为政府的主宰了。”这说明在古代雅典
A.雅典人民通过投票实现了当家作主 B.公民大会是日常司法机关
C.公民利用陶片投票选举最高权力机构 D.公民通过投票参与国家管理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先生游南镇,一友人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先生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文成公全书》卷三)。材料中先生的观点与谁的相类似
A. 普罗泰戈拉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亚里士多德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中的两人在治国方略上存在很大差异的根源是

A.君主专制与民主法制 B.“政事共商”与“皇权至上”
C.三公九卿与公民大会 D.奴隶制商品经济和封建自然经济
10.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明朝皇帝下令“海禁”以后,中国的封建专制社会就处于一种封闭的稳态建构。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外来的冲击,就只能这样绵延下去了,顶多是改朝换代而已。鲁迅先生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也曾写道:“有人论中国说倘使没有带着新鲜的血液的野蛮的侵入,真不知自身会腐败到如何!这当然是极刻毒的恶谑,但我们一翻历史,怕不免要有汗流浃背的时候罢。”
——解思忠《中国国民素质危机》
材料二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关系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大事。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地位,从此登上世界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30年弹指一挥间,中国的变化动地惊天,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同样需要一个更加改革开放、日益举足轻重、充满勃勃生机的中国。没有中国的世贸组织是不完整的,有了中国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才能真正称得上“世界”这个最有分量的字眼。
——新华社社评《中国对外开放新的里程碑》
(1)根据材料一,提炼作者关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禁”政策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积极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代背景。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历史意义。
11.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任何一个社会的法律制度都与其所在的历史经济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罗马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由此,罗马法主要涉及的法律关系也在人、物、诉讼等私法方面,其公法的发达程度较其私法逊色。同时,由于对外武力和海外贸易的发展,为了对其征服地的管理和对外的贸易,相应产生了万国法,这也就是后来国际法的雏形。
——《罗马法制史渊源》
材料二 秦律规定:“盗陟封,赎耐。”即私自移动田界,要判处耐罪,可赎。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盗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也要判处30天劳役。在《田律》、《徭律》、《仓律》、《公律》、《金布律》、《关布律》等律中,对劳动人民缴纳田税、赋税、服徭役以及手工业生产和商贸活动都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违反者处以严厉的刑罚。秦法对“宦大夫”等地主阶级,“隶臣妾”等被压迫阶级的身份、地位以及户籍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得任意变更。
——《中国法制史》
材料三 为约束袁世凯,孙中山仓促制定《临时约法》,宋教仁主张,趁临时参议院1月28日成立,同盟会员占参议员的多数(43名参议员,同盟会员33人)的有利时机,先行修订,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联络愿与同盟会合作的党派,组建一个大党,争取在国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然后组成以本党干部为主的内阁,约束、削弱袁的总统权力,寻机利用大选、国会弹劾等手段,迫袁下台。……“通过《临时约法》,‘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可以说《临时约法》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彻底的否定”。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马法发展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马法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律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产生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同盟会约束袁世凯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临时约法》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地位,列举《临时约法》中否定封建专制制度的主要内容。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提炼主题并进行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