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2018年高一上期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与解析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每个诸侯的疆域内,必有宗庙,其始祖被全疆域人供奉,保持着一种准亲属的关系。在领域内不仅公侯伯子男的名位世袭,主持国政的卿及大夫也由指定的世系所把持。”材料最能说明,西周
A. 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 分封制有利于扩大疆域
C. 分封制和宗法制紧密结合
D. 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这反映出分封制
A. 血缘关系为唯一纽带 B. 已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C. 具有等级森严的特点 D. 体现王权与神权结合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秦朝在郡一级地方,除了郡守以外,设有郡尉和郡监两个郡一级长官。郡尉和郡监与郡守平级,可自行任命署吏,直接听命于中央。与此相似的是,在一县之内,亦分别设置令(长)、尉、监。由此可见,秦朝
A. 地方所有署吏均由中央任命
B. 中央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C. 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系
D. 中央军政大权均掌握在皇帝手中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太宗曾对黄门侍郎王珪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由此可见
A. 中书省是中央的审议机构
B. 门下省是中央的决策机构
C. 唐太宗旨在避免决策失误
D. 唐中央行政效率大大下降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学者在评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将录取的重心落到了才而不是德上,从而将全国精英吸到了国家管理网络中,最大限度地消弭了士大夫离心离德的可能。”这一制度应是
A. 郡国并行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众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
A. 削减节度使的实权
B. 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C. 设三司使管理财政
D. 派遣文官担任知州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史∙刘健传》中记载到:孝宗时刘健与李东阳、谢迁俱在内阁,“三人同心辅政,竭情尽虑,知无不言。(孝宗)初或有从有不从,既乃益见信,所奏请无不纳”。材料体现了
A. 内阁拥有决策大权 B. 军机大臣权力日重
C. 内阁地位逐渐上升 D. 君权和相权的矛盾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一西方史学家这样描写近代某一战争后的中国:“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开始互相打交道了。现在冲破了长久以来包围着她的愚昧和迷信,享受到更为宽广之文明的自由……”他描写的这场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潘飞声诗云:“牙山险失折旗杠,平壤三军决击撞。马革裹尸随卞壶,龙骧破敌望刘江。金牌有意迟援骑,铁甲无功护战航。太息沉舟惟邓禹,忠魂肯逐怒涛降。”该诗所描述的是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中日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是役(甲午战争)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日本获得赔款增强国力
B. 三国还辽旨在维护中国主权
C. 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D. 列强掀起了强瓜分中国狂潮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时局图》反映了列强在华掀起瓜分狂潮的危机局面,这种局面出现于

A. 鸦片战争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 甲午中日战争后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此次(占领北京与上次)大为不同,为时长达十三个月,采取报复性的、有系统的枪杀。”日本人植松良二现场报道说:“街市毁失十分之二三,妇女任人凌辱。联军将校率军士,公然大肆抢夺。金银珠玉自不必言,此外书画、古董……所获均属不少。……城中各处朝衣朝冠之男尸,凤冠霞帔、补服、红裙之女尸,触目皆是。”此处描述的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取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的意思是指太平天国
A. 反封建不彻底
B. 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C. 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D. 没有彻底革命精神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洪仁玕所著《资政新篇》的目的是“条陈款列,善辅国政,以新民德”。下列最能体现出这一目的的内容是
A. 定都天京,建立革命政权 B. 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C.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D. 准许私人开办工业,奖励科技发明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清政府于1909年和1910年分别颁布了《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府厅州乡地方自治章程》等地方自治章程,规定地方自治机关具有相对独立的权限,可以行使一定程度上的立法权和行政权。这反映了
A. 专制皇权体制走向崩溃
B. 对地方制度改革的尝试
C. 地方实力派的离心倾向
D. 地方自治改革成效显著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时人所著《中国革命史》一书指出:“中国革命自古有之,惟在本朝以今岁为烈。而川省抗路风潮亦与革命有至大关系。”作者评论的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戊戌变法
C. 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得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复议。但参议院对于复议事件,如有到会参议员三分之二以上仍执前议时,仍照第二十二条办理(即参议院议决事件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施行)。该规定集中体现了
A. 君主立宪原则
B. 民主共和原则
C. 分权制衡原则
D. 直接民主原则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下列对该条文的评述,错误的是
A. 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共和制度
B. 具有革命性和民主性
C. 体现了权力的制约和平衡
D. 直接目的在于加速清王朝的灭亡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近代法学家吴经熊曾经这样回忆:“1911年革命后,剪辫子成了时尚。有一天,我的辫子被同学剪掉了。可怜的大娘一见到我就吓得号嚎大哭起来,这辫子可是她十年里每天早上都经心地梳理打编的,”这体现出
A. 民众完全不能理解革命 B. 新旧杂陈的近代社会风貌
C. 专制统治已经彻底终结 D. 剪辫子被社会各界普遍接受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688年,七位英国贵族领袖在密室策划,邀请一位外国君主前来“捍卫自由”。与此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光荣革命
B. 《权利法案》颁布
C. 责任内阁制确立
D. 1832年议会改革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钱乘旦在《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中指出英国“当转型的准备工作完成后,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这就标志着现代化的开始。……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 符合该观点的表述是
A. 通过《权利法案》 B. 责任内阁制形成
C. 君主“统而不治” D. 1832年议会改革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现在沃波尔成了一些渺小不足道的坏蛋们的避难所,这些坏蛋们……趋附着他,并且首先获得他的保护,然后得到他的宠信……而实际上国王除了从首相那儿,很少可能得知某些个别人的优点与品格。”材料说明英国
A. 发生“光荣革命” B. 需要扩大王权
C. 形成责任内阁制 D. 亟需议会改革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746年2月10日,英国首相配兰因与英王乔治二世政见不和,带领全体阁员集体辞职。乔治二世遂让普特尼重新组阁,但普特尼不是下院议员,得不到下院的支持。当他邀请上届内阁的阁员入阁时,被冷言回绝。无奈之下,他只好在2月12日辞职。这一事件后,英国
①责任内阁开始出现
②议会掌握了最高立法权
③内阁成员与首相共进退
④首相必须得到下院支持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表反映了英国部分年份经济主要部门的收入变化(单位:万英镑),

部门
年份

农林渔牧业

工矿建筑业

商业运输业

地产房租业

1801

7550

5430

4050

1220

1831

7950

11710

5900

2200


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A. 工业革命完成,阶级矛盾趋于缓和 B. 地主阶级消亡,王权开始受到削弱
C. 资产阶级壮大,责任内阁制度出现 D. 社会结构变动,议会改革势在必行

2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01年,美国总统麦迪逊在一封信中写道:“我们再也不能说这个世界上没有新东西了……它提供了新的证据,表明孟德斯鸠认为共和国只能在一小片领土上生存的理论是错误的。”麦迪逊所言的“新东西”主要指
A.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B.民族形成、赢得独立
C.邦联国家、地方自治 D.联邦体制、三权分立
2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美国各个州的法律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例如刑事凶杀案,有些州有死刑,有些州则没有。但最高法院享有特殊的司法审查权,即有权通过具体案例宣布联邦或各州的法律是否违宪。这体现了美国哪一制度
A. 总统制
B. 三权分立制
C. 联邦制
D. 民主共和制
27. 判断题 详细信息
清朝雍正帝建立军机处,标志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到达顶峰。
28. 判断题 详细信息
黄海战役中,邓世昌英勇就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9. 判断题 详细信息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继承和发展。
30. 判断题 详细信息
孙中山领导同盟会开展武昌起义,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31. 判断题 详细信息
美国总统是美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统帅,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32. 判断题 详细信息
《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3. 判断题 详细信息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开始大借外债,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34. 判断题 详细信息
英国《权利法案》剥夺了国王权力,使国王统而不治,议会成为权力中心。
35. 判断题 详细信息
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美国建立民主共和制度,后者是一种更先进的政治体制。
36. 判断题 详细信息
美国联邦制的特点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37. 详细信息
宰相制度是古代中国传统政治的一项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民,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史记·陈丞相世家》
材料二 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惟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此实唐代宰相制度之一进步也。
——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
——《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宰相的基本职能,并指出汉代中央官制的名称。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唐初宰相制的弊端及其成因。唐太宗对宰相制进行了怎样的改进?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元朝行省有什么特点。
38. 详细信息
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里程碑事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之革命发韧于甲午以后,盛于庚子,而成于辛亥,卒颠覆君政。夫革命非能突然发生也。自满洲入据中国以来,民族间不平之气,抑郁已久。海禁既开,列强之帝国主义如怒潮骤至,武力的掠夺与经济的压迫,使中国丧失独立,陷于半殖民地之地位。满州政府既无力以御外侮,而钤制家奴之政策,且行之益厉,适足以侧媚列强。吾党之士,追随本党总理孙先生之后,知非颠覆满清,无由改造中国。乃奋然而起,为国民前驱;激进不已,以至于辛亥,然后颠覆满洲之举,始告厥成。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确立的民主共和的形式,并为北洋军阀保留,因为他们知道,民心系共和,如果丢掉共和,自己的统治必将难以为继。但既保留了民主共和形式,所以又不得不遵循民主的某些程序,受宪法和其他制度的制约。尽管为了摆脱这些制约,军阀们动辄以武力解散国会、废弃约法、左右内阁,但又害怕激起更多的反对,不得不为自己的行为披上“合法”的外衣。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材料三 也有另一种见解,把现代化作为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经济领域,也包括人类在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和知识增长方面的急剧变化,它更重视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派理论还特别提出“现代性”和“传统”两个概念,来对现代化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传统代表前工业社会的特征,现代性代表现代社会的特征。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
(1)民主化。
(2)法制化。
(3)工业化。
(4)均富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材料四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历史命运,那时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制没能保障人民的权利,最终在各种反动势力的冲击下归于失败。
——胡J涛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据材料一,孙中山为什么认为“革命非能突然发生”?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北洋军阀们受到《临时约法》的哪些制度制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在推动中国社会现代化方面的具体表现?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