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0-2021年初二前半期期中历史题免费试卷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下列条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本质意图的是( )
A.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B. 赔款2100万银元
C. 五口通商,协定关税 D. 外国人可到中国游历、传教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9年10月,爱国人士何鸿燊将因战争而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给国家文物局。与马首铜像流失海外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郑和下西洋 D.第二次鸦片战争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黑龙江黑河市的瑷珲历史纪念馆的西侧,建有一面风铃墙,上面悬挂1858个风铃,寓意不忘1858年签订《瑷珲条约》的割地之耻。这次“割地之耻”是指
A.割北方领土给俄国 B.割香港岛给英国 C.割九龙司给英国 D.割台湾岛给日本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太平天国不承认清朝与外国订立的不平等条约,加上禁止鸦片进口,损害西方国家的利益,因此英、法两国跟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后随即支援清军对付太平天国。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是( )
A. 湘军围困 B.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 C. 内部矛盾 D. 武器落后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江南制造局从美国购置了“制器之器”,设备完整,机械化程度较高。到19世纪90年代,该局已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东亚机器设备最齐全、工艺制造技术最先进的兵工企业。材料可以印证洋务运动
A.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 B.巩固了清政府统治
C.抵制了外国资本入侵 D.实现了中国的富强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甲午战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据此,下列关于甲午战败影响的论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的民族危机 B.战败源于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C.刺激了百日维新的兴起 D.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时期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一个缺口。这主要说明戊戌变法
A. 维护了封建统治
B. 得不到群众支持
C. 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D. 传播了革命思想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对象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进犯北京。”下列分析不能从上面直接获取的是
A.义和团运动的斗争对象 B.义和团运动的性质
C.义和团运动的发源地 D.义和团运动的发展趋势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学习了《辛亥革命》这一课后,小明归纳孙中山的重要革命活动是“从国外起步到南京结束”,并按其关键活动地点梳理成线。下列梳理正确的是
A.檀香山—东京—南京 B.檀香山—南京—东京 C.东京—檀香山—南京 D.东京—南京—檀香山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民国时期南昌学生刘小小的初中毕业证书上写着“中华民国36年七月一日”。据此判断,他毕业的时间应是公元
A.1948年 B.1949年 C.1947年 D.1950年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学者指出,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学者在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A.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 B.传播了民主共和等先进的思想观念
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B.有了先进的阶级领导
C.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 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洋务运动 D. 中国共.产.党诞生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16 年5月,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一文中疾呼:“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材料表明李大钊主张( )
A.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B. 提倡人性,反对神学
C.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19年5月,上海一家商店挂出这样一幅对联:“罢学救亡,罢市救亡,我两界挺身而起:民心不死,民国不死,愿诸君努力而行。”这幅对联中没有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是
A. 五四运动的范围扩大
B. 商人的爱国之情
C. 商人对学生的支持
D. 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16. 判断题 详细信息
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的实践活动用下列词语可以概括:京师大学堂、君主立宪、改革吏治、编练新军。“这么一群人”的思想是“师夷长技”。( )
17. 判断题 详细信息
《马关条约》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使列强的侵略势力从沿海深入到腹地。( )
18. 判断题 详细信息
“1894年”“檀香山”“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这三个表示“时间”“地点”和“经过”的历史基本要素指向的历史名词是同盟会。( )
19. 判断题 详细信息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获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材料说明了学生日益成长为运动主力。( )
20. 判断题 详细信息
孙中山认为。“英国财富多于前代不止数千倍,人民的贫穷甚于前代也不止数千倍,并且富者少,贫者极多……这真是前车可鉴”。针对“前车可鉴”,孙中山提出了民族主义。( )
21.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相关问题。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张海鹏教授的《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时,根据书中“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的描述,绘制了下图。

(1)图中A段“开始下降”与“降到谷底”分别是源于什么历史事件?请选择其中一个事件说明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
(2)图中B段,中华民族进行了救国救民的探索,请列举两例史实。
(3)从B段转为C段“升出一片光明……”的历史性转折点是什么事件?有什么重要意义?
22. 综合题 详细信息

材料一19世纪后半叶中国所经受的屈辱和灾难使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清王朝进行了痛苦的自我反省和重新组织……日本击败中国引起了年轻的光绪皇帝的注意,他意识到有必要进行彻底的改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
(1)根据材料一,联系所学,说说反映清朝地主阶级进行“痛苦的自我反省和重新组织”的事件是什么?此次“反省”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过程中有怎样的地位?光绪帝的“彻底的改革”又是指什么事件?
(2)根据材料二,指出梁启超认为变法的关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维新派在文化教育上面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
(3)材料一、材料二中的两次运动在近代化探索上有何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