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2019年上册)带答案与解析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这一发现,说明当时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是
A. 会使用火 B. 种植水稻 C. 烧制彩陶 D. 铸造司母戊鼎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在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考察历史遗址是我们学习历史最直观的方法。下面是保留了我国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的遗址,依据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②③① B. ①②③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题文)下图是人们祭祀轩辕黄帝的情景。人们祭祀黄帝是因为他对中华民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以下选项中能够反映黄帝的贡献的是( )

①建造宫室 ②造船 ③制衣 ④造指南车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小明针对“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制作了一张知识卡片,如下
①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
②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半坡居民最早种植
③炎帝和黄帝被尊称为“人文始祖”
④尧、舜、禹都是通过“禅让”的形式,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请你判断一下,他的整理中哪项是错误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西周时期形成金字塔似的森严等级:天子为最高等级,下面依次为诸侯、卿大夫和士,都属于统治阶级,压迫着广大平民和奴隶。这种等级制度的形成是因为(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郡县制 D. 分封制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通过甲骨文,我们能“看清楚”的内容有( )
A. 夏朝的政治、军事情况 B. 商朝国王的活动以及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
C. 西周的分封制 D. 春秋争霸,战国争雄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司母戊鼎是世界上最重的国之重器,鼎腹内铸有“司母戊”三个字。虽然已经过去3 000多年,依然彰显着王家之气。它反映了哪一时期的青铜铸造技术( )
A. 父系氏族后期 B. 夏商时期 C. 商周时期 D. 春秋战国时期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从这些成语中能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时代特征?( )
A. 奴隶制开始形成 B. 封建制开始确立
C. 生产力飞速发展 D. 诸侯兼并争霸不断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包括( )
①促进奴隶制瓦解 ②导致地主阶级兴起 ③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 ④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对联“恢拓禹功名父子;创开天府古神仙”称颂的人物
A. 治理了黄河水患
B. 编著了《道德经》
C. 修建了都江堰
D. 开凿了大运河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
A. 三人行必有吾师 B. 有教无类 C. 因材施教 D. 以“德”教化人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春秋战国时期,造就出以诸子百家为代表的文化巨匠。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 韩非主张“法治”,强调“法与时移” B. 孔子主张“仁政”,认为“苛政猛于虎”
C. 墨子主张“无为”,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 D. 老子主张“兼爱”,提倡视人如己,互助友爱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尽管战国时期动荡不安,但它在经济上的富足,文化上的昌盛,都足以使这个时代在5 000年历史的群峰中拔地而起。它在思想文化上的表现是( )
A. 礼义教化 B. 甲骨文的出现 C. 百家争鸣 D. 私学的出现
15. 综合题 详细信息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是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这种简单的生产工具,再加上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当时北京人过着怎样的生活?
(2)图二所示“钻孔石斧”主要反映了我国半坡居民的生产工具,他们生活在哪一大河流域?他们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
(3)图三是“铁制农具”。那么铁制工具何时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有什么重要影响?
(4)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再到铁制工具,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16. 综合题 详细信息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的“诸侯”是通过什么制度产生的?西周为什么要实行这种制度?
(2)图二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基本情况,这一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是谁?
(3)图三中与“周天子”并立的七个诸侯国在历史上称为什么?到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诸侯国是哪个?
(4)从图一到图三,诸侯对天子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17.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题文)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这一天,在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群大声宣读变法法令:“一、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二、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三、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四、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五、建立县制,全国划分为31个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听了这些法令,人群中议论纷纷。不同阶层的人对法令褒贬不一。
(1)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的哪个诸侯国?
(2)如果你是人群中的旧贵族,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一条措施最为不满?理由是什么?
(3)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18.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材料二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韩非子》
材料三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材料一所示的三位思想家分别属于哪家学派?阐述人与自然“和谐”的是哪一派?
(2)概括材料二中韩非的思想主张。他属于哪派思想?战国时期,采用该派思想进行改革并取得重大效果的是哪一次变法改革?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百家争鸣出现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