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带答案与解析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B.物体对桌面有压力作用,该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产生的
C.高速飞行的子弹的惯性一定比静止的子弹惯性大
D.轻重不同的羽毛、铁片在真空玻璃管中下落得一样快是由于二者具有相同的加速度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
B.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
C.动摩擦因数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成反比,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
D.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物体在五个共点力的作用下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刻撤去力,而保持其余四个力不变,则物体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沿直线运动的小车内悬挂的小球A和小车水平底板上放置的物块B都相对车厢静止.关于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块B不受摩擦力作用
B.物块B受摩擦力作用,大小恒定,方向水平向左
C.物块B受摩擦力作用,大小恒定,方向水平向右
D.因小车的运动方向不能确定,故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情况无法判断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塔式起重机的吊钩用竖直向上的力F吊起质量为m的物体,使物体以加速度a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那么(  )
A.如果力大小变为2F,质量不变,则加速度变为2a
B.如果力大小不变,质量变为,则加速度变为2a
C.如果力大小变为2F,质量变为2m,则加速度仍为a
D.如果力大小为2F,质量为,则加速度变为2a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作用于O点的三个力平衡,设其中一个力大小为F1,沿-y方向,大小未知的力F2与+x方向夹角为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F3只能在第二象限
B.力F3只能在第三象限
C.力F3与F2的夹角越小,则F3与F2的合力越小
D.F3的最小值为F1cosθ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置于粗糙水平面上的物块A、B用轻质弹簧连接,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物块A、B以相同的加速度a向右运动,已知物块A的质量是物块B质量的2倍,它们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为g,现撤去水平恒力F,则在此瞬间(  )

A.物块A的加速度大小为0 B.物块B的加速度大小为0
C.物块A的加速度大小为 D.物块B的加速度大小为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电梯与水平地面成θ角,一人站在电梯上,电梯从静止沿斜面开始匀加速上升,到达一定速度后再匀速上升。若以N表示水平梯板对人的支持力,G为人受到的重力,f为电梯对人的静摩擦力,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加速过程中,人受到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
B.加速过程中,人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C.匀速过程中,f=0,N大于G
D.匀速过程中,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20年9月15日,我国在黄海海域用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采用“一箭九星”方式将“吉林一号”高分03-1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发射时,喷出气体对火箭的作用力等于火箭的重力
B.火箭在发射过程中惯性在增大
C.火箭在发射阶段处于失重状态
D.卫星在预定轨道运行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一个小球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小车上,随小车沿着倾角为的斜面一起下滑,图中的虚线①与斜面垂直,②沿水平方向,③沿竖直方向,则可判断出(  )

A.如果斜面光滑,则摆线与②重合
B.如果斜面光滑,则摆线与③重合
C.如果斜面光滑,则摆线与①重合
D.如果斜面不光滑,则摆线与②重合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水平桌面上放置着质量为m、2m的A,B两物体,A与B,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现用水平拉力F拉B,使A,B以相同的加速度运动.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拉力F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雨时云层离地面的高度大约1500m,如果雨滴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地速度大约会达到170m/s左右。可是实际情况是,雨滴落地速度最多也就是9m/s左右。这是因为雨滴下落过程还受到空气阻力作用,使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变为零(整个过程其加速度方向不变),那么雨滴下落过程中的实际运动情况是(  )
A.位移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B.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
C.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
D.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是皮带传动装置示意图,A为主动轮,B为从动轮。关于A轮边缘上P点、B轮边缘上Q点,受摩擦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点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与转动方向相反
B.P点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和转动方向相同
C.Q点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和转动方向相反
D.Q点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与转动方向相同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两个力之间的夹角为,其合力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合力和分力同时作用在受力物体上
B.合力总比分力中的任何一个力都大
C.若大小不变,角越大,则合力就越小
D.若夹角大于90°,大小不变,增大,合力不一定增大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用网兜把足球挂在光滑墙壁上的钉子上。在将悬绳的悬挂点沿钉子缓慢移向钉帽的过程中(  )

A.悬绳对足球的拉力变小 B.悬绳对足球的拉力变大
C.墙壁对足球的支持力变小 D.墙壁对足球的支持力变大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甲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弹簧上端高h处自由下落,接触弹簧后继续向下运动。若以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为原点,沿竖直向下建立一坐标轴Ox,小球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OA段为直线,AB段是与OA相切于A点的曲线,BC是平滑的曲线,则关于A、B、C三点对应的x坐标及加速度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A=h,aA=0 B.xA=h,aA=g
C.xB=h+,aB=0 D.xC=h+,aC=0
17. 实验题 详细信息
“研究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
(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力__.

(2)本实验采用的主要科学方法是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多选题)实验中可减小误差的措施有__
A.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尽量大些
B.两个分力F1、F2间夹角要尽量大些
C.拉橡皮筋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18. 实验题 详细信息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该保证拉力的大小不变
B.“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这一条件如不满足对探究过程也不会产生影响
C.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只需测量一次,记录一组数据即可
D.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作a-F图象应该用折线将所描的点依次连接
(2)在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了一条纸带如图所示,选择了A、B、C、D、E 、F、G作为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有标出,其中x1=7.05 cm、x2=7.68 cm、x3=8.33 cm、x4=8.92 cm、x5=9.61 cm、x6=10.27 cm,电源频率为50 Hz,可以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某同学将长木板右端适当垫高,其目的是________.如果长木板的右端垫得不够高,木板倾角过小,用a表示小车的加速度,F表示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他绘出的a-F关系图象可能是________.
A. B. C. D.
19. 解答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物体的质量m=4kg,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在倾角为37°,F=10N的恒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当t=6s时撤去F,(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物体做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a;
(2)6秒末的速度是多少?
(3)撤去F后,物体还能滑行多长时间?
20. 解答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A物体放在倾角为30º的光滑斜面上,B物体通过轻质光滑定滑轮与A物体相连,细线不可伸长且与斜面平行,A、B释放后,斜面体静止不动,在B物体落地前,A物体没有与滑轮相撞。已知A、B两物体的质量都为m,斜面体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
(1)求B物体落地前,细线的张力大小;
(2)求B物体落地前,细线对滑轮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3)若去掉B物体,将A物体从斜面上静止释放,A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过程中,斜面体保持静止,求斜面体受到水平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大小。
21. 解答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以恒定速率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现在传送带上端A处无初速度地放一质量的小煤块(可视为质点,忽略滑动过程中的质量损失),小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传送带上A到B的长度。取,重力加速度。求:
(1)小煤块刚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2)小煤块从A运动到B的时间;
(3)从A到B的过程中小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长度。
22. 解答题 详细信息
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1kg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37°固定斜面上(斜面足够长),对物体施加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时间t1=ls时撤去拉力,物体运动的部分v-t图象如图乙所示,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和拉力F的大小;
(2)t=6s时物体速度;
(3)物体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