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免费试卷带答案和解析(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养正学校)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意大利蒙扎市议会通过了一项法案,禁止市民将金鱼养在圆形鱼缸里观赏。提案者解释说,把金鱼关在圆形鱼缸里非常残忍,因为弯曲的表面会让金鱼眼中的“现实”世界变得扭曲。可问题在于,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感知到的“现实”是真实的?金鱼看见的世界与我们所谓的“现实”不同,但我们怎么能肯定它看到的就不如我们真实?这一事例告诉我们( )
①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②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③只换位思考才能对事物的“真实”性做出判断
④感知根本无法对“现实”做出是否“真实”的回答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近年来,各地竞相建造地区或世界“第一高楼”。有人认为,“第一高楼”是城市的地标建筑,可以改善城市形象,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也有人认为,脱离本地实际热衷于盖“第一高楼”,暴露了追求“政绩工程”的思维陋习,是地方经济的隐患。从哲学角度看,材料说明( )
A. 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B.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并指导人们的行动
D. 对同一确定对象,可以存在不同的正确认识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与伯拉图为友,与亚里斯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哈佛大学校训短短一句话,却包含两个哲学家的名字,之所以高擎哲学点亮的精神火炬,是因为真正的哲学
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②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
③使我们的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
④可以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 ③④ B. ①② C. ①④ D. ②③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秦大河博士第一次从科学的角度提出了一直被公众所质疑的理论:极端天气和气候现象在过去的50年里变得越来越频繁,报告明确指出了气候变化和阶段性极端天气之间的联系,被称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此可见( )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认识主体的不同决定了认识结果的差异
C.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 D.自在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面对新形势,中共中央宣传部强调改进文风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短:力求简短精炼、直截了当、要言不烦、意尽言止,坚持内容决定形式,宜短则短,宜长则长。二是实:讲符合实际的话不讲脱离实际的话,讲管用的话不讲虚话,讲反映自己判断的话不讲照本宣科的话。三是新: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上有新思路、新举措、新语言,力求思想深刻、富有新意。为此,我们必须
①坚持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避重就轻,抓住主要矛盾
③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④立足实践,反对书本知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古代哲学家用诗词标榜自己所从属的哲学阵营,当代歌手的歌词中也蕴含着哲学思想。以下歌词中与孟子的“心之官(官:官能,作用)则思”的观点具有不同的哲学倾向的是( )
①真心祈祷,天佑中华,愿你平安昌盛生生不息啊(《天佑中华》)
②你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我的梦里,我的心里,我的歌声里(《我的歌声里》)
③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国际歌》)
④我们还能不能再见面,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求佛》)
A. ②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③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唐诗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诵读唐诗,不仅可以让我们接受文学艺术的熏陶,而且也能从中获得哲学智慧的启迪。下列诗句中,蕴含哲理相近或相似的是
①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③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④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一个雕刻家在细心雕刻一块尚未成形的大理石,头部、肩部都已经雕刻成形,一个美丽的天使逐渐显现。这时,一个小女孩问雕刻家:“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的?”雕刻家回答:“石头里本来没有天使,但因为我是在用心雕刻。”这说明( )
①艺术创作能否实现“无中生有”,受艺术家的技艺水平的影响
②艺术家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摆脱事物外在形态和属性的束缚
③艺术观念具有导向作用,影响着雕刻家对雕刻对象的艺术处理
④艺术观念具有社会历史性,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必然不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多年不懈研究的基础上,我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破译了飞蝗的全基因组序图谱,这是迄今人类破译的最大动物基因组,为更好地揭示蝗灾爆发机制,以及开发可持续性治理策略核心的控制方法提供了宝贵的基因组资源。该研究成果说明:( )
①获得正确的认识是科学研究的目的 ②获得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③科学研究是推动人们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实践活动制约着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水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设》,全会强调,由宪法及时确认党和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和经验,更好发挥宪法的规范、引领、推动、保障作用,是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体现了
A. 认识与实践的变化同步
B.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 认识是推动实践发展的动力
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我国科学家日前研发出一种可视化的“心脏芯片”,可以在体外模拟心肌细胞的跳动和收缩,这对于支撑我国创新药物研发以及转化医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这一科研成果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源自实践的认识具有真理性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科学实验是获取认识的最基本实践括动
④认识的不断发展推动着实践的不断发展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小马要过河,老牛告诉它:“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越过去。”松鼠拦住它大叫:“别过河,你会淹死的!”小马回家问妈妈,妈妈说:“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试就知道了。”这个童话故事蕴涵的哲理是
①间接经验都是不可靠的
②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主体与客体首先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研学旅行是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特点和学科需要,组织学生以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近年来,研学旅行备受青睐,是由于参加这类活动能够
①改变获得知识的来源,增强认知的可靠性
②完善人的知识结构,提高个体的无限认知能力
③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结果对照,检验认识的正确性
④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推动认识不断深化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依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围绕新的时代课题,求真务实,不断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理论突破.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习.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说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获得理论突破是我们党艰辛探索的目的和归宿
③追求和获得真理是一个不断否定原有认识的过程
④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地依靠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基础设施的方式精准扶贫,收效甚微。2018年该地政府改变扶贫策略,将资金扶持与产业发展相结合,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就业,扶贫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由此可知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真理性认知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③真理性认知活动具有客观性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8年3月2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弥曼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2018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几十年来,她每年花几个月时间在克山野岭问寻找化石,修复化石研究化石。她的研究成果颠覆了学术界对四足动物起源的认识否定了总鳍鱼类具有内鼻孔的结论,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四足动物的起源问题。这表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②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的深化
③人类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④认识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8年7月22日,青岛传来喜讯,袁隆平院士“海水稻”团队试种的包括“海水稻”在内的80多个水稻品种分批成熟。经测产,这些品种都超出了全世界水稻4.539吨/公顷的平均产量。“海水稻”试验种植取得的阶段性成功( )
①表明真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②佐证了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的事物
③说明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够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④证明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初心”决定“苦干”的方向和程度
B.“初心”一经形成,便不能改变,否则容易使“苦干”半途而废
C.“苦”是达成“初心”的手段,“初心”是“苦干”的归宿
D.“苦干”是检验“初心”正确与否的标准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俗话说“天下乌鸦一般黑”,我们平时所说的“乌鸦”其实是鸦科属下的数种鸟类。在我国境内,常见的就包括小嘴乌鸦、大嘴乌鸦、秃鼻乌鸦、渡鸦等多种,虽然“黑”是我们辨认乌鸦的一个关键特征,但实际上没有一种乌鸦是真正意义上“黑色”的,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特定角度的阳光下,那些看似黑色的羽毛会呈现出带金属光泽的蓝紫色或蓝绿色,这些美丽的颜色对于我们人类的眼睛来说非常难识别。材料表明
①对乌鸦“黑”的认识不是主体的凭空想象,来自于客体本身
②对乌鸦“黑”的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
③真理是发展的,原有的真理性认识常常在新的实践活动中被推翻
④对乌鸦“黑”的真理认识中包含着错误,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黑色”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传统观念认为,多吃辣椒对健康不利。但最新跟踪调查结果和科学研究显示,吃辛辣菜肴可以减少癌症、缺血性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造成的早亡风险。这一最新发现表明( )
①认识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得以发展②在实践中获得的新认识都是正确的
③传统观念没有经过实践证明都是不可靠的④真理性认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表明:
①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真理在不断推翻自身的过程中向前发展
③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
④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2.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围垦湖泊、侵占水域、超标排污、违法养殖、非法采砂等现象时有发生,造成湖泊面积萎缩、水域空间减少、水质恶化、生物栖息地破坏等问题。为此,中央提出全面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湖长体系,水利部将指导督促各地在2018年年底前全面建成湖长制。湖长制是对河长制的必要补充,也是我国在生态文明方面的新探索,是党的十九大精神在生态建设方面的具体落实。湖长制的建立,将为我国湖泊治理和湖泊的永续利用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证,进一步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结合材料,说明推行湖长制应该如何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3. 详细信息
多年来,我国国企改革一直围绕着“放权”和提高效率的主题展开,实质上始终在探索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能否结合、怎样结合的重大问题。在1998年之前,我国在国企改革中尝试了扩权让利、承包经营等措施。1998年开始,国企改革打响了真正的“攻坚战”,经历了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和国有困难企业关闭破产,针对国有大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特定问题专项改革两个阶段。尽管国企改革“攻坚战”取得了一定进展和成效,但当前国有企业仍普遍存在企业制度不完善、治理结构不健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不到位等病疾。
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任务、新举措,提出要加快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深化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对国企改革的探索是如何体现人类认识过程的。
24. 详细信息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习.平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运用意识作用的知识,谈谈对“将改革进行到底”这一观点的认识。
25. 详细信息
等待四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以下简称《舌尖3》终于于春节播出,一经播出,便延续了高话题性、高收视率。然而,在重聚吃货们目光的同时却也引发网友们的吐槽,“交叉剪料有点混乱、解说词中的不严谨有待商榷,看不到舌尖美食,只有感人故事”
面对不少观众表示出“无法接受”这样的《舌尖3》,有业内人士认为,美食纪录片的市场环境,从《舌尖1》到《舌尖3》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前两季的基础上,第三季如果没有更多的创新、突破和发展,观众不会满足。之前对于韩国泡菜入选世界六大非遗美食,很多网友忿忿不平,中国制作泡菜的工艺历史悠久,《诗经》中早有记载。但日前中国有89个国家级的非遗美食,却没有一个是世界级,这成为一大遗憾。《舌尖3》创作团队曾为一个白菜去到扬州四五趟,还找到农业大学专门研究农史、蔬菜史的专家,辗转多地去查资料,花费大量心血,只为搞清白菜从北到南是怎么演变的、中国白菜怎么传到韩国的。《舌尖3》希望不仅能诠释美食和人,也尝试去理解其所根植的文化沃土与时代的流转。他们认为美食背后的文化和文明,才是《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的根和魂。
从认识论角度分析对《舌尖3》褒贬不一的原因。
26. 详细信息
时间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它给空想者痛苦,给创造者幸福。
古人从日光中意识到,“辉光所烛,万里同晷”。然而同是时间,有人感觉它如年轮,一圈圈积累成参天大树;也有人感觉它如流沙,飞流不止,无可奈何。时间观不同,意义感就大不相同。有人是应时型时间观,“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有人是宿命型时间观,“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有人是奋斗型时间观,“不驰于空想、不骛于应声”。怎样的时间观引致怎样的存在方式,于是就有了不同的生命精彩和社会形态。
时间不会等待,时光不会倒流,“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看似无穷无尽的时间,其实是有方向的,谁也无法逆时间而行。昨日之日不可留,明日之日何其多,今日之日须臾期,“今日”的价值,远胜于“昨日”和“明日”。时间中藏着怎样的答案,酝酿着怎样的奇迹,只有奋进者最清楚。
结合材料,从实践的含义及其特点角度,说明“时间中藏着怎样的答案,酝酿着怎样的奇迹,只有奋进者最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