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教材同步备课-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有自己鲜明的时代主题。如果把“锦衣卫、东厂、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那么这个单元的主题应是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加强 D.专制集权的强化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康熙帝曾经说,大臣将皇帝视为驾车之马,没有人主动“怜恤”,让皇帝可以“休息”。如图起居注,记载了康熙每天聆听奏报、处理政务的情况。这表明清代帝王的突出品质是

A.清廉 B.疲劳 C.勤政 D.高效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史学家佐伯富说:“所谓奏折,系臣工所上之报告……此类奏折臣下缄封直达御前,天子亲拆亲阅,旁人不得与闻……故可称之为奏折政治”。这表明
A.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民主 B.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C.促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D.激化了皇权与官僚的矛盾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清朝人李祖陶说:“今人之文,一涉笔惟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情望风觇(看,窥视)景,畏避太甚。见鳝而以为蛇,遇鼠而以为庇。消刚正之气,长柔媚之风。”上述社会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清王朝实行
A.君主专制 B.“文字狱” C.八股取士 D.特务统治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1885年,清朝设置台湾省。对这些措施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内地的联系 B.巩固了东南海防
C.使台湾开始纳入了中国的版图 D.促进了台湾开发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与下图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戚继光抗倭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雅克萨之战 D.左宗棠收复新疆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清朝修建永安寺(位于今北海公园白塔旁),寺内供奉达赖和班禅的塑像,这有利于加强中央政府与某边疆地区的联系。这一地区是
A.西藏
B.台湾
C.新疆
D.东北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清朝在新疆实行军、民分治,伊犁将军管军政和边防,民政根据维吾尔各族原有社会组织推行伯克制。而清朝在西藏却实行政教合一,驻藏大臣管僧俗高级官员任免,稽查财政收支、军队调防、边境防务。这体现了
A. 宗法制度的变异
B. 中央集权的加强
C. 专制主义的削弱
D. 地缘政治的特点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乾隆后期,随着社会矛盾的累积,农民起义屡屡爆发。关于这些起义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原因是政治腐败 B.通过秘密宗教发动
C.反映了新的时代特点 D.动摇了清朝的统治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世纪时,轰鸣的机器把西方社会带入工业化时代,而古老的中国却对外界的变化一无所知,仍处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是清朝在对外政策上实行
A.重农抑商 B.君主专制 C.闭关锁国 D.对外开放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清代的木兰秋狝(秋天打猎),是在入关前努尔哈赤、皇太极和入关后顺治各朝经常出猎的传统基础上形成的一项国家大典,可谓清朝的“秋季运动会”。康熙帝在某次行围时强调,从前有人“以朕每年出口行围劳苦军士条奏者,不知国家承平虽久,岂可遂忘武备”;乾隆宣称其行猎目的有三:一是遵循祖制,二是习武练兵,三是怀柔蒙古。由此可见木兰秋狝
A.是直接统治蒙古的方式 B.有其特定的军事政治意图
C.主要满足君主的娱乐需求 D.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乾隆二十五年中国政府曾颁发给部分商人海外渡航证明书。这说明当时清政府
A.严格管制对外贸易
B.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C.废止重农抑商政策
D.服从于列强的侵略
13.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三代时期,理想中的天下是一个以华夏为中心的政治共同体。春秋时期,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多个政治实体并存的格局,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并未动摇对“天下共主”的追求,而是在规划并指点着中国历史如何重新迈向大一统。
——摘编自闾小波《共识依赖:中华政治共识之传承与更张》
材料二 迨始皇吞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促,于“古人之遗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摘编自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材料三 清代的雍正皇帝曾说:“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
——摘编自刘晓东《“华夷一家”与新“大一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代”是哪三代?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提出的政治主张及其政治目的分别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的表现。
(4)概括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