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上半期期中化学在线测验完整版(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诚仁中学)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B.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 工业上制取氧气
C.酒精挥发 石蜡熔化
D.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 把黄瓜切成细丝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 B. 点燃酒精灯 C. 闻气味 D.倾倒液体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
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装置。 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⑦②③①④⑤⑥ B.①⑦③②⑤④⑥ C.⑤⑦③②①④⑥ D.⑦③①②④⑥⑤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从下列图片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 分子之间有间隔 B. 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C. 受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D.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我国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加强河湖管理,建设生态文明”,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的天然循环主要是通过物理变化完成的
B.化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会造成天然水体的污染
C.天然水中加入明矾净化后可直接饮用
D.天然水净化成自来水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物质鉴别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A.区分厨房中的食盐和白醋------分别尝味道
B.区分硬水与软水-------常用加肥皂水检验,泡沫少,产生浮渣多的是硬水
C.区分蒸馏水与过氧化氢------加入MnO2 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D.区分CO2、O2、空气-----分别将带火星木条伸入瓶中,观察现象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有关因果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磷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白烟,可以制作烟幕弹
B. 钨的熔点高,被用来做灯泡里的灯丝
C.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燃料
D.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锰(Mn)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含锰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也被广泛应用.结合如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锰原子核内有25个质子,一个锰原子的质量是54.94g
B.锰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其化学性质由最内层电子数决定
C.MnO2属于氧化物,能做所有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D.锰原子易失去电子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钠(Na)是一种金属单质,有关信息如下:①银白色的金属;②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③钠很软,可以用刀切开;④常温下,钠与氧气、硫、水等均能快速反应; ⑤钠在高温高压时甚至可以和氢气反应生成氢化钠;⑥在实验室里,金属钠不能存放于空气中,而通常存放于煤油中.依据上述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描述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有①②③
B.描述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有③④⑤
C.⑤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D.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可防止钠与空气(氧气)发生反应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时下甲型H1N1流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目前世界上已证明“达菲”是治疗禽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的一个良方,在卫生部公布的诊疗方案中称,在发热48小时内使用达菲有效,36小时内使用最佳。达菲的生产原材料是八角中所含的一种重要成分莽草酸(化学式为C7 H10 O5),关于莽草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莽草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②莽草酸是由莽草酸分子构成的;
③莽草酸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④莽草酸由7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5个原子构成的;
⑤莽草酸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③④ D.②④⑤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化学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O B.Zn C.N2 D.CO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O”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化学反应之间、化学物质之间具有包含、并列、交叉等关系。下表中X、Y符合下图所示关系的是

A

B

C

D

X

化合反应

化合反应

纯净物

燃烧

Y

氧化反应

分解反应

混合物

缓慢氧化



A.A B.B C.C D.D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其体积的
B.该实验操作时红磷一定要足量,目的是把装置内的氧气消耗完
C.实验开始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让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把分别盛满甲、乙、丙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对甲、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

A. 甲、乙、丙气体都易溶于水
B. 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
C. 不可以用排空气方法收集甲气体
D. 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方法收集丙气体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图像与内容不相符合的是
A.如图是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
B.如图是通电分解水产生气体质量
C.如图是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D.如图是测量空气成分实验中广口瓶内气体体积变化情况
17. 填空题 详细信息
熟练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重要工具。
(1)按要求写出对应的化学符号
①2个铝原子____,②n个过氧化氢分子___③氯化亚铁中铁元素化合价是+2价_____ ④表示的微粒________ ⑤2个氟离子____⑥ 氩元素____⑦锰酸钾的化学式 ____ ⑧硫酸铝化学式 _____________⑨碳酸钠化学式___ ⑩氢氧化铁化学式_____
(2)下列物质:①河水 ② 水银③ 冰水 ④硫酸铜 ⑤液态氮 ⑥五氧化二磷 ⑦高锰酸钾⑧人体呼出的气体 ⑨过氧化氢溶液 ⑩氯酸钾受热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
属于单质的是(填化学符号)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化学符号)___________。
18. 填空题 详细信息
元素周期表将已知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便于我们研究它们的性质和用途,如图表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_ ;(写名称)
(2)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多种,请写出化合价为+1价的氮的氧化物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随着新元素的不断发现,元素周期表还将逐渐完善,最近,科学家用大量高速钙原子轰击铕原子,形成了117号元素的原子,该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个________。
19. 推断题 详细信息
(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D是固体,D是一种黑色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反应①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
(2)若D为粉末状金属单质,则E的化学式为________,反应②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若D为非金属单质,E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
20. 实验探究题 详细信息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学习化学以后,我们对水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1)水资源是宝贵的,我们一定要节约用水,请举出在家庭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种方法_________.
(2)水通电可以发生分解反应,如图是水电解实验装置,通电后可观察到两电极附近______,电解一段时间后,两玻璃管中的现象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燃着的木条在玻璃管尖嘴口检验B气体,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水中通直流电的文字表达____________.

(3)知道了水的微观结构.一个水分子由____________构成,可用如图中的_____表示(填序号)

(4)知道水有硬水和软水之分,硬水是含有较多___________的水,常饮用硬水不利于健康,家庭中常用_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5)了解水的净化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物质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上图中______填序号)是对应装置图;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常用__________,在实验室中,将天然水变成纯水的方法是____,上图中______填序号)是对应装置图,在如图中,②所指的仪器名称为______,玻璃棒末端要靠在_______________
21. 实验探究题 详细信息
某同学利用下列装置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

(1)请写出编号为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3)用装置D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_,用这种方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
(4)在实验室用B、F装置制取氧气,选用的试剂是_____,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试管口放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实验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实验结束时的操作是__________.
(5)点燃系在光亮细铁丝下的火柴,待________时,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集气瓶内预先放入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 。
22. 计算题 详细信息
维生素是人体必备的营养物质,某种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xH44O,相对分子质量为396.
(1)求x的值________
(2)求碳元素和氢元素质量比________
(3)求7.92g维生素D2中含碳元素质量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