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半年期末语文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2019-2020年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两栖xī 接踵而至zhǒng 戴口罩 人情世故
B.棱角léng 目眩神迷xuàn 三部曲 震耳欲聋
C.褶皱zhě 笔墨纸砚yàn 暖融融 消声匿迹
D.闭塞sāi 强词夺理qiǎng 打包票 轻歌曼舞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面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管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黄发垂髫的孩童,都被这声势浩大的场面深深震撼住了。
B.古往今来的文人雅士总是毫不吝惜笔墨,在诗词歌赋中描绘这草长莺飞的美妙春景。
C.武汉这场来势凶猛的疫情,在全国各地医疗人员的强大支援下,不到三天就分崩离析了。
D.当晚的儿童剧《芝麻开门》剧情抑扬顿挫,台词诙谐幽默,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称赞。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年味淡了,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还是其中别有原因?我们是漠然置之,还是积极主动地做些什么?
B.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汨泊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
C.近年来,中国传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日趋火爆,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推崇。
D.无论是谁,只要他发愤图强、持之以恒、勇于追梦、充满正能量,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任何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它文明碰撞、交流、融合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B.这次交流会“以研促训,协同发展”为宗旨,吸引了大批业内青年专家前来交流研讨。
C.我们的报纸、杂志、电视和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
D.止咳祛痰片是市场上比较热销的药品,它的主要成分是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中的“矜”同“鳏”,指老而无妻的人;“寡”指老而无夫的人;“孤”指幼而无父的人;“独”指老而无子的人。
B.《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庄子》是道学家派的代表著作。
C.《傅雷家书》是由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撰而成的本家信集,该书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雅”是各地的民歌。
6.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①,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②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③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④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恍惚牛鬼蛇神,不知作何等语。
(节选自《观第五泄⑤记》)
(注)①罅(xià):缝隙,裂隙。②掉:摇动、摆动。③掣折:转折。④欹(qī):斜靠。⑤第五泄:第五级瀑布。在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是著名旅游胜地。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可以 B.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俶尔:忽然
C.山行之极观 观:景象 D.而犹不忍去 去:离开
【2】下面句子中,加点“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潭西南而望
A.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执策而临之 D.是故谋闭而不兴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以记人记事,也可以记景记物。如《桃花源记》以叙事为主,《核舟记》以描摹核舟这一雕刻品为主。
B.(甲)文作者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创作的《柳河东集》以籍贯命名,杜牧的《杜工部集》以官爵命名,韩愈的《韩昌黎文集》以谥号命名。
C.(甲)文情景交融,景中传情,表达了作者发现小石潭这一独特景致后的喜悦以及因遭受贬谪而排遣不开的苦闷。
D.(甲)文用游鱼细石侧面烘托潭水的清澈透明,(乙)文运用多种感官和形象的比喻描绘瀑布飞泻而下的壮观景象。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
7.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 )便不同。
【1】简要描述诗歌前两句的画面特点。
【2】诗中( )处,填入哪一个选项更符合诗意?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
A.雪花 B.梅花 C.菊花
8.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蒹葭萋萋,__________。(诗经《蒹葭》)
(2)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庄子《北冥有鱼》)
(3)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白居易的《卖炭翁》中,写出卖炭翁极度反常、矛盾的心理,真实地反映出老翁悲惨境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 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1)下面是某位同学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过程中做的批注,有误的一项是( )

(2)下面这首诗歌感情细腻,又有微妙变化,如果你以它参加“‘献给最美的人’诗歌朗诵会”,要表达好这些情感,你认为朗诵时各节应分别采用怎样的语气。
10.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门,闻也,从二户,象形。门的繁体字写作“門”,是两“户”相合,所以门是双扇的,户是单扇的。门,以其“入必由之,出必由之”的特性而成为我国建筑中最活跃的因素。受礼制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建筑从周代起,便按建筑所有者的社会地位来规范其规模和形制。对于标识居住者等级地位的“门”,古时的典章制度对油漆颜色、铺首兽面、门环用材、门钉数量等都有详尽的规范,仅从住宅的大门便可知道居住者的等级地位。例如,门的油漆颜色是很有讲究的,有红色、绿色和黑色。红色一向被认为是正色、吉庆之色,正因为如此,红色也被赋予了高贵等级的意义。它和门上的门钉、铺首一起共同组成一幅封建礼制的图像,凡皇室宫殿的大门都是红门、金钉、金铺首。
除色彩装饰外,门的数量也是等级划分的手段之一。门的数量在城市设计、宫廷建筑群的设计中,均有严格的等级,唐代《营缮令》中规定:都城每个城门可开三个门洞,大州的城正门开两个门洞,县城门只开一个门洞。《周礼·考工记》通过“三室居中,左祖右社,面朝背市,五门、三朝、六寝”的空间设计,以壮丽威严的空间处理,反映了传统宫廷的空间等级秩序。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门还可以是建筑主体以外的构筑物,如阙、牌坊等,它们归属于“门”类,但其功能已不在于“进出”,属礼仪崇尚的独立的标志性建筑。例如,“阙”是中国古代城门、宫殿或者陵园的一种标志性建筑。它不仅是宫殿的重要装饰物,而且是国家颁布政教法令的地方。根据汉代制度,阙有单阙、二出阙、三出阙之分。三出阙,一般耸立在帝王居住的宫廷大门前面,象征“天下独尊”之意。
(材料二)

门是居民的脸面,历来受到中国人的重视,因为大门是房主人社会地位的象征,人们常说的“门第”“门当户对”就是用“门”来延伸其内涵,比喻房主人的家庭情况。门当户对表示男女婚配家庭财力、社会地位相当,双方身份相同,可以联姻这么一种观念。
“门当”与“户对”是古民居建筑中大门建筑的组成部分。“门当”大都采用长方体的门墩,还有一些立于大门两侧地上的“门当”质地细腻光滑,雕有精美围案,既可观围欣赏,又可用来休闲小坐。“户对”,即置于门楣上或门楣双侧的砖雕、木雕,与门楣垂直,由于它位于门户之上,且取双数,有的二个一对,有的四个两对,故名“户对”。
大门是整个住宅最直接、最突出的标志,被赋予了重要的象征意义,它预示着院内建筑的规模及主人的社会地位、财富和权势等。显贵之家被称为“豪门”,卑庶之家称为“寒门”,一个家庭的家风称为“门风”,一个家族的资望称作“门望”,至今还流传有“光耀门楣”“书香门第”“门户之见”“门户之别”等成语,“门”这个建筑构件就成了家庭的显著标志。“门” 最基本的功能是开关,人们把具有这种功能的某些抽象事物,也用与“门”有关的词语来表示,例如“心门”“国门”。
【1】下面是两幅古城门的图片,王勃在长安送杜少府到蜀州赴任,他们送别地的城门应该是(1)____,杜少府到蜀州看到的城门应该是(2)____。 (填写“图一”或“图二”)

【2】下面两则材料分别放在(材料一)哪个段落合适?请说明理由。
A.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做《伤宅》诗云:“谁家起第宅,朱门大道边?”朱者,红颜色也。在封建社会能乐居朱红大门内的人家,绝非等闲之辈。
B.西汉时,汉宣帝重臣霍光的墓前修建了三出阙,遭到了人们的非议。
【3】读完两则材料,说说你对“门”有哪些认识。
11.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少年游
郁达夫
①在我们的左面,住有一家砍砍柴、卖卖菜,别人家死人或娶亲,去帮帮忙、跑跑腿的人家。他们家里的顶小的一位年纪比我大一岁,名字叫阿千,冬天穿的是同伞似的一堆破絮,夏天,大半身是光光地裸着的:因而皮肤黝黑,臂膀粗大。他虽只比我大了一岁,但是跟了他们家里的大人,日日去茶店、酒馆,也经常进出婚丧的人家。我每天见他从我们的门口走过,心里老在羡幕,我要到什么时候,才可以同他一样的和大人夹在一道呢!
②有一个春天的早展,母亲上父亲的坟头扫墓去了,祖母也一清早上了一座远在三四里路外的庙里念佛。我只一个人立在门口,看有淡云浮着的青天。忽而阿千唱着戏,背着钩刀和小扁担绳索之类,从他的家里出来,看了我的那种没精打采的神气,他就立了下来和我谈天,并且说:“鹤山后面的盘龙山上,映山红开得多着哩;并且还有乌米饭、彤管子、刺莓等等,你跟了我来吧,我可以采一大堆给你。你奶奶,不也在北面山脚下的真觉寺里念佛么?等我砍好了柴,我就可以送你上寺里吃饭去。”
③阿千本是我所崇拜的英雄,而这一回又只有他一个人去砍柴,天气那么的好,一听到这个提议,自然是心里急跳了起来,两只脚便也很轻松地跟他出发。出了弄堂,向东沿着江,一口气跑出了县城之后,天地宽广起来了,我对于这一次冒险的惊惧之心就马上被大自然的威力所压倒。这样问问,那样谈谈,(1)阿千真像是一部小小的自然界的百科大辞典;而到盘龙山脚去的一段野路,便成了我最初学自然科学的模范小课本。
④渐走渐高了,山上的青红杂色迷乱了我的眼目。日光直射在山坡上,从草木泥土里蒸发出来的一种气息,使我感到了呼吸困难。阿千也走得热起来了,把他的一件破夹袄一脱,丢在地下。教我在一块大石上坐下憩着,他一个人穿了一件小衫唱着戏去砍柴、采野果了。我回身立在石上,向大江一看,又深深地得到了一种新的惊异。
⑤这世界真大呀!那宽广的水面!那澄碧的天空!那些上下的船只,究竟是从哪里来,上哪里去呢?
⑥我一个人立在半山的大石上,渐听得阿千的唱戏声音幽下去、远下去了,心里就莫名其妙地起了一种渴望与愁思。我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大起来呢?我要到什么时候才可以到这像在天边似的远处去呢?到了天边,那么我的家呢?我的家里的人呢?我同时感到了对远处的遥念与对乡井的离愁,眼角里便自然而然地涌出了热泪。到后来,脑子也昏乱了,眼睛也模糊了,我只呆呆的立在那块大石上的太阳里做幻梦。
⑦这种接连不断的白日之梦,不知做了多少时候,阿千背了一捆小小的草柴和一包刺莓、映山红、乌米饭之类的野果,回到我立在那里的大石边来了;他脱下了小衫,光着脊肋,那些野果就系包在他的小衫里面。
⑧他提议说,时候不早了,他还要砍一捆柴,且让我们吃着野果,先从山腰走向后山去吧。慢慢地走到了山后,向寺里看了一眼,阿千就放下了那捆柴,对我说:“他们在烧中饭了,大约离吃饭的时候也不很远,我还是先送你到寺里去吧!”
⑨我们到了寺里,(2)祖母和许多念佛婆婆都张大了眼睛,惊异了起来。阿千走后,她们就开始问我这一次冒险的经过,我也感到了一种得意,将如何出城、如何和阿千上山采集野果的情形说得格外的详细。后来坐上桌去吃饭的时候,有一位老婆婆问我:“你大了 ,打算去做些什么?”我就毫不迟疑地回答她说:“我愿意去砍柴!”
⑥故乡的茶店、酒馆,到现在还在风行,而这一位茶店、酒馆里的小英雄,初次带我上山去冒险的阿千,却在一年涨大水的时候,喝醉了酒,淹死了。时间是不饶人的,盛衰起灭也绝对无常的:阿千之死,同时也带去了我的梦,我的青春!
(有删改)
【1】仅年长“我”一岁的阿千为什么会被视为小英雄?阅读全文,概述阿千的“英雄”表现。
【2】根据提示,结合语境,对文中两处画线句子任选一处进行赏析。
(1)阿千真像是一部小小的自然界的百科大辞典;而到盘龙山脚去的一段野路,便成了我
最初学自然科学的模范小课本。(从修辞角度)
(2)祖母和许多同伴的念佛婆婆,都张大了眼睛,惊异了起来。(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3】文中多处运用对比,试举一例分析。
【4】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简要概括。
12. 作文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社戏》中,“迅哥儿”和一群农家少年一段月夜看戏的经历留下了一朵记忆的浪花;《灯》中,吴伯萧和爷爷提灯夜归的故事温暖了作家的人生旅程;《少年游》中,和阿千的一段出行唤醒了作家郁达夫少年的梦想。在你的少年生活中,也应该有一个(些)人,一段美好的回忆,斑斓了你的流年……
请根据以上材料,以“少年的故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②运用第一人称,表达真情实感,不得扩写、套作;
③不得直接或间接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