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卷(江苏省无锡市港下中学)

1.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默写古诗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
②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
③____________________,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
④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苏轼《沁园春•雪》
⑤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⑥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⑦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字词书写 详细信息
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pīng_____________ 婷 ②摇yè_____________ ③lí_____________ 明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站在曾国藩故居前,我不禁浮想联翩,时空转换,似乎看见了这位伟人驰骋疆场的英姿。
B. 她对未来一番美好的畅想,使我原本平静无波的心湖泛起阵阵涟漪。
C. 京剧大师梅葆玖先生演技高超,他在传统京剧《霸王别姬》中扮演虞姬,演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
D. 网络时代,社会信息透明度极高,每天只要一睁开眼,一个个消息就络绎不绝地传到你的耳朵里。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为了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的不良行为,每个人心中都必须绷紧一根安全弦。
B. 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C.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D. 由于全社会厉行节约之风,对高端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关于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感情和主张,例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
B. “词”是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是配合宴会乐曲而填写的歌词,句式长短不一,故又叫“长短句”。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词的流派有婉约派和豪放派两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晏殊、苏轼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李清照、辛弃疾等。
C. 古人作品命名形式多样,有以地域命名的,如《柳河东集》;有以官职命名的,如《杜工部集》;有以字号命名的,如《东坡乐府笺》。
D. “社”在古代指土地神,“稷”指谷神,古人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风骚指代文章辞藻。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智深、李逵、武松三人,都是武艺高强、性格刚烈、不畏强暴的好汉,其中鲁智深急躁莽撞,疾恶如仇,主张“救人须救彻”,是小说中造反精神最为强烈的英雄。
B. 《水浒传》中有三大恶霸:一是开肉铺的镇关西,被鲁智深当街所杀;一是开酒铺的蒋门神,被林冲所杀;一是开药铺的西门庆,被武松所杀。
C. 《水浒》中身怀绝技的三位英雄:善盗的是鼓上蚤时迁,善射的是小李广花荣,善行的是神行太保戴宗。
D. 《水浒》中宋江征方腊得胜后被高俅毒死,吴用在宋江死后与花荣上吊,林冲征方腊得胜后瘫痪留在六合寺,半年后死了。
7. 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水浒传》第五十三回节选,回答问题。
直到天明,公孙胜起来安排早饭,相待两个吃了。戴宗道:“再请先生同引我二人上山,恳告真人。”李逵听了,暗暗地冷笑。三个依原旧路,再上山来。入到紫虚观里松鹤轩中,见两个童子。公孙胜问道:“真人何在?”童子答道:“真人坐在云床上养性。”李逵听说,吃了一惊,把舌头伸将出来,半日缩不入去。三个揭起帘子,入来看时,见罗真人坐在云床上中间。
(1)请结合原著简要分析李逵“暗暗地冷笑”的原因及此时他的心理。
(2)画线句体现了李逵怎样的性格?请结合原著再举一个可以体现这一性格的故事。
8.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阅读与赏析
秋词
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初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①人狂。
注:①嗾(sǒu):教唆人做坏事的人
【1】古人诗文多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本诗也是如此吗?请就本诗的前两句作具体分析说明。
【2】作者在诗的结尾引入“春色”,有何用意呢?请作简要回答。
9.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博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敞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康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A. 以刀画地 B. 宣悉以班诸吏
C. 葬以大夫礼 D. 以宣尝为二千石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课文通过叙述洛阳县令董宣秉公执法的故事,表现他刚正不阿、不畏权贵、嫉恶如仇、狂妄自傲的性格特征。
B. 本文通过语言、动作描写从正面刻画董宣的形象,又通过皇帝和京城百姓对董宣的评价作侧面烘托,使人物形象高大丰满。
C. 汉光武帝对董宣杀死公主家奴的态度,由“大怒”“欲箠杀之”,转变到赦免并重赏他,说明光武帝是个明辨是非的君王。
D. 董宣执法严明,威名远扬,百姓称其为“卧虎”,地方豪强闻风丧胆,在他治理期间,洛阳县没有申诉的冤案。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大言数主之失_________(2)使宣叩头谢主_______
(3)臧亡匿死____________(4)帝伤之______________
【4】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没有风暴的海洋是池塘
陈凌
①美学家朱光潜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有一段时间喜欢作诗填词,兴之所至,常信笔直书,想到什么,便写什么,自觉不错。后来将习作拿给朋友看,却碰了壁:“你的诗词来得太容易,你没有下过力,你喜欢取巧,显小聪明。”一语点醒梦中人。他由此方悟,意境经过洗练,用词经过推敲,才能百炼成钢,达到精妙境界。遣词造句如此,人生更是如此。
②桥梁专家茅以升晚年这样总结一生:“人生一征途耳,其长百年,我已走过十之八九。回首前尘,历历在目。崎岖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涛,幸赖桥梁以渡。桥何名欤?曰‘奋斗’。”谁的人生没有几分坎坷?谁的道路不曾有过崎岖泥泞?生命的常态,永远不只是浅浅的涟漪,更有涌动的暗流、潜在的礁石。正是这些,才构成了完整而丰富的人生;也正是在崎岖道路上的砥砺前行,每个人的精神生命才能不断成长。有作家写道:“你不可能要求海洋没有风暴,那不是海,是泥潭。”未经磨砺的灵魂,是没有深度的。然而,总有一些人,一提到压力,就心生畏难情绪;一遇到困难,就只会向后退缩,畏葸不前。还有的人甚至甘做“草莓族”,一压就扁,一碰就倒。如此,无法成就一番事业不说,恐怕连自己人生的方向盘都很难把握。相反,中流击水,才能真正熟谙水性;披荆斩棘,才能抵达未曾抵达的地方。正所谓,“不有百炼火,孰知寸金精”。
③其实,很多时候,横亘在我们面前的困难,看似高山,实际上不过是座小山丘。能否迈过去,关键就看我们能否拿出攻坚克难的意志。《史记》曾载,飞将军李广有一次外出打猎,把草丛中的一块石头误认为是潜伏的老虎,于是弯弓射箭,箭镞居然深陷石头之中。等知道是石头之后,却始终无法再次以箭穿石。这里的区别,就在于射箭之时的意志,是否一往无前、绝不退缩。李白由此感慨道:“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意志坚定与否,往往决定着事情的成败。
④不可否认,一些困难并非能轻易克服,但没有尝试过,怎会知道到底能不能克服呢?不试,半点机会都没有;试了,至少还有机会。即使最终没有克服,至少也是增加了阅历、磨砺了心性。正如哲人所言:“雾气弥漫的清晨,并不意味着是一个阴霾的白天。累累的创伤,就是生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因为在每个创伤上都标示着前进的一步。”与困难作斗争,不管成功与否,本身就是一笔重要的人生财富,它将成为下一次成功的基石。
⑤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中国有两部大书,一曰《史记》,一曰《资治通鉴》,都是有才气的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境遇中写的。看来,人受点打击,遇点困难,未尝不是好事。说到底,挫折和苦难,不过是块磨刀石。不被困难吓倒,不向挫折屈服,勇往直前,人生的刀刃才能越磨越锋利。
【1】请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2】请梳理并概括文章第②段的论证思路。
【3】第③段划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11.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雪夜
①那是一个飘雪的冬夜。天地间一片死寂,只有大朵大朵的雪花落地的“沙沙”声。虽然裹着厚厚的棉袍棉裤,但还是无法抵御彻骨的寒气。我弓腰缩背,双手紧拢,踩着没过脚踝的雪,跟着父亲走向村外的后岗。父亲仿佛看出了我的怨气,说:“今晚一定能捉住那个贼。”
②“不就几捆稻草吗?大半夜还出来受冻!”我没好气地说,我总以为父亲是小题大做。
③“你说的轻巧,没了稻草,开春后咱家大牯牛吃什么?”父亲说着就愤愤起来,“再说了,不要脸的贼你不捉住他,还不知要祸害多少人呢!”
④到了后岗,父亲用手电筒四下照了照,茫茫雪地里,只有我家一大一小两个草堆,顶着厚厚的雪,静静地矗立着。我和父亲钻进小草堆洞里,茫然地看着黑咕隆咚的雪的世界。
⑤草堆洞里虽然比外面暖和了许多,但绝比不上家里,更比不了暖和的被窝,我的双脚很快就冻得生疼。“今晚不会有贼了吧?”我说——我想让父亲同意我们早点撤退,可父亲却传出了轻微的鼾声——他天天劳作不闲,今儿又推了一整天的磨,实在太困了。
⑥不知过了多久,雪停了,却下起了冰子,纷纷扬扬地撒进草堆洞。草堆洞俨然成了冰窖,没有一丝温度。我正要推醒父亲回家,却见一窝微弱的灯光向这边慢慢移来。很快,我看到了,是两个孩子,一大一小,提着防风的煤油灯,径直来到我家大草堆前。
⑦“从里面拉,轻点,别拉倒了草堆。”小个子低声对大个子说,还挥了挥右臂——半截的右臂!天啊,她不是孩子,是矮婶啊!我忘记了推醒父亲,矮婶怎么会干这种事?怎么干这种事还带着儿子小江——小江比我还小一岁啊。
⑧小江双手抓着一捆稻草使劲往外拉,一个没注意,重重地滑倒在雪地里。矮婶急忙上前扶起,叫他接着拉。小江嘴里却愤愤地嘀咕着什么,站立一旁,不愿拉了。寒风中,母子俩僵持着,浑身颤抖——小江上身穿一件破棉袄,下身是一件旧单衣,而矮婶上下身穿的都是破旧的单衣。
⑨矮婶放下煤油灯,用左手吃力地拉着小江刚刚拉过的那捆稻草,可稻草压得太紧,她发了好几次力也拉不下。小江终于不忍,上去帮忙,母子俩好不容易才拉下了一捆稻草。然后,他们又合力拉下一捆。矮婶提起一捆稻草就要回家,小江却犹豫着说:“娘,再拉一捆吧,够牛吃三天了。”矮婶看看草堆,摇着头说:“算了吧,你四伯家的牛也要吃草呢。”说完,母子俩就提着稻草一前一后地往回走。
⑩我已经决定不叫醒父亲让他们走了,可父亲却突然醒来,一声大叫,明亮的手电筒的光就照上了三四丈开外的母子俩身上。我急忙抓住要往外冲的父亲,与此同时,父亲刚出口的“不要脸的……”也硬生生地吞回了半句——他也似乎明白了什么,慢慢地坐回原地。
⑪手电筒的灯光里,矮婶怀抱稻草,弯着腰,脸紧紧地贴着稻草,一动不动。
⑫呼呼的北风掀翻她单薄的衣服,枯瘦的后背整个地裸露在寒风中,任由密密的冰子肆无忌惮地击打。小江更是吓坏了,提着稻草,浑身颤抖得异常厉害。
⑬“是矮婶。”我贴着父亲的耳朵低低地说。
⑭“哦,拿草的是二柱三柱吧……你们……”父亲关了手电筒,大声地说,“你们拿回去吧,明天……明天我再找你们算账……”
⑮回到家,母亲还坐在床上纳鞋底,问我们抓没抓到贼。见我们谁也不说话,母亲才发现我们的神情很凝重,就一再追问到底发生了什么。
⑯“哎,老天造孽啊!”父亲长长地叹口气说,“你这就起来,给桂香送稻草去……”
⑰“是桂香啊?”母亲吃惊地大张着嘴,继而猛拍脑门,懊恼地说,“我应该早就想到是她娘几个了——秋天草堆失了火。”母亲一边穿着衣服,一边喃喃地说,“一个女人家,一见人就脸红,手又不便,还带着那么多孩子,再加上牲口,这冰天雪地的草不够用,可怎么熬啊……”
⑱此后,每隔两三天,夜深人静的时候,母亲就带着我,将几捆稻草悄悄地放到矮婶家的门口。
⑲又是一个大雪夜,送草回来,我很快地进入了梦乡,梦中依稀看见矮婶家的四周长出了青草,一片连着一片,郁郁葱葱,蓬蓬勃勃……
(选自《小小说》,有删改)
【1】根据文意梳理文章的故事情节,完成下面的内容。
稻草被盗,雪夜捉贼→________________→心生怜悯,决定送草→______________
【2】第一自然段中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3】结合语境,赏析划线句。
手电筒的灯光里,矮婶怀抱稻草,弯着腰,脸紧紧地贴着稻草,一动不动。
【4】“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小说的内容简要分析。
【5】小说的结尾意蕴丰富,请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12. 作文 详细信息
根据要求作文。
“酿”字,有这样一个解释:渐积而成。学习上,日积月累,有所收获;工作中,认真勤恳,必有回报;生活中,用心感悟,品味万千。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用心、用情,定能酿造出属于自己果实。
请以“酿”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立意自定,真情实感;(2)文章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于“×××”代替。(3)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