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至2019高二后半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吉林省蛟河市蛟河第一中学)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主要强调分封制
A. 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B. 加强了专制中央集权
C. 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D. 推动中原文明的传播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礼记》中说:“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爱百姓故刑罚中,刑法中故庶民安,庶民安故财用足,财用足故百志成,百志成故礼俗刑,礼俗刑然后乐。”这段话反映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家国一体
B. 礼乐文明
C. 宗法血缘
D. 上尊下卑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著名学者柏杨提出:“秦政府的组织精神,是政治、军事、监察三权分立,互不统摄。”此“组织精神”
A. 能够解决地方无权
B. 保证了民主决策
C. 改变不了皇帝专制
D. 防止了官员腐败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唐前期,地方上的死刑要报大理寺和刑部复核,还要在处决犯人之前向皇帝请示三次,以确保没有冤判和错判;唐朝后期,各地方的武将在其藩镇内判处的死刑不向皇帝上奏,更不交刑部和大理寺复核。这种变化反映
A.政府谨慎对待死刑判决
B.唐政府死刑审核权下放
C.唐朝后期中央集权削弱
D.唐朝地方郡县各自为政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的实质是
A. 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B. 国家行政事务日益增多
C. 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日益严重
D. 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加强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唐初进士试时务策五道,策问中加入儒家经典和历史方面的内容,在定成绩时还要看策文的辞藻。这一做法
A. 表明重文抑武政策的推行
B. 立足于提高官员文化素养
C. 充分体现儒学的独尊地位
D. 有利于官员综合素质提升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太祖曾下令:“内臣(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后又规定:六部将行一切符契文书都须经过内府勘合,方可施用。这反映了明朝
A. 出现宦官专权
B. 皇帝的行政负担减轻
C. 政府协调各部门的关系
D.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强化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右面文字内容节选自一则民间收藏的清代圣旨。若其为真,则该圣旨的撰拟机构应是

新法之施于民亦大利也,钦命康有为入京专心拟其新纲,力求创新以尚吾天颜,钦此。
光绪二十年九月八日

A. 中书省
B. 内阁
C. 军机处
D. 吏部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公元前413年,雅典远征西西里失败,很多雅典人攻击那些赞成远征的演说家,而忘记自己那一票的神圣责任和义务,其出尔反尔的手法几近无赖。材料主要反映了雅典
A. 直接民主存在决策风险
B. 公民道德素质严重缺尖
C. 演说术有助于民主决策
D. 民主实质只是流于形式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古希腊具有突出的表演文化,其行为以多种具体形式广泛存在于城邦生活之中。凡举公开场合的诗歌朗诵表演、体育竞技、宗教祭祀以及诉讼演说,无一不是以表演的形式出现。这现象有利于
A. 奠定民主政治的基础
B. 激发公民参政热情
C. 推动公民个性的发展
D. 彰显以人为本理念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梭伦改革之后,争权失败者大多被处以死刑,或被没收财产后再遭驱逐,但其家族往往伺机报复,掀起新一轮斗争。公元前5世纪初,陶片放逐法启动,“得票最多的人由执政官宣布放逐10年,但有权享受他们产业的收入”。该变化的主要影响是
A. 政变频繁发生
B. 城邦稳定发展
C. 实现直接民主
D. 防范僭主专权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据希罗多德记载:“克里斯提尼改革后,雅典人在私生活上使用他们村社的名字作为姓氏,并且,人们使用他们的村社作为自己的一次称号,在这以前,用的是父名。”出现此现象是因为克里斯提尼改革
A. 使雅典公民权得到扩大
B. 缓解平民和贵族的矛盾
C. 瓦解了贵族政治的基础
D. 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十二铜表法》第三表第二条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至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A. 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 调整了个人财产的纠纷
C. 保护罗马所有人的私有财产
D. 维护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早期的罗马法规定:凡为法律行为,必须说固定的套话,做法定的动作等;若不依法定方式而为,或稍有差错,纵有意识表示,也没有法律效力。这表明早期罗马法(  )
A. 审判的程序非常严密 B. 保留了习惯法的原则
C. 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D. 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这就是由“控诉式诉讼”派生出来的“不告不理”的审判原则。这说明古罗马
A. 减少诉讼案件
B. 注重法律程序
C. 维护贵族利益
D. 强调证据作用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题文)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欧洲中世纪末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法便在一切国家里(法国是在16世纪)开始真正地发展起来了,除了英国以外,这种发展到处都是以罗马法典为基础的”。这论述意在说明
A. 罗马法成就突出的原因
B. 欧洲法律体系的完善
C. 罗马法具有丰富的内容
D. 罗马法对欧洲的影响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革命就是‘革命的反革命’——它在社会结构和价值取向的意义上,起到了革命的意义,同时却抑制了激进革命的发生。”据材料判断,“反革命”指
A.资产阶级向旧贵族妥协
B.议会违背了人民的意愿
C.避免了再次暴力斗争的出现
D.资产阶级政变更换国王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推动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根本动力是
A. 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
B. 欧洲大陆革命潮流的冲击
C. 英国群众斗争的高涨
D.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易中天在《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一书中说:“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是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材料中“精巧的设计”指的是
A.君主立宪政体 B.社会主义联邦政体
C.联邦共和政体 D.君主专制政体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战后,威尔逊总统亲自参加《凡尔赛和约》的谈判,但该条约遭到了参议院的否决,使美国不能成为国际联盟的成员国。参议院此举
A. 加强了国会的立法权力
B. 反映了立法权已超越行政权
C. 行使了宪法赋予的权力
D. 体现了其与总统间权限不明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表是某一法律文件的一些特征。据此该法律文件是


A. 英国《权利法案》
B. 美国《1781邦联条例》
C. 德国《1871年宪法》
D. 法国《1875年宪法》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90年,在德国主政28年的宰相俾斯麦因与年轻的德皇威廉三世政见不合而辞职,这表明当时德国
A. 宰相应对议会负责
B. 宰相对皇帝负责
C. 实行君主专制政体
D. 宰相是权力中心
23.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意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工部省)开拓矿山、制造机械和造船,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之物,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只能以补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经济学者田口卯吉(1880年)发表评论说:“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使政府的事务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日本人民间企业已足以同外国人竞争,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何须政府自身为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
(2)根据材料,指出19世纪80年代,日本殖产兴业方式所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24.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对苏联实行“租借法”,从1941年到1945年,实际给苏联的军用物资约为1600万吨。这些物资品种繁多,总价值为102亿美元。
——《世界历史》杂志(1986年11月)
材料二 总的来说,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这个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的,而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
——美驻苏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致国务院电报(1946年2月)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美国对苏联实行“租借法”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其根本动机是什么?
(2)材料二作者的基本论点是什么?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反映出美国的对苏政策发生了什么改变?
25.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联合国宪章把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交给以五大国为核心的安全理事会,使其有权作出全体会员国都有义务接受并执行的强制性决议。宪章取消了国联盟约的一致通过原则,把大国地位和大国一致的内容明文载入有关条款。表决程序采取大会2/3多数和简单多数通过两种办法,否决权仅仅限于安理会,只给五个常任理事国。不仅如此,联合国还拥有派遣部队充当安理会支配下的一支常设军事力量的权力。这样联合国不仅从道义上而且在武力上使其决议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
——《联合国与国际联盟比较研究》
(1)据材料,简要评述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问题上,与国际联盟相比,联合国运行机制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所做的努力及其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