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2018年上半年课时练习同步练习

1. 字词书写 详细信息
识记字音
欲颓(______) 与其奇者(______) 藻荇(______)未寝(______)
2. 语言表达 详细信息
词语的特殊用法

特殊用法

词语

原句

分析



古今异义

四时俱备

古义:
今义:

晓雾将歇

古义:
今义: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义:
今义:

夕日欲颓

古义:
今义:





一词多义


古来共谈

共八扇 

夕日欲颓

欲穷其林


未复有能与奇者

念无与为乐者


寻张怀民

寻病终

答谢中书书

即书诗四句


3. 语言表达 详细信息
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②相与步于中庭。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夕日欲颓(tú) B. 沉鳞竞跃(jìng) C. 藻荇交横(xìng) D. 何处无松柏(bǎi)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与课文原句一致的一项是( )
A. 怀民亦未寝,相于步于中廷 B. 但少闲人如两人者耳
C. 实是欲界之仙都 D. 清林翠竹,四时具备
6. 语言表达 详细信息
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_____)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_____)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____)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_____)
7. 语言表达 详细信息
(题文)制作读书卡片是一种良好习惯。请从品味的角度完成下面的读书卡片。
读书卡片
篇名:《记承天寺夜游》 作者:苏轼
摘句:_______________
品味:_______________
8.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小题。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
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晓雾将歇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怀民亦未寝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沉鳞竞跃。
(2)相与步于中庭。
【4】填空。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和 “__________”。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_________”的语句中。
9.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观月记
张孝祥
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然中秋多无月,城郭宫室,安得皆临水?盖有之矣①,若夫远去人迹,则必空旷幽绝之地②。诚有好奇之士亦安能独行以夜而之空旷幽绝蕲③顷刻之玩也哉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与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④,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⑤童隶而登焉。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注释】①盖有之矣:假如有这样的地方;②若夫……则……:“如果不是……那么……”或“要么……要么……”;③蕲:通“祈”;④纤云:一丝云彩;⑤却:退去。
【1】给文中划线句子点上标点符号。
诚有好奇之士亦安能独行以夜而之空旷幽绝蕲顷刻之玩也哉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与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观中秋之月,临水胜(____________) (2)去人远者又胜也(____________)
(3)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____________) (4)尽却童隶而登焉(____________)
【3】解释下面语句的大意。
(1)安得皆临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加点的“之”字与“中秋之月”中的“之”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盖有之矣 B. 今余之游金沙滩
C. 盖余八月之望过洞庭 D. 邑人奇之
【5】作者认为在什么条件下观月景最美?(摘录原文词语作答)
【6】展开联想与想像,将“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一句改写成一段优美的景物描写,要写出事物的神韵。字数1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