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市带参考答案与解析

1.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
我国传统绘画大都用笔、墨绘在纸或绢上,笔与墨是表现手法中的主体,因之评画必然涉及笔墨。逐渐,舍本求末,人们往往孤立地评论笔墨。喧宾夺主,笔墨倒反成了作品优劣的标准。
构成画面,其道多矣。点、线、块、面都是造形手段,黑、白、五彩,渲染无穷气氛。为求表达视觉美感及独特情思,作者寻找任何手段,不择手段,择一切手段。果真贴切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成为杰作,其画面所使用的任何手段,或曰线、面,或曰笔、墨,或曰××,便都具有点石成金的作用与价值。价值源于手法运用中之整体效益。威尼斯画家味洛内则(Veronese)指着泥泞的人行道说:我可以用这泥土色调表现一个金发少女。他道出了画面色彩运用之相对性,色彩效果诞生于色与色之间的相互作用。因之,就绘画中的色彩而言,孤立的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无所谓优劣,往往一块孤立的色看来是脏的,但在特定的画面中它却起了无以替代的效果。孤立的色无所谓优劣,则品评孤立的笔墨同样是没有意义的。
屋漏痕因缓慢前进中不断遇到阻力,其线之轨迹显得苍劲坚挺,用这种线表现老梅干枝、悬崖石壁、孤松矮屋之类别有风格,但它替代不了米家云山湿漉漉的点或倪云林的细瘦俏巧的轻盈之线。若优若劣?对这些早有定评的手法大概大家都承认是好笔墨。但笔墨只是奴才,它绝对奴役于作者思想情绪的表达,情思在发展,作为奴才的笔墨手法永远跟着变换形态,无从考虑将呈现何种体态面貌。也许将被咒骂失去了笔墨,其实失去的只是笔墨的旧时形式,真正该反思的应是作品的整体形态及其内涵是否反映了新的时代风貌。
岂止笔墨,各种绘画材料媒体都在演变,但也未必变了就一定新,新就一定好。旧的媒体也往往具备不可被替代的优点,如粗陶、宣纸及笔墨仍永葆青春,但其青春只长驻于为之服役的作品的演进中。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正如未塑造形象的泥巴,其价值等于零。
(吴冠中《笔墨等于零》)
材料二:
我的老朋友吴冠中先生近年来提出一个很响的口号——“笔墨等于零”。作为一个以中国画安身立命的从业人员,我不能接受吴先生的这一说法。
我一直很欣赏吴先生的油画,我认为他的油画最大的特点就是有“笔墨”。他从中国画借鉴了很多东西用到他的油画风景写生中,比如他的灰调子同水墨就有关系,笔笔“写”出,而不是涂和描出。虽然油画的“笔墨”同中国画的笔墨不同,但吴先生的油画风景写生因有这种“写”的意趣,就有那么一股精神。吴先生把他在油画风景写生中融会中国笔墨的心得直接用到水墨画时,对线条的意识更自觉了,线条在他的画上到处飞舞,的确给人以新鲜的刺激。比传统中国画家或者新的学院派中国画家都要画得自由随意,形式感更强、抽象韵味更浓。
人们对于他的水墨画作品表示欢迎的同时,也建设性地希望他在笔墨上尤其是用笔上更讲究一点、更耐看一点。吴先生的画既然以线条为主要手段,人们就有理由除了要求线条有造型功能以及吴先生特别强调的形式感以外,本身耐看。作为一种语言,离开了它依附的体形和题材,独立地面对观众挑剔的目光,这种目光有上千年文化的熏陶,品味是很高雅的,它是每一个中国画家的“畏友”。当然,吴先生就那样抒写他的性情,也是一格,他可以有很多理由来说明自己为什么要这样画,或者只能这样画。
一切中国绘画的审美认识、审美评价、审美实践都要从“书画同源”的文化共生现象出发,而这一共生的基础是一种工具文化。中国古人直接用“笔”这一工具名词来定义这一工具文化,它实际上包括笔性、笔力、笔姿、笔韵、笔格这样一个分析和评价体系。作为中国书画艺术要素甚至是本体的笔墨,肯定有一些经由民族文化心理反复比较、鉴别、筛选,并由若干代品格高尚、修养丰厚、悟性极好、天分极高而又练习勤奋的大师反复实践、锤炼,最后沉淀下来的特性。人们看一幅中国画,绝对不会止于把线条(包括点、皴)仅仅看做造型手段,他们会完全独立地去品味线条(包括点、皴)的“笔性”,也就是黄宾虹所说的“内美”。他们从这里得到的审美享受可能比从题材、形象甚至意境中得到的更过瘾。这就是中国画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理由,也是笔墨即使离开物象和构成也不等于零的原因。
在中西绘画一百年的交融中,什么主题也好、题材也好、意境也好、视点也好、构成也好、色彩也好,中国画敞开怀抱采取了开放吸收的态度,使中国画面貌翻新。中国画不是油画,不是水彩,不是水粉,不是素描,不是版画。如果立定笔墨,中国画倒是有足够的涵量来吸收消化这些画种的因素;如果放弃笔墨,让中国画像这像那而就是不像自己。
笔精墨妙,这是中国文化慧根之所系,如果中国画不想消亡,这条底线就必须守住。
(张仃《守住中国画的底线》,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画家作画,如能贴切地表达作者的内心感受,他所使用的任何手段,便都具有点石成金的作用与价值。
B.绘画中的色彩本是孤立的,但在色与色的相互作用下,某一种色彩在画面中会产生无以替代的效果。
C.屋漏痕笔法的轨迹显得苍劲坚挺,但它比不上米家云山湿漉漉的点或倪云林的细瘦俏巧的轻盈之线。
D.古往今来,绘画所用的笔墨等材料媒体一直在演变,但旧的媒体不可被替代,新的也未必就一定好。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评画必然涉及笔墨,因为传统绘画大都用笔、墨绘在纸或绢上,笔与墨是表现手法中的主体。
B.吴冠中借鉴中国画中的“笔墨”,其灰调子的风景写生油画有那么一股精神,是因为有了“写”的意趣。
C.吴冠中画中的线条抒写了他自己的性情,具有自己的特点,但他对线条的认识,跟张仃并不相同。
D.中国书画艺术中笔墨的优秀成分,是经历了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选择、优秀大师的锤炼,最后沉淀下来的。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所述观点的一项是( )
A.泰山之雄,峨眉之秀,其所以不及图画之耐读者,无笔墨也。(孟兰亭)
B.国画的线条、墨韵处处都透露着抽象之美,它有着独立的审美价值。(范曾)
C.凡未操笔,当凝神著思,豫在目前,所以意在笔先。(韩拙)
D.笔墨的功力差,往往使画面软弱,降低了中国画的特色。(李可染)
【4】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吴冠中“笔墨等于零”的具体内容。
【5】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2.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青山情缘
淡墨
大青山。我的命运中注定了一定会出现的大青山。
在我生命的困顿之时,大青山是温慰我灵府的炭火,是我漂泊的青春唯一的靠枕。那是1963年,我从云南大学中文系刚刚毕业,草原上,疾风知劲草,沙枣花,如霜似雪,一个南国的学子就像一片孤独的白云,无声地漂泊到了这里。就像一颗流星脱离了它原先的轨迹,流浪的人生一次真正的转移。
黄河,在这里痛苦地拐了一个弯。
风,在行走中迷失了方向。
那是一个让天地都感到忐忑的时刻,大草原有些忧伤。一次不期而遇让大青山有点哽咽,但它耿直得什么话都没有说,憨厚得就像我的乌蒙山父亲。大青山,少言寡语的,热爆爆的,一把将我揽进它的怀里。
这就是塞外,坦坦荡荡的塞外,坐在勒勒车上一颠一簸的塞外,就这样朴朴实实地,简简单单地安顿了我的梦想和漂泊的灵魂。一个好长好长的梦啊,当我一觉从大青山的怀抱里醒来,淡墨已经在那个叫“包格图”(包头)的地方,步入了中年。乌蒙山寂寞的时候,有金沙江委婉细心的抚慰。大青山孤独时,黄河吼一嗓子,心也就热了。淡墨是幸运的,为了抚慰一个孤独者的灵魂,我明白,有两座大山在打联手。当我看到大青山上空那一弯秋月的时候,故乡那轮乌蒙山月,自然而然地就成了割痛我相思的月亮。但时间长了,我似乎也就成了大青山上一种自然而然的存在,一块与大青山不离不弃的石头。往后,再到了往后,那就更是“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了。
五当召的经惜,天天都在为我祈祷。
大漠上的落日,那就是为我的梦想烧红了的祝福。
大青山,雄浑深厚。它不像喜马拉雅那样有理无理就把头抬起来,把头颅昂得老高老高,大拽拽地不想理人。大青山层峦叠嶂,翻过了一山又一山,越过了一岭又一岭,不断迂回,不断延伸,它气魄很大,城府很深。那层层叠叠的大山,就像是埋伏着的千军万马,满腹经纶。我不止一次地趴在大草原上,就像审视一个童话一样,仔仔细细地打量过大青山,结果我发现从它的脑回里飘飞出来的思绪,竟然是蓝天上那些搏击苍穹的苍鹰。
秋高气爽,大雁横空,草原上的秋天,我总以为大青山就是置放在金丝绒上的一台古琴。大西北,用它风的手指有板有眼地弹奏着宫商角徵羽,那悠扬的声波有时像长调一样苍凉、高亢而又辽远;有时又像呼麦深沉而又植入心脾的余音袅袅,那委婉的生命情愫啊,绕梁三日。
冬天,大青山俨然一个穿白茬子皮袄的牧羊人站在暴风雪里,总是耐心地等待,总是耐心地守护,它要用一山的白银去兑换春天。
“包格图”意为“有鹿的地方”。你可以想象得到,这个地方该有多么美好和梦幻,那是一个充满了诗意和爱情的地方。在这里,连牛粪都有一股奇异的芬芳,它是青草的萃取物,不脏。它是草原人的温暖和热量。那时,我就住在包头的东河区,那里的羊肉汤锅红濡濡地翻滚着人生。在这里,我这个南国的游子曾让自我和孤独红成东胜的一坨煨炭。
大青山啊,蓝天深邃而辽远,马兰花开放忧伤,鸿雁飞翔苍凉。
历史是时间从人生中穿越出来的一条路,翻过大青山的骆驼队,向西,向西,过了张掖,到了楼兰……连绵起伏的沙漠金黄得就像盛唐的丝绸。美丽的兰花花开放青花瓷。蓝天上乱云飞渡,不断地回放一场战争。夜里,有一头失群的独狼,它的目光很亮,很凶,我曾经把它误读为一道照亮荒原的闪电。一群无拘无束的黄羊,自由自在的,散散漫漫的,渐渐地,渐渐地没入了无边无垠的沙漠,就像一篇写在黄纸上而后又在岁月中漫漶了的散文。有一匹汗血马,奋蹄穿越无边无际的荒凉……
大青山,内蒙古的脑回,它收藏着成吉思汗那一部宏伟的史诗,永远珍藏着一个英雄风起云涌、南征北战的故事;那是一种没有疆域的霸气和野心,让那些远远近近、大大小小的部落和国度一起向一座大山臣服!永远昂着头颅,彪悍的英勇和骄傲,一个征战欧亚的英雄,最终成了一座大山的灵魂。我们读大青山,就是在读一代天骄。大青山,收藏着草原上的风风雨雨,收藏返黑了的岁月和过往云烟,收藏爱情,也收藏仇恨……还有那些无人知晓的罪恶与苦难,以及坐在勒勒车上的平凡人生。
生命在这里寻找,历史在这里迂回。大青山,草原上一部记事体的史记。
大青山,你就是那用神性和乳汁哺育过大草原、哺育过英雄和一个游牧民族的苍狼呀!
夕阳向晚。眨眼之间,我已在四季如春的昆明到了耄耋之年。可作为一个南国的游子,我永远忘不掉收留过我的大青山,养育过我的大青山。它是我流浪人生的收容所,它是漂泊者的奶娘呀。
大青山,魂牵梦绕的大青山。
(选自2016年12月《雪莲》,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大学毕业后,从南国来到北疆,在包头度过了自己的青壮年时代,对于大青山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
B.作者由大青山想到乌蒙山,由大青山上的秋月想到乌蒙山月,意在说明大青山早已经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C.作者深爱着塞北,感到它对自己充满了深情,五当召的经播、大漠上的落日分别为自己祈祷,为自己送来祝福。
D.包头是一个充满了诗意和爱情的地方,有着特别的地方饮食,作者融入其中,化解了自己的孤独。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以“大青山,我命运中注定了要出现的大青山”总领全文,然后交代自己来大青山的时间及当时的心情。
B.文章善用比喻,比如“灵府的炭火”“唯一的靠枕”,形象地写出了大青山给我漂泊的青春带来的温慰和依靠。
C.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将大青山和喜马拉雅山对比,突出大青山的独特之处,不像喜马拉雅山盛气凌人,装模作样。
D.文章多处运用联想想象,比如西行到了楼兰的骆驼队、一头失群的独狼、无拘无束的黄羊等,内容具体且丰富。
【3】此文被称为“诗散文”,请结合文章划线的句子,分析其“诗意”所在。
【4】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大青山的特点。
3.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仇锷,至元)十五年,出知威州。廿年,稍迁巩昌路总管府治中。治皆有声称。廿五年,进阶州尹,未赴,遭内艰,于是御史廉得公威州、巩昌数事,荐诸朝。大德四年八月十日,以疾卒,年五十一。自承务郎,三迁官至奉议大夫。卒之日,无嬴囊副褚。侨家巷处之旧聚哭,一辞曰:善人亡矣!公性开疏,与人交底里倾尽,为政多本教化,而持身丝毫不敢欺。方少未仕,见白金遗道傍,初不顾,已而计曰:“我幸见之,不则他人持去矣。”即俯拾俟有间求者至自言适贷得将营亲葬公询验果然出金还与之在威州,民张氏兄弟讼家财,吏展转赇赂,更数岁,莫能决。公召谕之曰:“兄弟孰与吏亲?”民曰:“兄弟同气,吏涂人耳。”公曰:“弊同气以资涂人,汝何不知之甚!”即大感悟,相抱持以哭,遂为兄弟如初。时属县吏李之秀慢令当笞,公即命释缚,呼前曰:“若躯长六尺,徒甘箠楚间,不知有功业可指取耶?吾与若约三日,若不力,吾将重置于罚。”后公出安西,有从骑十数西来,见公,邃下马,拜曰:“我当笞吏也,今效节兵伍,为千夫长。公向脱我罪,又勖我仕,微公,岂有今日!”在巩昌,会岁大旱,草木枯尽。僚吏请祷,公曰:“得无以冤狱致是乎?”取某事按问,得实,平反,上之,大雨三日。在闽,有以采银为利献上者,朝廷下其事,设官赋民而地实无矿,民往往贵市入输。公急劾闻,有旨罢其役。建宁刘氏,居麻沙村,疃中仇诬其有反状,州县将织罗成狱,公因虑囚及之,唶曰:“有是乎?”即抵以法。公仕虽早,当官之日不多于闲放之时,故其施为注措,概逸不传。今掇其士大夫口道以熟者一二志焉,虽然犹为试用者小耳,令充周而究极之,则古循吏不足多也。
(赵孟頫《仇锷墓志铭》,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即俯拾/俟有间/求者至/自言适贷得将营亲葬/公询验果然/出金还与之/
B.即俯拾俟/有间/求者至/自言适贷得将营亲葬公/询验果然出金/还与之/
C.即俯拾俟/有间/求者至/自言适贷得将营亲葬/公询验果然出金/还与之/
D.即俯拾/俟有间/求者至/自言适贷得将营亲葬公/询验果然/出金还与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内艰,指母亲的丧事,“遭内艰”也称“丁内艰”“丁内忧”。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需辞官回家守孝。
B.大德,是元成宗的年号。年号是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C.奉议大夫,文散官名。金朝始置,为四十二阶之第二十八阶,正六品下。元朝同金朝,升秩为正五品。
D.循吏,严刑峻法的官吏。他们执法严苛,发展生产,安定人心,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仇锷性情坦荡,持身周正。仇锷年轻未出仕时,曾经见到路边遗失的白银,他拾起来以避免他人捡走,并非想据为己有。
B.仇锷以情动人,教化百姓。张氏兄弟因家财产生纠纷,之前的官吏为求贿赂久拖不决;在仇锷的劝导下,兄弟二人和好如初。
C.仇锷实事求是,为民减负。朝廷向福建百姓收取银矿税,而其实当地并无银矿,仇锷据实上奏,朝廷下令罢免了这一差事。
D.仇锷识破冤情,秉公执法。建宁的刘氏被仇人诬陷,州县官员因此织罗了罪名定案,仇锷识破了冤情,依法将他无罪释放。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弊同气以资涂人,汝何不知之甚!
(2)公向脱我罪,又勖我仕,微公,岂有今日!
【5】我们应如何评价仇锷在巩昌任职时求雨一事?请简要作答。
4.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
刘锜
竹引牵牛花满街,疏篱茅舍月光筛。琉璃盏内茅柴酒,白玉盘中簇豆梅。
休懊恼,且开怀。平生赢得笑颜开。三千里地无知己,十万军中挂印来。
(注)刘锜,南宋抗金名将,多次大败金兵。宋金议和后,赋闲乡间,常到小店喝酒,村人不识,屡遭白眼,遂作此词。
【1】下列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牵牛花攀附于竹上,开满了街旁,点明词人此时已落职赋闲,隐居于乡间。
B.稀疏的篱笆,小小的茅屋,月光斜斜地照进来,斑斑驳驳,景色无比凄凉。
C.下片直接抒情,“平生”指词人一生功业,村人的白眼正衬托出词人的胸怀。
D.词人军中挂印归来,尽管也有“无知己”的寂寞,但全词仍具沙场名将气概。
【2】“琉璃盏内茅柴酒,白玉盘中簇豆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5.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宋荣子能够分清自我与外界的区别,辨清荣誉与耻辱的界限。
(2)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诸葛亮的才智和他一生的功业。
(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熊与龙的叫声在诗人耳旁回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6.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月光像一场无边的大雪,洒落在山尖,洒落在村舍,把所有的山冈照耀,也把每一个窗台照亮。阡陌中,沟渠里,摇动的竹林,无边的山谷,月色一层层铺上来,汇流到曲反奔流的龙潭溪中。( ),让我分辨不清到底是一溪清水在流淌,还是一溪月色在流淌,亦分辨不清到底是溪声在歌吟,还是月光在哼唱。山中青蛙的鼓噪、昆虫的嘶叫、夜鸟的啼鸣……也就有了被溪水洗涤的纯澈和月光照拂的清亮。
风是月光轻盈的羽翼,驮着月光温柔地抚摸着我的头发和眉额,让我明显感觉到发际和眼睑上有月迹在微微颤动。我抖抖身上的衣襟,一粒月光也没有抖落下来,月光已全部融化在身体里。窗台下的树叶开始泛起亮光,芳芷上的露水开始慢慢凝结,一滴滴,白亮亮,圆滚滚,清凉凉,跟随月光在草叶上无声奔跑。在明天太阳照耀之前,露水会重回大地,或蒸发到空中,和月光一起把所经之处让出来,再用或长或短的等待和酝酿重新光顾人间。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于是有了流动韵律的月光,有了纯银质地的溪水
B.于是月光有了流动的韵律,溪水有了纯银的质地
C.于是溪水有了纯银的质地,月光有了流动的韵律
D.于是有了纯银质地的溪水,有了流动韵律的月光
【2】请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芳芷上一滴滴白亮、圆滚、清凉的露水开始慢慢凝结”,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的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7. 语言表达 详细信息
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近日,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制度体系改革的实施意见》,②由此,河北成为了全国首个出台《实施意见》,③将推进医保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④实现医保基金征缴到使用全过程的信息化,⑤为增加《实施意见》的可操作性,⑥河北省将建立工作台账,细化工作举措,⑦不断完善医保基金监管体制更加健全,③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保障的新期待。
8. 语言表达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漫画,请说明画面的主要内容,并概括漫画的寓意。(不超过80字)
9. 作文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高二某班开设了“热点我评”课堂,有下面三则新闻备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陈秀雄、王兵成功证明了“哈密尔顿—田”和“偏零阶估计”这两个国际数学界20多年悬而未决的核心猜想。论文篇幅超过120页,从写作到发表历时11年。
浙江省教育厅今年将递选30个试点高中,建设突出科技、人文、体艺、综合等不同办学特色的现代化普通高中,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近日《云南省初中学生体育考试方案》正式出台,中考体育升至100分,考试内容包括基础体能测试、专项技能测试、体质健康监测和竞赛加分四部分。
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写一篇发言稿,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