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桐城市2020-2021年初二前半期期末历史免费试题带答案和解析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在19世纪上半期出现了“千古未有之变局”,政治上的独立自主、经济上的自给自足现状被打破。这种“变局”开始于(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面是各阶段中英贸易情况统计表,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年份

中国对英贸易额

年份

英国对中贸易额

茶叶(千磅)

生丝(包)

棉纱(万磅)

棉布(万匹)

1846年

46746

20270

1845年

260

310

1856年

63278

58551

1855年

290

200



A.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中国处于贸易逆差的地位
C.引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D.英国工业革命成果占优势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下列属于他创办的企业且符合这一论断的是( )
A.汉阳铁厂 B.江南制造总局 C.大生纱厂 D.轮船招商局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漫画中的剪刀(欧洲国家)剪断了渔夫(日本)吊杆上的鱼(辽东半岛)。漫画反映的( )

A.《马关条约》签订后 B.《辛丑条约》签订后
C.义和团运动失败后 D.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后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砍倒电线杆,执了火车道。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杀了东洋鬼,再跟大清闹。”这两首歌谣讲述的历史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护国运动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美国历史学家丹涅特曾提出“对于列强来说,保持一个它们所能威胁、控制的懦弱的政府,自是最为有利”,下面哪一个选项最能说明它们的企图实现了
A.允许外国公使驻北京
B.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C.向外国侵略者“借师助剿”
D.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北方吹来十月的风,警醒我们苦弟兄。无产阶级快起来,联合农民去进攻。”上述歌词直接体现的历史现象是
A.马克思主义传播 B.五四爱国运动 C.中国共.产.党诞生 D.第一次国共合作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造成下表项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项目

时 间

变 化

农户

1914~1918年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1914~1918年

减少2600多万亩

荒地

1914~1918年

增加4900多万亩

军费

1916~1918年

增加5000多万元


A.府院之争 B.军阀纷争 C.列强侵略 D.农民战争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研究1840-1949年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历史,可以发现,从某个时期开始,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这一转变,开始于(  )
A. 五四运动 B.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D.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面材料中两党的宣言(谈话)是在 后发表的( )

“全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表号召抗战的宣言

“如果战端一开,那北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动,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华北危机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近年来,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难能可贵。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由此最能说明
A. 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B. 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C. 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然积极抗日
D.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面是解放战争开始时国共力量对比。为此中共中央所采取的措施是(  )

国民党

共.产.党

拥有军队

430万人

130万人

武器装备

接收100万日军装备,取得美国大量武器

基本上是步枪

拥有人口

3亿多

1亿多

拥有地区

大城市、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

小城镇、乡村、偏远地区



A. 坚决迎战,绝不放弃中共中央所在地
B. 实行战略反攻,千里跃进大别山
C. 转战陕北,以空间换取消灭敌人的机会
D. 进行主力决战,掀起三大战役的壮举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创造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一脉相承的毛.泽东思想。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我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表是中国纱厂1915~1919年盈利指数情况。对表中数据所含信息解读不准确的是( )

年份(年)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盈利指数(%)

-4.38

7.61

36.73

21.43

70.56



A.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
B.使中国民族工业从此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C.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
D.受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以下是20世纪初刊登在报纸上的两则征婚启事:一则曰:“女子须不缠足者,须识字者,男子不娶妾,男死后,女可再嫁,夫妇如不相合,可离婚。”另一则曰:“以湖北籍女子为限,须文理清顺,大家闺秀,要不沾染学堂平等自由之思习,有从夫之美德”。透过这两则征婚启事可以看出(  )
A. 新旧思想并呈,多元发展
B. 择偶标准是三从四德
C. 男女平等的婚烟观念深入人心
D. 女性获得了极大的解放
16. 详细信息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主张的文献是《天朝田亩制度》。( )
(2)黄增军校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抗日战争作了准备。( )
(3)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
(4)长沙会战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
(5)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和邹韬奋主办的《东方杂志》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 )
17.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像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这样的民族驻辱,在中国近代史上比比皆是。但唯独1919年的这一次,激发了一场意想不到的人民运动。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人经历了难以承受的从大喜到大惑的心理落差。
(1)依据材料一,指出导致“1919年,意想不到的人民运动”发生的原因,并用史实佐证“这样的民族耻辱,在中国近代史上比比皆是”的说法。
材料二 毛.泽东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一文中说:“五四运动所反对的是卖国政府,是勾结旁国主义出卖民族利益的政府,是压追人民的政府……假使不要反对的话,那么,五四运动就是错的。”
(2)材料二中的“卖国政府”指的是哪一政府?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五四运动的性质。
材料三 胡还在1922年回忆说: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的新派期刊仅《新青年》《新潮》等不超过10种,而在五四运动之后的半年中,中国出现了大约400种新的白话文期刊,大约350种周报,而且替以“传据新思想,改造旧社会’为己任。各种思潮和主张背后的支点,都是救国强国的信念……那些后来成为著名共.产.党人的青年人,无不是在对各种各样的强国思路和手段的比较选择中确立起自己的信念的。”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五四运动的重大意义,并指出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4)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期,我们应如何发扬五四精神?
18. 综合题 详细信息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回顾我党每个重大历史关头,总有精神力量鼓舞、激励全党全国人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红船精神)
材料一 上海党的一大会址、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____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
——习.平同志重要讲话如
(1)材料一中,“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另一个地方是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中国共.产.党建党最初的“梦想”是什么?
(井冈山精神)
材料二 当时党的特委和军委的政策是:坚决地和敌人作斗争,创造罗霄山脉中段政权,反对逃跑主义;深入割据地区的土地革命;军队党帮助地方党的发展,正规军队帮助地方武装的发展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2)据材料二,请归纳一条我党斗争的主要策略。请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失败后,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延安精神)
材料三 1943年毛.泽东为电影《南泥湾》题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归纳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在敌后战场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4)“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脉相承,不断发展,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那么,你认为这些精神有哪些共同内涵?
19.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村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晩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勢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
——梁启超
材料三:

图1 :孙中山与临时参议院议员合影 图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部分条文

(1)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该运动提出口号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梁启超的主张变为实践的政治运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中“图1、2”,归纳出辛亥革命取得的两大重要成果。
(4)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三在道路探索上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