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2021年中考语文题同步训练免费试卷

1.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百年征程bō lán壮阔,百年初心 A (历久弥坚 天长地久)。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成就了千秋伟业 B 中国共.产.党人wán qiáng拼搏,铸就了伟大精神。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凝心聚力,再启征程。新时代的青少年更应传承先贤的精神血脉,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奏响时代的最强音!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A处。
A处的词语是 。
【3】请在B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B处的标点符号是 。
2. 详细信息
通城中学组织“重走謇翁路”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同学们围绕“南通博物苑是南通城市名片”主题搜集了以下资料。你认为不符合主题的一项是( )
A.南通博物苑馆藏丰富,其中反映南通地方风土民情的藏品最具特色。
B.南通博物苑是中国人独立创办的第一所公共博物馆,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C.南通博物苑位于南通市崇川区,有多条公交线路可到达。
D.南通博物苑由张謇先生创办,多处景观建筑上有张謇亲笔书写的题名、楹联。
(2)老师请你整理一段采访录音。请结合语境,补上采访问题及关联词。
采访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访者甲:我觉得张謇精神里最感人的是为国担当、为国分忧的精神。
受访者乙:我印象最深的是张謇的开拓创新精神。他______兴办众多学校,_______在推动教育改革上作出了巨大贡献。

3. 详细信息
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段,回答问题。
保尔和达雅来到莫斯科,借住在一个机关的档案室里。这个单位的领导帮助保尔住进了一家专科医院。
…………
从保尔住进档案室那个晚上算起,已经一年半过去了。这十八个月里,保尔遭受的痛苦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

保尔“遭受的痛苦”具体指什么?在这之后他选择了一条怎样的道路重返新生活?
4. 详细信息
结合作品,说说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为什么称徐海东为“红色窑工”。
5. 详细信息
用课文原句填空。
经典诗文,总能给人精神的启迪。“乱花渐欲迷人眼,(1)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美妙春景,“忽如一夜春风来,(2)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奇异风光,“(3)____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的田园之趣,使人沉静。“(4)______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的真挚情感,“(5)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爱国激情,“(6)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的远大抱负,给人力量。“(7)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更告诫我们要做一个有修养的君子。
6.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与赵菖①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②醉流霞③。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注释】①赵莒:钱起的朋友。②羽客:道士。③流霞:传说中天上神仙的饮料。
【1】结合诗句,说说诗人茶宴时的环境有什么特点。
【2】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7.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各题。
斗茶①记
[宋]唐庚
①政和二年三月壬戍,二三君子相与斗茶于寄傲斋②。予为取龙塘水烹之而第其品,以某为上,某次之。某闽入,其所赍③宜尤高,而又次之。然大较④皆精绝。
②盖尝以为天下之物有宜得而不得,不宜得而得之者。富贵有力之人,或有所不能致,而贫贱穷厄、流离迁徙之中,或偶然获焉。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良不虚也。唐相李卫公好饮惠山泉,置驿传送,不远数千里。而近世欧阳少师作《龙茶录》,序称嘉褚七年亲飨明堂,致斋之夕,始以小团分赐二府,人给一饼,不敢碾试,至今藏之。时熙宁元年也。吾闻茶不问团铤,要之⑤贵新;水不问江井,要之贵活。千里致水,真伪固不可知,就令识真,已非活水。自嘉祜七年壬寅至熙宁元年戊申,首尾七年,更阅三朝而赐茶犹在,此岂复有茶也哉!
③今吾提瓶走龙塘,无数十步,此水宜茶,昔人以为不减清远峡。而海道趋建安,不数日可至,故每岁新茶不过三月至矣。罪戾之余,上宽不诛,得与诸公从容谈笑于此。汲泉煮茗,取一时之适,虽在田野,孰与烹数千里之泉、浇七年之赐茗也哉?
(节选自《眉山文集》,有删改)

[注释]①斗茶:流行于宋代的一种品评茶叶高下的游戏。②寄微斋:唐庚被贬惠州时读书、品茗、会客之室。③赍(jī):携带。④大较:大略,大体。⑤要之:总之。
【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昔 人 以 为 不 减 清 远 峡
【2】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二三君子相与斗茶于寄傲斋: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所赍宜尤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或有所不能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更阅三朝而赐茶犹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第②段画线句的意思。
唐相李卫公好饮惠山泉,置驿传送,不远数千里。
【4】细读文章,品味加点词,体会作者的心境。
得与诸公从容谈笑于此。
【5】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对本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A.文章开头即交代斗茶的时间、地点及人物,叙述清晰。
B.这一次斗茶的水是不一样的,都是客人自己带来的。
C.文中对李卫公之水提出了质疑,认为奔波千里取来的水已不是活水。
D.文章名为《斗茶记》,但对斗茶一事却一笔带过,重在生发议论。
(2)作者多次运用对比手法阐述观点。理解文章内容,把下面的图表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
8.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电影《悬崖之上》观众年龄群体统计

20岁以下20-29岁30-34岁35-39岁40岁及以上
(数据来自“淘票票”)

【材料二】
人民网北京4月16日电 4月16日,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领衔出品、人民网联合出品的电影《悬崖之上》发布“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特辑。
根据全勇先原创故事改编的电影《悬崖之上》,将目光聚焦于人的情感,刻画了被逼入绝境依然坚守信仰的无名英雄群像。他们是无所畏惧的志士,也是心怀爱与牵挂的普通人。“他们的名字我们无从知晓,但正是他们的隐忍、牺牲和奉献,为我们换来了山河无恙。”于和伟、张译等演员在特辑中分享了自己对电影的解读,对曾在隐蔽战线做出牺牲的无名英烈表达了崇高敬意和追思之情。
(选自2021年4月16日人民网,有删改)

【材料三】
《悬崖之上》:勿忘那群“与魔鬼打交道的人”
田卜拉
①今年“五一”假期的电影院分外热闹,除了影片扎堆上映,“五一档”的票房、观影人数也打破往年纪录。其中,谍战片《悬崖之上》除了票房表现不俗外,更让无数观众为之落泪。
②聚焦于隐蔽战线上的英雄事迹,《悬崖之上》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为保护“日本开展反人类实验”人证,四位在苏联接受特训的中共谍报人员回国完成“乌特拉”行动的故事。不同于一般谍战片靠悬念推动故事的做法,《悬崖之上》在上半场就向观众亮明了角色的身份。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电影的叙事是反套路的。这一点首先激起了广大观众,尤其是观影群体主力青年观众的好奇心。
③编剧全勇先说,我写谍战戏最关注的是人物,人物是最有魅力的。导演张艺谋表示,网络时代没有不被“剧透”的剧,用情感、用情节、用过程、用细节的铺排吸引观众是最大的难题。二人的回答殊途同归。影片摘下了英雄不死、十项全能的“主角光环”,塑造了有柔有弱、有疼有怕的英雄形象。面对更加理性也更加挑剔的观众,制作方清楚地知道,只有塑造真实的、立体的、有血有肉的人物才能激发共鸣,才能拨动更多年轻人的心弦。
④影片毫不吝啬地描摹了“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的家国大义,但也精心还原了英雄的情感世界。在执行任务之外,一场革命夫妇寻找失散孩子的戏,成功地唤起了观众的情感共鸣,赚足了他们的眼泪。“活着的,去找孩子”的生死离别,“还有件小事,马迭尔酒店门口那群小叫花子里有我和王郁的孩子”的轻描淡写,父子相见不相识的辛酸无奈,隐忍地表达着革命者的内心牵挂。任务在先,家事在后,思念留心间。然而,影片中的儿女情长没有“鹊巢鸠占”,却成为革命理想的生动注脚、英雄形象的立体呈现主流价值的深刻剖析。正如一位影评人所说:付情感以信仰之崇高,付信仰以情感之美好,这种结合是对主旋律的深度诠释。
⑤“你们的姓名无人知晓,你们的功勋永世长存!”《悬崖之上》用群像戏的形式告诉人们,历史正是在千千万万个无名英雄的前仆后继中不断前行。对于后人而言,唯有铭记于心,方不辜负英雄热血;唯有接力前行,才能告慰英雄的在天之灵。
⑥“乌特拉”在俄语里的意思是黎明。影片结尾,幸存的年轻战士小兰问地下工作者周乙:“我们能看到黎明吗?”周乙回答:“能。你要活着,看到黎明!”身处和平年代的年轻人应该感念鲜血换来的幸福,更应护佑来之不易的光明。设身处地感受英雄的平凡与伟大、信仰与其情,历史就能在直击人心中激发思考、在感同身受中厚培信仰。
(选自2021年5月11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阅读材料一、三,回答问题。
(1)你从材料一中获取的最主要信息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材料三,说说材料一所反映的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画线句与材料三第④段文字表达的内容基本相同。能否用材料三第④段文字替换材料二画线句?为什么?
【3】九年级(2)班同学准备将《悬崖之上》改编成话剧。请你参与最后一场戏的设计。

时间 黎明前夕
A大雪纷飞。天还未放亮,但隐隐有点点光透出。
地点 野外。
人物 小兰,周乙
小兰 (面向周乙,疑惑地)我们能看到黎明吗?
周乙 (B )能。你要活着,看到黎明!
二人抬头远望,状如雕塑


(1)说说你设计A处舞台说明的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人物对话,揣摩人物心理,在B处补写舞台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各题。
雪落陕北
梦野
①在陕北,初冬的雪,常伴点小风,轻悠悠的,像含羞的舞者。她们身着素衣,飘飘扬扬,晃晃悠悠,似带着醉意,纵论一方时空。高楼上、窑洞上、庙檐上、树头上、河流上……都飞旋着她们妙美的身影,精灵似的一朵一朵,都不忍落地。
②初冬落雪,谈不上壮观,但极为优雅。走在这样的天气里,谁都会神清气爽。一朵接着一朵,额头的一朵刚化,脸颊的一朵就来,鼻梁的一朵稍停,耳畔的一朵溜走,袖口的一朵飞来,鞋面的一朵就藏。藏了飞了,像个清新剂,眼前都是旋转的镜面,相互抚摸着,融汇着,映照着,原本朴素的世界,一下就敞开了,明清了,飞升了。
③但这样的气温里,雪不会落得太久,落着落着就慢了,落着落着就歇了。人们漫步雪中,耳边都是微轻的“咯吱咯吱”,好似生命叩问大地的回音。
④进入隆冬,天气的眉头锁得更紧,一副零下20摄氏度上下的表情。风总是紧紧地裹着人们奔跑,让人感觉无处躲藏,身上的热气也仿佛抽出了许多。盼着,盼着,大雪总会赶来,每个陕北人都会感受到雪的恩赐,感受到雪的雄阔、壮美。天阴着阴着,脸色越来越沉。雪的脚步近了,近了,窸窸窣窣的,像 ;飘着飘着,体形就大了,像 ;飘着飘着,像 ,呈帘状向大地坠涌。
⑤雪越下越大,宛如手擎巨笔的画王,一笔一笔,把榆林绘成一个紧抱臂膀、跨步东行的雪人。那前倾的头颈是府谷;壮实的躯干是神木、榆阳、佳县、横山、米脂;两条奔跑的腿,一条是子洲、绥德、吴堡、清涧,一条是靖边、定边。雪越下越大,一笔一笔,把延安绘成雄壮的手臂,吴起、志丹、安塞、宝塔、延长、宜君……它们拔山举鼎,将榆林高高托起。
⑥陕北的雪,下着下着,就下出了声势;越下越大,就下出了神采。你看吧,红碱淖的湖面,翻越着年华,好似在奔跑中壮阔;傲雪凌霜的杨家城,挥舞着刀箭戟矛,喊出宋朝,喊出一个个王朝,喊出家国情怀;人头坑上的石峁城,不屈的先民们,扑上皑皑雪山,一副征战的胜姿。雪越下越大,在历史的冰河里,打开“塞上小碑林”红石峡;雪像运动健儿,攀上翘望长城的要塞镇北台,攀上巍巍道观白云山,望见睡梦中的黄河,望见神迹般的大姨谷;登上屹立于大漠的统万城,在赫连勃勃所建的大夏国里尽情逛游。看吧,雪越跑越快,拥抱革命圣地象征的宝塔山,仿佛听到中共中央在延安报时和报警的声音。看吧,越跑越快,跑到壶口,瀑布在龙漕里的凝重吟唱,都融化在大雪里。看吧,看吧!越跑越快,朝仰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人们仿佛看到历代帝王的盛大祭祀。
⑦大地像容器,在无边的容器里,雪帘加深着雪被的厚度。眼前壮美的景象,让人联想《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党中央从陕北清涧渡过黄河东征抗日。毛.泽东率军从瓦窑堡出发,途经袁家沟,看着雪花素裹的壮丽河山,感觉朵朵雪花,就是身披银甲的战士,将荡平一个黑暗的旧世界……可以说,雪是创作的诱因,是精神的蕴藏,是陕北革命的催化剂,催生出豪迈、信念、光明。
⑧在这样的雪夜里,陕北人会聚在窑洞里、平房中、楼房上,斟满收获的喜酒,和美地畅聊家常,看着电视,玩着手机,吃着陕北特色饭,大烩菜、钱钱饭、油糕粉汤、洋芋擦擦……他们有时会这家走到那家,那家转到这家,人越转越多,情调来了,拉拉二胡,弹弹三弦,吹吹唢呐,也会唱唱酸曲,扭扭秧歌,听听说书,感受民俗风情的妙趣。
⑨雪落陕北,落出万千圣洁,落出一种精神。
(选自2021年2月2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1】文章写了初冬的雪和隆冬的雪,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请把下面三个喻体填入第④段横线处,并说说理由。
A.漫天的花瓣 B.飘飞的柳絮 C.撕破的棉絮
填写内容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写字母即可)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⑥⑦三段中出现了陕北众多的地名,作用是什么?
【4】阅读第⑧段,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他们有时会这家走到那家,那家转到这家,人越转越多,情调来了,拉拉二胡,弹弹三弦,吹吹唢呐,也会唱唱酸曲,扭扭秧歌,听听说书,感受民俗风情的妙趣。
【5】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最后一段中“一种精神”的具体内容,并联系生活说说这种精神的当下意义。
具体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下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详细信息
作文。
请以《有一束光,照亮我的世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