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至2019年高一下期期中联考地理题开卷有益(河南信阳市息县第一高级中学、第二高级中学、息县高中)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读某年部分大洲人口再生产表,完成下列各题。

【1】B大洲可能是(  )
A. 亚洲 B. 非洲
C. 欧洲 D. 南美洲
【2】C大洲人口增长模式是(  )
A. “高—高—低”模式 B. “高—低—高”模式
C. “低—低—低”模式 D. 以上都不是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读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如果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同一地区不同历史阶段的人口增长过程,按照人口增长的一般规律,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 甲一乙一丙一丁 B. 丁一丙一乙一甲
C. 丙一丁一乙一甲 D. 乙一丙一甲一丁
【2】若该图中甲、乙、丙、丁表示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横式,则最有可能表示我国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是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国家中,人口增长模式属于②的是(  )
A. 日本 B. 美国
C. 法国 D. 印度
【2】图中表现有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模式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没有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示意1990~2011年某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入率变动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城市人口增长最快的年份是(  )
A. 1999年 B. 2002年
C. 2008年 D. 2011年
【2】该市人口总量最少和最多的年份分别是(  )
A. 1990年;2011年 B. 1993年;2008年
C. 1990年;2008年 D. 1993年;2011年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根据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图中②国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A. 计划生育 B. 鼓励生育
C. 采取移民政策 D. 鼓励人员出国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图为某省区环境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省区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 )
A. 矿产资源 B. 水资源
C. 土地资源 D. 生物资源
【2】推断该省区最可能是( )
A. 新疆 B. 湖北
C. 河北 D. 广东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 b分别表示(  )
A. a人口合理容量 b环境人口容量 B. a环境人口容量 b人口合理容量
C. a环境人口容量 b环境承载力 D. a环境承载力 b人口合理容量
【2】与图中b呈正相关的是(  )
①对外开放程度
②地区消费水平
③科技发展水平
④资源数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表为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 回答下列各题。

【1】表中代表我国人口容量的数据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
A. 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 B. 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C. 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D. 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  )
A. ②③ B. ③④ C. ④⑤ D. ⑥⑦
【2】与发展中国家目前最主要的人口迁移类型相同的有(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是根据联合国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绘制的2001-2050年部分国家迁入人口趋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示人口迁移流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人口多的国家迁往人口少的国家 B. 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
C. 全球迁出人口少于迁入人口 D. 由东半球国家迁往西半球国家
【2】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减轻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 B. 加重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
C. 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D. 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帮助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读“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 - 6 4岁)比重及其年增长率变化预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信息反映
A. 2015年前劳动适龄人口年增长率与所占比重呈正相关性
B. 未来的几年内我国会出现劳动力严重不足现象
C. 2015年以后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下降与人口老龄化有关
D. 2015年劳动适龄人口年增长率为零,劳动适龄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
【2】针对日前我国劳动适龄人口的现状,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有
①吸引外来移民迁入 ②提高生产的现代化水平 ③延迟退休年龄
④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⑤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②④⑤ D. ①③④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关中国文化与人口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唐代,妇女的初婚年龄较大
B. 当代中国,适当的晚婚晚育已基本成为一种婚育时尚
C. 不同时期中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变化不大
D.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婚姻地域的选择范围上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A. 从北美迁往拉美 B. 从亚洲迁往拉美
C. 从非洲迁往西亚 D. 从欧洲迁往非洲
【2】若该图表示近年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
A. 从湖南流往广东 B. 从河北流往河南
C. 从新疆流往内地 D. 从湖北流往重庆
【3】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 )
A. 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 B. 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 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 D. 甲地优美的环境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工作在北京,居住在天津。近年来,由于城际就业、居住等条件的差异,越来越多的上班族和生意人在京津城际高铁上演绎着“双城记”,他们以每日、每周、每月的周期奔波在这条线路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工作在北京”的主要原因是
A. 北京就业机会多,人均收入高 B. 在北京工作体面,声誉好
C. 北京劳动密集型工业发达 D. 北京社会福利制度更完善
【2】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演绎“双城记”得益于
A. 政策支持 B. 交通改善
C. 人口老化 D. 逆城市化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我国传统文化对历史上的人口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虽然社会发展使生育观念发生变化,但传统文化的影响仍然很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工商业者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遭受贬斥的原因是(  )
A. 被认为不能增加社会财富 B. 是被统治阶层
C. 四海为家,居无定所 D. 不能使劳动力增殖
【2】形成“多育多子”传统生育观的根源是(  )
A.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 B. 劳动力的增殖能增加家庭财富
C. 传统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 D.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我国不同地区,地域文化差异显著。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云南地区傣族竹楼采用“高脚”式建筑形式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干燥 B.气候湿热
C.洪水泛滥 D当地风俗
【2】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 )
A.道路的密度和等级 B.交通工具
C.建筑布局、结构、风格 D.饮食习惯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关城市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世界上的城市都位于平原地区
B. 世界上大多数城市的分布与气温有关,与降水关系不大
C. 气候条件恶劣的荒漠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高寒地区,没有大城市分布
D. 城市大多分布在气温适宜,降水适度的地区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为某城市3月底的平均气温及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丙处城市功能区最可能是
A. 工业区 B. 商业区
C. 住宅区 D. 公园绿地
【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梨花最早开放的地点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为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和风向频率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图中城市功能区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 ①功能区人口密度最大 B. ②功能区环境污染最重
C. ③功能区建筑密度最大 D. ①功能区交通通达度最好
【2】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该城市四个企业布局最不合理的是
A. 自来水厂 B. 纺织厂
C. 机械厂 D. 钢铁厂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  )
A. 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 B. 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
C. 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 D.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读下图城市服务范围嵌套图,城市等级最高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2. 综合题 详细信息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

材料2: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2010年我国东部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2.41个百分点,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比重都在下降.

材料3:“第五、六次人口普查的流动人口变化图”.

(1)材料1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2)根据材料2、3描述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和方向.
(3)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
23. 综合题 详细信息
下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早期该城市选址(河流交汇处)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
(2)M、P、Q中_______处是高级住宅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石油化工城应建在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