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高三年级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测评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唐朝中期,唐政府每年春天都要举行一次恩科(即春季高考)来选拔人才,按当时的制度,规定其工作程序是
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礼部
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
C.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户部
D.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钱穆在《国史大纲弟中讲到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时写道:“…… 遂破以军功封侯拜相之成例,而变相之贵族擅权制,终以告歇。…… ‘王室’与政府逐步分离,‘民众’与‘政府’则逐步接近。政权逐步解放。”这种制度最有可能的是
A.军功爵制 B. 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草子木》一书中记载,元世祖“立中书省以总庶务,立枢密院以掌兵要,立御史台以纠弹百司”。世祖尝言:“中书朕左手,枢密院朕右手,御史台是朕医两手的。”这说明元朝
A. 形成行政、军事、监察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 中央集权体制不断加强
C. 监察权独立于行政权和军权
D. 皇权受到更多的制约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兴趣小组拟写一篇有关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论文,下列历史论文题目存在史实错误的是
A.《浅谈秦始皇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B.《试论西汉郡国并行制的利弊》
C.《三省六部制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D.《简析清代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唐代与元朝都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前者下设六部管理财政,后者为中央行政机构
B. 前者掌管草拟和颁发诏令,后者则是行政机构
C. 二者都是为了强化皇权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
D. 二者都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以前各个王朝,凡君主年幼,必定有他的叔父、堂兄这样昀人物代为摄政,而明代则规定,皇帝的叔父、兄弟以及除皇太子以外的儿子,一到成年就应当离开京城到自己的封地,谓之“之国”。“之国”的出现( )
A. 有助于皇权摆脱支系牵制 B. 严重威胁了君主专制制度
C.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 D. 充分体现了分封制的弊端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清朝制定了详密的文书制度,皇帝下达的文书有制、诏、诰、敕、谕等;臣工上奏的文书有题本、奏本、奏折、表文、笺文等;各衙门间则用咨呈、咨文、札文、呈文等。这些规定
A.确保了清朝政会畅通、高效行政 B.划分了严格的尊卑等级秩序
C.说明清朝开创了古代文书制度 D.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军机处最主要的职掌是所谓的“承旨书谕”,上谕下发有“明发”和“廷寄”两种。明发上谕指交内阁发抄,宣示天下的谕旨;廷寄上谕是由军机大臣直接密寄具奏人的谕旨,需封入信函,交兵部加封,加急传递。这表明
A. 军机处成为内阁的上级机构
B. 军机处直接参与机要政务的决策
C. “廷寄”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管
D. “廷寄”减少了中央决策的失误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著名史学家冯天瑜认为:实考秦至清两千余年,封建制已退居次席,而地主经济、专制政治于起伏跌宕间一以贯之,故秦至清是“非封建”的“皇权时代”。对此,以下关于“皇权时代”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皇权时代”皇权逐渐强化、经济力量主要掌握在地主阶级手中
②“皇权时代”专制统治,始终没有封邦建国
③秦到清一以贯之,都属于“皇权时代”
④专制集权与封邦建国相互冲突、对立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图示所示中央机构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②①③④
D. ②④①③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清时期的内阁与军机处的相同点不包括
A. 都是废除丞相制度后设置的中枢辅政机构
B. 都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强化
C. 都不能统率六部百司
D. 都受到司礼监的监督和牵制
12.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明朝)国家并未正式予阁臣以大权,阁臣之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此乃‘权臣’,非‘大臣’。故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起衰振弊,为明代有数能臣,而不能逃众议。”
——钱穆《国史纲要》
材料二 “票拟权的实行,使内阁从制度上获得了普遍参与朝政的权力……虽然最后的决策依赖皇帝的批红,但内阁通过拟旨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左右皇帝的决策,尤其是出现幼主、庸主和怠政之君的时候。”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教程》
材料三 英国的内阁制被称为“责任内阁制”,所谓责任内阁制是指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一种行政权力的组织形式。……内阁的主要职权是协调和指导政府各部门的活动,从而制定出一种始终一贯的政策。有的政治学家称它为把行政与立法两部门连接起来的一个“纽扣”,又称它为议会推选出来的统治全国的委员会,更严格地说,它是下院多数党的一个委员会,少数党是没有代表在内的,这是它与其他的议会委员会不同的地方。……英国内阁的建立是没有任何正式的成文的法律作为依据的,它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依据惯例逐步形成的。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明朝内阁制对皇权专制的影响。
(2)依据材料三,概括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
(3)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明朝内阁制和近代英国内阁制的本质区别,并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分析造成它们具有本质区别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