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七年级期末历史试卷(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唐末农民起义( )
A.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B. 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C. 平定了安史之乱 D. 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唐诗往往折射了时代特征。下列诗句直接反映唐玄宗时社会经济盛况的是
A. 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篷壶
B.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 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公元964年,赵匡胤令,将各地每年所收的民租和专卖收入,除地方支用外,一律运往京师,地方不得占留。为了把地方税收权力转移到中央,宋代在地方设立的机构是
A. 禁军
B. 节度使
C. 通判
D. 转运使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的是( )
A.
B.
C.
D.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位于浙江杭州西子湖畔的岳王庙,人们立庙纪念岳飞,主要是因为
A. 他对皇帝忠心耿耿
B. 他遭到奸臣的谋害
C. 他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D. 他训练出纪律严明的岳家军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毛.泽东《沁园春雪》中说:“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其中“宋祖”和“一代天骄”分别是
A. 赵匡胤和铁木真
B. 赵匡胤和忽必烈
C. 赵构和铁木真
D. 赵构和忽必烈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题文)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
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③都修建了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题文)下列内容不属明清八股取士规定的是( )
A. 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B. 考生的答卷不允许有个人见解
C. 文体死板地分成八个部分 D. 考生可以针对时弊,谈古论今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宣德化而柔远人,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郑和下西洋的主要活动,都是以此为中心而展开.该材料评论郑和及其远洋活动,其中正确的是
①和平使者,扬威异域;
②探寻新路,寻找黄金;
③友好交往,促进交流;
④殖民先驱,海盗鼻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原创)中国对南海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清朝建立了一个空前统一和强大的国家,基本奠定了当今中国疆域的版图,其中清初疆域南到( )
A.台湾岛 B.海南岛 C.南海诸岛 D.库页岛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7-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东方的中国人正在逐步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思想的牢笼“指的是(  )
A. 焚书坑儒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八股取文、文字狱 D. 闭关锁国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果清王朝是一座高山的话,乾隆帝就是站在山巅的那个人。对西北边疆的巩固为他的文治武功又添了绚丽辉煌的一笔,这一事件是 ( )
A. 台州大捷 B. 收回台湾
C.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 平定准噶尔部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有关我国明清时期社会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当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②当时的江南地区有不少人从事纺织行业
③当时,农业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体
④商业十分发达,形成一些大的商帮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桃花诗社柳絮词”源自某明清小说的第 70 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该小说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15. 综合题 详细信息
自秦朝开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历代封建王朝在巩固政权方面作出了大胆的尝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材料三:明清专制统治的加强

朝 代

措施

作用

明朝(明太祖)

A

加强了皇权

清朝(雍正帝)

B

它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的哪一政治制度?
(2)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3)请完成材料三表格中A,B两处的填空。
A:
B:
(4)以上材料表明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16. 综合题 详细信息
在我国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中国,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国力强盛。唐文化融合域外文化,深为当时世界各国人民向往。……唐朝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把大唐文化传播四方,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宋朝时期的中国正朝着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600多年前,明朝皇帝派出一支大型商船队,探索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贸易。这些远征大大展示了明朝的强大和富足。更重要的是,它们给到访过的那些国家留下了持久的影响。
——李光耀
材料四:(清朝前期)在广州,外国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唐朝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把大唐文化传播四方”,请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例。
(2)宋朝对海外贸易持什么态度?宋朝设置什么机构来管理海外贸易?
(3)材料三评述的这一历史事件有着怎样的意义?
(4)材料四反映了清朝前期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17. 综合题 详细信息
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古代中国灿烂的科技成就”为主题编辑一份历史手抄报。下面是他们设置的部分栏目和整理的图文材料。
(栏目一)杰出的古代工程建筑它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它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亦称边墙,区别于秦始皇所修的万里长城。
(栏目二)伟大的发明创造“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个板印刷,一板已布字。……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栏目三)光辉的科技巨著

(1)栏目一的两段材料分别介绍了我国古代哪两项建筑?
(2)栏目二材料中描述的是哪一项科技发明?它的发明者是谁?
(3)分别写出栏目三中两幅图片人物的代表性著作。
(4)综合上述三个栏目内容及相关问题,你有何认识?
18. 综合题 详细信息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两宋时期,农业和商业和前代相比,都有很大的发展。阅读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材料二:

材料三:《梦粱录》卷十三记载:南宋首都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
材料四: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当时哪种农作物的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内容,说说宋代都城的商业和唐都长安城的商业对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商业贸易的兴盛对社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有什么好处?
(3)清朝前期的商帮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请举出清朝前期的两个大的商帮?
19. 综合题 详细信息
某班同学针对“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这一主题进行归类学习,收集到了以图片和材料,让我们一起阅读与感悟。
材料一:

材料二: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是对外抗击外来侵略,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
请回答:
(1)图一中的戚继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最主要的历史贡献是什么?图二情境发生在1662年初我国的某宝岛,与此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17世纪中期,面对图三的情形,清朝皇帝组织什么反击战打败沙俄,并在平等的基础上签订什么条约解决了两国的东段边界问题?
(3)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材料一所涉及的史实体现了材料二的哪一观点?请你再用清朝的一例史实来证明材料二的另一个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