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贡市田家炳中学2020-2021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在线考试题带答案和解析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手不小心摸到滚烫的水壶,缩手反射发生与感觉疼痛的时间是
A.先感到疼痛,后缩手反射 B.感到疼痛并同时缩手
C.先缩手反射,后感觉疼痛 D.依个体不同而不同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对燕麦胚芽鞘尖端进行如图所示的处理:①将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②将尖端下部用锡箔遮住;③在尖端纵向插入锡箔;④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⑤切去胚芽鞘尖端。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给予左侧光照时,仍直立向上生长的是①③
B.给予右侧光照时,向右侧光源生长的是②④
C.给予单侧光照时,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⑤
D.置匀速转盘上并单侧光照,④将向光生长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两人在空腹状态下,同时一次性口服葡萄糖100g,然后每隔1h测定一次血糖含量,将结果绘成以下曲线,根据下图分析,正确的是( )

A.0h~1h,a体内的胰岛素分泌量可能比b多
B.3h~4h,a体内的胰高血糖素较0h~1h分泌量下降
C.b血糖在1h~2h较高是因为体内胰高血糖素量没有减少
D.b血糖在2h后下降是由于血糖氧化分解和合成糖原所致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的神经元。若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a点不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而b、c、d、e四个点都能测到膜内外电位有变化,该现象说明了

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
B.兴奋在神经元内的传导是双向的,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相结合的形式传递兴奋
D.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这个部位膜的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内正外负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生态瓶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共含有三个营养级。若每个营养级每日每小时的耗氧量如图中曲线所示,则曲线a、b、c所反映的营养级依次是

A.第三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一营养级
B.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
C.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
D.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遇海难而漂浮在海面上的人,因缺乏淡水而出现
A.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
B.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
C.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
D.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人体的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有
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两部分
B.T细胞是在胸腺中成熟的,而B细胞是在骨髓中成熟的
C.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D.人体的三道防线会同时起作用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冰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
B.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
C.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是群落的演替
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其碳循环如图所示,箭头和字母分别表示碳元素传递方向和转移能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夏季,a>b+c+e B. 秋季,e+f<g
C. 春季,g=b+e+f D. 冬季,d>c+f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则分别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

A. 甲不生长也不弯曲、乙直立生长、丙向左生长、丁直立生长、戊向右生长
B. 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向左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左生长
C. 甲向左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向右生长、戊向左生长
D. 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右生长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K,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K/2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
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A. 直接价值 B. 间接价值
C. 潜在价值 D. 经济价值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表所示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五个种群(存在着营养关系)的能量调查结果:

种群

能量(

2.50

23.30

19.80

0.28

220.00

图①~④是根据该表数据作出的一些分析,其中与表中数据不相符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