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在线测验完整版(天津市宝坻一中)

1. 详细信息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肠杆菌与神经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具有细胞壁
B. 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可选择的材料与试剂是蛋白质液、蛋白酶液与双缩脲试剂等
C. 只有蛋白质和核酸也可以构成生物
D. 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DNA、RNA上,二者在有丝分裂间期比较活跃
2. 详细信息
图一表示某溶液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过程,图中①②③为细胞膜相关组成成分,图二表示O2含量变化对小肠上皮细胞吸收K+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一中细胞膜的上侧是细胞膜的外侧
B. 图二说明K+的吸收方式是主动运输
C. 若图一中甲表示葡萄糖,则该细胞不可能是哺乳动物红细胞
D. 图二中K+吸收速率不再增加时,限制因素是载体数量和氧气含量
3. 详细信息
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可以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同位素标记某个脱氧核苷酸可以确定不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B. 若用带有32P标记的dATP(dA-Pα~Pβ~Pγ,d表示脱氧)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α位上
C. 分别用18O标记的水和未被18O标记的水培养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释放的氧气分别为18O2和O2,可有力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而不是来自于二氧化碳
D. 将细胞置于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培养至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一半的DNA分子中含3H标记
4. 详细信息
下表为人体从一个卵原细胞开始发生连续生理过程时细胞染色体组数的变化及各阶段相关特点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和丙过程发生的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B. 乙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丁过程mRNA不同决定细胞功能不同
C. 人类的超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与甲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行为异常有关
D. 丙过程的子细胞中最多有46个DNA分子来自卵原细胞
5. 详细信息
通过设计引物,运用PCR技术可以实现目的基因的定点诱变。如图为基因工程中获取突变基因的过程,其中引物1序列中含有一个碱基T不能与目的基因片段配对,但不影响引物与模板链的整体配对,反应体系中引物1和引物2的5'端分别设计增加限制酶a和限制酶b的识别位点。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引物中设计两种限制酶识别位点有利于目的基因定向插入
B. 在PCR反应体系中还需要加入4种游离核苷酸、Taq酶等
C. 第3轮PCR,引物1能与图中②结合并且形成两条链等长的突变基因
D. 第3轮PCR结束后,含突变碱基对且两条链等长的DNA占1/2
6. 详细信息
长叶刺葵是一种棕榈科植物,下图为某研究小组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测得长叶刺葵24小时内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下列有关曲线的描述错误是

A. 曲线a表示总光合作用强度,曲线b表示净光合作用强度
B. 10:00以后曲线b下降的原因是温度高,叶片的部分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供应不足所致
C. 14:00以后a、b均下降的原因是光照强度减弱
D. 大约18:00时有机物积累量最大
7. 详细信息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

Ⅰ.研究表明,雌性激素可以调节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雌性激素含量和功能的失调可以导致一些自身免疫疾病。下图是雌性激素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和加重重症肌无力症状的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由图可知细胞Y为________细胞, 促进细胞Y分化为细胞Z的信号有_____________。
(2)细胞Y的雌性激素受体有细胞质受体和细胞核受体两种,雌性激素发挥作用时进入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_,细胞核受体和细胞质受体结构差异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结构X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
Ⅱ.抗原激发的体液免疫应答有两类:第一类是大多数抗原必须有T细胞参与下才能完成;第二类是有少数抗原物质,单独刺激B细胞即可完成。为了探究细菌脂多糖LPS属于哪一类免疫应答,可以选择年龄、性别等相同的小鼠进行LPS接种处理(如下表)。

处理胸腺

是否产生相应
浆细胞

是否产生相
应的抗体

甲组小鼠

切除

乙组小鼠

不切除



(4)据表分析,实验组是___________组小鼠,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抗原属于第二类。
(5)科学家用LPS分先后两次接种小鼠,并检测相应抗体的产生量,如图所示,该实验结果说明:LPS不能刺激机体产生__________________。

8. 详细信息
鄂黄长江大桥下的湿地是由长江携带的泥沙长期淤积逐渐形成的,将该湿地由近水边到岸边分为光滩区、近水缓冲区、核心区等区域,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该湿地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____________ ,区别核心区和近水缓冲区这两个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研小组对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表[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cm2.a)]。表中“M”指的是_________,“N”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摄入的能量

M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N(不可被生物再度利用)

258

135

7.5

115.5



(3)调查核心区蚜虫的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4)现在长江中下游不管是白鳍豚,还是普通的江豚的种群数量都在锐减,保护它们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详细信息
科研人员研究两种二倍体草本植物甲和乙。

Ⅰ.甲植物的花色有蓝色、红色、白色三种,已知花色形成的生化途径是:
现将某蓝色花植株与白色花植株杂交,F1蓝色:红色=1: 1。若将F1蓝色花植株自交,所得 F2植株中蓝色:红色:白花= 12:3:1。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结果,有学者对花色形成的机理提出一种猜想,认为与白色底物有更强亲和力的酶是___________(填“酶A”或“酶B” )。
(2)椎测两亲本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图体现了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乙植物为雌雄异株,其性染色体组成如图甲,研究时发现乙植株中有少部分高茎性状,且高茎为显性。

(1)据图可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X与Y染色体能发生交叉互换的区段是________________。
(2)若想通过调查的方法确定乙种植株中的高茎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则需统计高茎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10. 详细信息
目前我国超过82万人感染艾滋病,预防工作迫在眉睫。科学工作者从HIV感染自愈者体内采集相应免疫细胞,使之与骨髓瘤细胞结合,生产HIV的抗体,具体过程见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甲、乙 、丙中只含杂交瘤细胞的是___________。
(2)转基因技术被运用到HIV疫苗的研制工作中,该技术操作的关键步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DNA-RNA分子杂交技术确定目的基因是否完成了______ (转录、翻译)过程。
(4)科学工作者发现一种D蛋白,其31号位的色氨酸换成酪氨酸后,就能与HIV表面的糖蛋白结合,从而使HIV病毒失去侵染T细胞的能力。制造这种新型蛋白质防治艾滋病,用到的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是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