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19年高二历史前半期高考模拟网络考试试卷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复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按语义判断,复旦校训当出自以下哪部典籍?
A. 《韩非子》
B. 《论语》
C. 《老子》
D. 《墨经》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全球通史》在记述中国战国时期某学派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人民群众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商人和学者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
A. 主要代表人物是墨子
B. 其思想蕴含有发展观、法制观
C. 主张“顺其自然”
D. 其思想成为西汉王朝治国理念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入学儒家,即
A. 爱无差等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 存天理,灭人欲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一个时代的思想不够活跃,创新就不可能有多大成就,社会发展的后劲就不会足。”依照这种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历史的最大影响是
A. 直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B. 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C. 出现了“诸子百家” D. 出现了政治、经济大变动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大一统”是中国传统社会呈现的著名特色,秦汉时期形成,包括了地理一统、制度一统、经济一统、文化一统、思想一统。作为对古代中国“一统”思想基础的表述准确的是
A. 外儒内法、济之以道
B. 罢黜百家,表彰六经
C. 礼法并用,君舟民水
D. 礼乐文明、仁人志士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我国古代有一本教孩子识字的书《急就篇》,列出了165个姓字,其中包括:程忠信、桓贤良、崔孝让、周千秋、邓万岁、师猛虎、冯汉强、焦灭胡、龙未央等。上述姓字折射出的主流价值观形成于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元朝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汉代前的君王从祖先承受君位,至汉朝立国,刘邦出身布衣而君临天下,这就需要某种理论的支撑。后来,适应这一“需要”的是
A. “民贵君轻”说
B. “五德始终”说
C. “知行合一”论
D. “天人感应”说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文人高续增在《〈诗经〉为证,我们曾经浪漫过》中写道:“《诗经》不是按照‘上头’的尊意做出来的赞美诗,它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那时的华夏先民们灵魂还未被奴化,君主们包括天子也能认真地听取来自民间的呼声。”这可以看出:
A. 《诗经》反映了中国古代民主平等的政治制度
B. 《诗经》是先秦时代社会现实的文化反映
C. 《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D. 《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为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的标志,它以《兰亭序》局部作背景,主体图案是王羲之所写的“书”字。对图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主体图案结构形体严整
B. 背景文字便于抒情达意
C. 书法奖标志兼有楷书和草书
D. 主体图案体现东晋书法成就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广东第一大儒陈白沙说“专求用力之方,亦卒未有得。于是舍繁求约,静坐久之,然后见吾心之体隐然呈露。”据此分析,陈白沙的学习方法是
A. 独尊儒术
B. 格物致知
C. 温故知新
D. 反省内心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李贽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改革;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这反映了他
A. 破除了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B. 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C. 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D. 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王夫之在批评某位思想家时说:“……窃佛老之旨,游心于虚无,而招致亡国之祸!”省略处为
A. 荀子
B. 王阳明
C. 董仲舒
D. 黄宗羲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清初思想家朱之瑜认为做学问应该有益于社会。他说:“为学之道,在于近里着己,有益天下国家,不在掉弄虚脾,捕风捉影。”他的这种思想与下列哪位思想家最为接近
A. 李贽
B. 朱熹
C. 王夫之
D. 顾炎武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李泽厚先生认为:“与前一阶段市民文艺的现实主义对荣华富贵、功名利禄的渴望钦羡恰好对照,这里充满着的是对这一切来自本阶级的饱经沧桑、洞悉幽隐的强有力的否定和判决。”以下作品符合该观点的是
A. 《西游记》
B. 《红楼梦》
C. 《三国演义》
D. 《封神演义》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
A. 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 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 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 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近代某学者指出:“天行者倡其化物之机,设为己然之境,物各争存,宜者自立。且由是而立者强,强者昌;不立者弱,弱乃灭亡。”下列属于该学者思想的是
A. “欲自强,必先致富”
B. “中体西用”
C.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D. “科学与人权并重”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新青年》第五卷曾有人发文称:“单换一块共和国招牌,而店中所卖的,还是那些‘皇帝御用’的旧货,绝不谓革命成功。”为此,先进知识分子们大力提倡
A. 中体西用
B. 反对旧道德
C. 君民共主
D. 联俄联共
18. 详细信息
孔子创立的儒学重视伦理道德,对后世的家规乡约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认为,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极力主张“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重建社会秩序。孔子曾把重建礼乐秩序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他一度入仕为官,以求实现其治国理想。他还提倡“学而优则仕”,其弟子亦多有入仕者。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完美的人,必须用礼乐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个人“不学礼,无以立”,在言行上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摘编自王钧林《中国儒学史》
材料二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材料三 明浦江郑氏家规(部分)

第12条

每旦,令未冠子弟朗诵“居家则孝悌,处事则仁恕,凡所以济人者皆是也”。

第86条

既仕,须奉公勤政,毋踏贪黩,以忝家法。仍用一遵家范,违者以不孝论。

第128条

子孙不得与人眩奇斗胜两不相下,彼以其奢,我以吾俭。



——摘编自尹超凡《郑氏家规的伦理价值探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关于礼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礼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
(3)历代许多家规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三,归纳郑氏家规对族人的伦理教化要求,分析这些要求对郑氏家族的积极影响。

19.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文学作品往往是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当时文人看来,“这种文学形式”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
——摘编自内藤湖南《宋代文化特征》
材料二宋代之后起源于昊地(今天苏州、上海一带)水上人家的“吴歌”被士大夫们改编传唱……从“劲歌狂舞”逐步变为“浅吟低唱”。……明朝万历首辅沈一贯陈述1598年的社会情景说:“往时私议朝政者不过街头巷尾,口喃耳语而已,今则通衢闹市唱词说书之辈,公然编成套数,抵掌剧谈,略无顾忌。”
——摘编自刘志琴《吴歌与人文启蒙》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被称为“小道”文学形式是什么?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文学形式“兴旺”的原因。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代以后中国文学创作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作品和社会生活的关系。
20. 详细信息
词语和概念的变化,可以为探究历史提供重要信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问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中国古代本有“科学”一词。如宋人文集中有“处科学之兴,世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之句。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时人将“science”音译为“格致”。19世纪中叶后,“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使用。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从事科学,讲求政艺。”民国初,学界还将science音译为“赛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
——摘自《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等
材料二 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科学者何?综合客观之现象,诉之主观之理性。……民主是叫人去投票,叫人知道对于政治有很大责任,然后自然养成一种政治人才。
——陈独秀《实行民治的基础》
材料三 中国现在革命,都是争个人的平等、自由,不是争团体的平等、自由。所以每次革命,总是失败……只全党有自由,个人不能自由,然后我们的革命,才可以有望成功。
——摘自孙中山《对黄埔军官学校告别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中国古代“科学”一词与何种选官制度相关?列举两位宋代主张“格物致知”的思想家。他们“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2)19世纪中叶以后,从“格致”到“赛因斯”,反映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3)材料二中科学的涵义是什么?
(4)据材料二、三,新文化运动中的民主与孙中山倡导的民主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