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高一前半期学情调研历史题免费试卷(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 分封制 B. 三公九卿制
C. 郡县制 D. 郡国并行制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秦始皇……不搞国中之国,而用集权制,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几年一换,不用世袭制度。”材料主要肯定秦始皇
A. 创立皇帝制度
B. 设立三公九卿制度
C. 推行郡县制度
D. 开创中央集权制度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
A. 秦朝
B. 西汉
C. 南北朝
D. 唐朝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A. 宣政院 B. 中书省 C. 理藩院 D. 行中书省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物,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视及创动管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 )
A. 与中央权利之争难以调和 B. 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 行政长官不在由朝廷任命 D. 权利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 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C. 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 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近代诗人褚维垲在诗中说:“都门被围御园火,五口通商弭兵祸。骎骎自海达长江,惟所欲为无不可。”对该诗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御园火”是指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 “五口通商”开始于甲午中日战争后
C. 该诗描述了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D. 该诗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这一现象与下列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哪一条款直接相关
A. 赔款2100万银元
B. 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C. 开放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D. 开放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A. 《黄埔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11. 详细信息
下图为近代日本发动的黄海大战的形势图。此战的直接影响是

A. 日本控制了该海域制海权
B. 中国的海军几乎全军覆没
C. 日本在北京至山海关驻兵
D. 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 )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B. 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
C. 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
D. 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抗日将领在一次战役时写给妻子的信说:新秋入序,暑气渐消,尤以夜间气爽,想皖地亦同此景象耳!……昨日,又由日运来援军五万余口……汇山码头(黄浦江下游西岸)为我军占领,敌人虽有大部援军,无法登陆……寇日内再不解决,或即参加战斗也。这位将领参加的战役是
A. 淞沪会战
B. 太原会战
C. 徐州会战
D. 枣宜会战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近年来,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难能可贵。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由此最能说明
A. 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
B. 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C. 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然积极抗日
D.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其间,双方虽经多次激烈斗争,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终究没有倒下,其首要因素是 ( )
A.民主人士的从中斡旋 B.共.产.党的努力工作
C.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D.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16. 详细信息
宰相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
材料二 即如唐制,中书舍人拟稿……然后再呈送皇帝画一“敕”字……然后行达门下省……待门下省主管长官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获此项诏书后,即加予复核……诏敕自中书定旨,门下复审手续完成后,即送尚书省执行。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有明(明朝)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宰相始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宰相之权,兵财之外,官人进贤,最其大者,而宋之相权,于此亦绌。
——(明)吕邦耀《续宋宰辅编年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宰相制”最早创设于哪一朝代?据材料一,概括宰相职能的职能和特点。
(2)据材料二,写出唐朝实行的政治制度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制度的运作程序。
(3)材料三中“罢宰相”的“高皇帝”是谁?据材料三指出宰相权力的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宰相权力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17. 详细信息
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 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7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3分)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