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2019年九年级历史前半期中考模拟网上考试练习

1. 详细信息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根据下列图片所代表的时期和地点,指出黄河流域


A. 长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中心
B. 一直是古代中国的经济中心
C. 长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中心
D. 一直是古代中国的文化中心
2. 详细信息
文物可以承载历史。下图的文物反映了

A. 农业雏形
B. 手工业发达
C. 贫富分化
D. 采集狩猎
3. 详细信息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的侵略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抗争史。以下宣言和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反对华北自治!”
②“不甘做亡国之君!”
③“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④“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⑤“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A. ①③⑤②④
B. ⑤④②③①
C. ⑤②④①③
D. ①②④③⑤
4. 详细信息
有学者痛陈:“当20世纪揭开帷幕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已经奄奄一息,濒临灭亡的边缘。”下列各项中体现这一说法的是
①《马关条约》开苏州、福州为商埠
②北京东交民巷被划为“使馆界”
③英法联军洗劫并火烧圆明园
④八国联军疯狂毁坏中华文明遗产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5. 详细信息
费正清在《中国与美国》一书中写道:“19世纪中期,北京同那些最富饶的省份的联系被切断时,当地士绅的头面人物就不得不就地筹款招兵来平定叛乱。在士绅领导下的这种地方军事化,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新事物。”材料中的“叛乱”是指
A. 鸦片战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辛亥革命
D. 义和团运动
6. 详细信息
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是反帝国主义的运动,又是反封建的运动。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
A. 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
B.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C. 反对清政府与北洋军阀统治的不同
D. 彻底地爱国主义
7. 详细信息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北洋政府增加苛捐杂税,有的地方竟然增加50%,盐税增加两倍以上,以致老百姓家门口的对联也由“民国万岁、天下太平,”改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这主要反映了
A. 北洋军阀军费开支大增
B. 北洋政府加重人民负担
C. 北洋政府期间天下大乱
D. 北洋军阀之间相互倾扎
8. 详细信息
社会风俗是政治、经济、文化演变的产物,清廷覆灭之后,随即又出现了改革服饰习俗的热潮,由服饰体现的等级制度也随之被打破了。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西方文化彻底改变了中国传统习俗
B. 传统习俗的变迁,对于人们冲破封建的束缚,追求民主风尚,积极投身社会改革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C.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比较平衡的,城市、农村变化明显。
D.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体现了自由、平等、文明、门第高低的不同的特征。
9. 详细信息
历史谱写着歌曲,歌曲凝聚着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有一首歌这样唱道:“让我们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对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解读正确的是
A. 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B.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
C. 中国做到了世界和平民主的社会主义力量
D. 中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10. 详细信息
邓.小平在谈到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时指出,“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不去计较历史的恩怨,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并且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在这一精神指导下的外交活动是
A.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中英通过谈判解决香港问题
11. 详细信息
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中国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B. 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完成统一
C. 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D. 抗美援朝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百年屈辱
12. 详细信息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报告中的“土地承包”政策是指
A.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始
B. 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C. 使农民收入得到平均分配
D. 适应了农民的生产需求
13. 详细信息
古罗马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积淀的精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习俗,在长期司法实践中,罗马人认识到外来民族有许多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因而他们制定了新的法律—万民法。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该法律体系的是( )
A. 贵族垄断立法权
B. 具有灵活性和实效性
C. 广泛借鉴外邦人的法规
D. 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14. 详细信息
恩格斯说,这个时代是以一位“大人物”的名字作为开始的标志。他采用梦幻文学的形式,通过对梦游三界过程的描写,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歌颂自由的理性和求知的精神,成为那个时代的先驱。他是

A.
B.
C.
D.
15. 详细信息
“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辙。”材料中法国“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是指
A. 革命性质
B. 领导力量
C. 革命方式
D. 革命对象
16. 详细信息
林肯写道:“如果不解放一个奴隶就能保存联邦,我就一个不放;如果解放全部奴隶就能保存联邦,我就全部解放;如果解放一部分奴隶,不解放其他奴隶就能保存联邦,我也照搬。”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 林肯主张限制奴隶制 B. 林肯的目的是维护国家统一
C. 林肯主张废除奴隶制 D. 林肯的目的是争取国家独立
17. 详细信息
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里说:“世界经济如不曾大崩溃,希特勒肯定不会出现。十之八九,也绝不会有罗斯福这号人物。至于苏维埃式的经济体系,就更不可能与世界资本主义匹敌,对后者构成任何真正的威胁。”下列叙述与作者观点不相符合的是(  )
A. 经济大危机为希特勒上台提供可乘之机
B. 罗斯福在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下临危受命
C. 经济大危机影响了美苏之间的实力对比
D. 经济大危机是美苏两国敌对的根本原因
18. 详细信息
(题文)1944年6月6日,盟军将领巴顿将军在给儿子乔治的信中写道:“BBC电台今天早晨说,盟军空降部队和登陆艇大规模在海岸登陆,虽然没有亲自参加此次军事行动,我率领的这支英雄部队很快就会在那里了。”信中“此次军事行动”是指(  )
A. 敦刻尔克撤退 B. 日本偷袭珍珠港 C. 中途岛海战 D. 诺曼底登陆
19. 详细信息
1995年3月20日,日本东京地铁里发生了恐怖分子投放沙林毒气事件,导致12人丧生,5000多人中毒。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两架客机撞击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楼,导致数千人丧生。这段话反映了当今人类面临的严重问题是(  )
A. 恐怖袭击 B. 环境恶化 C. 毒品泛滥 D. 资源枯竭
20.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上面四幅图片所示哪些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史料”?除了阅读史籍和欣赏图片,我们还有哪些了解历史的途径?
(2)图一和图三所代表的文明有哪些相同之处?
(3)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世界的不同文明?
21.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上海《申报》评论说:“中国数十年来为主义而奋斗者,中山先生一人而已。中国政界中之人格,不屈不变,始终如一者,中山先生一人而已。中山先生,真爱国者也;于为国之外,无其他杂念,可谓纯洁之爱国者。中山先生,真实行者也;不顾成败,不问毁誉,可谓勇往之实行者……故以有名于世者,中山先生诚中国一人而已。
材料二 辛玄革命…給予孔子儒学以巨大的冲击。但是…袁世宣布“整饬纲纪”,恢复学校“祀孔”“读经”,须布《祭孔告令》,声称惟此孔子之道,亘古常新,与天无极。……一时尊孔复辟,甚嚣尘上…围此,“佛教不革命,儒学不转轮,吾国遂无新思想、新学说,何以造新国民?”
材料三 这场运动,它不仅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而且推动了近代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地健康发展……从而给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
(1)材料一认为“中国数十年来为主义而奋斗者,中山先生一人而已”,请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
(2)材料二中,袁世凯”颁布《祭孔告令》”的目的是什么?为了“造新国民”,近代中国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
(3)材料三中的“这场运动”指的是那一历史事件?“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和材料三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22.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工业化,自然是大大提高生产力水平,同时也扩大了整个国民经济中的社会主义比重,对建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在中国现代史上,1978年是一个十分微妙和关键的年代……中国的发展主轴已经向经济成长转移,然而围绕经济领域中出现的种种新现象,仍然有不少人以意识形态的标尺去丈量和批评……此次,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对僵硬思潮的致命一击……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很快成为中央的决策主轴。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从苏联模式中走出来,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给各社会主义国家以深刻的启迪,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也开始根据自己国家的具体情况,探索自己的道路。这预示着科学社会主义开始从模式化发展向注重与本国国情紧密结合的特色化发展转变。这一转变,必将给科学社会主义带来新的更加明媚的春天!
——摘编自2018年2月28日人民日报
(1)据材料一,为实现文中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采取了什么措施?国民经济中的“社会主义比重”指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邓.小平南方谈话很快成为中央的决策主轴”,是在哪次会议上进行决策的?从材料一到材料二,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中的“苏联模式”指的是什么?“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祖国统一和国防建设方面的表现有哪些?
23. 详细信息
“伟人引领时代进步”,在历史长河中,伟人总能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甚至改变世界。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的欧洲是与伏尔泰的名字相连的,他不只见证了法国的盛衰荣辱,更见证了整个欧洲的忧患沧桑。他的灵柩上写着:“他引领我们走向自由。”
材料二 1781年,在华盛顿的领导下,美国军民打败了最后一支英国殖民军队,赢得了国家独立。华盛顿本人也获得了崇高的威望。当时,有人写信给华盛顿,鼓励他当美国国王,但这一提议遭到华盛顿的严词拒绝。他说:“我们的国家一定要彻底实行共和政体,如果不能遵循这一原则,试图采用其他政体,就是叛逆。”
材料三 明治元年(1868年),明治天皇颁布了一系列维新举措,实行明治维新,带领日本从封建社会迈入工业化世界强国。明治天皇执政时期是近代日本改革最为显著的时期,日本实现了社会、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发展,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并完成了向帝国主义的转变,走上军国主义、称霸世界的道路。
(1)请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绘制一个表格对上述人物的活动进行分类总结。(可从事迹、事件性质、评价等方面总结。)
请根据以上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任意挑选两个事件,阐明它们的相关联系。
通过以上探究学习,你有什么感想?
24.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图片,结合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写一篇120字左右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对比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