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双休阅读作业--感受文章风趣的语言练习卷

1.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专项训练。
寄宿生活的回忆(节选)
有时众目所注意的,是一段鲞(xiǎng)鱼。这种鲞鱼在家庭的厨房里是极粗末的东西,在当时卖起来不过两三个铜板一段。但在我们的桌面上,真同山珍海味一般可贵。因为它又咸又腥,夹得到一粒,可以送下三四口饭呢。而不幸这种鲞鱼大都是石硬的。厨房司务要省柴,蒸得半生不熟。筷子头上不曾装着刀锯。两根平头的毛竹对付这段带皮连骨的石硬的鲞鱼,真非用敏捷的手法不可。我总要千难万试,侯着适当的机会,看中了鲞鱼的一角而下箸。一夹不动,再夹,三夹又不动。别人的筷子已经跃跃欲试地等候在我手臂的两边,犹如马路口的车子等候绿灯了。我不好尽管阻碍交通,只得( )了一片鲞皮回来。有时连夹了四五次,竟连鲞皮都不得一条;而等候开放的人的眼,又都( )在我的筷头,( )着我的演技。空筷子( )回来太没有面子。但到底没有办法,我只得红着脸孔,蘸一些鲞汤回来,也送下了一口白饭。
【1】下面哪一个标题用来概括这个短文的内容最合适?( )
A.吃鲞鱼 B.夹鲞鱼 C.争鲞鱼 D.让鲞鱼
【2】读到哪些文字,你会忍不住笑出声来?请你从下面的角度中选择一个,在旁边作一处批注。
巧用拟人 妙用夸张 善用对比 趣用比喻
【3】将下面的词填入文中的括号里,并完成练习。
注集 督视 缩 拉
上面的每个词都是一幅生动的画面。如填入的“________”一词,仿佛让我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
【4】对于短文的理解,下列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从“千难万试”“但到底没有办法”等词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同学感到很厌恶
B.在作者的回忆中,饱含着对当时贫穷生活的不满
C.从作者的心理活动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极有心机的人
D.作者用自嘲的方式写出这些文字,表现了他乐观的生活态度
2.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综合训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傍晚散步时,常与杨绛先生相遇,双方摆摆手以示问候。有一天,我看见她伸出手,食指和中指作V字状,心想,先生92岁了还挺时髦,用年轻人常用的手势。走近一看,她食指和中指在不停地绕动。我问,这是什么意思?她笑着说:“小蚂蚁见面的时候,就是这样互相碰碰触角,咱们这样就算打招呼啦!”我赶紧伸出两个手指和老人的手指碰了碰。我们像孩子似的开心地笑了!
②冰心老人腿脚不好,只能终日坐在写字台后面的椅子上接待客人。她告诉我们,前几天邮递员给她送稿费汇款单,跟她开玩笑说:“您瞧,您老多有福气,坐在椅子上,就等着人来送钱!”老人笑着说:“我这是坐椅待币!”
③启功先生的幽默也是出了名的。他为自己写的墓志铭,我早就拜读过,每当想到其中的“瘫偏左,派曾右”,都会在酸甜苦辣的滋味中笑起来。前年夏天的一次拜访,让我又一次切实领会到先生幽默的功夫。
④由于家中有一开山水小册页,没有图章,落款是“元白”——启功先生的字,于是便将册页带去,请老人补盖印章。老人一看自己这幅二十多岁时画的画,笑逐颜开,连连说:“是我画的,补个章吧!”一方小小的印章刚盖完,老人又转身在窗台边上取了一个小铁盒,一边开着盒盖,一边神秘地笑着说:“来点儿炭(jū,一种病毒,可提炼成白色粉末状)!”一听“炭疽”,我们全愣了。
⑤“白色粉末!”老人眼睛笑成一条缝,一边说,一边往外倒。“这到底是什么?”我们急着问。“滑石粉!”老人抖了个大“包袱”。我们全都大笑起来。噢!原来是他怕刚盖的印泥粘脏了对合的画面,照例撒上这种粉末来吸干印油。
⑥“嗬!您老怎么还知道炭疽呢?”我们逗乐儿地问。
⑦“早晨看报,美国不是发现有人往邮件里投放一种白色粉末——炭疽嘛……”
【1】认真阅读短文,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简要概括文中三位老人幽默的特点。
杨绛(____) (____)
童心未泯(____) (____)
【3】读文中反映三位老人幽默感的句子,回答问题。
(1)杨绛 她食指和中指在不停地绕动。(________描写,写出了________。)
(2)冰心 老人笑着说:“我这是坐椅待币!”(“坐椅待币”是“________”的谐音。)
(3)启功 一边开着盒盖,一边神秘地笑着说:“来点儿炭疽!”(从“神秘地笑着”这一神态,可以看出
________。)
【4】透过三位老人幽默的言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____________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