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至2019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检测(苏科版)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关于物质的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的直径很小,一般为10﹣10cm
B. 可以借助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分子
C. 常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D. 物体当中有些分子在运动,有些分子静止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关于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利用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电子
B. “破镜不能重圆”说明了分子间存在斥力
C. 拉伸固体时,分子间距离变大,分子势能减小
D. 压缩固体时,分子间距离变小,分子势能增大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现象中,与静电无关的是
A. 在一些地毯的纺织过程中,往往会在地毯里夹杂一些不锈钢的钢丝
B. 运送汽油的油罐车上常有一条铁链拖在地上
C. 输电线的芯线用铝制成,外皮用塑料制成
D. 冬天,晚上脱毛衣时会看到火花、听到响声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对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 一束鲜花可以使满屋飘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B. 用手轻捏海绵会使其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C. 水壶中的水沸腾后壶盖被冲开,是因为水分子数目增多
D. 铜块在空气中不燃烧,纳米铜在空气中可以燃烧,是因为铜块和纳米铜的组成不同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为了揭示微观世界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汤姆孙发现了电子,表明原子不是物质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单元
B. 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带负电的电子绕带正电的原子核高速运动
C. 科学家发现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D. 质子、中子、电子就是组成物质世界的最小微粒,不可再分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1)打开白酒瓶或醋瓶,可闻到酒香或酸味;(2)走过面包房,可闻到面包香味;(3)将红墨水滴入水中,水会变红。你认为下列关于物质微观结构的模型,哪种能较好地解释上述现象?
A. 物质由微小的颗粒组成,颗粒之间是有空隙
B. 物质由微小的颗粒组成,各个颗粒是紧靠着排在一起
C. 物质由微小的颗粒组成,各个颗粒是不停地运动
D. 物质由微小的颗粒组成,颗粒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排斥力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下列现象中,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的是
A. 煮饭时,看见饭粒在水中翻滚
B. 花丛中闻到花的香味
C. 洗衣粉放入冷水中很长时间才能溶解完,放在热水中很快就溶解完了
D. 室内扫地时,在暖暖的阳光照耀下,看见灰尘在空中飞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B. 分子的运动是规则的
C. 肉眼可以直接看清分子的形状
D.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提起水平接触水面的玻璃板,需要的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说明

A. 分子在运动 B. 分子非常小
C. 分子间有引力 D. 分子间有斥力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变小
B. 两块铅块压紧后连成一块
C. 美味佳肴香气扑鼻
D. 扫地时看到大量尘埃无规则运动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扯掉玻璃板后,会发生什么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因为重力的作用才进入下面的瓶子里
B. 空气和二氧化氮只会在下面的瓶子里混合
C. 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它不能进到上面的瓶子里
D. 一段时间后两种气体会在两个瓶子内均匀混合在一起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之间
B. 扫地时灰尘飞舞是扩散现象
C. 固体的分子间没有空隙
D. 宇宙天体、分子都在不停息地运动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近几年,中国的探月、登月计划备受关注。下列与月球相关的描述合理的是
A. 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月球本身会发光
B. 宇宙飞船登月后不会受到月球引力的作用
C. 月球上有氧气,宇宙员在月球上可以自由呼吸
D. 月球是一个寂静无声的世界,昼夜温差大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是造成雾霾的罪魁祸首。把它和其他粒子按照由大到小的排序排列,下列排列中正确的是

A. 分子、原子核、电子、PM2.5
B. 分子、原子核、PM2.5、电子
C. 分子、PM2.5、原子核、电子
D. PM2.5、分子、原子核、电子
15. 填空题 详细信息
通常情况下,物质一般以_____、_____、_____ 三种状态存在。_____既有一定的体积,又有一定的形状,_____的形状与体积均不固定。
16. 填空题 详细信息
观察如图是一组实验,观察实验完成填空。

(1)如图甲,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液面的位置,混合后与混合前相比,总体积变_____。
(2)图乙是扩散现象,说明_____。
(3)如图丙,把一块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拉出水面,在离开水面时,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原因:_____。
17. 填空题 详细信息
冰箱内的食物不密封存放的话,容易“串味”,这是由于不同的物质之间发生了_____现象,这种现象更容易发生在_____(填“冷藏室”或“冷冻室”)。
18. 填空题 详细信息
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因与空气发生了摩擦发生电子得失的现象,其中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带_____电,飞机则带_____电。如果在着陆过程中没有将静电放掉,当地勤人员接近时,可能危及生命,所以飞机的特殊轮胎常用_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材料做成,从而避免造成危害。
19. 填空题 详细信息
物质都是由______、原子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______组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______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20. 填空题 详细信息
公元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玫提出以_____为中心的“地心说“。16世纪初,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创立以_____为中心的“日心说”。现代人认识到,宇宙是一个有_____的天体结构系统。
21.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汤姆森曾将阴极射线经过外加静电场的真空放电
管时,发现射线向阳极侧偏转,
如图甲所示,由此他发现了原子内部含有的一种基本粒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材料二:卢瑟福用α粒子(氦原子核)轰击金箔,发现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且不改变方向;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角度偏转;极少数α粒子反弹回来,如图乙所示。

(1)材料一中,汤姆森发现的原子内部含有的一种基本粒子是_____。
(2)根据材料二中的现象,分析说明原子结构的特点_____。
22. 实验题 详细信息
阅读短文,完成答题。
学习分子的有关知识之后,小王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和温度之间有没有关系?
①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没有关系;
②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系,并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王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取来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人一滴红墨水,小王他们发现温度高的那杯水中的颜色变化得快一些。小王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分子的运动快慢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1)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烧杯,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_____。
(3)实验过程中,_____(填“能”或“不能”)用玻璃棒搅动杯中的水,究其原因是_____。
(4)如果将上面的实验改成能研究“分子运动的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的实验,那么,实验要控制物质的__不变。
23. 实验题 详细信息
甲、乙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水杯,盛有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纯净水,其中一杯是80℃的热水,另一杯是50℃的温水,他们都静静地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同时向两个水杯中滴入一滴碳素墨水,过几分钟后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现象。

(1)甲、乙两个水杯中,盛有热水的是_________;
(2)如图(b)所示,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即使下面吊一个重物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一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一半酒精和一半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
24. 实验题 详细信息
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小明知道气体、液体、和固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小明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老师的帮助下,他做了如下的探究活动:

(1)如图所示,把装有空气的瓶子倒放在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中间用玻璃片隔开;抽掉中间的玻璃片(b图、c图),仔细观察,会看到比空气密度大的二氧化氮,竟能运动到上面的瓶子里,而上面瓶子里面的空气也能运动到下面的瓶子里,最终两个瓶子中的气体的颜色就变得一样了。 对于这个现象,小明提出了自己的猜想:_____。
(2)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小明接着做实验探究:如图所示,先在量筒中盛半量筒水,再把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密度比 水大)小心的倒入量筒底部。经过一段时间后,水和硫酸铜的分 界面由模糊而逐渐消失,两种溶液自动混合了。这个实验同样可以说明_____。
(3)做了气体、液体的实验后小明又做了固体的实验,但连续做几个实验都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后来偶然在一篇科普文章中,小明看到了下面一段文字:有人用固体做实验,将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过了5年,铅片和金片就结合在一起了,切开后发现铅和金相互渗透了约1毫米深。
这段文字表明了_____。
小明欣喜万分,他把以上三次结论进行了总结,这个总结应是:_____。
25. 填空题 详细信息
(一)阅读《奇异的放电现象》回答问题。
奇异的放电现象
奇异的放电现象带电物体失去电荷的现象叫做放电。一般有以下几种:
接地放电:地球是良好的导体,由于它特别大,所以能够接受大量电荷而不明显地改变地球的电势,这就如同从海洋中抽水或向海洋中放水,并不能明显改变海平面的高度一样,如果用导线将带电导体与地球相连,电荷将从带电体流向地球,直到导体带电特别少,可以认为它不再带电。
尖端放电:通常情况下空气是不导电的,一般情况下它属于绝缘体,但是如果电场特别强,空气分子中的正负电荷受到方向相反的强电场力,有可能被“撕”开,这个现象叫做空气的电离。由于电离后的空气中有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空气就可以导电了。空气电离后产生的负电荷就是电子,失去电子的原子带 电(填正或负),叫做正离子。
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导体上的静电荷总是分布在表面上,而且一般说来分布是不均匀的,导体尖端的电荷特别密集,所以尖端附近空气中的电场特别强,使得空气中残存的少量离子加速运动。这些高速运动的离子撞击空气分子,使更多的分子电离。这时空气成为导体,于是产生了尖端放电现象。
火花放电:当高压带电体与导体靠得很近时,强大的电场会使它们之间的空气瞬间电离,电荷通过电离的空气形成电流。由于电流特别大,产生大量的热,使空气发声发光,产生电火花,这种放电现象叫火花放电。

阅读上述材料后,将下面题目填充完整。
(1)阅读上述材料后,将文章中填充完整。空气电离后产生的负电荷就是电子,失去电子的原子带_____电(填正或负),叫做正离子。
(2)从文中可以看出,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而一些新型的导体的导电性能也会随某些条件的改变而变化,如:新型发热材料﹣﹣PTC.仔细观察图,你认为影响这种材料导电性能的主要因素是_____,若它的温度高于100℃,低于300℃,它的导电性能会_____,(填变化情况);因此用PTC材料制成的电热器具有自动调节功能。
(3)许多放电在生活中常会遇到。例如闪电。你认为这是属于上述三种情况的哪一种?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