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19年高二历史下册月考测验试卷带答案和解析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顾颉刚在《国史讲话·春秋》中说“封建社会崩溃的内在原因,是封建制度本身发展过久,贵族阶级的人数一天天的增加,发生相互冲突、互相排挤的情形;它的结果使得贵族阶级的人许多急剧地降入下层社会。”这表明
A. 分封制的崩溃是由其自身的弊端所造成的
B. 随着社会的发展,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必然崩溃
C. 分封制走向崩溃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D. 由于生产力的进步,封建社会必然走向崩溃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A. 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B. 消除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C. 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
D. 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朝时,将元朝的行中书省改称为布政使司,但习惯上仍然称为省。明代的省,辖区范围要比元朝小得多,在相当于元朝南部九省的范围内,明朝分为了十五省,也就是两京十三布政使司;元朝时一些范围过大的省被一分为二,或者是一分为三;还有一些行省被各划出一部分而组建了新的行省;元朝犬牙交错之区只留下陕西一省。明朝地方行政区域的重新划分主要反映了
A. 地方官员行政管理能力得到加强
B. 放弃了元朝犬牙交错的划界原则
C. 力图规避元朝行省制遗留的弊端
D. 君主专制权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王祯在《农书》中认为农业生产的关键在于时宜、地宜,并详细地论述了开垦、土壤、耕种、施肥、水利灌溉、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农业操作的基本原则和措施。据此可知,我国古代农业生产
A. 分工日益细化
B. 结构日趋合理
C. 注重精耕细作
D. 技术领先世界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汉武帝时期,政府抑制私商、发展官商,北宋政府通过官营商业增加政府收入,南宋以后对私人商业很少压制,且商业税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反映了
A. 重农抑商政策的破产
B. 商业繁荣推动了农业商品化
C. 统治者重视商业管控
D. 官营商业逐渐成为市场主导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
A. 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 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
C. 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
D. 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写道:“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源是
A. 黄宗羲等代表地主阶级利益
B. 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C. 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
D.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苏东坡在《东坡志林》中记载:“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反映出
A. 小说《三国演义》影响百姓历史认知
B. 理学有助于正确历史认知的形成
C. 儒家伦理观念影响人物民间形象形成
D. 封建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日益强化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代中后期,来自海外的事物在中国社会逐渐增多。除了由耶稣会士传入的天主教以及西方科学知识以外,白银、玉米、火器等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难以或缺的外来物质。自鸣钟、眼镜、望远镜之类也已经出现在晚明时代社会生活中。这些现象反映了
A. 明代中国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征
B. 中国对外接触的内驱动力增强
C. 民间对外合法往来空间的扩大
D. 文化优越这一传统心态的改变
10. 详细信息
蔡元培曾评价:“中国之画,与书法为缘,而多含文学之趣味。故中国之画,以气韵胜,善画者多工书而能诗。”他强调中国画
A. 追求神韵与意趣
B. 与诗、书相融
C. 与书法同生共发展
D. 体现文学之美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各国最为详尽之书,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同时认为中国在地理上虽不居“正中”,但是在文明教化、典章制度上仍是世界的中心。由此可以说明魏源
A. 主张全面学习西学
B. 思想具有新旧杂糅的特点
C. 力主固守华夏传统
D. 借助传统儒学宣扬新思想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从1896年开始,日本在杭州、苏州、汉口、沙市、天津、福州、厦门、重庆等八个城市取得建立专管租界的特权,从而成为在中国拥有租界最多的国家。这主要反映出
A. 中日《马关条约》的规定得到了落实
B. 日本凭借在华特权暂时地独霸中国
C. 片面最惠国待遇扩大了日本在华特权
D. 群众反帝斗争为日本侵华带来便利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15年,英美烟草公司揭露华人企业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同日本合作的内幕,导致其销量下降,甚至很多零售商都宣称不再销售其产品。作为反击,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则将英美烟草公司同帝国主义侵略联系起来,并宣称“中国人应抽中国烟”,很快扩大了市场。这表明
A. 民族烟草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B. 实业救国社会思潮开始出现
C. 英美成为当时主要侵华国家
D. 民族主义影响大众消费心理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毛.泽东同志在1930年指出:“如果认清了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互相争夺的半殖民地……就会明白相应于全世界只有中国有统治阶级内部长期混战的一件怪事而产生出来的另一件怪事……”这里的“另一件怪事”是指
A.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与实践
B. 蒋介石对根据地围剿和共.产.党反“围剿”
C. 中共和红军主力的战略转移
D. 共产国际正确指导和井冈山式革命道路开辟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从梁启超的“新民”、谭嗣同的“新人”到鲁迅的“改造国民性”,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斗私批修”“破四旧”“灵魂深处爆发革命”,提倡所谓“纯粹的人、高尚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构成了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一条最主要的思想线索。这条线索是
A. 只有改造人才能改造社会
B. 思想观念对政治变革的影响
C. 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作用
D.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历程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很多历史问题上,国家之间,甚至国家内部阶层之间因为立场和角度的缘故,很难取得一致的意见,单就名称就会有不同的说法。比如1937—1945年中国与日本的那场战争,名称有:中国称“抗日战争”、日本称其为“日中战争”、“支那事变”,西方国家称其为“第二次中日战争”。其中强调了历史认识中的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A. 支那事变
B. 日中战争
C. 抗日战争
D. 第二次中日战争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动工兴建的694个限额以上工业建设项目,有472个分布在内地,占68%。在全国基本建设投资中,沿海与内地分别占36.9%和46.8%。这说明当时我国
A. 注重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B. 工业布局得以根本改观
C. 内地成为经济增长的龙头
D. 照搬苏联经济发展模式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85年,中央出台一系列新政策,规定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机关工资由中央管理,其他各级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这些政策有助于
A. 实现改革重心转移
B.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C. 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D.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史学研究的观念日益革新,近代化史观、全球化史观、社会史观等史观层出不穷,而妇女史、服饰史、灾荒史、环境史等小众研究也受到重视。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史学界完全摆脱“左”倾束缚
B. 反映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C. 得益于改革开放和“双百方针”
D. 导致史学研究的碎片化趋势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88年邓.小平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些东西”是
A. 大庆大港胜利油田的建成投产
B. 原子弹氢弹卫星试验成功
C. 大型快速数字计算机试制成功
D. 新型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一带一路”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并充分借助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与有意向的国家和地区一起规划,共同协商,6年时间先后推动126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参与签署170多份合作协议。据此可知,“一带一路”
A. 体现中国继续维持与邻国结盟的外交政策
B. 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外交理念
C. 开拓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新篇章
D. 经济援助成为中国外交的主要手段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雅典最高司法机构是公民陪审法庭。审判时,每个人通过临时抽签决定审理哪个庭和审理哪个案件,事先没有人知道内情。在审判时,先让原告、被告和证人发言,然后陪审员根据自己的判断秘密投票,得票多者胜诉,得票少者败诉,这样做的目的是
A. 防止审判官营私舞弊
B. 维护雅典法律的稳定
C. 保守公民的个人隐私
D. 防止城邦权力的集中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说:“一切权力都是从人民而来的,皇帝的命令何以有法律效力呢?因为皇帝地位是人民给予的。官吏为什么有权利呢?因为官吏是人民选举出来的。”这反映了古代罗马
A. 法律有了自然法原则的指导
B. 法律蕴含着近代法制观念
C. 实践了人民主权思想
D. 发展了古希腊民主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相互制约并友好相处,如果用它来形容代议制的一些特点,最贴近的是
A.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B. 执政者的整体素质
C. 完善的法律体系
D. 合理的选举制度
2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英国学者认为,近代欧洲矿业和金属的各项技术发展,得益于科学者无几,但很有助于科学。但是开辟全世界的历次重要远洋航行,情形就不然了,这些是为了光荣和利益服务而有意识地最初应用天文和地理科学而获得的成果。该学者意在说明,当时欧洲
A. 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的结合
B. 技术发展促进了科学的进步
C. 远航顺应了追求利益的共识
D. 科学发展助力远洋航行成功
2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工业社会的来临”“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资本的全球扩张”。以上内容可以归结到下列主题中的
A. 分散的世界走向整体的世界
B.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C. 乡村生活到城市生活的转变
D. 现代社会两大阶级的产生
2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世纪30年代富兰克林・罗斯福在一次演讲中,向公众提出了公民应该字有“免于匮乏的自由”,因为真正自由的人,必须有基本的经济保障。罗斯福提出这一自由,意味着摆脱贫穷不再是个人的行为。这说明罗斯福
A. 主张创新自由制度以活跃经济
B. 意在鼓励民众摆脱贫穷
C. 强调政府应承担社会保障责任
D. 唤醒人们自信推进改革
2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二战是一道奇妙的分水岭,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复这个社会。”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增长方式上的修复是
A. 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B. 政府调控下的市场经济模式的推广
C. 福利制度和保障体系的建立
D. 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指导,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2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学者认为:新经济政策中,在鼓励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又限制市场作用。这同样是一种矛盾的态度,特别是通过国家政治力量干预商品交换,为商品交换规定固定的场所。该学者意在说明新经济政策
A. 实质上是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B. 为斯大林模式奠定理论基础
C. 目的是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
D. 与当时苏俄基本国情不相符
3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05年,中国联想集团收购了IBM公司,成为全球第三大PC厂商,进入世界500强企业;2010年,中国吉利公司以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下的沃尔沃轿车公司。这说明
A. 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主导地位
B. 公正合理的世界贸易体系已经形成
C. 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
D. 发达国家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扩张
3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A. 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 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C. 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D. 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3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著名学者姚国华先生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中指出,今天西方人强大的奥妙,就是两个东西,一个科学,一个法律,都是从希腊哲学演变而来的。这两个东西看起来好像不一样,但在西方语言中是一个东西,都叫Law。他们相信万物背后有一个普遍的共性在起支配作用。对于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共性”,17、18世纪的西方思想家比较普遍地认为
A. 只有靠科学实验来证明
B. 只能用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C. 只有靠逻辑思维去推理
D. 尊重人的欲望,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33.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国古代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一部具有世界眼光、记述当时中华民族所知的那个世界的历史。在《史记》中,司马迁记述了朝鲜、越南、印度以及中亚各国的历史。
史学界认为,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425年)是第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史学家,所著《历史》是西方最早的一部“世界史”。……他笔下的世界,除希腊本土外,还包括了西亚、北非、黑海沿岸、地中海沿岸、意大利等许多地方。
——张广勇《全球通史·导论》
材料二 美洲作物引进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其中既有玉米、甘薯、马铃薯这样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有花生、向日葵一类的油料作物;既有番茄、辣椒、菜豆、番石榴、番荔枝等果蔬,又有烟草、陆地棉(美棉)这样的嗜好作物和衣被作物,总数超过二十种。……在不长的时间中获得了相当快的发展,不少在今天的作物构成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究其原因,与明清以来人口急增导致的人地矛盾加剧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王宝卿《明清以来美洲作物的引种推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 传统文化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周围各国称“夷”(未开化的野人)。鸦片战争前人们认为西方的科学技术是“奇技淫巧”,皆“耻言西学,有谈者则诋为汉奸,不齿士类。”鸦片战争后先是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随之掀起了学习西学、翻译西书的浪潮。19世纪60年代起,“天朝”与“夷”的对称演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的对称,“夷务”也就演变为“洋务”。
——王中禄《天朝上国的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世界文明所呈现出的特点。并用古代中国、希腊和罗马的政治文明印证这一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外来作物的传入引种对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分析人们对西学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人们态度变化的原因。
(4)通过对材料“东西方文明”历史现象的探究,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34. 详细信息
科技创新引领社会进步,但科技的创新又受社会环境的制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唐宋两代,中国的工程师掀起了发明的热潮,中国引领着全世界的科学技术。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到了元代以后,由于程朱理学的兴起,作八股、考进士成了唯一的仕途之路,自然科学和技艺都受到了严重的贬斥。尊孔读经的人被称为“名士”,从事科学和技艺的人则是只有“雕虫小技”的“小人”
——摘编自赵显明《试析程朱理学的兴起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欧洲,从14世妃开始,就出现了最早的科学社团:意大利的西芒托学院、法兰西学院、英国皇家学会、柏林学院等。这些以科学研究为中心的学术团体吸引了大批的科学家,并得到了官方的大力支持,科学家在社会上地位达到了顶点,许多人因为科学上的贡献被封为贵族。
——摘编自J.B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
材料三 英国教学家伊萨克牛顿是新的科学方法的集大成者。他依靠精确观测和数学推理建立了一整套有力的天文学和数学理论。1687年,牛顿发表了题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论文。该书对近代思想也有着直接影响。1726年,法国哲学家伏尔泰从英国回国后,将其翻译成法文,从而使牛顿的物理学在法国得到史广泛的传播。
请回答:
(1)列举唐宋时期“引领着全世界”的科技发明。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元明时期科学和技艺落后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5世纪欧洲近代科技兴起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牛顿的科学贡献及其产生的历史价值。
35.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西北地区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关键词表


从“西北地区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的某个侧面,选出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运用这3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阐释。(要求:提炼主题鲜明;阐释准确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