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上期第一次质检文综历史考题(广东省蕉岭县蕉岭中学)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据文献记载,西北的高昌国原本保持有土地自由买卖的习惯。唐初,灭高昌国,置高昌县,后设安西都护府统之。此后在该地出土的唐时期吐鲁番文书中,就很少见到土地买卖文书了。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A. 唐朝重视保护自耕农经济
B. 西北与中原贸易往来频繁
C. 中央集权有利于经济发展
D. 农业经济重心逐渐向南迁移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面分别是传统社会治理结构图和黄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图。由此可知,黄宗羲认为


A. 应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度
B. 应建立平等和谐的君臣关系
C. 君主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
D. 统治者应重视对百姓的教化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题文)古代雅典,五百人议事会为公民大会常设机构。该机构以抽签选举方式从雅典的10个部落中各选50名代表组成,议事会席位任期一年,不得连任,任何公民一生中担任议事会成员不得超过两次。这样的规定旨在
A. 杜绝僭主政治出现的可能性
B. 保证部落在公共事务中平等
C. 努力实现决策的公正与合理
D. 最大限度体现人民主权原则
4. 详细信息
下表是1787年5月美国制宪会议的参会者情况,经过几个月的激烈争论.通过了被美国人民奉为“《圣经》”的1787年宪法。由此可知,这部宪法

A. 协调了美国各个阶层间的矛盾
B. 宣扬了人人平等观念
C. 是各利益集团相互妥协的产物
D. 体现了天赋人权学说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法国大革命时期,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国民党一大宣言指出“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二者观点的相同之处是
A. 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B. 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
C. 追求民主、平等
D. 确立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下表中关于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名称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颁布
时间

1787年颁布

1870年颁布

1954年颁布

制定
机构

国会制定

国民议会制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特点

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体现议会至上的原则

体现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评价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A.颁布时间 B.制定机构 C.特点 D.评价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从1901年到1907年六年间,维新知识分子把政治小说作为译介域外文学文体的首选,其中有《未来战国志》(1902年)《游侠风云录》(1903年)《美国独立记演义》(1903年)《多少头颅》(1904年)和《苏格兰独立记》(1906年)等。据此推断,维新知识分子翻译政治小说的主要目的是
A. 为推翻清政府提供理论依据
B. 激发民族主义意识
C. 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D. 从文学角度革除国民旧观念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表为1935年全国各出版社出版的各类论著数量统计,据此表可知

有关社会主义

有关辩证唯物主义

有关历史唯物主义

有关计划经济

有关国民党历史

有关三民主义

32本

23本

23本

19本

8本

13本



A. 民众丧失了对国民党的信心
B. 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C. 苏联对中国共.产.党控制加深
D. 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影响力扩大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以下为某论文关于两岸关系的摘要提纲。据此判断该论文的标题最为合理的是( )
一、“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争议——国共内战的残留问题。二、外国和中国的矛盾——美国等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第一,牵制台湾当局,不能脱离美国势力范围;第二,迫使台湾维持“亲美抗共”的“民主政权”;三、少数人的阴谋——台独分裂分子的煽动破坏。
A. 探讨影响两岸关系的国际因素 B. 论述两岸关系问题形成的原因
C. 试述两岸关系的曲折发展历程 D. 浅谈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经验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学者通过坐标的方式,以生产力发展为横轴,经济体制演变为纵轴,将古代自然经济、原始工业化经济、计划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四种经济类型定位。下面坐标属于计划经济的位置是


A. A
B. B
C. C
D. D
11.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以后的中国社会,开始走上中国的现代型。第一是中央集权之更加强,第二是社会阶级之更消融。魏、晋以下的门第势力,因公开考试制度之长期继续,已彻底消灭,商业资本难于得势,社会上更无特殊势力之存在。我们若把分裂性及阶级性,认为封建社会之两种主要特征,则宋代社会可说是距离封建形态更远了。然而正为此故,遂使宋代社会,在中国史上,显为最贫弱,最无力,一个中央政府高高地摆在偌大一个广阔而平铺的社会上面,全国各地区,谁也没有力量来推动一切公共应兴应革的事业,像水利兴修,道路交通……一到金胡南下,中央政府崩溃,社会上更无力量抵抗或自卫……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市民性社会或者也称市民社会,首先是基于新市民阶层的基础之上……为此它需要特定的机制:市场、批判性的舆论、拥有宪法和议会的法治国家。在这个社会政治性的目标中包含了一个新的生存蓝图,它立足于工作、成就和教育(而非出身),立足于理智和对理智的公开运用(而非传统),立足于个人竞争以及伙伴式的共同体之上,它批判旧政体的核心元素;反对专制、反对世袭特权、反对等级的不平等、也反对教会—宗教原教旨观念。该计划虽然植根于新形成的市民阶层,但它却趋向于一个针对所有人的计划,它是一个全方位的模式,它基于全体市民——公民意义上的全体市民——的自由、平等和参与……
——节选自尤尔根·柯卡在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的演讲稿
(编者注:本文是尤尔根·柯卡对18世纪至19世纪早期德国市民阶层和市民性的探讨。)
(1)根据材料一,概述宋代“平铺社会”的表现,结合材料及所学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德国市民社会的特点;并对材料一、二的两种“社会”做简要分析。
12.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各种政体的国家都可以兴起,也都可能衰落。但是,至今兴盛不衰的,只有共和政体。至于专制政体,自拿破仑战争结束(1815年)以来,200多年过去,其寿命还没有超过100年的。为什么? 因为犯错。无论内政外交,各种政体都会犯错。在共和政体中,权力受到制约,很难一条道走到黑。专制政体缺少权力制约,错而难改,一错再错,难免衰亡。
——黄钟《帝国崛起病》
阅读材料,自行选取或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13.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针对“文革”对军队建设的破坏,邓.小平根据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提出“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国防现代化建设方针,实施“军转民”的战略。他认为空军、海军、国防科工委都要通过对基础设施的军民合用或是转为民用等方式,“加入到整个国家建设中去”。同时提出打破军民界限,要“培养军队和地方两用人才”,把一些专业技术人才转移到地方的各行各业,以支援地方。此时,国防科技工业进行大规模调整改革,除完成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下达的生产任务外,全力以赴地搞好民品科研和生产,间接发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军民结合程度进一步加深,为科技人员开辟了新的职业发展方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我国“军转民”战略改革的背景,并指出其改革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80年代我国“军转民”战略改革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