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半期期中考试在线做题(2019年江西)

1. 填空题 详细信息
在对应的横线上填写合适的物理单位:
(1)两只普道鸡蛋的重力大约为1_____;
(2)一个中学生站立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000_____;
(3)中学生100m跑时的平均速度约为7_____。
2. 填空题 详细信息
小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判断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实验中从水平方向缓慢改变铁架台与水平面的倾角,可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始终与水平面_____;图中球A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
3. 填空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轻质滑轮下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N,物体的重力是_____N,物体的质量是_____g.(不计摩擦及滑轮和绳子的重力,g取10N/kg)
4. 填空题 详细信息
物理课堂上正进行着一场特殊的拔河比赛,左侧的小明和右侧的小杰握住两根较光滑的木棍,小华将绳子的一端系在其中一根木棍上,然后如图所示依次将绳子绕过两根木棍,小明和小杰相距一定的距离握紧木棍站稳后(三人与地面始终不打滑),小华在图A处拉绳子的另一端,若三个人施加了大小相等的力,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握住的木棍_____运动,小杰握住的木棍_____运动,小华的手_____运动。(均选填“向左”、“向右”或“不”)
5. 填空题 详细信息
冬天,路面结冰时,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变_____,汽车在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将比路面没有冰雪时_____;汽车司机常用铁链绕在轮胎上来防止轮胎打滑,这是通过_____来增大摩擦的。
6. 填空题 详细信息
许多交通事故对人造成的伤害与惯性有关,为了减少此类事故,汽车装有:A、驾驶室前方的气囊;B、座椅上方的靠枕.若汽车的前方受到撞击,________对驾驶员起保护作用;若汽车的后方受到撞击,________对驾驶员起保护作用.(选填“A”或“B“)
7. 填空题 详细信息
小红同学手拿铅笔的做法如图所示,忽略铅笔重力,则小红同学拇指对铅笔的压力_____食指对铅笔的压力大小,拇指受到压强_____食指受到的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8. 填空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小黄先后顺着竖直的杆以及比较粗糙的绳匀速下滑,受到的摩擦力为f绳和f杆,则f绳_____f杆(选填“>”,“=”,“<”)。若小黄沿杆匀速向上爬,他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_____。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搭乘自动扶梯时“右侧站立,左侧急行”,是大都市的文明规则,也是城市文明程度的象征搭乘扶梯上行时,如果以扶梯为参照物。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A. 地面是运动的 B. 右侧站立的人是静止的
C. 扶梯是运动的 D. 左侧急行的人是运动的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人用如图定滑轮将重为G的重物匀速提起,若作用在绳的自由端的力分别为F1、F2、F3,则

A. F1>F2>F3 B. F1=F2=F3
C. F1<F2<F3 D. F1=F3<F2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的常用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天平 B. 食品夹
C. 起瓶器 D. 钢丝钳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A. 水往低处流
B. 将两个吸盘按压在一起很难拔开
C. 用吸尘器吸灰尘
D. 用吸管吸饮料盒中的牛奶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一个运动的物体突然不受力,下列图中可以表示不受力后的运动情况
A. B.
C. D.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 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 离开枪膛的子弹向前飞行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要用12N的力竖直匀速提起20N的重物,如果不计机械本身的重力及摩擦,可以应用的简单机械是
A. 一根杠杆 B. 一个定滑轮
C. 一个动滑轮 D. 一个滑轮组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圆台形容器内有一块冰,当这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不考虑其他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桌面受到的压强不变
B. 桌面受到的压力变小
C. 容器底的内表面受到的压力变小
D. 容器底的内表面受到的压强变小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品牌牙膏如图所示,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牙膏盖上的条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B. 拧开牙膏盖子时,盖子相当于省力杠杆
C. 挤压牙膏时可反映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D. 密闭的牙膏带到高原地区会变瘪
18. 简答题 详细信息
取一空铁皮罐,放少许水,保持罐口打开放在火上将水烧开。水烧开一段时间后,将铁皮罐罐口盖紧,然后往铁皮罐上浇冷水,铁皮罐塌陷了,如图所示。请你分析铁皮罐塌陷的原因。
19. 解答题 详细信息
“区间测速”指的是在同一个路段,有两个相邻的监控点,车辆通过这两个点的时候,通过的速度和时间都会被记录下来,并且系统会计算车辆的平均速度是否超速。假如某区间限速为120km/h,小汽车在11:00通过第一个监控点,速度是120km/h,在11:10通过20公里外的第二个监测点,速度是140km/h结合以上信息,请计算通过计算:
(1)汽车是否超速通过该区间?
(2)若因道路施工,该路段降低限速至40km/h,不超速的前提下通过该区间至少需要几分钟?
20. 解答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平底烧瓶的质量为200g,底面积为50cm2,内装400g水,烧瓶放置在表面积为100dm2的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厚度可忽略不计(g=10N/kg):试求:

(1)水对烧瓶底的压力;
(2)桌面受到的压强。
21. 实验题 详细信息
利用带有刻度的均匀杠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所用钩码质量均相等。

(1)实验前,将杠杆安装在水平桌面上的铁架台上,铁架台的底座用密度较大的铁制成,且比较宽大,其目的是_____;
(2)安装好杠杆后,杠杆左端偏高,应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调到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_____;
(3)调节好杠杆平衡后,在A处挂上4个钩码(如图a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处挂_____个钩码。取下钩码,又改用弹簧测力计在B处沿两个方向拉(如图b所示),均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两次施加拉力的大小关系为F1_____F2(选填“<”、“=”或“>”);实验中在同一位置改变拉力方向,目的是_____。
(4)在实验中,小明不慎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遗失,于是他在杠杆上右侧适当位置粘了块橡皮泥后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c所示),此装置_____(能/不能)继续用来完成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22. 实验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是雯雯在“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索”实验中所选用的器材在水平桌面上进行的实验过程图示

(1)本实验主要应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
(2)雯雯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_____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_____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3)通过实验雯雯得出结论:_____。
(4)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利用了_____来减少压力作用的效果;压路机的碾子很重,这是利用了_____来增加压力作用的效果。
23. 实验题 详细信息
如图甲是实验小组的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并通过调整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
(4)另一实验小组发现当卡片静止时,拉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如图乙所示),此时卡片_____(选填“处于”或“不处于”)平衡状态,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
(5)小明同学也对该实验进行了探究,但他在左右支架上装配两个滑轮时没有安装成相同高度(如图丙所示),你认为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小明的装置进行实验。
24. 实验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左端固定,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装有橡皮泥的滑块通过细线与弹簧测力计右端相连,细线与木板平行且与弹簧测力计轴线在一条直线上。小明同学利用此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

(1)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橡皮泥粘在滑块上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_____;
②再将粘有橡皮泥的滑块放到木板上,并通过细线和弹簧测力计相连。用手向右拉动木板,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读出示数,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_____;
③多次改变_____,并重复步骤①②,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压力F/N

0.5

1.0

1.5

2.0

2.5

3.0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0.2

0.4

0.6

0.8

1.0

1.2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接触面状况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式是_____。
(3)向右拉动木板时,快拉或慢拉对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4)另一同学在做该实验时发现,向右拉动木板的过程中测力计的示数会不断变化,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
(5)另一同学发现压力变化的同时滑块和橡皮泥的重力也在变化,认为滑动摩擦力可能是受到物体重力的影响,你_____(选填:“同意”或不同意)该同学的观点吗?若同意,说明理由;若不同意,请简要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该观点错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