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上半年期中历史考试完整版(江苏省句容市崇明中学)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A. 北京人
B. 河姆渡人
C. 元谋人
D. 半坡人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社会局面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
A. 黄帝、炎帝、蚩尤时期 B. 尧舜禹时期
C. 北京人时期 D. 半坡氏族时期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株洲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神农湖、神农阁、神农坛等景观,这些景观的命名是为了纪念中华民族的始祖
A. 炎帝
B. 黄帝
C. 禹
D. 舜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是学习战围七雄时,小明同学制作的各国位置示意图,其中秦国的位置应是( )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河南安阳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关于下列图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图一反映了商朝的冶铁业十分发达
B. 图二说明商朝已有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C. 图三表明安阳曾经是商朝统治的中心
D. 上述三幅图均支持安阳是我国著名古都的观点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马陵之战、桂陵之战、长平之战等战役都发生在
A. 夏朝时期
B. 商朝时期
C. 春秋时期
D. 战国时期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光盘行动”,就是提倡人们在吃饭就餐时不剩饭菜,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提倡节俭、批判贵族奢侈浪费的是 ( )
A. 孟子 B. 墨子 C. 庄子 D. 韩非子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秦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也。”秦国这一社会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商鞅变法
A. 奖励耕织
B. 奖励军功

C. 建立县制
D. 编制户口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个口号出自于
A. 刘邦、项羽
B. 陈胜、吴广
C. 商鞅
D. 董仲舒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汉武帝对社会经济控制,实施全国统一铸造
A. 刀形币
B. 五铢钱
C. 铲形币
D. 蚁鼻钱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目的是
A.让农民富裕起来
B.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C.大量开垦荒地
D.巩固奴隶主统治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如今,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下列观点,最能体现报告精神的是
A. 因材施教
B. 温故知新
C. 有教无类
D. 仁者爱人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西汉建立后,大臣陆贾向汉高祖建议“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现在不能在马上治天下”。于是汉初统治者采取什么政策
A. 严峻刑法
B. 课收重税
C. 休养生息
D. 优先发展商业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韩非子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中,哪一措施符合韩非子的这个主张
A.建立县制
B.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C.奖励耕战
D.按军功授爵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老子的学说记录在下列哪部著作中?(  )
A. 《论语》 B. 《道德经》 C. 《春秋》 D. 《诗经》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秦始皇时期分管军事的官职是
A. 丞相
B. 太尉
C. 御史大夫
D. 郡守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从修骊山墓,阿房宫可以看出,秦的暴政最突出的表现在( )
A. 沉重的赋税
B. 繁重的徭役
C. 残酷的刑法
D. 可怕的殉葬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关于春秋争霸战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背景是周王室的衰微
B. 目的是“尊王攘夷”
C. 实质是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
D. 结果是给社会带来灾难,但也出现一些疆域较大国家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河南殷墟遗址被列为2006年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的审议项目。同年河南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你认为殷墟遗址是向人们展现了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周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A. 封号和耕牛
B. 土地和人口
C. 土地和耕牛
D. 人口和铁犁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正在收看汉字听写大赛的肖强妈妈问肖强:“隶书、金文、小篆、甲骨文四种字体最先和最后出现的是哪两种?”其正确的回答应是( )
A. 甲骨文、隶书 B. 甲骨文、金文
C. 金文、篆书 D. 金文、隶书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 战国时期,各国竞相改革,社会发生急剧变化
B. 有文化知识的士到处游说讲学,形成不同学派
C. 诸子百家相互辩驳,互相影响
D. 铁器和牛耕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25.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生活在春秋晚期,30岁左右便收徒讲学,前后从事教育40多年。相传他有弟子3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他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以“为政以德”。
材料二 他生活在战国末期,曾是荀子的学生,他强调“法治”并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理论。
(1)材料一、二中的“他”分别指的是谁?他们各属于“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
(2)请用最简练的语言指出材料一中“他”的历史地位分,并列出两条与“他”有关的教育方面的成就或主张。
(3)材料一、二中的“他”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主张有何不同?
26. 综合题 详细信息
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思想统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朝统一前,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嬴政掌权后,采取两方面的措施:搜罗任用外来人才,如楚国的李斯、魏国的尉繚;部署全国统一的策略,秦王采纳李斯的建议,从弱小的韩国开刀,先扫两翼,最后灭齐。
材料二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汉文帝曰:农,天下之本也。
汉景帝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终始。……其令郡国务农桑。
材料四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秦王嬴政最终实现统一的条件有哪两方面?
(2)材料二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哪几方面措施?
(3)材料三体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都具有农本思想,他们在位期间出现的繁荣景象史称什么?
(4)材料四中的董仲舒给哪位皇帝提出的建议?用历史术语8个字概括这个建议。这个建议后,什么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