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密云区2020-2021年初三上半年期末历史题免费在线检测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面所示资料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中圣母子形象的变化,源于哪一运动的影响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启蒙运动 D.垦殖运动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就在1689年的秋天,一群人开始共同统治一个国……一个人统治一个国家的时代在这个岛国正式结束了。”其标志是
A.查理二世当上国王 B.议会呈递《权利请愿书》
C.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D.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气象学中的“蝴蝶效应”,是指最初一个事件引起连续的一系列变化。在工业革命中,成为最初那只蝴蝶并引发一系列发明的是
A.珍妮机的发明 B.工厂制的确立 C.内燃机的使用 D.电的广泛运用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无论如何我们不可否认彼得一世为俄罗斯打开了一扇‘面向款洲的窗户’……经历了彼得一世改革的俄国开始告别愚昧与落后迈进近代化的门槛。”这说明彼得一世改革
A.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B.使农奴制进一步强化
C.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D.度除了沙皇专制制度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76年,一位俄国地主写道:“解放法令颁布15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俄国农民的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 人人都得到了一小块份地
B. 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C. 完全摆脱封建地主的控制
D. 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特点是(  )
A.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B.首先发生在英国
C.主要发明来自手工工匠的经验 D.内燃机的发明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反映了某时期英国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比例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的变化


A. 新航路的开辟
B.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C. 工业革命的发展
D. 海外殖民地的扩大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苏联自1928年起大规模进口机器设备,1932年苏联购买了世界出口机器总额的一半。但到1937年,苏联的机器进口量大幅减少,仅占机器需要量的0.9%。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A.经济发展逐渐趋于停滞 B.先后完成第一、二个五年计划
C.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西方工业 D.西方开始对苏联实施技术封锁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贡献是
A.揭开了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B.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C.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D.印度完成了民族独立大业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马克・凯什岚斯基在《西方文明史:延续不断的遗产》中写道:“1941年是战争的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战争变成了一场真正的全球性冲突。”下列图片所示事件中,能成为证明作者观点的依据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美、苏冷战的原因,不包括
A.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 B.法西斯被消灭,美苏战时同盟行将破裂
C.柏林危机 D.双方社会制度不同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共同问题是

A.土地资源紧缺 B.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C.人口过快增长 D.粮食问题日益凸显
14. 综合题 详细信息
经济全球化具有历史性,它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同时也加速了历史演变的过程。
材料一 ①文艺复兴始于14世纪的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②其成就不仅表现在文学艺术领域,在史学、政治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也有突出的贡献。③1492年10月12日,哥伦布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后来又到古巴和海地。④美洲的发现开始了欧洲海外殖民的血与火的历史,同时也大大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
——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指出材料一中属于历史史实的内容(用序号作答),结合所学写出文艺复兴运动与探寻新航路的共同作用。
材料二 第二次科技革命(即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的交通运输工具和通讯技术发生了巨大的飞跃和变革,从而使人类社会互动手段的现代化得以实现……现代化的人类社会互动手段又从物质上把世界各部分紧密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不断地推动整体世界的前进。
——摘编自胡才珍《略论第二次科技革命与人类社会互动手段的现代化》
(2)结合所学知识,举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交通运输工具和通讯技术方面的主要成果(各举1例)。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加速了资本和原材料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这一切都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摘编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依据材料三,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促进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
材料四 经济全球化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当前,逆全球化思潮正在发酵,保护主义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收入分配不平等、发展空间不平衡已成为全球经济治理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坚持协同联动,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坚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经济全球化发展成果。中国支持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必要的改革,更好地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引导经济全球化更加健康发展。
——习.平《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贡献智慧和力量》
(4)依据材料四,写出全球化的主要阻碍因素,概括指出中国对全球化的态度。
15. 综合题 详细信息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但是在世界上具有广泛影响。
材料一 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群体)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因应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
——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87年宪法产生的历史背景。材料中“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 任何一个州都不能只凭自己的动议就合法地脱离联邦:凡为此目的而作出的决议和法令在法律上都是无效的,任何一个州或几个州反对合众国当局的暴力行动都应根据情况视为叛乱……根据宪法和法律,联邦是不容分裂的。
——1861年3月林肯总统就职演说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林肯的政治主张,举出他采取的一项主要措施。
材料三 关于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情况


求职者 领取救济食品

关于找工作,1932年前后传说的很多,有些听来离奇,却一点不假。
确实有人通宵守在底特律职业介绍所门口。
确实有一个阿肯色州人为了找工作步行900英里。
曼哈顿六号大街某职业介绍所招聘300人,确实有5000人来应聘。
华盛顿州确实有人到树林里放火,为的是人家能雇他当救火员。
在那样一个经济萧条的年代,有1500万以上的人到处找工作,可是哪里也没有工作做。《商业周刊》做过调查,证实有不少人不再喜欢美国了,有的已经离开美国,有的正设法离开。30年代初期,迁居国外的人数年年超过迁入的。
——《美国大萧条时代的人民生活》

(3)概括材料三反映的主要问题,依据所学指出罗斯福的解决方法。
材料四 新冠疫情蔓延引发的美国经济放缓正在逐步形成趋势。美国国税局发表的最新报告中认为,美国数以千万计的失业现象表明,美国经济复苏前景依旧十分悲观,经济萧条或将持续至2027年。正如广泛的美国媒体报道所承认的那样,2020年,美国人已经提出了超过7000万份新的失业救济金要求,美国的经济萧条已经来临,没人能想象会这么快就变得如此糟糕,这就是美国经济崩溃的样子。
——BWC中文网 2020年12月10日
(4)2020年是美国总统大选年,请你就材料四所反映情况,为即将就职的美国新总统提出一项合理建议。

16.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革命•改革
材料一 法国大革命是全欧洲的反封建运动中的重要一步。它对绝对王权造成强有力的打击……大革命扫除了正在衰落的封建残余,还高喊“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传到欧洲各地。革命的领袖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编撰了《法典》,为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推广到欧洲其他国家。
——摘编自《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理解“法国大革命是全欧洲的反封建运动中的重要一步”。
材料二 明治政府除进行地税改革而获取必要的巨额土地税收之外……对外则通过向亚洲近邻国家实行侵略掠夺,获取资金。……采取大办官营企业,由国家资本带头实行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方针。……在政府的大力保护和扶植下,1886-1890年间,在日本出现早期产业革命热潮。
——齐世荣、钱乘旦、张宏毅《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工业化过程的特点。
材料三


宣告全部地方政权一律转归当地工兵农苏维埃;成立了苏维埃政府,新政府由布尔什维克党组建,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废除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政权机关;废除旧的常备军,建立红军;将大工业、铁路、银行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废除土地私有制,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

(3)写出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三分析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材料四 戈尔巴乔夫改革

(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深刻革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使社会主义具有最现代化的社会组织形式,最充分地揭示我们制度在其各个决定性方面,即经济方面、社会主义政治方面和道德方面的人道主义性质……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更多的社会主义、更多的民主。新思维的核心是承认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最终目标和结果。

17. 综合题 详细信息
战争•和平
材料一

(1)材料一所示两大军事集团是围绕什么问题形成的?有何影响?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巴黎和会后,法国普遍的意见是和约对德国的惩罚太轻,不足以防止德国东山再起,民族自决原则导致东欧碎片化,没有强大的邻国制衡德国,因而是愚蠢的。法军元帅斐迪南·福煦批评《凡尔赛和约》是对德国的“投降”和对法国的“叛卖”,并预言“这不是和平,而是20年的休战”。

华盛顿会议后,日本出版了《如果日本同美国发生战争》一书,指出:日本帝国也只有当它的根延伸到大陆上的时候才能够继续生存和生长,它离开了大陆就必然会死亡。可是美国却残忍的企图砍掉这些根,并企图取代日本并在东亚大陆上推行自己的帝国主义。

(2)从材料二中的①②任选其一,说明其史料价值。
材料三

文 献

内 容

《开罗宣言》
1943年12月

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
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波茨坦公告》
1945年7月

美国、英帝国及中国之庞大陆、海、空军部队,业已增强多倍……即将予日本以最后之打击,……对日作战,不至其停止抵抗不止。……
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3)依据材料三,分析指出《开罗宣言》与《波茨坦公告》的共同点。
材料四

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
——摘自《联合国宪章》

(4)依据材料四,写出联合国的首要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