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高二上册期中考试历史专题训练(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著名思想家是
A. 孟子
B. 韩非子
C. 荀子
D. 墨子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观点或学说中,包含有约束君主意图的是
A. “法不阿贵,绳不绕曲”
B. “天人感应”
C. “为政之要,在于用人”
D.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西晋傅咸说:“夫其何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洁性贞。含章蕴藻,实好斯文。取彼之弊,以为此新。”与此相关的发明是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指南针
D. 火药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和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体现了怎样的思想
A. “君权神授”思想
B. “大一统”思想
C. 反专制思想
D. 理学思想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魏晋南北朝时期,前秦重用中原的儒士如王猛,大兴儒学。北魏孝文帝时期,儒学兴盛,更是“比隆周汉”。这说明
A. 动荡时期统治者更依赖儒学巩固统治
B. 儒学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主流思想
C. 该时期实现三教合一,儒学发展兴盛
D. 北方少数民族完成了封建化的进程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陈寅恪认为宋朝“尚气节而羞势利”,这是因为当时( )
A.理学逐渐盛行 B.商品经济繁荣
C.儒学受到冲击 D.中央集权加强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右图是明代杰出画家徐渭的《黄甲图》(局部),图中肥阔的荷叶已开始凋零,一只螃蟹缓缓爬行,留出大片空白表现秋水,荷叶墨色淋漓,画蟹形状虽夸张,却饶有笔情墨趣。此画所反映的中国文人画的典型特点是

A. 讲究工笔重彩 B. 强调个性表现
C. 重视气势雄壮 D. 追求摹写逼真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 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
B. 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
C. 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
D. 《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宋以后是戏曲发展时期,三国戏尤其盛行。起初关羽只是在佛教中被济度成神,宋徽宗时封关羽为忠惠公、武安王,明清时关羽被加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材料表明( )
A.戏剧在社会上发挥教化功能 B.戏剧是加强思想控制的工具
C.市民文化需要世俗神化英雄 D.儒道佛在民间传播逐渐合流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A. 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B. 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C. 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D. 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晚清畅销小说《痴人说梦记》以一场梦为结尾,梦中的上海不再有外国巡捕,建筑上没有外国招牌,有的是中国人的工厂和学校。这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
A. 扶清灭洋
B. 民族独立和富强
C. 建立社会主义
D.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觉悟’的声浪,在二十世纪新潮流中,澎渤得很利害。……有了这种‘觉悟’,遂酿成这次全国的‘学潮’,冲动了全国的学生界……”。“酿成”此次“学潮”的原因之一是
A. 魏源、严复的宣传
B. 康、梁维新思想的传播
C.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D.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诞生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19年2月9日,发表于《每周评论》的《新时代之根本思想》一文指出:“现在时代的根本思想,依我看起来,就是个‘德谟克拉西’……所谓的‘德谟克拉西’,就是扫除社会上贵族阶级,用一般民众,组成一个完全平等的社会团体。所谓‘经济的德谟克拉西’,就是废止资本主义生产,用一般民众,造出大家是劳动者,大家做了大家用的一个平等的经济组织。”该文
A. 拉开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序幕
B. 宣扬西方资产阶级权力制衡的民主政治
C. 将社会主义的内容注入到民主的口号中
D. 呼吁以暴力革命的手段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古希腊某一思想家认为:“一切别的东西都系于灵魂,而灵魂本身的东西,如果它要成为善,就都系于智慧。”该思想家
A. 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B. 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C. 鼓励人们独立的理性思考
D. 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彼特拉克说,“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的原则是,关于我们在人间所能希望的光荣,我们在人间的时候去追求它是对的”。他的这种思想反映了
A. 文艺复兴倡导追求现世幸福
B. 文艺复兴主张推翻封建专制
C. 启蒙运动宣扬天赋人权
D. 科学家勇于追求科学真理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一位思想家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表明他主张
A.社会契约论 B.实行财产集体制
C.君主立宪制 D.废除财产私有制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
A. 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B. 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
C. 肯定了人的价值尊严
D. 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文学艺术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面对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等社会危机的冲击,人们陷入苦闷、迷茫、虚无之中。由此,西方文艺作品出现了夸张、怪诞的表现手法。下列作品能突出反映这一特点的是
A. 《恰尔德•哈罗德游记》
B. 《战争与和平》
C. 《等待戈多》
D. 《母亲》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整个世界骤然间都给画家笔下提供合适的题材了。色调的美丽组合,色彩和形状的有趣排布……不论他在哪里有所发现,都能安下画架……摹绘到画布上。‘高贵的题材,、‘平衡的构图’、‘正确的素描’这些古老的魔鬼统统被抛到一边。艺术家在考虑画什么和怎样画时只遵照自己的敏感性,此外对什么都不承担责任。”下列作品中与其风格相似的是:

A. 自由引导人民
B. 向日葵
C.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D. 蒙娜丽莎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两者的共同点是
A. 都开展了武装斗争
B. 都主张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C. 都实现了国共合作
D. 都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21.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之际,随着西方传教士来华,中国人发现他们带来的很多东西是中国很早就有的。被誉为清初“历算第一名家”的清初科学家梅文鼎提出了“西学中源”说。他生于明代官宦之家又受教于明朝遗老,后又受到清朝皇帝的宠爱,潜心钻研西学却又有“奉耶稣”而“弃儒先”之虞,这种矛盾的境遇促成了他积极地鼓吹“西学中源”说。在天文学领域,他宣称西方的地球五带源于《周髀算经》,又说《黄帝内经》“地之为下”是地圆说得肇端。在数学领域,论证了几何学即始于勾股的理论。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近代以来,“西学中源”说被日益放大,最后变成什么都源于中国了。许多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乃至顽固守旧派,在涉及中西文化交流时,都从各自的文化观念出发,不同程度地利用“西学中源”说。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不仅大力主张“西学中源”说,还将其改造成为“中体西用”说。梁启超于1902年写《古议院考》,论证中国古代“虽无议院之名,而有其实也。”早已有了类似议院的机构。康有为等都将中国上古的尧舜禹时代比作西方的民主、民权时代。章太炎、梁启超还试图证明中国古代的井田制和均田制具有社会主义的成分。顽固派、保守派认为西学在中国既然古已有之,就没必要再去学习西方了。
——黄敏兰《近代开放史上的“西学中源”说》
材料三 随着时代的推移,中国人引进西学的阻力越来越小。甲午战争后,人们开始觉得“西学中源”说没有道理,此后的革命家、改良家就开始一概否定中国文化,从而放弃“西学中源”说。“西学中源”说便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黄敏兰《近代开放史上的“西学中源”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梅文鼎倡导“西学中源”说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各派倡导“西学中源”的观点,简析“西学中源”在近代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甲午战争后“西学中源”说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
22.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绝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分别是什么?它们共同的精神是什么?
23.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
材料二 唯天子受命干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君为臣纲。
——《春秋繁露》
材料三 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朱子语类》
(1)概括材料一、二、三中对君臣关系的主张。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先秦、西汉、南宋以后儒学地位发生的主要变化。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变化的主要原因。